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三十六條PK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今年3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章指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繼新中國成立實現“社會制度轉型”、改革開放完成“經濟制度轉軌”后中國共產黨又一次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特點出發提出的“時代命題”,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大抉擇。”而且中央連續舉行領導干部學習討論這個精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應該是2010年以后共產黨、政府的中心工作。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課題其實早就提出來了,這個命題與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題內應有之意。
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30年,按照兩頭在外的開放模式也進行了30年,到現在,很多問題已經尖銳化。比如貧富差距已經達到驚人地步并且還在擴大,比如中國以不斷擴大的國外需求為經濟增長動力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走到盡頭,不可能再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比如,社會道德敗壞、社會秩序混亂也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地步。這些問題就算不是改革開發自身必然帶來的,起碼是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嚴重的,很現實的,任何人無法回避的問題。
這種情況下,黨和政府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完全依賴國外需求的經濟轉變為主要依賴局面消費需求強勁擴張實現經濟增長;扭轉居民收入和消費占國民經濟比重日益下滑的局面,應該是下一階段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則。偏離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一核心目標,不僅不可能解決當前經濟社會中的問題,反而有可能強化原有經濟發展方式中存在的問題。
貧道很納悶的是,兩會結束后政府出臺的措施和最近頒布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并沒有圍繞這個中心實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延緩甚至阻礙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是,通常,黨中央提出一個時期的中心口號后,所有文件都會講這個口號作為導語。但國務院三十六條竟然一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沒有提。這很反常呢!!
政府最近連續出臺的政策,全部是國退私進的政策。國發36條核心內容是三點。一是允許私人資本進入除了煙草行業外所有行業。將原來國企占主導的石化、電力、通訊、金融等行業繼續放開(注意,并不是這些行業原來是國企全部壟斷的,2007年除煙草外,這些行業國有企業本來就只占50-90%),明顯是要求降低國有企業份額的指示精神。第二,第3條中“國有資本……在一般競爭性領域,要為民間資本營造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一句,明確提出國有資本在競爭領域經營目標是為私人資本發展做貢獻。要求全民資本為少數私人老板服務而不是為全民服務,這是第一次提出。第三,第22條中,進一步強調“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并且明確指示要“降低國有控股企業中的國有資本比例”。
全部36條中,都是私企如何圍剿國企,沒有一條說國企可以收購、控股私企。基本精神是全民企業和國有資本要進一步從經濟中退出,讓給外國資本和私人資本。這是典型的,與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運動的一次反向運動。
貧道覺得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國務院是否違憲了。因為新憲法第六條寫的清清楚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七條說“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也就是說,國有經濟就是全民經濟,這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沒有了國有經濟,就失去了這個基礎。同時明確指示國務院:“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而不是全面動搖和退縮。
貧道覺得全國人大應該就此質詢一下國務院讓他們做個解釋。
其次,黨中央提出的關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指示中,明確指出貧富分化,勞動者消費占國民分配比重過低是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從宏觀數字看,國有、集體經濟占國民經濟份額降低,私營經濟和外資占國民經濟份額上升,與勞動者報酬和居民消費占國民收入比重降低是高度相關的。也就是每當全民、集體經濟比重下降時,勞動者報酬和居民消費占國民收入比重都下降。從微觀數字看,國有單位職工平均工資福利明顯高于私企和外企。那么,繼續降低全民、集體經濟比重,微觀上的結果只能是勞動者工資福利水平從總體上趨向低端而不是走向高端。宏觀上勞動者報酬和居民消費占國民分配的份額將繼續降低。
這明顯違背了黨中央提出的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指示。
貧道覺得中央是否質詢一下政府讓他們講講究竟是什么意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