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一些知識精英在抗日戰爭和中美關系問題上制造的一個最大的謠言,就是“美國拯救了中國”!
這一謠言,在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點擊閱讀】里得到了形象化的表現:中國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女子,日本是豺狼,美國則是拯救天使。
中國相當一部分各界精英的隱秘夢想,是如《黃河絕戀》【點擊閱讀】所表白的那樣:向美國獻婚,嫁給美國,以獲得永遠的庇護和安全感。
在這樣一套歷史敘述中,美國被描述成了純潔無暇的白蓮花,每當中美關系發生波折時,就會有人跳出來血脈賁張地指責中國忘恩負義。
抗戰中的中美關系,真的是這么一種簡單的、拯救與被拯救的關系嗎?
當然不是!!!
美國處理國際關系時,從來都是“美國優先”(特朗普不過心直口快,把隱秘遵循的原則說出來而已),處理和中國的關系時,更是如此。
由于歷史原因,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侵略、掠奪中國的“盛宴”中,美國是一個遲到者:當英法聯軍在圓明園里殺人放火,搶得盆滿缽溢的時候,美國南北戰爭正打得血流成河,這個時候當然顧不上入伙。待到美國結束內戰,騰出手對外擴張時,在東亞又遇到了兩個新情況:一是日本開始明治維新,逐漸成為帝國主義陣營中的“后起之秀”;二是老牌的歐洲列強如英、法、俄、荷蘭等已經在對中國的侵略中占據主導地位,大致劃分好了勢力范圍。
面對這樣的局面,美國的策略是:利用日本做自己侵略中國的清道夫,沖擊英法俄荷等在中國的勢力,同時使中國碎片化,待這一目標基本達成之后,再聯合英法俄(蘇)等擊敗日本,實現對中國的獨占。
對應這一策略,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即美國剛從南北戰爭中喘過氣來)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美國的對日政策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872年縱容日本吞并琉球王國,到1941年珍珠港事變,長達七十年左右的時間,美國對日本侵略中國的政策,基本是支持、默許的態度;
第二階段,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炸彈扔到美國頭上了,美國才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的盟國,和中國并肩作戰,直到日本投降。
我們看看在第一階段,美國對日本做了什么,又對中國做了什么。
1854年7月11日,美國迫使琉球王國與之締結不平等條約,在琉球取得通商權和治外法權。琉球接近荷蘭、葡萄牙、英國、法國和西班牙在南中國海的勢力范圍。美國深知自己尚無力單獨與歐洲列強抗衡,就鼓勵并為日本向南方擴張鋪路。
1872年10月15日,日本對琉球采取單方面行動:以設琉球藩的方式開始吞并琉球。在日本承諾保證美國在琉球利益的條件下,美國對日本的行為“未提出異議”。
1872年11月,日本以琉球船民被臺灣人殺死為借口準備出兵臺灣,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極為活躍,向日本外相表示日本如擬擴張疆域,占領他國控制不到的地方,美國當樂觀其成,并為日本出謀劃策,提供情報。這一事件以李鴻章向日本賠款50萬兩白銀了結之后,日本對美國人參與侵略臺灣特別表示“感謝”,李仙得作為外國人首次被授予旭日大綬章。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英國兩次要求美國與歐洲列強聯合干涉中日戰爭,美國不僅拒絕,還有意向日本派出軍事顧問。戰爭爆發前,美國還利用駐華使館的外交特權,窩藏包庇日本間謀,向日本提供軍事情報。
美國駐華公使查爾斯·田貝于10月23日向國務院的報告中道出了美國的動機:“中國失敗,在達到其王朝受到威脅之前,都是有益的經歷。這種事情來臨之日,就是外國干涉之時。”
1874年侵臺日軍在臺灣留影。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的10年間,美國一直通過“貿易”方式支持日本的侵略行動,為日本輸血。
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當年美國輸往日本的鋼鐵、飛機及其零件、車床、石油、汽油、銅等,分別比1936年增加15.3倍、1.5倍、2.5倍、0.5倍、0.5倍、1.4倍;1938年日本進口的戰略原料中,美國所占份額,石油及石油制品、機器、廢鐵、銅、飛機、鐵合金、鉛、汽車分別占65.6%、67.1%、90.4%、90.9%、76.9%、82.7%、45.5%、64.7%。1937年至1939年,美國對日本輸出總額每年保持2億多美元,其中軍需物資所占份額,1937年58%,1938年為66%,1939年竟達81%。
1939年,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落水當了漢奸,在南京成立偽政權,日本停止了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大規模進攻,轉而集中兵力對中共領導的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中國最需要幫助時,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價值總額竟降低到1932年的水平,而對日本出口價值總額與1932年相比高出72%。很明顯,美國是有意通過弱化中國的抵抗力量而達到放縱日本南下的目的。
對美國來說,意料之中又有點人算不如天算的是:1940年,法國投降,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地成為“無主之物”,日本難抵誘惑,9月24日,入侵法屬印度支那;27日,日本與德國、意大利三國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此時,日本不僅威脅到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的經馬六甲海峽進出印度洋的交通線,并且南下太平洋、出印度洋與德意法西斯在中東會師的意圖已無法掩蓋,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才被迫改變縱容日本的政策。逐漸減少、停止輸入日本的石油(戰爭的血液)和廢鋼鐵。
美國對日本長達七十年的養寇自重政策,最終收獲了一個最大的報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并隨后將美國趕出它在海外的唯一殖民地菲律賓。(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