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界經濟危機具有不同以往的特點,席卷全球、連續性發展、引發某些國家政治危機和社會動蕩、世界經濟危機與自然環境危機并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2012年環球增長預測,由3.6%下調至3.5%,而2013年預測則由4.1%下調至3.9%,反映歐元區危機持續、美國經濟復蘇疲弱以及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放緩繼續影響著尚未從金融危機中復蘇的全球經濟。
中國隨著主要貿易伙伴美國和歐盟經濟的惡化,外向型加工企業陷入困境,雖然中國加大了與東南亞、非洲和南美的貿易,但收效并不理想。
世界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2008—2009年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大衰退而眾所周知,2009年全球貿易量史無前例下跌10.5%,導致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迅速從繁榮走向破滅。中國年GDP增長率從2007年第二季的14.8%高峰,下跌至2009年第一季的6.6%。
世界經濟危機發展,導致出口為導向企業瀕于崩潰。2012年上半年整個國內GDP增長下降到了7.8%,其主要原因是出口為導向的4個省市經濟快速下行所導致。如廣東、浙江、上海及北京經濟增長下行到8%以下。這幾個省市的經濟增長下行過大,很大原因就在于外需疲弱、出口快速下降。外需在至少5至7年難以恢復的情況下,中國當然無法通過短期政策的變化來刺激出口增加外需。
美國金融“放水”,輸入性通脹在所難免。美國金融“放水” 流動性的注入與美元貶值均會導致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上揚,特別是國際上最重要的食品和糧食,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將會通過中國的進口價格指數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最終傳遞至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輸入性通貨膨脹。近期,在氣候、供需、炒作三大因素推動下,國際糧價近期已持續飆升。中國對于國際上最重要的食品和糧食有關的漲落的居民損傷力指數,屬于世界上最容易受傷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美國金融“放水”,中國貨幣政策陷入二難。美國金融“放水”將促使別國貨幣也出現貶值。中國自2002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18.32萬億,2011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85.2萬億元,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貨幣供應量增加了4.65倍。如果再次追加投資擴大貨幣供給,提升經濟發展速度,必然導致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如果物價再漲,特別食品、醫療、住房和教育的價格再上漲,就可能有一、二億人會再跌落貧困線以下。如果不增加投資擴大貨幣供給,那么人民幣將升值,會給持有高額美元資產的中國帶來嚴重損失。早前長期寬松貨幣政策導致流動性偏多的局面,如同一只關在籠子里的老虎,貨幣總要拿出來購物,貨幣之虎何時、何地、何種方式、何種條件下沖入市場是需要精心提防的。同時,流動性寬裕而內需不足,經濟增長速度下降,作為貨幣之虎藏身何處,如何引導和規范這只老虎,使之有序的進入市場,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經濟增長放緩也極易引發“就業”危機,導致社會不穩。
面對這場世界經濟危機,中國必須在危險中尋覓機會,在貨幣擴大和緊縮之間尋求利益平衡點,在提升中國自身經濟能力的同時,也要關注全球的權力分配與市場競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