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投資環境系列報道④
營造公平市場環境 外資盈利不降反升
取消“超國民待遇”是國際慣例(熱點聚焦)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3年10月21日 第 02 版)
自外資超國民待遇開始逐步取消,一些在華外企常有抱怨,部分西方媒體也借機鼓噪:“外企在中國受排擠了”、“中國投資環境不如從前了”。專家指出,超國民待遇是中國吸引外資的階段性政策。隨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調整引資政策,給予外資與內資企業一樣的國民待遇,既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也是其他國家通行的做法,符合國際慣例。
投資優惠是階段性產物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經濟百廢待興,最急于解決的是資金缺乏、技術落后等問題。參照很多國家通行做法,中國也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以解決上述問題,其中包括超國民待遇,即給予外國投資者高于本國居民的待遇,有稅收優惠、土地優惠、財政支持以及外匯管理方面等多種特殊優惠政策。
中國的引資政策可謂一舉兩得: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后,有效彌補了資金和技術上的缺口,設備和經驗上的不足,增加了就業崗位,為經濟騰飛做出了貢獻。而外企本身也獲利不俗。據統計,2000年至2010年,在華外商投資企業從中國累計匯出利潤達到2617億美元,年均增幅高達30%,遠高于全球同期20%的增長率。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利用外資的總體環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內要素價格攀升,土地供應趨緊,勞動力供應結構性短缺,產業結構面臨由出口加工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等。中國經濟對外資的需求從數量轉向質量,高附加值、高技術、綠色環保產業成為引資的“新寵”。
從2006年開始,中國外資政策出現明顯轉變。2007年,完善外資產業準入制度,加強對外資并購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行業重點企業的審查和監管;2008年1月1日起,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開始實施;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布外資并購新規投入實施……2010年12月1日起,中國取消了對外企最后兩項稅收優惠政策。
優惠導致“假外資”成風
在一個完善的市場中,各經濟主體應該是公平競爭的,而中國的外資企業長期享受超國民待遇,造成了國內企業被擠壓,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處境,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據報道,因為外資優先,其盈利水平遠遠超過國內企業,致使有些領域被外資控制或壟斷;為了搭上優惠待遇的快車,一些內資企業變身為外資后再進入中國,出現大量“假外資現象”,造成了市場的混亂和國家稅收的流失;還有一些外資因為待遇不同,曾拒絕建立工會損害了職工權益……
專家指出,摘掉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保護,其實對有實力的外資更有好處,可以擠出低效率企業,使外資在更高水平的競爭和更趨完善的財稅體制中受益。同時,有利于外資企業提高投資質量,有助于本國企業培育自身核心競爭力,共同帶動市場整體效率提高與技術進步。
事實證明,取消超國民待遇并未對外資企業盈利產生負面影響。據中國歐盟商會調查,2012年有15%的歐洲在華企業虧損,遠低于2007年——2010年的水平,利潤率相當或超過全球平均利潤率的企業仍占受調查企業的2/3;中國美國商會的報告顯示,有71%的受訪企業去年在華運營收入實現了增長,44%的企業在華運營利潤高于企業的全球平均利潤率。
取消特惠是國際通行做法
其實,不僅中國,很多國家都不會將超國民待遇常態化。各國都是根據本國具體情況和經濟所處的階段,對外資政策進行調整。專家指出,當一國經濟達到一定規模和質量后,取消外資特殊優惠政策、超國民待遇是各國的實踐慣例。
據了解,美國對外資政策的基本原則是實行國民待遇。韓國過去在引進外資上不僅沒有優惠條件,反而有苛刻的約束。在亞洲金融危機最緊迫時期過去后,韓國的引資政策也開始逐步向全面提高招商引資質量轉變。印度的外資準入門檻較高,且變動較頻繁。俄羅斯在經濟形勢好轉后,取消了曾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金融危機爆發后才又推出一些優惠政策。
從最近的國際形勢看,金融危機后雖然大多數國家仍繼續開放并促進外國投資以刺激經濟增長,但在引資政策上基于本國產業發展狀況普遍對引進外資進行了調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