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有感
2011年04月11日 07:34:14
來源: 人民日報
.
.
清醒的自信 親和的解疑
——讀《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有感
程恩富
.
瑞士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張維為教授的文章時常研讀。近日又翻閱其新著《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其中有五個新觀點引起了我的興趣和重視。
.
首先,提出“兩大板塊”概念。作者認為中國存在“準發達國家”板塊(或“發達板塊”)與“新興經濟體”板塊(或“新興板塊”),這兩大板塊之間實現了高度互補的良性互動。前者包括整個沿海發達地區,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都市圈,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的城市群,也包括一些內地城市。這個板塊已經成了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領頭羊,并在人均預期壽命、基礎設施水平、商業繁華程度和生活方便程度、人均購買力平價和人均教育水平、住房自有率等方面,均已大體達到或超過發達國家及其城市。而中國的多數欠發達地區均呈現為充滿活力和優勢的一個超大型的新興經濟體(發展很快的重慶屬于其中突出的增長極)。這一描述有新意,因為從區域角度劃分與西方學者習慣于從傳統部門與現代部門的角度來劃分的“二元經濟結構”有所不同。不過,依我所見,中國經濟可以綜合區域和部門而細分為發達板塊、新興板塊(發展較快和較先進板塊)與落后板塊(發展較慢和較落后板塊)這“三大板塊”或“三元結構”,則能更全面準確地描述當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
.
其次,闡述“文明型國家”的八個特征。作者簡稱為“四超”和“四特”,就是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深厚的文化積淀,并由此衍生而來獨特的語言、獨特的政治、獨特的社會、獨特的經濟。這其中的每一點都包含了傳統“文明”和現代“國家”的融合。在此基礎上,書中客觀地指出,雖然今天中國還有人認為只有建立與西方同樣的政體才算建立了現代國家,還有人仍然懷有所謂的“現代國家焦慮”,繼續激烈地譴責中國自己的文化和政體,但這些人的觀點在中國已被邊緣化;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對自己文化和國家的認同從來也沒有像今天這么強烈,中國現代國家的體制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確實如此,在五千年傳統文明的基石上,中國共產黨執政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多年,中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基本形成了傳統性與現代性結合較好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而且是一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文明,總體上優于任何一種類型的資本主義文明。
.
再次,分析中國模式的八個特征。全書用大量篇幅闡述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為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這些發展模式特征,認為這些特點是對過去3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總結,而這些特點的基礎是中華文明,特別是人口、地域、傳統、文化這四個“超級因素”。這些因素大致規范了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特性,規范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路徑依賴,規范了中國模式的所有特點。據作者的深一步探究,過去30多年中,中國也有人嘗試著跳出這八個特點,但最后在實踐中又總是被拉回來,追究其原因,大概就是“文明型國家”的超強基因帶來了某種規范:一旦我們不照這個基因圖譜生長和發展,中國的發展就容易遭遇挫折和失敗。作者的分析是深刻的。目前,中外知識界關于中國模式的概括存在不少歧見,書中觀點屬于有見地的一家之言,其所言特征的內容均能成立。但倘若要完全廓清和科學詮釋中國模式的特征和內涵,可能還要作多層面和多視角的界定和抽象。以中國經濟模式為例,一是要區分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經濟體制模式。經濟發展模式還要分領域和部門來概括,如新型工業化模式、新農村發展模式、出口創匯導向型發展模式等。經濟體制模式也要分領域和部門來概括。二是要區分經濟發展目標模式與經濟發展過程模式、經濟體制目標模式與經濟體制改革過程模式。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經濟體制目標模式,具體還可以細化為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和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書中所說的混合經濟)、建立按勞分配為主體和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等;而書中所說的穩定優先、漸進改革、順序差異等,則屬于經濟體制改革過程模式。
.
第四,梳理出八大中國理念。作者提出,雖然中國理念有很多,但如果能夠把實事求是、民生為大、整體思維、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與選賢任能、兼收并蓄與推陳出新、和諧中道與和而不同這些理念闡述清楚,就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國迅速崛起背后的關鍵思想,以及它們對世界可能產生的影響。我認為,中國理念的提出和深入討論極有必要,它可以與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中國核心價值觀等一起互相補充,交相輝映,進一步豐富和提升關于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話語。
.
第五,揭示民主和人權的真諦。作者關于民主和人權的分析最為精彩,最值得品味,認為:民主是普世價值,但西方的民主不是普世價值;光說“民主是個好東西”是不夠的,應該說“優質民主才是真正的好東西”;西方多黨民主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游戲民主”,使許多國家的民主品質迅速走向平庸化和劣質化;西方主流話語一般把民主界定為“程序民主”,并進一步界定為多黨選舉制度,但人們發現這些“民主國家”的民主品質普遍低劣,選來選去,選出來的幾乎都是投機政客,沒有優秀政治家;美國民主的商業化(鋪天蓋地的廣告)、庸俗化(一味討好選民)和金錢化(競選之昂貴,絕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書中科學地批評“民主教條主義”,認為比較理想的民主應該是“實質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結合,強調實質民主就是民主的內容和價值在于實現國家的良好治理和人民高品質的生活,而民主的程序和形式應由各國根據自己的民情和國情來探索。關于人權,書中客觀地評析了西方人權體系的四個缺陷,一是無法在政治、公民權利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間取得一種平衡,美國人權概念中就沒有后者;二是存在只有法庭可受理的人權問題才算人權問題的法條主義;三是個人的權利超越集體權利的困境;四是人權體系中優先順序的概念。在我看來,目前中國以人為本、自由民主、民生改善等人權理念和總體狀況都要比西方國家要好些,況且我國改進和提升人權的速度是超過西方的,這只要對比《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2010年)和《美國的人權紀錄》(2009年)就一清二楚了。
簡言之,《中國震撼》一書,以清醒的自信,確鑿的事實,較強的邏輯,親和的解疑,展示了一位長期在發達國家從事教學和研究的學者心聲,值得一切關心中外大事的讀者翻閱。
(作者程恩富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11/c_121287566.htm
.
《中國震撼》的思想震撼
2011年04月11日 07:30:37
來源: 人民日報
.
“探索中國發展的道路是迷信書本,還是尊重實踐?張維為的《中國震撼》給我們這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強烈的思想震撼:張維為親身觀察過的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中,沒有一個非西方國家取得過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我們是削足適履、屈從西方的價值觀;還是實事求是,總結中國文明復興的經驗?這是張維為的觀察給中外讀者帶來的思考?!边@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陳平教授對《中國震撼》的評價。對于這個評價及其提出的問題,我非常贊同。
.
張維為先生是我的朋友,我們相識于前幾年關于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國際研討會。當初,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他曾經做過鄧小平的翻譯。后來又知道他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現在是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日內瓦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記得2007年,他通過電子郵件給我發來一些文章,要我提提意見。我讀了這些文章,感到內容相當精彩,文筆也好,就萌發一個念頭:在我們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上發表。在征得他同意后,這組文章就在《學習時報》上連載了。果然不出所料,文章發表后在讀者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有的中央領導同志為先睹為快,還要求我們把尚未發表的文章送他們看。后來,他在媒體發表的言論,我都十分關注,也為他取得那么多的成果感到高興。
正由于這個原因,今天這些文章經過系統整理,以《中國震撼》為書名由世界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格外高興,一拿到就把它讀完了。
.
他長期生活在外國,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是什么樣子的?他走了世界100多個國家,中國存在的問題在這些國家有沒有?他接觸到的外國人,是怎么樣看待中國的現在和未來的?這都是人們希望了解的。他也沒有辜負人們的期盼,一五一十地把他所了解到的事實和觀感告訴了我們。因此,他的著作中精彩之點比比皆是。
我不需要寫什么評論,只要摘幾段話就可以使大家知道,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了。
.
比如,他在“世界變化真快”一節中,引用了美國《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參加北京奧運會后寫的《中美這七年》一文,并寫了一句點睛之筆:“最后他不無憂心地感嘆:‘我很不愿意對我女兒說:你只有去中國才能看到未來?!?/p>
.
又比如,在“重新認識中國”一節中,他劈頭一句話就引人入勝:“與西方相比,中華文明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傳統。西方沒有這種傳統,而更多的是‘三人行,我必為師’的傳統。”
.
這部著作,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首先是用生動的事實回答了國內外許多人關注的“中國問題”。比如,有人說,中國腐敗問題這么嚴重,怎么能算崛起?在談論這個問題時,他講了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的腐敗情況后,又以親身的經歷寫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無論從研究腐敗問題最權威的國際組織‘透明國際’的歷年報告來看,還是從我自己的實地觀察來看,與中國可比較的(如人口在5000萬以上)發展中國家和過渡經濟國家腐敗程度都高于中國,盡管這些國家都采用了西方政治制度,如菲律賓、泰國、孟加拉國、印度、埃及、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更不要說腐敗到骨子里的很多非洲所謂的民主國家了?!庇直热?,有人說,中國的房價那么貴,大學畢業生根本買不起房子,甚至連婚房都沒有,這能算國家崛起嗎?他寫道:“坦率地說,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國家達到這種水平。電視連續劇《蝸居》引來無數國人對房價高漲的感嘆,其中女主人公有句臺詞:‘咱倆加在一起,都快70歲了,但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種話在瑞士這樣的發達國家沒人敢說。瑞士至今的住房自有率才36%,35歲前就擁有自己的房子對絕大多數瑞士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發達國家大多數民眾都是在租來的房子里結婚的?!?/p>
.
這部著作,給我的又一個深刻印象是,這部著作既保留了他那些“原生態”文章的風格,又把他那些一以貫之的觀點進一步邏輯化了,可以說已經成為“張維為中國觀”的集大成之作。我注意到,這部著作有一個副題:“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他在這里講的是“文明型”,而不是“文明”。按照他的解釋,所謂“文明型國家”,就是擺脫了西方學者把“民族國家”與“文明國家”對立起來的思維方法,能夠把這兩類國家的長處結合在一起的國家。這是他的創見。他認為,“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一個把‘民族國家’與‘文明國家’融為一體的‘文明型國家’”。因為,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代表了一種不同性質國家的崛起,“其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堅持了自己的發展道路,既學習了別人之長,也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實現了一種對西方模式的超越,也實現了一個五千年文明與現代國家重疊的‘文明型國家’的崛起?!蔽艺J為,這個見解對于深入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經驗,破解我國發展的難題,思考我國長期發展的目標,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張維為先生的這部著作及其闡發的觀點,本來是在國際交流中形成的,或者說是在同外國人討論怎么認識中國的過程中形成的,但是對于我們這些天天生活在中國的中國人來說也值得讀一讀。
這幾年,我們的改革開放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這本來是一個好事,說明中國又要往前走了。但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總要回過頭去看一看已經走過的路及其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總要向前看一看前進的路上會有哪些困難和風險,這一前一后一看,各種各樣的議論包括質疑就隨風而起,有的人的頭腦里甚至出現了一些偏激的念頭。對于這樣的社會心態,既不必過度解讀,也不能疏于引導。讀一讀《中國震撼》,對于我們怎么樣認識中國的改革開放,怎么樣認識中國的發展道路,怎么樣認識中國的前進方向,是有好處的。
古人說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陳平教授說“《中國震撼》給我們這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強烈的思想震撼”,我沒有受過多少西方教育,觀感也同他一樣:《中國震撼》震撼國人的思想。
(作者李君如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11/c_121287563.htm
.
鄧小平英文翻譯張維為:中國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
2011年03月30日 08:43:58
來源: 新京報
.
張維為 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系博士,曾為英國牛津大學訪問學者。現為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日內瓦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著有《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中國觸動全球》等著作。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及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一百多個國家。
.
▲《中國震撼》將“中國模式”解構為八大基本特點:實踐理性、強勢政府、穩定優先、民生為大、漸進改革、順序差異、混合經濟、對外開放。
我們現在提到的腐敗、醫療、教育等問題都要解決,但我認為先要肯定自己的成績,再來改進。
中國模式是傳統和現代結合,而且是與整個世界互動的產物。
.
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過鄧小平和其他領導人英文翻譯的張維為,在這些年先后走訪了100多個國家。近日,他寫下《中國震撼》一書,在書里,他認為這些年中國取得的成就是不得了的,但是一直以來,沒有人把這些故事講好,講的可以讓西方人聽懂,讓老百姓也聽明白。如今,他用紙筆寫下他眼中的中國故事,他說他不回避任何尖銳問題,也不否認中國當下的確有許多要解決的問題,但是,他愿意先肯定中國這些年的成就,同時也堅信這些現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
.
用自己的話語講中國的故事
新京報:先來談談《中國震撼》這本書的緣起,你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寫這樣一本書的?
張維為:我原來寫過一本書《中國觸動全球》,寫完之后還有一些想法想寫出來,這次等于是上本書的延續。我希望用中國人自己的話語來講中國的故事,希望中國人聽得懂,外國人也能聽懂。我們現在經常講一些人家聽不懂的話,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平鋪直敘,實事求是討論問題,什么尖銳的問題都不回避。
比如我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老百姓認識不足。一出國門就知道了,不得了的。如果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比,我們比所有發展中國家取得的成就加在一起還要大。嚴格講,我們已經把赤貧消滅掉了,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和轉型經濟國家比,像東歐,我們的經濟在過去30年增加了16倍以上,整個東歐增加了才一倍,當然他們的起點比我們高。和發達國家也可以比,歐洲一個國家平均是1400萬人口,我們大致上是100個歐洲國家的規模。理論上講,我們人口比美國多4倍,我們的問題比美國多4倍也是正常的,如果你認為美國是個正常國家的話??粗袊氖虑椋欢ㄒ幸粋€宏觀的把握。實際上美國的問題不比中國少,美國的監獄人口比中國還多。
我們的文化比較平和
新京報:那是不是因為美國是法治國家?
張維為:不,實際上它這個法治,被歐洲國家批評得很厲害。怎么會有這么高的監獄人數?一定有不正常的地方。我感覺他們的法治已經或多或少地變味。你仔細看美國的民意測驗,大家最不喜歡的就是律師。
在西方只有美國一個國家,靠打官司是可以發大財的。這個東西不能走過頭。另外,我們文化總體上是比較平和的文化。汶川地震,我們受到影響的有兩千萬人,上萬記者去報道,我還沒有看到嚴重惡性的犯罪事件報道。在美國,2005年卡特里娜風災,多少犯罪案件,數千起。
新京報:是不是因為中國的體制可以讓上層意志很快貫徹,國外必須討論決議,要慢很多。
張維為:我書里提了一個概念,民主與專制的概念被西方用爛了,變成意識形態的標簽。其實制度只有良政和劣政。良政可以是西方的制度,比如芬蘭、瑞士,也可以是非西方制度,比如新加坡。中國雖然有不少問題,但是遠遠比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治理得要好。反過來一樣,劣政也可以是西方制度,不光是伊拉克、阿富汗,還有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希臘、愛爾蘭、冰島破產了、西班牙岌岌可危。美國自己也沒有治理好,吃老本。
.
中國模式是對世界開放
新京報:中國模式是全新的嗎?
張維為:這個模式是傳統和現代結合,而且是與整個世界互動的產物。不停地看到自己的缺點是什么,然后改進。中國模式是對世界開放,中國人具有巨大的學習能力,自我更新和適應能力。某種意義上,今后世界國家競爭就是看有沒有這種能力。我們有4億人在學英文,麥當勞到很多國家被抗議,到我們國家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的出版物每年15%至20%都是翻譯作品,我們不停地學別人的東西,但沒有放棄自我。我們的基因太強了,傳統一旦形成,不是想改就可以改的。如果傳統確實有問題,我們要做的是趨利避害。
新京報:目前中國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張維為:我認為中國模式主要有8個特征,因為時間有限,我就講其中一點,即實踐理性,西方有很強的神學傳統,從一個理論推到另外一個理論.國內有些學者也學西方,一個概念推導到另一個概念,民主應該什么樣,市場經濟是什么,這是神學傳統。中國改革開放模式,主要特點是實踐理性,從做開始,從試驗開始。不管怎樣,去親自體驗一下。所以西方指導的變革是從修憲開始,中國相反,總是從試驗開始,覺得可以再推廣,最后有必要再修改法律條文。這兩個方式各有利弊,總體來講,中國這種超大型國家,用比較謹慎方法推動改革,可以避免大的災難發生。
.
我們住房自有率就是比西方高
新京報:你提到中國消滅赤貧,但是很多人會覺得中國中等收入人群太少,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張維為:要看你怎么界定,過去30年,中國人財富增加最快。印度稱自己有3億中產。我去印度3次,我直覺觀察,他們的中產不到中國三分之一。我問印度學者,為什么說他們有3億中產,他們說是用世界銀行一位學者的標準,即每天收入2美元到12美元,就脫貧了。如果用這個標準,中國中產要有8億人。那么我自己想用一個什么標準衡量中產呢?如果用一個全世界都適用的經濟標準,我想大概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和一套住房,包括房奴。西方國家買房子都要貸款,大家都是房奴。從這個角度看就不得了啊,在發達國家絕大部分人一輩子最大財富就是一套產權房。中國城鎮住房自有率是89%,瑞士是36%。我看電視劇《蝸居》,大家都說買不起房,那句經典臺詞是“我們倆加在一起都快70,還沒有自己的房子”。也就是說不到35歲就有自己的產權房,這種話哪個發達國家敢說。
新京報:但是現在中國買房是要靠父母資助的。
張維為:這也是一個特點,我們不要把這個作為一個壞事情,要作為一個正常事情。中國文化不是以個人為起點,而是以家庭為起點,不要用西方概念來套,父母出錢,孩子還會以某種渠道回饋父母。沒必要按照西方標準,我們住房自有率就是比西方高嘛。
新京報:你也提到中國大家有錢還是更愿意買房,不愿意消費,這說明大家對未來預期不樂觀?
張維為:正好相反,人們愿意在一個地方買房子就說明對這個地方有信心,房產投資是大投資。但是我們有世界上最強的置業文化,背后是文明延續,我們是農耕文明發展過來的,對土地和住房比較眷戀,這是我們的文化基因。
.
中國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
新京報:你在書里對我們習慣的數字化的概念反而不是很在意,比如GDP、基尼系數等等。
張維為:這些我都叫做西方話語,對非西方世界的問題,說服力很有限?;嵯禂抵挥嬎懔耸杖氩顒e,中國這樣的社會,我們的農民是相對弱勢群體,但大部分人有地有房。這些不算進去,怎么能算出真實狀態?,F在重慶、成都綜合改革試點,很多人給城市戶口,放棄農村的土地,他不愿意,因為他知道今天土地的價值。再想想日本的物價比北京、上海不知道貴多少倍,所以要用購買力評價來比較,才可能更加客觀公平。
新京報:目前當下,中國比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張維為:我們現在提到的腐敗、醫療、教育等問題都要解決,但我認為先要肯定自己的成績,再來改進。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已經不是其他國家類似發展階段遇到的問題。比如高速公路收費問題,人家是高速公路還沒有建成的問題。我們是農民工第二代的教育問題,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還沒有農民工,因為沒有城市化。關鍵是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F在中國的綜合國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強,可以比較快地搞醫保,美國一二百年的現代化,還有4000萬人的醫保沒有解決。
新京報:中國經濟發展這么快,會不會因為太快存在一些問題?
張維為:有,因為社會經濟發展非???,始終存在各種矛盾,心里容易不平衡。歐洲19世紀工業革命高速發展時,動蕩戰爭非常多。我們在這么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基本沒有出現大的動蕩,而歐洲大概經歷了100場的大小戰爭,很多是在海外打的。當時歐洲的社會矛盾很多,但它可以把矛盾輸出。英國把失業者輸送到非洲,犯人發配到澳洲,持不同政見者送到美洲。當時英國才1000多萬人。他們的現代化就是這樣完成的,非常血腥,貧富差距比中國現在大十幾倍、二十幾倍也沒有關系。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崛起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記者 姜妍)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30/c_121246337.htm
.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1241049164.html
http://www.2250s.com/read.php?2-6081-6081
《方舟子抄襲剽竊數據庫》點擊附件下載:
http://www.2250s.com/read.php?2-5638-5638
中國學術評價網“方舟子真相”論壇
http://www.2250s.com/list.php?2
.
美國導演方舟子團伙毀華三大戰役(持續更新)
點擊附件下載pdf文件:附件: .pdf (4.29 MB)
http://www.2250s.com/read.php?2-5940-5940
.
抵制轉基因、揭露禍國賊博文專輯(持續更新)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0191026403.html
http://www.blogchina.com/201011021035431.html
博文網刊《絕頂閱世》第一至九期
http://www.blogchina.com/201103271111388.html
.
【拒吃大豆油,抵制轉基因,不當小白鼠】
【反轉基因大本營:http://www.wyzxsx.com/】
【轉基因專題網站:http://www.zhuanjy.com/】
.
【簡明資料:什么是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就是把A生物比如昆蟲、動物、細菌的一部分基因,轉移到B生物比如蔬菜、水果、糧食中去,改變B生物的自然特性,達到人的要求。例如,科學家將北極魚體內某個有防凍作用的基因抽出來植入西紅柿里,制造出耐寒西紅柿,就是一種“轉基因食品”。例如,把細菌中的有毒基因植入水稻中,水稻就能產生抗蟲毒素,殺死水稻害蟲。對人有劇毒的轉基因食品三大危害:一代致病,二代致傻,三代絕育。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928ef80100jk9g.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