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國內讓人鬧心的新聞不斷,國際上,烏克蘭危機、美俄惡斗、石油戰爭、法國《查理周刊》遭爆恐襲擊、繼而引發多國穆斯林反法示威。在國內,中國反腐再吹沖鋒號,養老金并軌、公務員漲薪、山西警察打死討薪女,張萬年將軍仙逝、姚貝娜英年早逝、中國足球回光返照亞洲杯上三連勝等,讓人眼花繚亂。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有不同的信息關注點和興趣點,不再是千篇一律地關注一個焦點。但是,我們有些人卻往往以自己的關注和興趣為核心,也要求別人無條件關注,這就有些太不近人情了。《人民日報》就干了這樣的事。
1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發《姚貝娜之死,張萬年之殤》的文章,莫名其妙地抱怨人們太多地關注了“姚貝娜之死”,而忽視了張萬年將軍的病逝。文章稱,“陸軍上將張萬年的離開,卻在姚貝娜的光環下黯然神傷”,“時間……抹去了崇軍尚武的上將光環”,“軍人的榮譽在《時間都去哪兒啦》的歌聲中變得一文不值”,“這樣一位上將之死,卻死得波瀾不驚(平淡如水),不得不說,是軍隊(國家)之殤”。
看著《人民日報》的文章,我著實為作者牽強附會的觀點感到悲哀??陀^地說,在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中,尤其在微博微信發達的自媒體時代,年輕人對演藝歌手的了解程度遠遠高于對政治人物的關注,這是很自然的現象。87歲的張萬年將軍與33歲的姚貝娜同時離世,從人的自然生理和心理反映來講,人們可能更關注年輕的逝者。年輕人對姚貝娜的去世給予更多同情和惋惜,乃人之常情,無可指責,并不代表廣大民眾對張萬年將軍的不尊重。而在《人民日報》看來,這是對張萬年將軍的大不敬,實在有失公允。我看,文章作者實屬自作聰明、沒事找事地故意搬弄是非。
本人也曾是軍人,并在張萬年將軍治下從軍。我對張萬年將軍的逝世深感悲痛和遺憾,但我對那些沒有關注其逝世的人,沒有任何怨言和指責。說實話,這些年來,張萬年將軍離開軍隊領導崗位之后,高風亮節,非常低調,新聞媒體也很少給予關注和報道。為什么年輕人對張萬年將軍知之甚少?這難道不是媒體的責任嗎?這些年,不正是包括主流媒體在內的傳播媒介十分熱衷花邊新聞,熱衷明星的緋聞軼事,才造就了龐大的“追星族”嗎?到太平間偷拍姚貝娜遺體的又是誰?還不是瘋狂的媒體記者嗎?而媒體又有什么理由指責追星族不關注張萬年將軍?還上綱上線為“軍隊(國家)之殤”。
無獨有偶。這讓我想起了《人民日報》前不久的另一篇比較文章:《讀一位政治家,也讀一位父親》,作者還是該報大名鼎鼎的副社長張建星。該文不是用歷史功績而是用家庭是否完美來證明一個人是否“完整”和偉大,而且,該文試圖說明鄧小平偉大的時候,拿滿門忠烈的毛澤東作為參照系,讓人笑掉大牙。
張文煞有介事地說:“我們往往習慣于僅從一種政治的軌道上去解釋一個政治家、一個革命者的命運。其實,成就一個政治家或摧毀一個政治家的原因有時要復雜得多。在這里,或許感情、家庭這些因素尤其是不能回避的”。于是,作者在對比了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家庭生活后,得出結論:毛澤東晚年是孤獨的,而鄧小平不是。
我們豪不懷疑鄧小平的家庭是幸福的,晚年兒孫滿堂,安享天倫之樂。而毛澤東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為中國革命失去多位親人,就家庭而言,這確實不完整也不完美,令人痛心扼腕。但這正是毛澤東的偉大之處,他的家破人亡不是為了一己之私,不是為了毛家光宗耀祖,而是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和億萬受苦受難的同胞兄弟不再受欺壓。“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就是毛澤東的胸懷。
張文列數了鄧小平在文革期間為了子女的事情,多次給領導人寫信要求予以關懷照顧的情節。并用“無情未必真豪杰”給予贊美。不錯,對于鄧小平關懷子女的做法,作為一個父親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日理萬機的毛澤東為了國家大事,顧不上關心照顧自己的子女,甚至身后不給他們留下分文財產,就不是豪杰了?甚至是罪過了嗎?豈有此理?
麻雀理解不了雄鷹的志向。在張建星眼里毛澤東是孤獨的。但毛澤東在中國乃至世界絕不孤獨,他心里裝著廣大人民,人民更愛自己的領袖,他的心始終與祖國和人民連在一起。他讓勞動人民站起來,揚眉吐氣,他使新中國以嶄新姿態屹立世界東方,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亮了幾代中國人的心靈,他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博大情懷永遠受中國乃至世界人民尊敬。毛澤東絕不會孤獨!
人民日報的《姚貝娜之死,張萬年之殤》與《讀一位政治家,也讀一位父親》兩篇比較文章,極其相似,不愧同出一門。兩篇文章,非此即彼、缺少辯證,思維混亂、毫無章法,更不講做人為文的道德,實屬偏門左道。兩篇文章的效果與作者要表達的意圖都適得其反,前者,我們沒有看到關注姚貝娜的人們有任何可指責之處;后者,也絲毫說明不了鄧小平是因家庭圓滿而偉大毛澤東因家庭“破碎”而渺小。人們倒是看到了作者心靈深處的污垢,讓人鄙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