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有一個明顯、共同的感覺:當今的世道只有專家,而無大師。何也?思索了一番,大概有這么幾個原因:
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出現斷裂。傳統文化遭受破壞,肇始于五四新文化運動。鴉片戰爭之后,由于中國在反抗西方列強的斗爭中屢戰屢敗,中國的精英們開始對傳統文化產生嚴重懷疑,掀起了一場新文化運動。這場運動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實事求是地說,這場運動存在著過分否定中國傳統文化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傾向。諸如“應該把漢字取消,改作拼音文字”、“中國書不要讀”、“打倒孔家店”、“中醫都是騙術”之類的說法,在精英階層甚至成了主流認識。由此,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失去了威信,在舊學上肯下苦功的人越來越少。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中有傳統的元素,但占據主導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傳統文化處于自發和民間狀態。毛澤東基于革命與反封建立場,主張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揚棄,“文革”中大量違背毛澤東初衷的過激行為,使傳統文化受到沖擊和破壞,加之社會氣氛過于政治化,誕生文化學術大師的土壤也隨之失去了。
二是學科分工的日益細化。古代中國,學科種類少,文史不分家,甚至經史子集也不分家,很多學者兼收并蓄,多門融通,不成大家都難。孔子六藝皆精,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司馬遷的《史記》亦文亦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但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學科的分工也在細化,不但文史分家,而且文與史各自也在細分。以史學為例,區分為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再細分為上古、中古、近代、現代、當代,還有斷代史、國別史、專門史的區分,以至于一門歷史學科,能夠細分為幾十甚至上百個子學科。學科的細分,是社會發展、學術進步的結果;但這種細分同時也產生了副作用——學科碎片化,導致隔行隔山的局面,無人能夠對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把握,更談不上一級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其結果必然是專家層出不窮,大師難覓蹤影。
三是世風的浮躁。進入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推行,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工作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人們的金錢觀念愈發強化,社會風氣變得日趨浮躁起來。很多人五心不定,隨波逐流;心急如火,投機取巧;虛浮夸張,一片泡沫;不要過程,只要結果。于是,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為商者追求一夜暴富,為學者希望一步到位。時代被浮躁污染,社會被浮躁裹挾,清靜的人生、專心的工作、精良的產品,便成了稀罕之事。相應的,不但文化學術界出不了大師,其他各行各業也同樣難覓大師。▲(作者是人民日報甘肅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