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買辦,即是替外國資本在本國市場上服務的中間人和經理人。從近期爆出的葛蘭素史克賄賂門來看,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GSKCI)內部高管和推銷團隊的經營方式,很好地體現了中國現代買辦經濟的核心特征。
一、不給在華分公司核心技術,利潤大頭匯往國外母公司
葛蘭素史克主打推銷的藥物大部分是在境外生產,在華分公司進口銷售,即便有國內工廠,也只是貼個標簽。以知名藥品賀普丁為例,其真實成本為15.7元,在韓國賣只有18元,而該藥在境外生產后進口到中國工廠的口岸價已經是73元。因此,只要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賣得多,哪怕在華分公司本身不掙錢,巨額的利潤已經流向境外了。
這是跨國公司實現利潤最大化的一種主要方法。在原產國分公司把要賺的利潤確定好,把確定后的(原產國)零售價作為銷往另一個國家分公司的成本價。[1]
二、炒作概念,漫天要價
據報道,新藥進口到中國前,公司便會啟動“倒推計算”價格過程:就是先開展國內市場價格調研。一是參考其他跨國藥企相同或者相近的藥品確定價格;二是如果屬于原研藥,“想賣多高的價格就定多高的價格”。
所謂原研藥、進口藥,都是可以炒作的概念。GSKCI在中國銷售的藥品大多冠以海外原研藥名義,在藥品進口前通過轉移定價的方式,增高藥品報關價格,在將巨額利潤預提在境外的基礎上,設定高額銷售成本支撐賄賂資金。否則就不可能出現同樣的藥品在韓國賣18元在中國賣142元的奇葩現象了。
三、造不如賣,“市場換技術”成空談
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中國有研發中心和6個生產基地,有5000多名員工。而據犯罪嫌疑人、人力資源部招聘總監郭建華介紹:2009年銷售部門突然開始加速“擴軍”,每年招入數百到上千人不等,至今為止,銷售人員總數已達5500人。可見,現在的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就是一個靠買藥為生的空殼公司。研發生產根本不是其主要業務。
加入WTO以前,在外商投資方面,我國制定了對外國投資者的外匯平衡、出口實績、當地含量、技術轉讓等規定。而加入WTO以后這些要求都被取消,外商控股、獨資企業大量增加,對我國在關鍵產業部門的控股以及實施“市場換技術”、通過國產化帶動國內產業升級等帶來不利影響。葛蘭素史克正是在2004年末中國政府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醫藥分銷市場后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的藥品經營企業的,之后便開啟了“銷售為王” 的戰略轉型,成了一個龐大的銷售帝國。[6]
這個龐大的推銷集團幾乎具備了買辦的一切特點:不事生產,沒有技術,受雇外資,壟斷銷路,收取傭金,行賄受賄,官商勾結……
四、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危及人民利益和民族產業
為了壟斷銷路,葛蘭素史克不惜進行巨量的商業賄賂,形成了自營藥品銷售、外包藥品銷售、“冷鏈”(疫苗)銷售、大客戶團隊銷售、危機公關五條“賄賂鏈”,形成了醫藥代表賄賂醫生、地區經理賄賂大客戶、大區經理賄賂VIP客戶、市場部賄賂專家、大客戶部賄賂機構的賄賂網,賄賂銷售行為涉及全國各地。[2]
不僅如此,葛蘭素史克還實施所謂的“長城計劃”,采取行賄的手段,讓不少醫院不再采購賀普丁國內同類藥品,最終壟斷銷路。
這給中國患者、中國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趙虹燕供述,公司的這些商業賄賂是需要成本的,藥品價格虛高,天價費用最終轉嫁給中國患者及財政,他們所承受的經濟負擔成為GSK的巨額利潤。
外資藥企利用在政策、資金方面的優勢,在中國維持其高價策略,價格越高回扣也越高,賺取的利潤又有一部分用來鞏固自己的強勢地位,對于藥價相對較低的國有或民營藥企是一種很大的壓制。對民族制藥產業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五、官商勾結
危機公關
2012年2月至11月,北京市工商局朝陽分局連續兩次立案調查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涉嫌商業賄賂問題,梁宏等人通過中間人找到了辦案人員,以財物打通關系,換來對涉嫌商業賄賂不調查、不處理,改成不正當競爭,罰款30萬元。
葛蘭素史克的“危機公關”僅是其官商勾結的冰山一角。
聘用有高層政界背景人士為高管
一位在投資銀行工作的人士告訴記者,“有審批的權力,就有尋租,就有腐敗。”而在中國區活動的跨國公司早已深諳中國的潛規則,“他們都懂得積極以高薪吸收高干子弟”。[3] 這在跨國公司里面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部分跨國藥企高管資料
葛蘭素史克的前任法務總監文淑芬,其丈夫郭京毅曾任商務部法條司正司級巡視員。郭京毅案曝光了條法司的潛規則,法律規定的審批時間可達三個月,“很多企業受不住等,希望加快審批速度,就會輸送些關系”,請吃飯,說好話,也不排除送禮的情況。文淑芬出任葛蘭素史克,同郭京毅高就于條法司關系密切。[3]
另據網友查證,胡耀邦之女、某高官夫人李恒(胡滿妹)女士曾擔任葛蘭素史克“公關事務部總監”。胡滿妹以其深厚的政界背景,在葛蘭素史克精心經營13年,直到2007年離開,為該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政界公共關系。網友分析正式在胡滿妹的幫助下使得葛蘭素史克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的藥品經營企業。
微博上流傳一些有關葛蘭素史克前公關事務部總監李恒(滿妹)的相關信息:
2004年5月中國XXX先生在葛蘭素史克總部進行了1個小時的訪問,接見了葛蘭素史克主席Christopher Hogg爵士和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并觀看制藥業高科技演示。葛蘭素史克是XXX在此次為期3天的英國之行中要訪問的少數公司之一。[4]
一位分析人士認為,XXX之所以選擇去參觀GSK總部。一方面是因為GSK是英國最大的企業之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GSK(中國)和中國政府有良好的關系。目前,GSK(中國)和中國政府在艾滋病、肝炎等疾病領域都有密切的合作。”[5]
2004年12月11日是中國政府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開放醫藥分銷市場最后的期限。醫藥商業市場全面對外資開放后,手握《藥品經營許可證》的葛蘭素史克有資格開展全面的醫藥商業業務。”
2005年GSK獲得藥品經營許可證,成為首家外商獨資的藥品經營企業。[6]
六、新時代的治外法權
盡管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案的經濟犯罪性質一目了然,但西方媒體試圖為其開脫,“中國醫療行業充斥著腐敗,葛蘭素史克可能是替罪羊”成為14日出現頻率最高的說辭。
路透社14日評論稱:“中國對葛蘭素史克公司的嚴厲指控震驚了業界”,文章稱,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季瑞達稱,他對此結果感到驚訝。BBC駐上海記者14日撰寫評論稱,該案“肯定有部分政治原因”。[7]
同樣是經濟犯罪,但是一旦針對到外企,就有大批西方媒體在輿論上狂轟濫炸為其開脫,在輿論上給中國施加壓力,這難道不是新時代的治外法權?
結語
葛蘭素史克賄賂門僅僅是中國買辦經濟的冰山一角。不轉變發展方式,研發自主核心技術,類似葛蘭素史克的買辦經濟將會越來越深入。
[1] 揭開進口藥價畸高之謎--葛蘭素史克“賄賂門”調查-烏有網刊 http://oisum.com/Article/shehui/2014/05/319580.html
[2] 葛蘭素史克涉賄案偵查終結 五大賄賂鏈條遍及全國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05-15/6171859.shtml
[3] 跨國藥企招高干子弟:前衛生部長之孫為輝瑞高管-烏有網刊 http://oisum.com/Article/shehui/2013/08/304896.html
[4] 葛蘭素史克中國公司2004年社會奉獻 http://health.sohu.com/20050523/n225672590.shtml
[5] 最大外資藥企——葛蘭素史克布局中國 http://www.people.com.cn/GB/jingji/1039/2492777.html
[6] 外資獲地藥品經營許可 葛蘭素史克試水醫藥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50119/01441303458.shtml
[7] 中國罕見對外籍企業高管提出指控 外媒試圖開脫-烏有網刊 http://oisum.com/Article/guofang/2014/05/319613.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