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的制高點俯瞰——《戰略高度:瑪雅國是訪談錄》序
祝東力
1
世界近代史的總體走向是從西方到東方,這個走向在地理上有兩條路線。一條是“革命”的路線:從英國革命(17世紀)到法國革命和歐洲革命(18-19世紀),再到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20世紀),自下而上的、暴力的社會革命一波接著一波,巨浪般由西向東傳遞。另一方面,相反相成,從西方到東方還伸展著一條“資本”的路線:環地中海(文藝復興時期)、北大西洋(16-19世紀)和亞太地區(20世紀末至今),依次成為近代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熱點或中心。第一條“革命”的路線主要走陸路,它在解放了相關社會和國家的政治潛力之后,也曾經形成新的異化和壓迫。第二條“資本”的路線主要走海路,它直接導致了對美洲的種族滅絕、對非洲的大規模奴役,但同時也積累了財富并傳播了技術和文明。位于“遠東”的中國,作為最后一個被納入近代世界體系的東方大國,恰好是這兩大政治、經貿路線的交匯點。
1949年是近代以來最重要的歷史拐點,中國從此進入“上行線”。從那以來,我們經歷了最徹底的政治動員,也經歷了最極端的市場動員。英國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奔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簡而言之,那個時代和當今這個時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權威們也堅持認為,不管它是好是壞,都只能用‘最……’來評價它。”這段描述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經典段落,用來表述1949年以來中國的許多方面,應該也是貼切的。
1949年迄今的近60年,時間節奏仿佛突然加快,使這個相關時段成為一部“濃縮的歷史”。在體制和觀念不斷轉換、更新的同時,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7%到9%(按照不同的計算方法)的速度持續擴張。這種以整個國家為單位的長時間的“強行軍”,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罕見的。它不但使中國走出了近代陷阱,而且使中國日益成為全球政治、經貿的焦點或中心,但同時,也造成了各種尖銳的矛盾、困境和危機,此起彼落,層出不窮。換句話說,正是由于世界近代以來兩大政治、經貿路線在東亞大陸的交匯,正是由于古典中國向現代中國的急劇轉型,以及正是由于當代中國在動蕩中的成長——使歷史和現實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全部重大問題,最尖銳、最密集地出現在中國的思想空間?!爸袊鴨栴}”期待著“中國理論”或“中國社會科學”,這使得中國思想界在全球化的時代宿命般地獲得了一個特殊的視角——進一步,也許可以說,正是上述千年不遇的特殊境況,使中國在整體上占據了一種特殊的“戰略高度”。
2
本書正是對上述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重大問題的回應。值得注意的是,集中在本書中的有一批可能是中國當代最優秀的戰略思想家和相關領域的專家。說起來,他們大多也許還是20世紀60年代那場思想-政治運動播下的種籽。從年齡來看,這些被采訪的學者大多出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這正是當年“紅衛兵”和“知青”的一代。
在古今中外的學術思想史上,這也許是非常特殊的一代人。例如這里的王紹光、溫鐵軍、曹錦清、高梁、秦暉、徐勇、張文木、黃紀蘇、房寧、王小東、王長江、徐友漁,等等,他們正值青春年少,便風云際會,經歷了大時代的轉折和動蕩,大字報、大辯論,造反、串聯,秩序瓦解、權威掃地?!凹t衛兵-知青”一代在他們自我意識和社會意識成長或萌芽的幼稚時期,就遭遇了中國政治、世界政治的大課題,而獲得了一種開闊的大視野和問題意識。以后,不論是下鄉插隊還是進工廠或者參軍,又使這一代人積累了底層生活的經驗,并從這里轉而重新認識社會,認識中國和世界。也就是說,1960年代的政治雷霆曾經擊中了這一代人,使他們政治早熟;底層的磨練則刷新了他們以往的書本知識,又構成了他們未來書本知識的基礎,使他們獲得了生活的重量感。這種特殊的經歷,在整體上明顯地使“紅衛兵-知青”一代,既區別于他們之前1930-1940年代出生的一代,也區別于之后1960-1970年代的一代人。
其實,本書的中心人物——采訪人瑪雅也是這一代人中的一個。她從小在北京西郊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今國防大學)的大院里長大,受那個時代的感染,不愛紅妝,剛滿15歲就參了軍。退伍后,進中央機關工作。1990年代初,瑪雅一個空中轉體180度,辭去公職,先到澳洲,后到美國讀書,取得了喬治亞州立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
瑪雅是在1989年之后出國讀書的,1992年剛到美國時,又正遇上美國總統大選。當時的中美政治對峙,東西方政治傳統的差異,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的選戰,一下把她擲于幾種不同的政治制度、政策取向和意識形態話語的沖突對立中。回國后,她供職于香港鳳凰集團旗下的《鳳凰周刊》,往來于北京、深圳、上海、香港之間,穿行于不同專業的學者圈中,漸漸成了國內學術思想界活字典式的人物。
本書中的被采訪者不全是“紅衛兵-知青”一代,也包括1960年代出生的潘維、康曉光、鄭永年、于建嶸等著名學者,但的確以“紅衛兵-知青”一代為骨干——本書中即使是少數1960年代、個別1970年代出生的學者,也處于那一代人的強大影響之下。書中以問答的形式討論了當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諸領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例如關于中共執政能力、中國民主、中國政體,關于中國改革、產業政策、三農問題,關于中國民族主義、地緣環境和外交戰略,還有主流社會價值觀,等等。這些訪談,在思想光譜上涵蓋了新國家主義、新左派、民族主義、鄉建派和自由主義等。在方法上的特點則是,在著眼于長遠和全局的同時,又講究細節和數據,也就是,既具備戰略眼光,又注重專業知識的根基。由于上述原因,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這些訪談所針對的問題、所表述的思想恐怕都不會過時。同時,這樣多重大問題和這樣多重量級學者集中在一本書里,在出版界也是并不多見的。這毋庸我贅述。
需要說明的只是,本書所有訪談均做于2003年以后,所包含的思想則大多醞釀、形成于1990年代中后期。從中國當代學術思想的演變看,自文革結束到整個1980年代,是傳統的革命價值觀和世界觀被全面改造的時期,因此文學、哲學等人文學術成為當時知識界的顯學——所謂80年代的“啟蒙主義”,其實質就是在價值理想和象征符號的層面上批判國家體制和權力,而為日后“資本”和“市場”的支配地位,提供思想準備和輿論環境。而在整個1990年代,文學、哲學等迅速邊緣化,經濟學取代人文學術,占據知識界的首席——其根本原因在于:由國家權力主導的市場經濟逐步推進,與宏觀經濟增長相伴隨的赤裸裸的利益瓜分已成為1990年代的主題。但是,另一方面,新的思潮,包括對改革開放的總結和反省,也醞釀并形成于這個時期。
2003年以來,“延長的90年代”漸漸結束,旨在調整發展模式和利益關系的社會政策次第出臺,人們期望,這將是從1949年以來前后相繼的兩個“當代中國”的某種整合。相應地,個別學科一枝獨秀的局面亦不復存在,片面的知識和視野將讓位于綜合的社會科學的觀察和思考——這也正是本書的內容和特點。
3
當代中國的版圖面積幾乎等于整個歐洲,人口規模則接近歐洲人口的兩倍。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創造力使其一向成為世界史上為數不多的主要文明類型之一,源遠流長,直至晚清。這一巨大的文明遺產必將發生深刻的歷史性影響。
自近代以來,中國已經歷了“救亡”和“發展”兩個階段。其中,“救亡”階段的結束大體以“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為標志,從此,中國由1949年以后的“準戰爭體制”逐步過渡到“和平體制”,由“救亡”階段漸進到“發展”階段。
那么,目前這個“發展”階段將結束于何時?在它之后,是否還存在第三個階段?放眼未來,“發展”階段也許將結束于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之間的某個時期。屆時,中國將基本完成工業化,在持續近百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之后,中國將可能獲得這樣一種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它將進入一個全面的“創新”階段。也就是說,在政治體制、經濟模式、社會架構、城鄉關系、生態環境和文化觀念諸方面,中國都可能創造出新的形態,這是一種新的文明形態,包括它的經驗和教訓,都可能成為世界上大多數非西方國家和人口持續發展的范例和參照。
假如站在那樣一個歷史時段回望我們這個時代,將會發現,2003年以來是一個發展模式和社會利益的重要調整期。那時的主流思想將起源于我們這個異見紛紜、思想交匯的時代,將從我們這個時代,包括從本書中,找到它們的萌芽或胚胎。
2007年6月10日 于望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