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不久前接受美國雜志專訪時稱,“接受殖民統治越久的地方越進步”,此番言論引發爭議,被指缺少深思與反省,臺北市政府發言人過后澄清,柯文哲是指開放門戶勢必有傷痕,但也有正面影響。
臺灣風傳媒網站報道,柯文哲1月20日接受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志專訪,暢談個人政治觀點、臺灣政治現況、美臺關系、中共以及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等,議題相當廣泛。有關內容29日在《外交政策》雜志官網發表。
在談到亞洲國家的文化發展時,一向快人快語的柯文哲直言,就全球四個華語地區來看,臺灣、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接受殖民統治越久的地方越進步,“不好意思地講,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臺灣好,臺灣比大陸好”。
他還表示,曾去過越南和中國大陸,“越南雖然看起來很窮,路上看到紅燈一定會停下來,綠燈才會走。中國雖然GDP(國內生產總值)比越南高,但要我比較兩國文化,越南文化還是比較優越”。
在談到兩岸關系時,柯文哲在專訪中說:“人們談到‘一國兩制’,但也許我們該討論‘兩國一制’,我們應試圖縮短差距。”
他以自己搭捷運的照片獲大陸網民認同、廣泛流傳為例來說明兩岸的文化差距:“我曾說當99%的中國大陸民眾關起門上廁所,大家就可討論統一,這種說法傷害許多中國人的感情,但(中國大陸與臺灣)文化差距確實存在。”
他也說,自己讀過許多有關中共歷史的書籍,中共不是敵人,是個客戶,無論喜歡不喜歡,“我們必須面對中國的問題”。
柯文哲認為,縱觀中國歷史,僅有少數朝代能夠喂飽人民,中國大陸政府的成就難以想象,值得尊敬,但他們有自己的難題須要克服。
他也說自己曾在美國待過,覺得美國是個很棒的國家,而一個好的國家不一定要擁有核武、太空船或高速鐵路,而是人民具備基本的社會價值,像是民主、自由、人權等,并且活得像個“人”。
柯文哲明言,自己不會投身2016年臺灣總統大選。他說,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事,但希望臺北市成為藍綠兩黨之間的“非軍事區”;他會試著保持中立,“不會參選,這是鐵定的答案”。
柯言論令各界嘩然
“政治素人”柯文哲上任以來,不少言行都引起爭議,這次接受《外交政策》專訪時提出的“殖民進步論”,也再度令各界嘩然,甚至招來批判和道歉的要求。
據《聯合晚報》報道,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就駁斥說,任何人都不該美化任何形式的殖民統治,尤其是被殖民過地區的知識分子,更不應該,柯文哲的言論“缺少深思與反省”。
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王曉波表示,一個地方進步與否,絕不單單是殖民長短的影響,同時需考慮地理、歷史因素。例如香港的繁榮,是因為中國大陸長時間封閉,使香港成為唯一的出口港;新加坡本身地理條件優越,成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轉口港,與被殖民與否沒有絕對關系。他指出,聯合國認定殖民主義妨礙世界和平,這才是普世價值。
臺北市政府發言人林鶴明昨天則解釋,柯文哲有關華人地區接受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說法,是指它們在過去都有被殖民的經驗,雖然殖民統治留下不好記憶,但也有正面評價影響。
他指出,殖民意味著開放門戶,勢必受到多元文化沖擊,當然會帶來文明與制度各方面影響??挛恼軓娬{的是除經濟發展外,一個國家的文明與制度也是一樣重要,過去殖民者在殖民地所留下來的制度與建設,客觀來說也有不可否認的正面成效,不過殖民者留下來的歷史傷痕也必須被正視。
他也補充,這個說法并非柯文哲獨創,而是歷史研究學說被多方討論過的“殖民現代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