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俱樂部”對生態危機的告誡與呼吁已過去差不多有半個多世紀了,1575位世界頂級科學家簽署聲明警告人類正面臨嚴重的生態威脅也20多年了。但是,環境的污染、生態的破壞在繼續,并且在有的地區還變本加厲。看看當今中國的霧霾吧!已經到了談霾色變,人人自危的程度。
那么,為什么我們在消除生態危機方面如此舉步維艱、事倍功半?
關鍵在于至今人們尚未找到給我們帶來如此大災難的真正禍首究竟是什么?或者即使依稀地認識到了但由于各種原因卻不敢也不愿面對它。
無論是馬克思主義和其他優秀的思想資源,還是在我們面前所發生的客觀的事實都清清楚楚地向我們顯現出,造成生態危機,帶來嚴重霧霾不是別的,正是資本邏輯。資本邏輯的無限展開使我們陷入如此的災難之中。
資本邏輯與生態之間的這種對立是由資本的本性所決定的。資本不是一般的物,而是一種社會存在物。自從它來到人間,特別是當它成為現代性的本質范疇,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建制以后,它對人類,對自然界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的第一個屬性就是“效用”原則,即把一切變成“有用的東西”。正是這一屬性使自然界失去了“感性的光輝”,變成了僅僅是有用的某種體現者而已。自然界原有的神圣性、敬畏感在資本面前都喪失殆盡。自然界和世界上任何存在物一樣都只能在資本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辯護。資本所第二個屬性就是“增殖”原則,如果不增殖資本就死亡了。資本就如癌細胞,它自身就蘊含著源源不絕、不絕如縷。正是這一屬性它對自然界的利用和征服是不會有限度的,只要資本邏輯還占有統治地位,它就必然要為著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而生產,與此相應,也就要最大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這就是說,當遍布華北大地和整個中國的企業都是受資本邏輯所支配,都是在為交換價值而不是為使用價值而生產,都是把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作為企業存在的宗旨之時,那么,在華北大地和整個中國上空的霧霾是不會消除的,而且還會越演越烈,也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樣,很可能霧霾在我們中國還剛剛開始。
既然資本邏輯是造成生態危機、霧霾的主因,那么我們應當自然地得出結論:消除霧霾就應當在正確對待和利用資本上下功夫。但令人不解和痛惜的是,現在不斷有人給中國消除霧霾所開出的“藥方”是進一步推進資本化,即讓一切資源、能源進入市場變成用來交易、掙錢的資本。與此相應,他們認為國有企業帶來了霧霾。他們主張打破壟斷,讓中國涌現出無數個經營能源的私人企業進行自由競爭,緩解甚至消除中國的霧霾。實際上,企業不管多少與大小,只要它們奉行資本邏輯,都會與生態相沖突。打破能源壟斷,聽起來激動人心,但很可能帶來更為嚴重的霧霾。我們可以說,國有企業更有可能在消除霧霾上有所作為,因為國有企業按其性質它是屬于“全體人民”的,它更有條件和責任按全體公民的根本的、長遠的利益組織生產,更有條件和責任“跳出”資本邏輯。國有企業現在在這方面做的不好,不等于它就沒有這一“先天優越性”。
當我們一當把生態危機、霧霾與資本邏輯聯系在一起,馬上會有人出來駁斥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奉行資本邏輯,但它們的霧霾沒有我們嚴重。在這里我們特指出三點,其一,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生態現狀必須作出正確的評估,它們在霧霾等方面可能沒有我們那么嚴重,但它們同樣面臨日益加劇的生態問題,例如溫室效應、氣候的變化就在困擾著它們;其二,它們在治理霧霾等方面確實卓有成效,但須知它們靠的是政府,靠的是政府制訂的一系列法令,而這些法令的推出顯然不是首先基于資本的增殖,而是基于公民的共同利益,從而這不能用來證明是資本化的結果;其三,它們把許多污染企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不要忘記西方有位政要的名言:讓它們(指第三世界國家)吃下污染。
我們在這里提出通過正確對待和利用資本來消除霧霾,是不是就主張當今就完全廢除資本邏輯?不是的。我們清楚地知道,人的目標是多元的,當今中國人民既有消除霧霾、保護生態環境的指向,同時又有發展經濟、增加物質財富的目標。前者要求我們限制甚至消滅資本邏輯,而后者又迫使我們利用甚至發展資本邏輯。這就使我們陷于難境地。如果一味地限制資本邏輯,我們就會回到“老路”上去,而倘若只是執著地利用資本邏輯,我們則會拐入“邪路”。既不回到“老路”又不走“邪路”的中國道路,就是要走出這種“兩難境地”,開辟出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免受霧霾之苦,又能發展經濟、創造出豐富的物質生活資料的“新路”。這就是中國道路的艱難與可貴之處。這條“新路”目前在世界上沒有現成的,但我們中國人民應當有信心把它開創出來。這將是對人類文明的莫大貢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