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名叫《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Saving Capitalism From The Capitalists),副標題很長——“捍衛金融市場自由,創造財富和機會”,2003年出版。作者一位叫拉古拉邁-拉詹,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美國金融學會理事等職。另一位作者叫路易吉-津加萊斯,也是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是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據點之一,關于這本書的評價,以后再說。這里只說一下這本書里提到的一個金融方面的例子。
兩位教授在書中介紹說,美國“最近”(應該是在2003年該書出版前不久)出現了一種“圣餐”(Viatical)證券,這是一種針對人壽保險而產生的金融衍生物。比方說,很多人買了人壽保險,有些后來得了大病,例如艾滋病。艾滋病不能進入商業醫療保險,只能自費。但是治療艾滋病又很貴,得病的人有些不富裕,他們從哪里獲得治病的錢呢?于是,有人就想到了他們的人壽保險單。人壽保險單是指人死了之后,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筆錢,保險單上有指定的受益人。但是,人沒死的時候,拿不到這筆錢。“圣餐證券”的概念就是,病人把自己的人壽保險單賣給“圣餐證券”持有人,就可以在生前換得現金,用來治病或養病。
人壽保險單因為必須在人死之后才能兌現,因此,作為一種金融資產,人壽保險單的流動性很差。而“圣餐證券”的出現,使得本來缺乏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可以加快轉換,這也算是一種金融創新。這種創新名義上使得不太富裕的危重病人,獲得了融資的渠道和可能。粗聽之下還挺人道主義的。但是,稍微多想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人壽保險單在人死之后兌現的金額是固定的,“圣餐證券”買賣人壽保險,一定要低于人壽保險單上的保額,才有可能在兌現時有利潤。那么,如果病人治病的費用超出了最終的保額怎么辦?
“圣餐證券”并不是以人壽保險單上保額的固定折扣,向病人支付現金,而是隨時發生、隨時支付。當然,它會有一個上限,總是不會超出保額,否則就賠錢了。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買賣沒人做。因此,“圣餐證券”最理想的狀態是,剛支付沒多少,病人就死了。這樣的話,兌現的保額與支付的現金之間的差額最大,“圣餐證券”的獲利也就最多。這就帶來一個商業利益與公共道德的尖銳沖突:持有“圣餐證券”的人,無不希望病人早點死,快點死。一旦醫療技術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圣餐證券”的價值就降低了。病人多活一天,對于“圣餐證券”的持有人來說,簡直就是又搶了他一天的錢。
因此,“圣餐證券”從一開始就遭到道德批判。但是,這種金融創新的推動者們并不受此影響。他們認為,針對單個的病人,會因為單個病人的不同狀況,而產生道德負疚。如果把很多人壽保險單捆綁起來,根據整體的、綜合的情況來確定“圣餐證券”的市場價格,情況就會改變。首先,商業風險因平均化而降低了;其次,面對單一病人的道德負罪感,也可以被面對社會的“善舉”所取代。事實上,雖然打包的人壽保險單變成綜合的“圣餐證券”,似乎避免了盼望某一特定病人早點死的狀況,然而,從整體上說,人們也可以認為,為了讓“圣餐證券”這個金融創新獲得最大效益,“圣餐證券”持有人更希望所有賣出人壽保險單的病人全部早點死,他們甚至不愿看到治病救人的醫療技術有新的突破。他們道德負罪感的降低,只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這本書的作者,兩位大學教授是支持這種金融創新的。他們在書中說到:“一方面,人們可以說冷酷無情的金融家利用‘圣餐’證券,從垂危的病人身上榨取最后一分錢;可是換一個角度來說,這種債券又起了非常重要的、甚至值得歌頌的作用:給那些艾滋病人(最近還發展到其他的垂危病人)提供的必要的資金,以減輕他們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所承受的痛苦”。兩位教授繼續說到:“恰恰是是因為存在這種追求利益的投資人(或者說是‘貪婪’的投機家),恰恰是因為他們對于所購買的證券的道德意義沒有顧慮,才使得這個市場有可能發展起來。正是由于投資者認錢不認人,才使得艾滋病人得到了幫助”。兩位大學教授甚至還用現代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的話來辯護。亞當-斯密曾經說:我們每天早上可以吃到新鮮的面包,不是因為面包師傅的仁慈,而是因為他們需要掙錢。
對于兩位教授的評論,我想說,這一“值得歌頌的作用”,只是商業利益為了美化自己而給自己貼的金。美國人倡導的自由經濟,就是在每一個可能的領域的,無孔不入的賺錢。即便它確實給病人支付了現金,也掩蓋不了它的罪惡感。跳開商業利益的糾纏,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對于治病救人,并不只有賣出人壽保險單這個唯一的辦法。相比之下,英國、法國就有健全的社會醫療保障制度,英國、法國的病人就不會面對這種狀況,英國、法國的投資人也無需面對這種道德罪惡。這種“值得歌頌”的道德罪惡之所以在美國出現,原因只在于美國社會制度的缺陷。倡導自由經濟的美國教授,不反思美國的制度缺陷,反而歌頌“貪婪”有功,鼓吹拋棄道德顧慮,他們的根本目的還是在賺錢的市場,并非是要治病救人。因此,美國的金融泡沫如此巨大,最終破滅,與這些教授的缺德,有著很大的關系。
至于亞當-斯密說面包師傅不是仁慈,而是要掙錢,我認為,不能把亞當-斯密的話絕對化,哪怕他是鼻祖,哪怕他是泰斗。商業活動對于社會來說確實必不可少,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商業化。在很多有充分商業理由和商業價值的領域,即便具有明顯的巨大市場,人類社會的道德與法律,依然會禁止其商業活動。例如,當今世界很多國家都禁止販賣毒品。我們雖然不指望面包師傅個個仁慈,但是,我們也絕不希望看到,在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都只剩下貪婪,或者被偽裝成善良的貪婪。
孔子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兩位美國教授應該好好體會一下2500年前孔夫子的話。“有道”、“無道”,區別很大。個人行為的“有道”、“無道”,匯總起來,就能變成社會的集體行為和風尚。追逐金錢是人的本性,根本不需要教授們的來倡導,只需要合理的疏導。為了某種精神價值而藐視金錢、拒絕金錢,是需要教化的,這才是教授們應該提倡和作出榜樣的。一個社會只有建立和維護高于金錢的精神價值,才是文明的體現。
附注:本人與幾位朋友合著的一本書即將出版。這是封面。
中國不高興
——大時代、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
Unhappy China
-The Great Time,Grand Vision and Our Challenges
宋曉軍 王小東 黃紀蘇 宋強 劉仰/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目 錄
書中目錄 5
第一部分 中國為什么不高興 1
一、必須正視的“內政憤懣”(宋強) 2
情感共振點出了問題 2
還是少一些萬金油式的“明白人”為好 4
二、 事情正在起變化:2008年西方的“天鵝絨”試探中國的“鐵手套”(宋曉軍) 6
“小字輩”不高興,后果很嚴重 6
我們的財富:1840年以來的歷史痛苦 8
撕掉西方的面紗,打通“不高興”之脈 9
三、 缺乏外部選擇壓,中國不高興的癥結(王小東) 12
耳光能把我們摑醒嗎 12
“現在很爽”是自欺欺人 14
缺乏外部選擇壓,大家都會完蛋 14
四、 2008,神鬼莫測(黃紀蘇) 17
猛回頭:能否走出渾渾噩噩 17
民主何能 民主何為 民主何德 民主何苦 18
社會主體的崛起與未來的希望 21
五、 回望2008:我們不需要短暫的亮光(劉仰) 24
六、 該由西方正視中國“不高興”了(王小東) 26
西方人的自以為是,是被我們慣出來的 26
關于西藏:甭跟他們玩考據!1959年拿下的又怎樣? 27
七、警惕余世存式的知識精英主導一個國家的精神品質(宋強) 30
回到常態:道德上沒有誰比誰更優越 30
憤懣主義與失敗主義是孿生兄弟 31
凸顯中國部分知識精英的自虐心態 32
“賤民的時髦” 34
八、 大目標、現代化與“文藝腔”(宋曉軍) 37
九、 “文藝腔”測不準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王小東) 40
十、 “文藝腔”之后可能就是兒童腔與娘娘腔(黃紀蘇) 44
【附文1】一個國家的欲望與恐懼 46
【附文2】疑慮重重的中國準備迎接世界 48
【附文3】我們可以幫助中國擁抱未來 51
第二部分 中國的主張 53
一、 英雄國家: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具有的心理指標(宋曉軍) 54
未來的資源分配:誰厲害誰說了算 54
再不建立大目標,中國就沒機會了 55
二、美國不是紙老虎,是“老黃瓜刷綠漆”(宋曉軍) 58
沒有“大目標”的理想教育是混不下去的 58
謹防被別人永遠打入地牢 59
糾錯戰略以后的“大目標” 60
絕非危言聳聽:金融危機的最壞后果就是爆發戰爭 62
三、 中國無法不顯其大(宋曉軍) 65
四、持劍經商:崛起大國的制勝之道(王小東) 67
不怕挨罵,我們就是要除暴安良 67
英雄集團從民間崛起 69
六、 金融產業比重過大是腐朽的標志(王小東) 74
一語道破危機緣由:不干活想住大房子 74
不能聽“金融戰士”忽悠,制造業才是正途 74
七、 把住強盛大國的命門(王小東) 78
憑什么你美國人不降低生活標準 78
并非絕對的雙贏:過高估計對手也是取敗之道 79
產業升級的最不利條件是我們自己的心理障礙 80
八、不能任由美國綁架世界(劉仰) 83
九、打倒拳王,打碎拳壇:建立新秩序從逼迫內部高尚做起(黃紀蘇) 85
“紅眼”“仇富”某種意義是中華民族力量所在 85
中國需要自己的“摩西” 86
十、“趁火打劫”:托起我們的技術水平(王小東) 89
趕快搞我們的產業升級 89
不能一起“爽”,也不能被別人吞掉 91
十一、我們的拷問:西方為什么不能改變生活方式(劉仰) 94
十二、走一條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路(王小東) 96
新儒家“感化說”是癡人說夢 96
龍永圖“爭取入黨”之謬 97
十三、歷史會不幸證明,奧巴馬拯救不了美國(王小東) 99
空話連篇的“美式八股” 99
搖滾歌星式的奧巴馬“變革” 100
十四、中國對西方:“有條件地決裂”(宋強) 103
十五、不能再搞“輪盤賭”:把中法關系實質性降低(宋強) 107
十六、薩科齊見達賴:了無新意的游戲(王小東) 109
十七、論“優秀的中國人”:馬立誠等人的“勇敢”是在挑戰民族底線(宋強) 110
十八、愛國,關乎吃飯問題(宋強) 114
十九、中國可以不說(宋強) 117
【附文1】今晚,誰在閱讀米奇尼克 119
【附文2】中國對美國的三個真正挑戰 121
【附文3】受害者還是獲勝者?——中國的奧運歷程 124
【附文4】中國是一個值得關注但不應懼怕的國家 127
【附文5】中國的國際觀從何而來 129
【附文6】世界看中國與中國看自己 131
【附文7】由“挑戰者”走向“協調”合作的多元化中國外交視角 133
第三部分 放下小菩薩 塑偉大之目標 138
一、時代病相:精英們怎樣營造“活地獄”(王小東) 139
媒體精英為什么這樣卑賤 139
裝蒜的逆向種族主義還要猖獗多久 141
二、自我矮化的哲學這樣大行其道(宋強) 143
“歹徒與大巴的故事”別解 143
關于我們社會的黑色幽默 144
愛國真是“強勢”嗎 145
三、自由民主“先賢祠”里的先生們在販什么私貨(宋強) 147
誰在消解我們的“共識底線” 147
拷問《南方周末》:心術過盛的“事大主義” 148
“開民智”表象下的摧毀 149
四、他們永遠是精神上的侏儒(劉仰) 151
五、睜大了眼看未來:復興傳統不能走歧路(黃紀蘇) 153
六、大目標從哪里誕生(黃紀蘇) 155
邪里邪氣的“文化”與公民精神的文化 155
樹立大抱負,舍棄小吟味 157
七、猥瑣心態支配下的文化世相(王小東) 159
論白巖松不如宋祖德 159
精英們怎么扭曲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 160
八、錢鐘書:輕薄浮躁文化氛圍里誕生的“泰斗”(黃紀蘇) 162
九、王朔熱:民族精神下行期的典型癥候(黃紀蘇) 164
十、 王小波的“門下走狗”們,應該長進長進了(黃紀蘇) 166
十一、王小波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虛偽、最丑陋的神話之一(王小東) 168
十二、一個正常的社會,動物性還是少一點為妙(劉仰) 170
如此離譜的學術進口商 172
時代尷尬:接軌接出了鬼 173
十四、 切勿去學香港“管家文化”(王小東) 175
十五、 火燒樓垮,又到了想象未來的時候(黃紀蘇) 177
【附文1】中國前途之辯 181
【附文2】中國的崛起 188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