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用工荒、漲薪酬、農民工被“截留”等等詞匯的使用率可謂火爆,就連曾經較難落實的如帶薪年假、帶薪婚假、社會保險似乎也“忽如一夜春風來”,進而使得一些人士無不憂慮的驚呼這將會讓中國失去競爭力優勢。真會如此嗎?
何為競爭力?不外乎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人才、自主技術、管理,物流、原材料、薪酬等成本,或還應該包括常常被忽視的集體團結和向心力,以及節能、污染等;也就是說,職工的薪酬和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勞保福利只是這些競爭力因素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所占總成本比率又能有多少呢?況且,“工資成本并不等同于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是工資成本和生產率的函數,工資價格低并不必然意味著人工成本低”。
由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論是某些主流經濟學家、專家教授,還是某些媒體記者、政府人士,總是熱衷于拿企業普通職工漲薪來說事,仿佛是一漲薪,“天”就要塌下來一般;而對于物流、高昂的房地產、“買什么什么貴”這些占大頭的成本卻幾乎又視而不見,尤其是對于如《溫州產業空心化蔓延 8000億閑置民資投資沖動》之實業資本趨之若鶩的進入房地產領域所造成的實業空心化充耳不聞。為什么會屢屢出現如《洛陽經濟開發區賠錢招商致土地荒蕪6年》這類的問題,不就是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做享土地暴利所致的嗎?
由此我們還不妨回過頭看看低成本競爭對我國各類資源的破壞性、掠奪性開采所帶來的眾多惡性弊端;如“中國有稀土”是不是已變成了“日本有稀土”呢?眾多江河湖泊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又使得多少財富循環著化為烏有了呢?“癌癥村”、《塵肺病占職業病總數九成 患者痛苦“跪著”死亡》、《蘋果供應商中毒員工癥狀復發 蘇州醫院拒其住院》,以及某些地方的糧食遭到重金屬污染,土地塌陷,等等諸如此類的現實,又毀滅了我們多少巨額財富呢?何況,由此而引發的巨大生態災難、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阻礙和破壞作用,以及對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福祉的侵蝕等,又豈是金錢所能衡量出的呢?
所以,面對著如此嚴酷的現實,就讓以犧牲資源、環境、人之生命健康和子孫后代福祉的所謂“競爭優勢”到國外去吧!既然他們非常樂意的承受這樣的“競爭優勢”,何樂不為呢?就怕他們也承受不起這樣巨大而高昂的代價,不是嗎?我們不妨看看如《厄瓜多爾法院判決美國石油巨頭支付巨額罰金》、《涉嫌污染地下水數家石油公司賠巨款》這類觸目驚心俯首可拾的報道,看看近期發生在北非、中東的政治動蕩局勢,又在昭示著什么呢?這種讓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經濟、科技欠發達國家“河蚌相爭”式的所謂市場經濟競爭,不就是造成全球氣候惡化、貧富差距的一個非常重要之成因、推手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