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黨鄉,福建省壽寧縣最邊遠的山鄉之一,1988年才建鄉,曾經是“五無鄉鎮”(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
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帶領地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頭戴草帽,肩搭毛巾,頂著炎炎烈日,在崎嶇山路上跋涉2個多小時,深入到鄉政府所在地下黨村。
鄉黨委、政府臨時在鸞峰橋邊的王氏祠堂里辦公,條件極其簡陋,大家就圍坐在小板凳上開會。吃飯、午休就安排在鸞峰橋上,午飯后,稍作休息,習近平又進村入戶、訪貧問苦。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里,路險坡陡,且荊棘雜草叢生,習近平一行拿著柴刀將擋在路面的荊棘、葦稈劈除。直到晚上8點左右,他們才回到壽寧城關。
參加調研的時任壽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連德仁在日記中寫道:“這一天,乘車5個小時,步行4個半小時,開會座談訪貧2個小時,一路風塵,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縣城招待所后,許多干部才發現腳底、腳趾都磨出了血泡。”
習近平同志后來用“異常艱苦、異常難忘”來形容此次下黨之行。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他又兩次來到下黨,協調解決當地的建設發展難題。
無論是在廈門、寧德,還是后來主政省會福州、擔任省領導,百姓的安危冷暖,習近平始終記掛在心,訪貧問苦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進下黨鄉”,只是習近平心懷百姓的一個縮影。
擔任廈門市副市長期間,習近平曾分管農業農村工作。他提出,分管農業,首先就是要上高山,下海島。
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時任同安縣長郭安民記得,有一次他陪同習近平下鄉調研,村支書請他們喝茶。由于長期泡工夫茶,茶杯上面有茶堿,看起來有點臟,習近平端起來就喝。“過去領導下鄉一般自帶保溫杯,一坐下來,秘書就把杯子拿來。習近平同志這一喝,和基層群眾的距離一下子近了。”郭安民感嘆。
習近平強調:“下基層要少搞‘錦上添花’,多搞‘雪中送炭’,不要‘一窩蜂’似地涌到工作基礎好的‘熱門’地方去湊熱鬧,而要多跑‘冷門’,到問題多、困難大、條件苦的地方和群眾中去送溫暖、辦實事。”
在他看來,看了困難多、問題多的地方,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也有利于黨委政府正確決策。
習近平也在思考,如何建立一種機制,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凝聚合力推動發展。
主政寧德后,習近平提出并倡導實施“四下基層”工作制度: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全力推動閩東地區擺脫貧困。
當時的寧德,全區9個縣有6個是貧困縣,被確定為全國十八個連片貧困區之一。到任不到3個月時間,習近平就走遍了9個縣,后來又跑了絕大部分鄉鎮。
1990年4月,習近平調任福州市委書記。5月4日,他和寧德地委繼任書記陳增光冒雨下基層交接。他們選擇的是習近平的扶貧掛鉤縣福安和全區最邊遠最貧困的壽寧縣。兩天時間里,輕裝簡行,清茶一杯,便飯一餐,不搞迎來送往請客送禮,兩位書記討論最多的還是如何鞏固脫貧成果。交接工作進行得既順利又誠摯。
到福州工作后,習近平大力倡導開展了“四個萬家”(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活動,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到群眾中去,與群眾交朋友,為群眾送溫暖、辦實事,努力做到廉政、勤政,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如今,“四下基層”制度在福建傳承、發揚,正在成為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保證,暢通民意訴求的便捷通道,服務基層群眾的有力抓手,干部成長的重要平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