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看到竹外云飛網友發帖問《91%中國民眾認為自己受到尊重,你信嗎?》,其中引用了新華網的報道《蓋洛普報告:中國民眾認為受到尊重對待的比例為91%》:“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周文林)全球知名研究咨詢公司蓋洛普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國民生指數及相關研究結果顯示,2009年中國民眾認為受到尊重對待的比例為91%,比2008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
這位網友非常氣憤地說:“正如一位網友指出:收入“被增長”,房價“被降價”,人民“被代表”,百姓“被尊重”其實是某些部門的一貫技量!”
氣憤歸氣憤,畢竟這個結論是“全球知名研究咨詢公司蓋洛普”公布的,還是應該認真對待。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到的。
在中國網絡電視臺的報道《2010年蓋洛普“民生指數”新聞發布會》里,蓋洛普全球首席科學家Jim Harter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調查的細節:“通過蓋洛普69位科學家的共同研究以及我們多年數據當中發現,最后我們給民生問題或者叫幸福感問題做了一個定義,就是任何人們認為對影響他們生活的狀態以及生活的感覺、感知的元素就是幸福感,就是民生。
我們的自我感覺以及自己的幸福感是每天的經歷以及經歷造成的感受,當我們研究民生問題的時候會問這樣的問題,你的生活狀態整體感覺是怎么樣的,這樣的問題是整體測量的問題以及自己給自己的生活狀態的評級。剛才談到的問題是一個整體的問題,比較通用的自己給自己的評級。
第二個層次的問題我們會問到人們日常的經驗和日常所經歷的東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問人們日常的經歷會問到你認為你有沒有得到尊重,你認為自己昨天有沒有得到尊重,有正面的問題,也有負面的問題,比如你昨天有沒有笑,覺得昨天有沒有足夠開心的事情或者說昨天有沒有感受到很大的壓力等等。
我們的問題除了剛才舉的例子以外還有別的例子,比如感覺到自己身體上有沒有疼痛,精神上有沒有壓力等等,我們這些問題是考慮到不同的元素和感覺的不同層面,我們會問到法律上的問題,還有社區的感受,我們也問到食物和住宿情況的問題,任何你能想到的在你生活當中經歷過的問題我們都會在民生問題里面涉及到。一百個主要的問題不僅僅是目前開始研究,這些問題完全可以追溯到七十多年前的研究。”
發布民生指數的是“吳濤博士,吳博士1997年加入蓋洛普咨詢有限公司中國,之前是在蓋洛普全球擔任研究總監,來到蓋洛普中國以后他負責領導亞洲和中國地區蓋洛普最重要的客戶項目。”
吳濤博士進一步詳細介紹了調查的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蓋洛普研究的方法,蓋洛普是以公正、客觀和科學性著稱的,我們在全國研究是以什么樣的方法來進行的,我們的調查不僅僅代表中國某些大城市某些群體,它能夠代表全中國所有15歲以上常住居民,這個調查結果能夠代表13億人的想法。調查方法有兩種形式,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大的城市我們是用隨機的電話調查的形式來進行的,在中小城市和農村是用入戶面訪的形式進行調查的。在中國這個國家用多大的樣本量能夠有效的代表13億人的想法呢,從統計科學上來講用3500-4000人的樣本量就足以代表13億人的想法,統計上最大的誤差不超過正負3%。”
然后,吳濤博士專門談到了“2009年中國民眾認為受到尊重對待的比例為91%”這個數據:“今天我們就把最有新聞點或者最核心的指標拿出來跟大家做一個分享,這個指標就像剛才Jim Harter先生所提到的,昨天一整天您是否受到尊重的對待,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很簡單的一個指標,我們要關心人的發展,人的價值的實現,在這方面怎么從數據上進行體現呢,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直接看到不同國家的結果是什么。針對這樣一道問題,可以看到在中國這個數字是91%”
大家看到這里,應該已經“釋然”了:所謂“2009年中國民眾認為受到尊重對待的比例為91%”,其實是“昨天一整天您是否受到尊重的對待,針對這樣一道問題,可以看到在中國這個數字是91%”。
但是,這種誤導性的報道,其實并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畢竟,關于“受到尊重”的其他問題的“尊重度”也是很高的,因此,主要問題肯定還在于調查本身。
根據吳濤博士的介紹,被調查者的抽取,在大城市里是“隨機的電話調查的形式”,在中小城市和農村是“入戶面訪的形式”。
根據Jim Harter的介紹,調查的內容是被調查者回答一百個問題。
我們不妨假設,從調查人員提出問題,到被調查者經過回憶和思考然后回答完畢,平均每個問題至少需要半分鐘的時間,那么一百個問題至少就需要五十分鐘。
那么,每個愿意接受調查的人,無論是電話調查還是入戶面試,他(她)都必須愿意而且能夠拿出近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
真正承受著工作壓力的人們,誰能抽出這么多的空閑時間來?這些人們顯然基本上就被排除在外了。
包括富士康員工在內的兩億農民工,就幾乎不可能獲得被調查的機會。
在大城市采用的是“隨機電話調查”,普通農民工用得起固定電話么?就算“隨機電話調查”包括了手機,又有多少農民工買得起手機呢?
就算買得起手機,他們能夠拿出近一個小時的空閑時間來回答那一百個問題么?
中小城市和農村的“入戶面試”,看起來比“隨機電話調查”好一些。
但是,很顯然,入戶面試更多地也只是采訪了留在家里的人們,而不是那些在外工作、真正支撐家庭的人們。
只要沒有遇上負債或者強拆之類的事情,留在家里的人們通常并不容易遇到“不受尊重”的情況。
真正容易被“不尊重”的,恰恰是那些在外工作,因而不得不看別人眼色行事的人們。
設想調查人員入戶采訪某位留守婦女,她自己可能確實沒有多少“不受尊重”的感覺,但是,在外打工的丈夫卻沒有機會接受調查。
她當然了解丈夫的情況,知道丈夫在外受了很多氣,但是為了保證調查的“科學性”,她只能回答自己的情況,是不能為丈夫代言的。
再來說說吳濤博士的“從統計科學上來講用3500-4000人的樣本量就足以代表13億人的想法,統計上最大的誤差不超過正負3%”論斷。
這個論斷是根據統計學的中心極限定理而得出的。
通俗地說,這個定理可以這么描述:3500-4000人的樣本量得到的平均值,與真實情況的差別不超過一個標準偏差的概率是3%。
問題在于,“一個標準偏差”究竟是多大?這與實際情況的分布有關,而實際情況的分布卻是我們事先不知道的,也正是調查的目的。
如果13億人的相互差別并不大,符合“正態分布”,那么確實可以說“從統計科學上來講用3500-4000人的樣本量就足以代表13億人的想法,統計上最大的誤差不超過正負3%”。但是,先不談城鄉差別,全國三十個省,即使不同省份的省會城市之間的差別都是很大的。
因此,必須事先假定各省之間的差別很大,省內的城鄉差別也很大,這樣就應該把這4000人分配給三十個省。
假設每個省內部的差別不大,那么,平均每個省分到的樣本量就只有一百三十多人。在這個樣本量下,單個省的統計誤差就將達到17%。
如果再考慮到省內的城鄉之間的差別,每個省的一百三十多個樣本再平均分給城市和鄉村,則全國共有六十個調查單元,每個調查單元的樣本量只有六十幾個,每個統計單元的統計誤差將高達24%,基本上可以說得到的數據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由于我國巨大的人口總量和各地區的差異,所謂“從統計科學上來講用3500-4000人的樣本量就足以代表13億人的想法,統計上最大的誤差不超過正負3%”的論斷,是根本不成立的。其實,這一點已經在人口普查數據上得到了顯示。大道至真網友曾發帖指出《統計部門數據發布要慎重,某些年份人口存活率逐年提高、某些年代夭折數據急劇上升,肯定是統計錯誤 》:
“根據官方的數據,我們做全國分年齡人口統計表如下:
這兒列了四套數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995年10月1日抽樣調查(抽樣比為1.0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及1982年人口普查。
。。。
顯而易見,到2000年人口普查時,1999年出生的嬰兒19092252人只剩下11495247人了,有7597005人不知去向,大概不至于全都出國了吧!也就是說1999年出生的孩子,有近800萬已經夭折了,夭折率近40%,他們最多只活了一歲,更多的人還沒到一歲就死了。這是極其嚴重的人口問題!再看1998年,出生的幼兒夭折率近30%,有590萬人最多活了兩歲,更多的孩子不到兩歲就死了。1997年出生的也有近30%已經夭折,其他各年的夭折率也極驚人。總計下來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186997720人,2000年人口普查時還剩下的只有145337162人,有4166萬孩子夭折。他們都沒有達到十歲,最多的也不過活了九歲半。”
顯然不可能真有這么高的夭折率,因此一定是統計數據本身的問題。歷次人口普查的樣本量都遠遠超過“3500-4000人的樣本量”,按理說應該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然而,要調查各年齡段的人口,就相當于把總樣本量分給了七十多個年齡,使得每個年齡上的樣本量大大減少,因而得到了如此荒唐的結果。僅僅依靠“3500-4000人的樣本量”就企圖代表區域差異和城鄉差異巨大的“13億人口”,這樣的調查得到的結果與真實情況的差距,完全是可想而知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