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按語:1934年9月25日,魯迅先生撰寫此文,發表于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后編入《且介亭雜文》。
這是一篇曾經廣為人所熟知的文字。自信的有無,在這個時代也在討論中,不過不是以問“中國失掉了自信”為出發點的,而是以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為起點的。先生對其寫作時代的自信力問題,有一個判斷,那就是從現象看,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在對“國聯”失望之后,連曾經有過的他信力也失掉了。但又并不轉身相信自己,而是發展著自欺力。
先生這是從浮在面上的一些情形所說的。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怎樣去尋找合適的改進方式呢?這應該不是一個問題,而現實中卻每每成了問題;提出一項重大舉措,不是去從人民的看法去進行判斷,而是以“他”的贊許為標準,他信力在這個時代以一種更為含蓄的手法在張揚著。
還有進一步的東西:他信力的張揚與自信力的攻擊,竟然成了一件事。
“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雖然他們“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失于黑暗中”。“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以下是先生的文章:
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來,我們總是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于是有有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單據這一點現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信“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中國人現在是在發展著“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現在的新東西,現在只不過日見其明顯,籠罩了一切罷了。然而,在這籠罩之下,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說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于全體,那簡直是誣蔑。
要論中國人,必須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誆騙,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