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微博、微信都被柴靜和她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刷屏,個人也收到大量戰友詢問關于這部紀錄片看法的私信。由于忙,昨晚只大概瀏覽了下文字精簡版,今天下午才將視頻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完。看完,也覺得該寫點什么了。
◆個人眼中的柴靜與《穹頂之下》
柴靜蟄伏一年后,帶著一部《穹頂之下》進入公眾視線。這部紀錄片,上網一播即大火特火,據報道一天播放量達5000萬次,社會效應非常巨大。在網上,關于這部紀錄片和其人的爭論霎時間充斥網絡每個角落,各方視角不同,褒貶不一,爭論不休。
關于柴靜,最早看其節目是在十多年前,《新聞調查》做得非常好,也看過很多期。后來其離開《新聞調查》辦的新節目《看見》不太對胃口,關注減少。總體說,個人對其人沒有偏見,對其主持的《新聞調查》節目很認可。個人對他人私生活沒有任何興趣,故本文也只談個人對節目看法。
《穹頂之下》這部紀錄片無疑是一部好的紀錄片,因為這是個人迄今為止看到關于霾最好的紀錄片。紀錄片把霾根源說得非常清楚,有數據、有脈絡,提到的一些治理措施也很有建設性。所以,就個人而言,總體對這部片子持肯定態度。
但是,這部紀錄片中個人認為也有不妥之處。譬如,篇首以其女兒未出生即長腫瘤作為切入,然后直接代入到霧霾,這使觀眾直接將霧霾和腫瘤聯系到了一起,很容易引起觀眾的誤解并給大眾造成誤導。
從醫學上講,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霾和除肺癌意外的癌癥或腫瘤相關,和胎兒的良性腫瘤生長相關的可能性會更低,因為胎兒和外界還隔著母體。相比霾對胎兒的影響,母親的身體情況應該影響更大,而影響母親身體情況的因素就太多了,霧霾恐怕在其中占比是很小的。從統計學角度觀察,也沒有任何數據證明兩者相關。當然,也沒有什么臨床證據來證明兩者聯系。
我們知道,霧霾可能是導致肺癌發病率上升的因素之一,但迄今沒有任何數據或臨床證據證明霾天與除肺癌之外的其它癌癥有任何關聯。事實上,導致當前癌癥發病的因素很多,絕非僅僅因為環境問題。人口壽命的延長、抽煙、城市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環境污染及生活方式的不良化,都是導致肺癌及其它癌癥發病的重要原因。譬如,紀錄片中的數據稱過去30年內我國肺癌死亡率上升465%,近10年肺癌發病率增長300%,但哪怕如此我國的肺癌死亡率也剛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在所有肺癌患者中,人口壽命延長、抽煙、霾都是重要原因,其中對于煙民來說,抽煙危害應大于霧霾,而在上述三個肺癌誘因中,人口壽命延長應該是重要原因,因為癌癥在年齡大的老年群體中發病率最高)。
更令人吃驚的是,印度和中國都是污染大國,但在癌癥發病率中都排不進世界前十,排進世界前十的癌癥發病率國家全都是好山、好水、好空氣的國家。根據2011年英國發布的數據,癌癥發病率前十名的國家分別是丹麥、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比利時、法國、美國、挪威、加拿大和捷克(如下圖),這里邊除了捷克相對落后外,其它都是空氣新鮮和水污染少的西方發達國家。
中國大陸在世界的排名第幾呢?50名之外,每十萬人211人患癌。
如果這樣的數據還不夠有說服力,那么我們再看看國內地區的排名。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率前十名的地區是:第一名:青海;第二名:寧夏;第三名:甘肅;第四名:江蘇;第五名:上海;第六名:浙江。污染最嚴重的河北排第17名,霾天嚴重的北京排第23名,天津第22名。全國三十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霾嚴重的北京是全國癌癥發病率最低的地區。
誰都喜歡好山好水好空氣,而且污染肯定對身體有害,也會是癌癥誘因,但癌癥成因復雜,并不能簡單和污染直接劃等號。作為嚴肅的新聞紀錄片,由胎兒腫瘤切入容易引發爭議。如今,這一點恰成網上爭論重點。
就新聞傳播學和營銷學角度而言,選擇這一切入點顯然是一個可以引爆眼球的好噱頭。因為,未出生的胎兒、腫瘤、母親、愛······這些關鍵詞合起來本身,就能很快形成人的情緒化學反應,然后再和一直吸引著公眾眼球的PM2.5問題結合在一起進行二次化學反應,會帶來更強的心理沖擊。單就新聞傳播和營銷角度說,這種選擇沒有任何問題,因為它能帶來很強的社會沖擊力,能起到傳播這部紀錄片的社會效果,這次噱頭就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從新聞紀錄片角度說,這又使得這部片子因此在嚴肅性和嚴謹性方面打了折扣,從而損害了這部紀錄片的權威性。
客觀地講,也許沒有這部分,這部片子或許就不會產生那么多爭議,大家可能會更理性看待這部紀錄片,也會更理性地反思霧霾的治理而不是爭吵。
就紀錄片本身而言,柴靜用數據和現實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霾的“穹頂”之下,她給我們闡述了這個“穹頂”成因的根源,這對讓公眾認識霧霾有很大的好處,也能引發更多公眾關注環保和生態,會促進我們的社會進步。所以,個人認為這部紀錄片有很好的積極意義,應該肯定。
但是,就像柴靜紀錄片中描述的那樣,霧霾嚴重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10年前其《新聞調查》拍的山西的紀錄片,就給我們呈現了遠比現在很多大城市都嚴重得多的霧霾天。而早在20年前,筆者生活過的一個省會城市,霧霾就已很嚴重。那時,早起去學校,天就是霧蒙蒙的,原因是幾公里外有發電廠。只是,那時候我們不叫它霾,而稱作霧,更不了解霾的危害。
霾不是一天、一年形成的,也不會一天、一年消失,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它,其他國能解決,相信我們也能解決。我們的人生活在霾嚴重的“穹頂”之下,如果我們的思維也在這“穹頂”之下,恐怕霧霾問題將永難解決,甚至可能因此毀了我們的社會發展和進步。
在占豪(微信號:zhanhao668)看來,要想解決霧霾問題,我們應該超越霧霾本身,去追根溯源,探尋霧霾與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邏輯關系,找到一條既能很好地保護環境,又能維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只有那樣,才是根治霧霾的解決之道。更直白點說,就是我們必須將我們的視角拉高到霧霾“穹頂”之上,超越霧霾看霧霾,超越霧霾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才能真正更好、更快地從根本上解決霧霾的問題。
這,就是為何占豪以《穹頂之上》為題作此篇分析的原因,也是下文重點闡釋的邏輯。
◆霧霾、環保與經濟發展
我們時常把霾稱作霧霾,實際上霧和霾是兩碼事。霧,主要是是在早上和傍晚較常出現的一種天氣現象,是大氣中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下降,一般霧的能見度小于1000米。霾則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的視覺障礙。霧是發白的,如白云,白蒙蒙的;霾給人的感覺則是灰蒙蒙的。霧是天氣現象,霾則是空氣污染,這是兩者本質區別。
霾古而有之,否則就不會有霾這個字,但古代的霾和現在的霾還是有區別的,《說文解字》對霾的定義是“風雨土也”,今天的霾則是包括化學物質的工業粉塵。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的霾主要是工業生產導致的。關于霧霾的主要來源,紀錄片中有明確介紹,主要包括煤炭燃燒排放的粉塵、汽車尾氣中的硫化物和建筑、工廠的揚塵。
直白點說,就是我們今天的霧霾天是因為經濟發展、工業生產導致的。在人類歷史上,任何經過工業化的發達國家,都必然經歷過空氣、水、土等的嚴重污染過程。西方發達國家由于工業化進行得早,發展的時間也長,其污染歷史時間則更長,污染得也更為嚴重。譬如,倫敦自19世紀就是世界有名的霧都,這些在當時的小說中隨處可見(《霧都孤兒》是1836年狄更斯的寫實小說)。霧都怎么來的?就是工業化過程中形成的。1952年,倫敦霧霾事件直接導致1.2萬人死亡(5天4300人死亡),可見當時的西方國家霧霾有多么嚴重。而從《霧都孤兒》出版的時間到1952年有一百多年。如今,倫敦早已不是霧都,一年也沒多少天有霧霾,這就是治理的結果。
正是倫敦霧霾事件釀成嚴重后果,才有后來西方發達國家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治理投入,也才有今天西方的好山好水好空氣。中國是后起國家,從1950年代才開始進行工業化,中國用了六十多年從開始基礎工業化的第一步到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一百多年的進程,實際上這已大大壓縮了我們承受環境污染的時間。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有后發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有前車之鑒。所以,我們從現在就開始進行治理,應該說經過一二十年就能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如此,相比西方,我們工業化規模更大,污染程度還是相對比他們當時小一些。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我們就不能不產生霧霾和其它污染而進行經濟發展嗎?對不起,不可能!如果中國只有新加坡那么大,彈丸之地,幾百萬人,那壓根就不需要什么工業化,直接利用區位優勢,突出自身特點,然后進口他國商品,就能獲得好的發展。可惜,中國不是新加坡,中國是有960萬平方公里土地,有十多億人口的超級規模大國。
到新中國成立,中國領土960萬平方公里,人口大約5億,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這樣的國家,誰能幫你進行滿足中國老百姓需求的基礎工業建設?去哪進口那么多基礎材料供你建設?何況,那時還有東西方冷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能自己發展工業,只能立足于自己生產制造,才能在保家衛國的基礎上造福百姓。
但是,當時的中國被凌辱百年,被帝國主義搜刮的一干二凈、一窮二白,毫無工業基礎。于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中國人只能勒緊褲腰帶,利用農業人口多的勞動力優勢,通過擴大農業勞動生產來盡量節省農業生產盈余。通過將這些農業盈余以政策剪刀差的方式轉移到城市,然后再用這些盈余來發展城市工業。中國用農村補貼城市,就是為了推進自力更生的工業化,就是為了避免前面的百年凌辱重演,就是不想再受窮、受苦。這就是為什么新中國后,中國農民長期窮、城市工人工資低、生活水平整體不是很高的原因。因為我們的工業基礎太薄弱,我們需要補的功課太多,才不得不采取這非常之法。事實上,這是我們的老一輩勒緊褲腰帶,用自己的辛勤勞動給我們這一代打下的堅持基礎。否則,今天的中國怎么可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業大國?我們怎么可能有如此大的發展?直白點說,如果我們的老一輩那時候先自己享受了,今天的中國不可能有安全的發展環境,也不可能有我們今天坐的舒適、快速的高鐵等交通工具。真那樣,中國不過也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印度,坐火車都得買“掛票”,找個座都得上車頂。
因此,作為一個大國,獨立自主的工業化是必須的,否則就要受制于人,就要受人欺凌。中國清末GDP世界第一,好山好水好空氣,可結局如何?被充滿霧霾的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100年下來,我們的國家倒是沒有霧霾,倒是好山好水好空氣,卻充滿戰火,卻遭遇百年凌辱。我們從最富有的國家,變成了最貧窮的國家,人均壽命在1949年時只有35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的中國霧霾最為嚴重的一年,中國的人均壽命卻達到了76歲。相信每一個有理性的人,都不會為了沒有霧霾而懷念人均壽命35歲的解放前。
當然,千萬別誤解,這里可不是歌頌霧霾,只是想說明我們為什么要工業化,工業化對我們國家的重要性。工業化,對于我們這個遭遇百年凌辱,凌辱過程中非正常死亡至少達兩億人的中國來說,是那么的重要,重要到我們不得不以犧牲兩三代人來換取未來的強大。新中國以來的人們,他們用辛勤勞動卻只能換回比現在少得多得多的回報,他們犧牲了自己更美好的生活成就了今天的我們。而對我們來說,發展帶來霧霾,我們再治理霧霾,也是另外一種方式不得已而做出的犧牲。新中國以來,我們越來越好的生活,都是拜工業化所賜。如果沒有工業化,我們將沒有今天的一切,更沒有未來子孫的一切。當然,這一切的到來也伴隨著霧霾的到來,這就是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工業化,讓我們享受到了好的發展福利,也給我們帶來了負面影響。這些負面影響,就包括我們國家原來的好山好水好空氣被破壞了,生態環境惡化了。既然我們想得到工業化的好處,就必然也會得到空氣污染和水污染的副產品,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選擇的必然過程。但是,我們是否給我們子孫也留下這些副產品,確實我們現在可以選擇的。
可能有人會不太同意這些觀點,他們可能會反問:為何我們不進口呢?哪怕我們不進口,我們可以少生產一些污染不是就少一些嗎?干嘛還要進行大規模的出口增加自己的污染呢?我們為何不從開始就用高的環保標準地管好呢?針對這些疑問,我們不妨再多說幾句。
我們為什么不進口呢?還是上文所述邏輯,一個960萬平方公里、缺乏基礎建設的國家,既沒錢進口別人的基礎建設材料,這個世界也沒有一個國家有那么大的生產能力來供給中國搞960萬平方公里和十多億人口的基礎建設。更何況,這個世界也沒有國家會慈善到無條件幫助另一個國家搞基礎建設的地步。所以,我們國家要想發展,人民要想富足,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建立工業體系,自己進行生產、建設,別無他途。
那么,我們為什么又生產那么多還出口呢?原因有三:
一、任何進出口貿易都是國家間的互通有無,中國作為落后國家,最初雖然不缺少自然資源,但缺少開采資源的設備,也缺少制造商品的裝備,自己又沒有制造的技術,從國外購買這些設備自然需要外匯,不賣東西哪里有外匯呢?在沒有外匯也沒有產品的時候,就只能拿資源或農產品這些初級產品來出口換匯或換物。最初,我們和蘇聯換,關系不好了自己有點基礎就自己發展,如果沒有這個過程,中國發展怎么起步?
二、當發展起來一點了,出口初級資源產品換回的錢太少,我們自然需要出口一些更高級一些的產品,這些產品就是較為低級的工業品。
三、出口工業品不但有利于降低成本,還能增加企業收入,加快企業發展從而加快產業升級。工業企業就是這樣一步步升級的,國家的工業體系和科技水平也是這樣一步步升級的,天底下哪有一口吃個胖子的道理呢?
事實上,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或者欠發達國家,都希望多向外國賣東西賺錢。至于賣什么,能賣什么價格,則取決于各國的工業能力。譬如,德國、美國產品的附加值高,那也是人家經過空氣、水污染后,發展幾百年一步步升級到今天的,不是一下就達到了今天的水平。
那么,我們為何不從開始就高標準地管好呢?問這種問題,就說明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缺乏了解。任何市場經濟在發展之初,一定都是粗放經營,一定都是市場準入低門檻。為什么?道理很簡單,劉翔是生下來就是110米欄奧運冠軍嗎?不也是他媽扶著走路到后來一步步練到奧運冠軍的嘛。工業化進程也是這樣,最初大家缺少技術,缺乏設備,能湊合著生產就不錯了。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產能的不斷增長,資本積累的不斷增加,才有后來不斷新的投入和生產技術的提高,這就是產業升級,是經濟和產業發展必然要經歷的,從無到有的過程。
時至今日,面對過去發展所獲得的能力,我們當然可以說我們該治理了,我們該好好治理了,但在發展之初,我們當然做不到這一點,任誰都做不到。
在紀錄片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即鋼鐵一噸還賺不到一顆雞蛋,政府向一家鋼鐵企業每兩年補貼20億。片中的意思好像是,這種企業還要它干嘛?既不賺錢,又是高耗能高污染,還每兩年補貼20億,浪費納稅人的錢不是。可能很多人會因為這樣的闡述而有類似共鳴。可問題是,中國2013年鋼鐵消費量達6.8億噸,房產、公路、橋梁、鐵路、碼頭、飛機、輪船、汽車······各種基礎設施和消費品,哪樣不需要鋼鐵呢?我們如此需要鋼鐵,這種企業直接關掉的話,中國還能發展嗎?更何況,這背后還有巨大規模的就業人口,一個企業背后都有數十萬人靠其吃飯,你砸了他們的飯碗他們答應嗎?所以,治理污染,絕不是簡單地把企業關停,而是如何有序地淘汰落后產能、進行產業升級,發展新興產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這一定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說到這里,我們應該明白了,作為后進工業化國家,雖然可能比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有更小程度和更短時間的被污染過程,但這個過程絕對繞不過去,被污染是肯定的,我們要想享受工業化帶來的福利,就必須經歷這樣的過程。這,是你我他甚至是整個人類的共業,逃不開、躲不掉!有因有果,我們只能今天再種善因,等著未來結出善果。
既然繞不過去且已成現實,我們就要承認它的存在,并想辦法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保護好環境,治理好污染。我們的先輩,為了不把貧窮留給我們,耗盡了血汗,貢獻了生命;今天的我們,在享受前人栽樹留下的陰涼的同時,不能不負責任地將污染留給我們的下一代。清除污染,保護環境,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做得好,將來既能向九泉之下的先輩交代,也能拍著胸脯告訴子孫,老子當年干好了!
那么,我們該如何既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又減少PM2.5的放呢?紀錄片中所探討的方法可行嗎?
在占豪(微信號:zhanhao668)看來,紀錄片中介紹的很多國外經驗及一些提議還是可取的,部分建議也是可行的。但是,如下兩方面的論述,個人認為不可取或做不到:
一、是不是繼續以投資拉動經濟的問題。
對中國來說,雖然基礎工業化完成了,但整個社會的基礎建設還沒完成,城市化進程還在繼續,投資并不僅僅是為了經濟指標,而是基于百姓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需要。是,我們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基礎建設完善,生活水平高,可我們還有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口沒有享受到城市化的好處,我們還有一億的貧困人口,還有很多收入低的城市人口沒有好的居住條件,甚至還有很多地區的交通條件都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可能不進行投資呢?怎么能不讓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呢?僅僅為了我們相對富有的人的新鮮空氣,去剝奪他人發展進步的權利嗎?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投資不僅僅是為了簡單的經濟增長指標,而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福利,這一點我們還是要搞清楚弄明白的。更何況,包括環保產業、科技產業等新興產業,也都是投資,也都能拉動經濟增長
二、為什么不用天然氣替代煤炭?
紀錄片中提到,英國是用天然氣來解決煤炭燃燒帶來的霧霾問題。中國能否也這么干呢?我們不妨來論證一下。
我們知道,2012年中國消耗了36.2億噸標準煤。一噸標準煤等于多少立方米天然氣呢?大約等于823.8立方米天然氣。如果我們將36.2億噸標準煤換算成天然氣,等于29821.56億立方米。數據顯示,我國常規天然氣預測地質總資源量為38.4萬億立方米,最終可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約13.2萬億立方米。暫不說探明、開采需要過程,就是我們一口氣把理論上可探明的13.2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都吹口氣吹出來,若將燃煤都換成天然氣,也只夠我們國家用四年多,這還不算新增能源需求。
所以,中國的所謂大量資源看似很多,但不能平均,一平均就很少了。那么,世界天然氣的總開采量是多少呢?2013年是3.39億立方米。也就是說,全世界開采的天然氣都給中國用,也才夠中國人民消費。
因此,在中國全部或大部分用天然氣替代煤,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是中國不允許,是地球不允許,是世界人民不允許,沒那么多可以用。基于此,客觀上天然氣只能一定程度地替代一些我國的能源消耗,但這個比例不可能很高,這是現實決定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所以,所謂石化是沒有開放的行業,所以才導致天然氣不能替代煤這種邏輯是真的太不專業的所謂專業人士誤導了紀錄片制作人。事實上,這和石化是否開放沒有一點關系,就是整個全部開放,也依然替代不了煤。
更何況,在其它領域,我們也不是沒有開放過。譬如,煤炭行業,開放之后結果又怎么樣呢?濫采濫伐,大量安全事故。作為煤炭大省的山西,大量私有煤礦開采帶來了什么結果呢?紀錄片中10年前的山西污染就是現實。濫采濫伐的結果,是制造了一批煤老板暴發戶、一批倒下的貪官和留下了繼續貧窮的山西。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這種現實,恐怕比紀錄片中北京的霧霾可怕得多。
那么,該如何解決PM2.5的問題呢?在占豪(zhanhao668)看來,要通過如下幾個途徑方能真正解決根本問題:
一、發展清潔能源。
紀錄片是好紀錄片,這非常值得肯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片子前半部分要遠遠好過后半部分,特別是在解決方案方面存在欠缺,有些抓小放大,有些虎頭蛇尾。
我們知道,由于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要,我國能源需求仍處于快速增長之中,這是發展現實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是簡單地關停企業的問題,而是必須找到替代能源。
什么能源能替代煤、石油這樣的能源呢?天然氣當然可以,但由于量級差距太大,替代比例很低,只能作為補充。真正能替代煤炭、石油的能源是什么?核電、風電、水電和太陽能發電這些新能源。
特別是核電,1KG的鈾全部裂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于2500噸優質煤和2000噸石油,一個大亞灣的年發電量相當于1600萬噸煤的發電量。2012年,我國火電用煤大約16億噸多些,這意味著我們國家那么多火電廠也就頂100座大亞灣核電站的發電量。何況,現在的核電技術使得核電發電效率更高,根本用不了這么多核電站。未來,核聚變技術一旦獲得突破進入實用,海水中就有用之不盡的核電資源可供使用。
除了核電外,風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都是可替代的清潔能源。三峽大壩就相當于超過2個大亞灣的發電量,相當于3500萬噸以上的標準煤發電量。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紀錄片中沒有提任何關于清潔能源的內容。如果沒有清潔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又怎么能解決污染排放問題呢?又如何解決PM2.5呢?
二、提升節能技術。
除了開發新能源,要想減少排放,提升能效,節省能源也是重要辦法。譬如,我們開發新能源汽車,如今一些推向市場的車型一公里耗油量相當于原來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少。這樣,是不是可以減少PM2.5的排放呢?如果是純電動車,用的又是清潔能源,就可以接近零排放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汽車尾氣的問題是不是就解決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紀錄片中也沒有關于提升能效這部分的內容。
三、對重要排放源進行治理。
關于對重要排放源的治理,這幾年投入實際上不小,譬如電廠污染排放的脫硫處理、鋼鐵廠的防塵處理等等。但是,在這方面,由于我國監管體系不完善、監管能力不足、執法力度不夠,使得很多重要排放源治而不理。在紀錄片中,就提到車企將供應非洲不達中國排放標準的卡車投入到中國市場的情況,這顯然都是執法力度不夠導致的。類似情況,在當前工業體系中可謂多如牛毛。別的暫且不說,如果能加強監管,相信污染排放就能減少很多。
四、增加煉油投入,提升油品等級。
對我國來說,汽車尾氣排放是最重要的PM2.5排放源之一,這些都有數據支撐,紀錄片中也有明確說明。那么,汽車尾氣為何會排放出那么多PM2.5呢?最重要的原因我國的煉油的標準太低,脫硫方面做得嚴重不夠。雖然,我國名義上最高油品國四排放標準已實施,但一方面合格油品在所有油品中的占比太小,另一方面我國還保有大量國四標準以下的汽車,所以排放情況可想而知。
我國現在煉油能力超6億噸,全國要全部升級這些煉油標準升一個等級要500億投入,從經營角度說,企業主觀上就缺乏這種動力。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好的方式就是征燃油稅,然后通過稅收進行轉移支付,作為專項投入加快解決石油煉化標準的升級。
但令人遺憾的是,前些天政府借油價大跌連續增加燃油稅時,很多人因為開車支出稍微增加而開罵。如今,燃油稅已增加,那么未來煉油改造升級相信會明顯加速。
五、提升環保標準并完善相關法治體系。
就當前而言,我國的經濟到了產業全面升級的階段,這種時候國家正好借機提高環保標準,建立完善的法制體系和監管體系,然后即能減少后面的污染排放。在這方面,過去我們發展太快,很不完善,這需要我們的立法機構、環保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努力推進。
六、理順各部門職責,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督。
過去,我們在環保監督上是職責不清的。我國1973年才成立環保部門,1988年前不過是建設部下邊的一個部門,1988年后才成為副部級單位,1998年才成為正部級單位,2008年才成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試想,這樣低級別的單位,能管更高級別的單位或同級別的企業嗎?雖然2008年機構改革成了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但在監管職責方面仍然沒有完全理清。
十八屆三中全會國家確立深改進程,四中全會決定推動依法治國進一步深化,這不但需要政府減少各種行政審批,更要加強對市場行為的監督。其中,環保監督就是政府職能改進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新任環保部長是純環保專業出身的專家,也是第一個真正的“專業出身環保部長”,相信在這方面未來會有大的改進。
◆穹頂之上,從己做起
《穹頂之下》紀錄片的主創人員一定耗費了很多心血,通過這部紀錄片,很好地向公眾介紹了PM2.5的形成根源,告訴我們整個中國都被霧霾造就的“穹頂”籠罩著。公眾因此提升了對PM2.5的認識,未來會增加對政府、對企業的監督意識,會提升自我的環保意識,有助于我們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節能減排進程。所以,這是一部好的、很有社會價值的紀錄片,這一點我們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就社會進步而言,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紀錄片。
但是,作為政府和公眾,我們的身體被霧霾籠罩著,但我們的思想卻不能再被霧霾籠罩,21世紀的我們,需要超越霧霾這個“穹頂”來觀察問、思考和解決問題。無論公眾還是政府,都要理性地看待霧霾的產生,也要理性地知道霧霾怎么消亡的過程。就今天而言,我們既要考慮社會的進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又要加速解決好污染排放問題。我們不能天真地認為霧霾可以短期內解決,更不能為了解決霧霾而導致經濟增長熄火,因為如果沒有發展,霧霾問題不可能解決,惡性循環只能持續。我們務必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展的眼光解決問題。
▼公眾的“穹頂之上”
在占豪看來,公眾應該站在“穹頂”之上,節能環保應該從自己做起。我們不能嘴里一邊吃著魚翅,一邊喊著保護鯊魚。我們應倡導環保理念,倡導低碳、簡約的生活方式,我們應該由己推人,而非寬于律己而嚴于律人。譬如,抽煙的人,我們是否可以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戒煙或者少抽?這樣即可少制造一點PM2.5,利己利人;我們出行可以少開車,多走路和多坐公交,這種低碳生活可以減少PM2.5的產生;我們冬天、夏天可以少開點空調,這樣不但可以節能減排,還能讓人體更加適應四季輪換,提升身體免疫力·······對于企業的違規排放、對于政府部門的不作為,我們要加強社會監督,督促政府糾正企業,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節能減排。
我們做到這些,就是身體活在霧霾的“穹頂”之下,思想卻在霧霾的“穹頂”之上。有這樣的心,有這樣的思想,我們就必然能在一二十年后呼吸到干凈的空氣和喝到干凈的水。我們這么做,是為自己的健康,更是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APEC藍”。
▼政府的“穹頂之上”
顯然,在這樣的紀錄片后,政府會面臨更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是,占豪認為,政府不應畏懼輿論或逃避輿論帶來的壓力,而應該迎著壓力而上,與公眾互動,并和公眾一起來改進政府工作。這樣,不但能贏得公眾的信任從而提升政府公信力,更能將工作順利開展,推動社會進步。
政府,既要考慮經濟增長,又要考慮節能減排,那么就需要政府拿出更多的精力,進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行產業升級。政府不應該因為輿論的監督而走得過急、過于匆忙,我們不能忘記還有很多人需要經濟增長來提升生活水平;政府也不能完全不顧輿論,只顧著提升政績增加GDP,經濟增長的長期可持續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才是政府該追求的真正政績。
政府,既要引導好經濟發展這列火車保持平穩較快增速,又要照顧好經濟增長的質量,政府能做到有計劃、有安排地按照經濟發展規律發展經濟、普惠民生,同時能夠依法監督好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就是好政府。這樣的政府,就是站在霧霾“穹頂”之上的智慧型政府,就是既能發展好經濟又能解決好霧霾的創新型政府,就是有能力和值得肯定的政府。
反之,若像香港或臺灣那樣,政治家變成民粹情緒可以隨便提線的木偶,則人民將因為政治家的不負責任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那樣的政府就是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的政府,就是不合格的、欠缺執政能力的無能政府。
對今天的中國和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極其需要依法行政的有能力政府,極其需要清廉為民、負責任政治家和人民公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