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勤“抄襲門” 風煙再起 |
●方舟子連發博客打假 ●“鹽鹵”激發網民造句熱情 |
深圳晚報綜合報道 時隔半年,喧鬧一時的上海大學教授、復旦大學博士朱學勤涉嫌抄襲一事再起波瀾。“bitterness”一個單詞成為事件的最新焦點。在朱學勤引起爭議的《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一書中,他翻成“帶苦味的鹽鹵”,打假人士方舟子認為“錯得離譜”。鹽鹵一詞因而有走紅趨勢,有人在微博上已經展開造句大賽。
事件回放
2010年7月,網上出現署名Isaiah的帖子,直指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的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存在抄襲嫌疑。隨后,朱學勤致函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請求“啟動調查機制,辨明是非,還我清白”,獲受理。
有人打假有人喊冤
2011年1月12日,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公布了調查結論,認為朱文中涉嫌抄襲而被舉報的部分內容,在學術規范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但“對其剽竊抄襲的指控不能成立”。
1月13日,打假人士方舟子在博客里發文稱“朱學勤抄沒抄,小學生都知道”,“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對如此明顯的抄襲都能視而不見,只稱之為‘注釋不規范’,如果不是出于人情,就是鑒定水平太差,連小學生都不如。”1月15日,方舟子再發博文稱,自己花點時間多關注了一下此事,“發現朱學勤的問題比我當初了解的還要嚴重得多”,認為朱文“如果是原創,屬于抄襲。如果是翻譯,屬于劣質譯作。”
1月15日晚間,舉報朱學勤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涉嫌抄襲的網友“Isaiah”也發布了網帖表示:我可以容忍這個虛假的結果,但是不能容忍虛假偽裝成真實,反而指斥真實為虛假。這一切令人發指的做作、姿態、言語,對我來說都是不可原諒的。
1月16日中午,復旦大學教授、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委員葛劍雄回應:“這個事情,我們只按照上次舉報人的舉報內容進行核查,我不知道方舟子校對出來的是怎樣一個情況。但我們始終堅持這樣一條原則,有舉報且實名的我們就會認真檢查。至于這次方舟子的博客事件,究竟我們會不會重新調查,這也不是由我個人可以決定的。”
朱學勤對種種質疑回應說:“指責我抄襲、剽竊,這是血口噴人”,“關于此事,我接受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這件事到此結束了。”
是非難辨“鹽鹵”走紅
方舟子1 月15日博文《朱學勤學術道德和學術水平的覆滅》中,列舉了朱學勤博士論文《道德理想國的覆滅》中六個誤譯例子,其中第六個例子,原文“toward self-exaltation in solitude toward nourishing himself with bitterness on his own virtue”朱學勤翻成“在他的道德基礎上,自我確證,自我擴張,用一種帶苦味的鹽鹵,苦苦地腌制自己。”方舟子認為應該是:“在他自己美德的基礎上,孤獨地自我提升,苦澀地培養自己。”并問“也不知朱教授哪里看到的‘鹽鹵’‘腌制’,是不是夫子自道?”。
記者從谷歌翻譯中搜索,“bitterness”,名詞,1.苦、2.苦味、3.苦楚。“bittern”名詞,1.鹵水、2.鹵。有網友猜測,可能朱學勤斷詞斷錯了,bitter+ness變成bittern。方舟子則認為,“看來是一詞三用,把bitterness當鹽鹵又當苦味、苦楚,進入翻譯新境界。”
拋開朱方之爭的是非,“鹽鹵”一詞迅速激發起網友們的微博造句熱情。有人套用詩詞,“相見時鹽別亦鹽,東風無力因缺鹽。春蠶到死鹽方盡,蠟炬成灰鹽始干。鹽了個鹽。”、“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制鹵會放鹽”、“誰言寸草鹵,報得三春鹽”。也有人引入歌詞,《無鹽的結局》:“曾經是對你說過,這是個無鹽的結局,隨著那歲月淡淡而去;抄襲時候說抄襲,請不要說難翻譯,就讓那博士淡淡地隨風去!”還有人制作春聯:“上聯:朱學勤自取其鹵。下聯:葛劍雄代為發鹽。橫批:鹽鹵孵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