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找代理人“制衡中國”
卜大年
大多數人都歡迎就美國對華軍事戰略展開公開辯論。這場辯論的細節盡管重要,但同樣具有重要意義的是,美國國家安全界如今在公開討論如何遏制中國的“挑釁”,以及在遏制不奏效的情況下怎樣將其打敗。
知名分析人士黑姆斯和埃爾布里奇.科爾比就防務規劃問題展開了辯論。黑姆斯反對空海戰的理念,認為打擊中國恐將導致核升級,這個觀點沒有問題。他還特別指出這個理念缺乏戰略框架。文章稱,中國在核問題上的態度和原則“變化無常”,這是一個主要的未知數,增加了美國防務規劃的不確定性以及戰略框架的必要性。
相反,黑姆斯提出了近海控制的理念,即在較遠海域設置封鎖線,阻隔中國的海上貿易,并在距中國海岸較近的海域設置海上專屬區,禁止中國船只進入。他把重點放在了中國經濟上。
科爾比則支持空海戰的理念。他認為,“經濟消耗戰”對美國而言代價過高,而且很可能讓中國放棄支持美國主導地位的這一傳統防務態度。
憑什么認為經濟制裁就不會像有針對性的打擊那樣導致事態升級?空海戰和近海控制都能危及政權。
此外,兩個理念都未提到地面力量。想想二戰時投入了多少地面力量才打敗日本這個島國。中國是一個陸上大國,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而且在一定時間內能保證自給自足。不過中國在其邊境地區也有弱點。美國不會想要往中國派遣地面部隊,但它可能會與中國周邊的國家合作,依靠它們對中國施以出兵威脅。亞洲的軍隊以地面力量為主,美國利用這一點在戰略上是明智的。
美國的首要目標應當是重建對其主導地位所依賴的共同體的指揮權。這將給予美國總統諸多選項和集結比當前所設想的多得多的軍事力量的能力。與中國的任何沖突都將是一場需要投入大量軍力的行動,這一點很少有人懷疑。一旦重建起這樣的指揮權,美國的目標就應當是打敗中國,這樣未來美國的主導地位就不會受到威脅。
不過,中美之間的競爭正走向一條越來越危險的道路,這可能導致別的地區走到一起。中美兩國很可能會認為,雙方爆發直接沖突風險過高,所以會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繼續競爭。如果真是這樣,那么美國盟友的質量將會像美國軍隊的數量一樣重要。
當今,戰略和投入的意義在于,美國需要在“打造共同能力”方面投入比以往更多的關注。在東亞,這意味著幫助美國的盟友發展他們自己的反介入能力,阻止中國人進入他們的領海和領空。這同樣意味著,美國要幫助打造能充當代理人的軍隊,以此保證對中國構成地面上的威脅,同時保證東海和南海的航行自由。最后,必須想一想,美國如何能夠在避免直接沖突的情況下,在亞洲以外的地區讓中國吃苦頭,而中國又如何能夠讓美國也吃不到好果子?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可能會與一個強大的國家(比如伊朗)結盟來打擊美國的代理人,推進自身利益。對中國來說,在中東或非洲培養盟友要比在全球投射軍力劃算。對美國而言,認真考慮一下如何發揮其在全球各地的盟友制衡中國野心的作用可能有助于減少戰爭升級的幾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