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頹廢"的中華大地上依然存在這么一群敢于直言的人,敢于表達內心憤懣的人.我覺得他們就是當代"為民請命"的人.是的,我們有太的東西要表達了.對內政,對外交,對民權......王小東他們替我們說了出來.
他們一改所謂精英們的"柔弱姿態",以理直氣壯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內心對中華民族的憂患意識.是的,是到了西方該放下殖民者的姿態來面對我們的時候了,我們不是"前清的遺民",我們沒有耐心來忍受西方咄咄逼人的毫無道理的言辭和做法.我們沒必要用笑臉來迎接別人的冷屁股.憑什么要讓我們來改變自己的方式迎合西方,我們不是西方的"妾"(當然,國內從來不乏愿意給西方當妾的人).按照“平等互惠”的原則,起碼,做出改變的應該是雙方。但是自大的西方從來就沒有“要做出改變”的想法,用小東的話來說就是“被中國的精英們給慣壞了”。
事實上,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領教過你的拳頭,那么他是絕對沒耐心來傾聽你的道理的。這也就是為什么那些南亞小國棄我國的“溫文說教”于不顧,而一再挑釁我南疆政策的原因了。對于不善于聽話的孩子,拳頭也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為了發展是要“韜光養晦”,但我們“韜光養晦”絕不能在國家利益受損的時候還保持沉默。鄧小平是說過“我們不當第一”、要“韜光養晦”的話了,但他也說過“要有所作為”啊。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這無可辯駁是英明的。但中國畢竟經過了30年的改革開放,矛盾自然也發生了變化,做出適當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說到這里,有的人就會站出來說“雖然中國取得了。。。。的成就,但是。。。問題。。。。依然存在。。。所以。。。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之類的話。當然,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是沒錯。但我覺得這好像要偏重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一些,也就是關于“發展”和已“發達”的問題。這我們都知道,鄧小平說“我們現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記得好像還有一個時間表,大概是100年左右的時間。但這是對于國家社會建設的問題,而不是外交,鄧小平可沒說我們要韜光養晦100年啊。
所以我們的精 英不要在韜光養晦上走火入魔。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這也正是小東提出“持劍經商”的原因。商場就是戰場,在戰場上靠“說教”是贏不了的,必須用劍。更何況我們的對手根本就不善于用說教的方式來作戰,或者說我們的對手根本就沒打算用“說教”的方式來和你作戰。他們習慣用“劍",所以我們也要用“劍”。只有在戰斗力上相當,才不會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基于對等的前提,智謀和策略才能發揮作用。反之,只能坐以待斃,就像薩達姆一樣再有智慧也難抵擋精銳的“美國終結者”。
可是在小東提出這么明白不過的道理(指“持劍經商”)后,居然遭到了不少精英的擔憂和圍堵。難道他們真的被“美國的民主”給洗腦了?令人費解。
我想說,小東是中華民族利益的堅決捍衛者,你們縱使理解不了他“杞人憂天式的思想”,但至少應該理解他那顆“悲憫情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