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當博導,學界政界通吃,敗壞校風學風,必須清理和禁止”,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春時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他說,他已向大會提交了提案。
官員能不能當博導?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
所謂博導就是博士生導師。正常情況下如何才能當上博士,讓我們中規中矩的算一下:小學6年、中學6年、大學4年、碩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2年,前后整整21年,如果一個小孩六歲半開始上小學一年級,博士畢業時已經是近28歲了。這還是一路順風車、次次趕上趟,中間沒有工作幾年的情況,說明這位年輕人在同齡人的競爭中是出類拔萃的,可能未必是最優秀的人,但起碼是最聰明的人,要不然別人怎么學不過他?
能夠當這種人的導師,肯定不是一個笨蛋,也一定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要不然也當不了這么聰明的人的導師。
現在問題來了:能夠當博士生導師的官員是不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對于這個問題,廈門大學文學院楊春時并未作出明確的回答。在他的眼中,官員博導都是沽名釣譽、附庸風雅之徒,似乎只要是官員就不能當博導。我認為楊先生有點否定一切、矯枉過正之感,好像機關槍,一掃一大片,看問題未免有失偏頗。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究竟是那些官員可以當博導?我認為能夠當博導的官員級別肯定不低,應該不會再縣處級以下,在現今社會縣處級以下那都屬于小吏的范疇,遠遠不夠格。博導也不會在地市級官員中產生,地市級官員進入大學搞點業務和工作培訓還差不多,當博導似還有些欠缺。我認為能夠有資格在大學里任博導的官員,其級別最起碼在省部級以上。
讓我們再中規中矩的算一下,一個年輕人如果大學畢業22歲從基層干起,4年提拔一次,科員到副科、到正科、到副處、到正處、到副市、到正市、到副省部、到正省部,前后需要24至28年,這也是一路順風車、次次趕上趟,工作中間沒有遭受過波折,沒有被同僚排擠,沒有貪污受賄(或者貪污受賄沒有被發現),到省部級已經是知天命之年——50歲整了,你說這種人從蕓蕓眾多的國家機關干部中脫穎而出,他聰明還是不聰明?我說他一定是個聰明人,是一個品德比較好的人,是一個有一定工作成績的人,是一個有一定群眾基礎的人,要不然早就在官場殘酷的竟爭中被整下去了,那還能輪到他當博導!但是50歲以下就能官至省部級的放眼全國也沒有幾人,屈指算來也就是胡春華、孫政才、周強等人,數量是個位數,副省部級的可能多一些。絕大部分省部級官員年齡都應當在60歲左右甚至60歲以上了。60歲一個什么概念?是花甲年齡,一般人都已經是爺爺輩了。
讓我們在看看這些60歲左右的爺爺官員本事怎么樣?
據我了解,目前大學內的大部分官員博導主要集中在文科方面,而文科恰恰是實踐性最強的科目。別的我不敢說,這些爺爺官員專業理論知識可能不如大學教授,但其工作經驗一定比一般的大學教授要豐富許多,他們洞察世事的能力,不知要比一般的大學教授強多少倍,由于他們長期在國家機關從事領導工作,對政策和大局的把握能力也遠遠超過一般大學教授。而目前我們的大學理論教育是強項,但如果論其實踐經驗又如何呢?本科生就不要說了,即使是碩士和博士,其實踐經驗比起這些爺爺官員來也要差得多了。這個時候就能夠看出爺爺官員博導的優勢了,現今的大學教育科目,最缺少的就是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既然如此,為什么不能利用這些官員博導的可貴的實踐優勢呢?
同時這些官員博導如果在大學能夠帶一定數量的博士生,也能夠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之處,所謂教學相長,或許通過學習,官員們又能夠進一步充實自己,用理論指導實踐,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也有部分官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沽名釣譽,官員與大學互謀私利。但這未必是主流!
大學缺少的是實踐,官員缺少的是理論,如果允許取得優異成績、個人品質無懈可擊的官員到大學兼職教書,我相信不僅能夠促進我國的大學教育,也有利于官員理論知識的進一步提高,反過來再指導工作實踐,這應該是一件好事,應當予以鼓勵而不是通過提案將其扼殺。
楊春時先生既然是博士生導師,也應當是一個專家,但是我認為:專家的話不可不信,專家的話也不能全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