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人民日報》2015年1月23日發表的劉成友一篇評論《“神題”侵害大學精神》今日被騰訊、新民網、環球網等主流媒體重新翻出熱炒,標題改為“人民日報: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引發熱議。一篇原本是評論教育問題的文章,瞬間成了“黨報針對畢福劍視頻風波”發表看法的文章了。文章稱,“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告密使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沖擊人們的價值判斷,毀掉社會的道德基礎。”由此,看出媒體正有意將矛頭對準該事件中的“告密者”,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網絡重炒劉成文評論文章,并把標題統一改為【人民日報:不告密不揭發是道德底線】
以下是人民日報劉成友評論文章全文:
(網絡圖片)
“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緘默是對還是錯,但我可以告訴你,他決不會出賣別人以求前程。而這,朋友們,就叫正直,也叫勇氣,那才是領袖的要件!”
這段話,是美國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一段臺詞。片中,查理無意間目睹了幾個學生對校長的惡作劇,校長逼查理交代誰是主謀,否則將開除他的學籍。查理的忘年交、盲人史法蘭,在聽證會上譴責校方正在毀滅這個孩子純真的靈魂。演講博得如潮掌聲,使校方最終作出讓步。
“不出賣別人以求前程”,是正直,也是勇氣。這不僅是為個人辯護,更是為一種優秀品質辯護。
一種風氣的形成,有其歷史土壤;而其消泯,更是難上加難。至今,這種“告密揭發”思維還時常作祟。據報道,山東某高校期末考試一道試題是: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考題一披露,網友直呼“神題”。
可以設想,那些寫出“翹課最多”學生名字的考生,可以輕松得分;拒絕寫出的,則不得不丟分。這不是在鼓勵學生們相互揭發嗎?
出題者辯解說,這是借鑒人力資源管理專業“360度績效考核”中的“同事相互評價”。但是出這樣的試題,未免把好經念歪了。學生翹課多少,自有學校紀律管束;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有考試成績評定。即便學生間相互評價,也應該是當面鑼對面鼓,積極公開的,而不是暗地里互相“揭發”。
無獨有偶。幾年前,湖北某大學的一個班級出臺了“盯人”管理辦法,每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會有一名“神秘同學”在暗中盯梢。班主任說,開展這項活動是為了加強學生間的友誼和互動,也是為了加強學風、班風建設。這樣的“溫情關懷”,簡直讓人不寒而栗。
心理學專家認為,不確定性會使人處于恐懼和焦慮的狀態中。一個經常有人“打小報告”的班級,氣氛一定緊張不安,同學間、師生間一定疏遠而戒備。學生時代播下的不信任的種子,會影響他的一生。
不告密、不揭發,與其說是一種可貴品質,不如說是一條道德底線。告密成風的社會,是人人自危的社會,告密使人與人之間失去基本信任,甚至相互侵害,沖擊人們的價值判斷,毀掉社會的道德基礎。
這條底線,在大學里首先應該明確、清晰起來。大學,應該培育學生自由而健全的人格、敢于擔當的精神,讓學生成為一個陽光磊落的大寫的“人”,而不應該是心理幽暗、出賣他人的“病人”。這是大學精神的應有之義。(劉成友)
延伸閱讀:畢福劍事件的焦點并不是告密者
2015-04-09 陳胡田
當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的事情鬧到差點彈劾掉總統的程度,告密者的道德與不道德是整個事件的焦點嗎?當尼克松的水門事件鬧到了彈劾掉了總統的程度,告密者的道德與不道德是整個事件的焦點嗎?畢福劍事件的焦點并不是告密者,聚焦告密者是企圖轉移公眾視線并模糊是非的界限。而且,告密并不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不要拿畢福劍事件中的告密來貶損整個中華文化,這是扯不上邊兒的事兒。也不要拿文革時候的那種告密行為進行類比,無論社會環境和具體行為,都不具備可比性。
就事而論事,有些人認為畢福劍在私人場合的言論屬于個人言論自由,用不著上綱上線。這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公眾人物在私人場合的言論只要公開化就不再是私人化的事兒,這是起碼的常識問題,在所有的國家都如此。畢福劍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公眾人物都要為自己在私人場合的言論負責,因為公眾人物需要尊重供養他們的人群的感情和態度。
曾幾何時,有很多的臺灣歌星、影星和作家都是有明顯臺獨傾向的,面臨大陸文藝受眾的排斥,他們現在還敢鼓吹和支持臺獨嗎?曾經有很多臺灣來的企業家是有明顯臺獨傾向的,當大陸有關部門表現出封殺意向以后,他們還敢嗎?即使是私底下,他們也不敢了,因為一旦有人告密,問題就會很大。
告密,往往并不是事件的焦點,告了什么密才是焦點;告了誰的密,才是大問題。這就是現代傳媒的特點,也是現代社會的特點。畢福劍的言行如果沒有觸犯社會大眾的情感,就不會傷及他的受歡迎程度,也不會影響他的娛樂事業。反之,他就需要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央視是否處理畢福劍,也與他的言行是否觸犯了社會大眾的情感相符合。這個問題就這么簡單,唱衰或者力挺畢福劍的人都不要扯得那么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