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礎性工程
——讀《河北民間文藝史》
劉潤為
據悉,在《河北民間文藝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出版)問世之前,中國還沒有一部地域性的民間文藝史著,更沒有《中國民間文藝史》,所以我們說,《河北民間文藝史》的出版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全書體例科學、史料翔實、脈絡分明、開闔有致,較好地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它的編著和出版,充分體現了作者鄭一民同志、河北文化界以至河北人民的文化自覺。
所謂文化自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對特定文化對象的全面把握,二是對其本質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認知,三是對其現實功能的正確判斷。只有有了這樣的自覺,才能使優秀傳統民間文藝不斷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不斷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而修史,修民間文藝史,正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礎性工程。
我是河北人,而且在與鄭一民同志的長期交往中聽他講過不少河北民間文藝發掘、整理的成就,自以為對河北民間文藝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讀了《河北民間文藝史》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對于河北民間文藝的了解,連幼兒園的水平都不夠。比如,書中介紹說,在邢臺古巨鹿一帶,即東漢末黃巾起義領袖張角的家鄉,至今仍然保持著禁演劉、關、張戲曲的習俗,因為劉備、關羽、張飛他們鎮壓過黃巾起義。與此相反,那里則流傳著很多歌頌義軍壯舉和慨嘆義軍失敗后悲慘命運的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是不可能寫入《后漢書》和《三國志》的,但是卻被張角家鄉的百姓在口頭上流傳到今天。這一文化奇觀所折射出來的,正是中國貧苦農民反抗剝削壓迫、爭取生存權利的寶貴性格,而不是什么“暴民意識”。總之,《河北民間文藝史》告訴我們,河北民間文藝是一種汪洋大海般的存在。當今的中國,文化上的競賽、競爭日趨激烈。如果通過《河北民間文藝史》及其他媒體的傳播,讓更多的河北人對家鄉的民間文藝有更多的了解,一定會極大地增強河北人民的文化自信。比如說,我們河北人與外地或外國的友人交往時可能要經常提到:河北有許多關于黃帝與炎帝、蚩尤大戰的傳說,中華文明由此開端;“宋人緙絲,法取定州”,河北是緙絲的故鄉,北宋南遷后才有了蘇繡、杭繡等。這樣有根有據地娓娓道來,自己覺得自豪,對方聽了大概也會心生敬意。
進一步的問題是,我們還應當意識到,文化遺產無論多么輝煌,也是一種歷史的存在。如果我們單靠列祖列宗留下的老本支撐文化自信,畢竟不是很光榮的事情,而且也不能持久。說句刻薄一點的話,這其實跟阿Q用“我的祖上比你闊多?”來抬高身價沒有什么兩樣的。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作消極確信或盲目確信。要使文化自信獲得堅實基礎并不斷提升,就必須持續地創造性地發展文化。
對于民間文藝來說,這種創造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不斷把民間文藝提到更高級的程度、文藝經典的程度。大家都知道,文藝的濫觴不在廟堂而在民間。魯迅說文藝起源于勞動,勞動者抬木頭時喊出的“杭育杭育”的號子聲,就是最早的文學作品。而《擊壤歌》、《彈歌》等遠古民歌,也雄辯地證明:勞動人民是文藝的第一創造者。問題的另一面是,民間文藝能夠天然地成為經典的,畢竟是少數。其多數都需要經過文人的加工提高,才能獲得更為高級的品位。像《河北民間文藝史》提到的《詩經·邶風》的部分作品、漢樂府的《陌上桑》、現代歌劇《白毛女》等等,都是歷代文人在充分尊重民間原作的基礎上再創作為著名經典的。這樣創造出來的經典越多,我們的文化品位就越高,我們的文化家底就越厚,我們的文化影響力就越大。綜觀古今中外,凡是有出息的文藝家,沒有不重視民間文藝的,沒有不積極地吸取民間文藝營養的。中國的,如孔子、劉禹錫、施耐庵、吳承恩、鄭板橋等等,都是如此;外國的,如馬爾克斯,也是如此。如果他不是如饑似渴地傾聽外祖母講哥倫比亞的民間故事,絕對寫不出《百年孤獨》那樣轟動世界的作品。在這里,我建議河北的文藝家們都來讀一讀《河北民間文藝史》,從中汲取適合自己的題材、主題、詩情、畫意,然后投入再創作的過程,這既是提高文藝家創作水平的重要法門,也是為提高河北文化品位作實實在在的貢獻。
再進一步的問題是要讓民間文藝轉化為強大的文化軟實力,這是實現并不斷提升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軟實力不等于文化,它是特定文化在社會實踐中的一種實現形態。具體地說,就是某種文化特別是它的核心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踐行取得積極的社會成果,并且憑借它取得的這種積極成果,自然而然地對他者(個人、單位、地區、國家等)產生吸引力,從而成為他者可以分享、愿意分享的精神財富。它表現為一種引人傾慕的魅力,一種讓人自覺學習的榜樣。舉個例子說,共產主義精神在雷鋒的行動中得到了光輝體現,于是人們從雷鋒的行動中看到了共產主義精神的好處,從而激發起像雷鋒那樣踐行共產主義精神的愿望和行動,這就是雷鋒的文化軟實力,也可以說共產主義精神產生了文化軟實力。
民間文藝是中國老百姓自己創造、自己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它在弘揚某種價值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無與倫比的滲透作用。比如,在向大眾灌輸“子孝”、“兄良”、“弟悌”這些傳統倫理觀念方面,一千個道學家的說教,也抵不上《鞕打蘆花》這樣的一個民間故事。現在,我們正在向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進軍,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武裝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因而民間文藝的用武之地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廣闊。倘若我們河北的同志能夠以《河北民間文藝史》為依托,不斷推動優秀傳統民間文藝與社會主義文藝的結合,用各種可以調動的方式宣傳優秀民間文藝及其與社會主義文藝相結合產生的新成果,就一定會極大地改變河北的文化現狀和河北人民的精神面貌,從而有力地推動美麗河北的建設。到了河北各項事業和人民精神素質在全國領先的時候,河北人民的文化自信也就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這種意義上說,鄭一民同志的貢獻是了不起的,我們給他發一個盤子大的金質獎章也不為過。
(原載《中國藝術報》2023年4月7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