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國進民退”遭非議  某些人意欲何為?

蔡金安 · 2010-01-31 · 來源:烏有之鄉
國退民進與國進民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國進民退”遭非議  某些人意欲何為?  

  

蔡金安  

  

近年來,圍繞航空、鋼鐵、房地產、煤炭等行業,有關政府部門進行了整合,特別是山西煤炭業,推出了一項重大舉措,將全省內煤炭企業重組,涉及到企業超過2200家,這也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一次企業重組。重組的最大特點是“國進民退”,而對此,有大力贊揚者,也有強烈非議者。筆者收集、整理部分資料,并談些看法,供大家思考。   

  

一、航空、鋼鐵、房地產等行業重組情況  

  

當前,在航空、資源、鋼鐵、公路等國有經濟占有絕對比重的行業,以及食品業和輕紡業,輕重不同地出現了“國進民退”現象。  

  

最為明顯的是航空業。  

2009年7月26日,東星破產管理人對媒體明確表態稱:“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東星航空重整已失去了客觀基礎,重整已不可能。就實際情況看,東星航空只能走破產清算之路。”  

破產主因是經營不善。  

東星方面自身的問題:錢不到位,股東分歧較大,對風險預測不夠,導致最終資本金缺乏,在運營中拖欠大量資金。  

航空業曾是國內最早對民營資本開放的壟斷行業之一,目前國內所有12家民營航空公司中,去年僅春秋、吉祥和東海三家盈利,其余均虧損。  

在部分經濟學者看來,這反映了當前在民航領域,國有資本對民間資本擠壓的現實。  

  

類似的還有鋼鐵行業。  

鋼鐵業兼并重組浪潮中,出現了省內重組、跨省重組、強者主導邏輯與弱者綁定求存四種典型模式。  

延續2008年之勢,中國鋼鐵業在未來數年仍將上演兼并、重組的劇目。縱觀現已呈現的整合模式,既有河北鋼鐵、山東鋼鐵為代表的省內重組模式,有寶鋼、武鋼、鞍鋼為首的跨區重組模式,也有小鋼企們的抱團御寒模式。  

山東日照鋼鐵公司年產700萬噸鋼鐵,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鋼鐵公司之一,2009年將與國有的山東鋼鐵集團重組。2008年底,在山東省政府的主導下,兩家公司簽署了重組協議。重組主要服務于一項政府目標,即在未來5年內,通過兼并重組,把該省70%的鋼鐵產能全部集中到山東鋼鐵集團。  

南方一家民營鋼鐵公司——寧波建龍鋼鐵公司也被國有屬性的寶鋼集團所兼并。  

  

再看公路建筑行業。  

今年以來,上海、浙江等長三角地域都相繼宣布,高速公路建設放棄之前“經營性公路”的投融資模式,轉而全部改為政府“收費還貸型”公路,這意味著民營資本將全部被排斥出局。  

  

又如房地產業。  

據2009年10月22日 時代周報:  

三季度樓市大幕已落。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土地市場的熱度超過樓市。今年二季度以來,大開發商爭相高價圈地,尤其是第三季度,當部分大城市房屋成交量出現持續下滑之際,地產巨頭們當“地王”的熱情反倒一路高漲。  

一幅幅“面粉貴過面包”的地塊火熱出爐,購房人憂慮房價跟著飛漲,國土部門擔心輿論鞭策。  

若按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面積,最牛的公司是恒大,其次才是萬科,綠地排第三。考量當前的土地儲備規模,排名前十的地產商共計超過3億平方米,其中,恒大地產以5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居首,碧桂園和雅居樂分別以4360萬平方米、2950萬平方米分獲第二和第三位,萬科僅以2450萬平方米位于第9位。  

實際上,面對目前的高地價,以及國土資源部查處閑置用地的高壓姿態,地產巨頭們也會考慮拿地風險。但若想在未來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甚至是謀求老大寶座,只能硬著頭皮爭搶優質的土地。當然,對于那些沒有雄厚實力作依托的房企,也得謹慎對圈地王、當老大的誘惑。  

  

二、一些省份最新煤礦整合情況  

  

煤礦整合風暴刮向全國,多個產煤大省推進整合。  

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曾紹金透露,國土資源部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動煤礦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全面展開已成定局。  

2010年1月18日,河北省發改委能源處處長徐文北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們也在做煤礦兼并重組。”當天,河北省安監局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將其簡要地概括為“小礦并入大礦”。據介紹,河北省計劃于今年完成這項工作。  

據徐文北介紹,河北煤礦的兼并重組工作并不是由發改委擔綱主導,而是由安監局牽頭負責,發改委做好配合工作。另據河北省電力辦主任喬曉琳透露,河北同時擬成立煤炭局,以加強煤炭行業管理。  

河北煤礦的兼并重組工作實際上在去年就已經開始運作,最初曾以大煤礦代管、托管小煤礦形式出現,預計整合工作2010年能全部完成。  

作為新興煤炭輸出大省,內蒙古煤礦整合大幕也從去年開始拉開。當地規定,凡是新建的井工煤炭資源開發項目,單井煤炭生產能力不得低于每年120萬噸,新建的露天煤礦開發項目,每年開采能力不得低于300萬噸。神華集團、國家五大電力公司、兩大石油石化集團、山東臨礦集團、河北冀中能源等20余家大型煤、電、煤化工企業,甚至包括中國煙草總公司在當地煤礦整合中現身。  

不過,內蒙古方面否認他們是在效仿山西。此前相關人士稱,整合已經基本結束,未來即將形成大產業、大規模、大基地形式的煤炭工業集群新格局。  

山東煤企重組業也已提上議事日程。山東省國資委日前明確提出,2010年重點工作之一是“積極推動煤炭企業重組工作”。據業內人士分析,山東省國資委在2010年對省內煤炭企業重組的可能性很大,七大省屬煤炭企業兗礦集團、棗莊礦業、淄博礦業、新汶礦業、龍口礦業、肥城礦業以及臨沂礦業可能合并為一家集團。  

據悉,河南省煤炭整合的綱領性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特別規定》已于近日提交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會討論。業界人士分析,這意味著,同為產煤大省的河南也將正式拉開煤炭資源整合序幕。當地將有600多家小煤礦因此退出市場。  

安全萬里行總指揮、國家安監局宣教中心負責人金磊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涉及煤炭資源整合及企業的兼并重組,國家安監局并不是直接的推動者,也沒有單獨部署,他同時表示,煤炭資源整合更多積極性來自地方,各地目前都在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及企業兼并重組是國家能源局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三、山西煤炭重組  

  

(一)、進展  

  

1、山西省整合煤炭資源減掉了什么?  

  

2009年7月31日,同煤集團、山西煤炭運銷集團等4家企業與大同市27家煤礦簽訂了兼并重組協議,這標志著我省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此前的7月23日,全省11個市的兼并重組整合方案已全部通過審查,比原定進度提前了兩個月。   

“多、小、散、低”,是人們對山西煤炭工業現狀的總結,而這一粗放發展格局和模式至今仍未徹底改變。目前,全省仍有各類煤礦2598座,其中,30萬噸及以下的小煤礦占了近七成,各類礦井平均單井規模只有36萬噸,明顯偏小;大集團大公司產量僅占全省煤炭產量的一半,產業集中度明顯偏低,并且礦井布局散亂,小礦見縫插針,大礦無法施展;生產力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且總體低下,大量小煤礦仍在采用落后的炮采方式,按礦井數量算,全省采煤機械化程度不到30%,掘進機械化程度只有25%。  

其帶來的后果便是山西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保守估計,多年來,全省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接近5000億元。在小煤礦遍地開花的地方,曾經美麗的家園與河山,已經被不計代價的粗放開采、甚至掠奪式野蠻開采,糟蹋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山西已多次被中科院等機構列為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的省份。更為嚴重的是,伴隨著礦難的頻發和暴富的“煤老板”等等負面新聞,山西和山西人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  

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因煤而興,許多問題也因煤而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大力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的決定,以促使全省煤炭工業脫胎換骨、走向新生。  

  

●重組整合,山西煤炭工業的“強身瘦體”之舉  

  

從11個市通過審查的兼并重組整合方案來看,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山西煤炭工業“強身瘦體”了:共壓減礦井1545處,壓減比例60%,由2600處壓減到約1000處;平均單井規模提升了二倍,由36萬噸/年提高到110萬噸/年,保留礦井將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其中,90萬噸/年及以上綜采機械化礦井688處,是重組整合前的3倍,占全省礦井數的三分之二,產能占全省產能的五分之四強,30萬噸/年以下礦井全部淘汰關閉。  

由此,山西煤炭工業的產業素質將得以極大地提高。  

如何推進煤炭工業科學發展是山西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  

省煤炭工業廳廳長王守禎說,不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不實現煤炭工業轉型發展,全省的轉型發展、再現“人說山西好風光”的美景就無從談起;不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切實提高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全省的安全發展就缺乏可靠的保障;不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不從根本上解決國有資源收益分配過分向私人礦主傾斜的不合理格局,不加快解決“四礦”問題,全省的和諧發展就沒有牢固的基礎。  

去年第四季度突如其來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省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關鍵時刻,山西煤炭工業形成了總量合理、效益提高,在防止全省工業全面虧損方面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統計資料顯示,省屬五個國有重點煤炭企業上半年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027億元,同比增長2.54%;累計實現利潤77億元,同比增長9.98%。同時,60萬國有重點煤炭企業職工收入增加,保持穩定。這充分證明,省委、省政府指引的這條路子是完全正確、必要和及時的。  

  

●煤炭市場,山西要有“話語權”  

  

年產煤炭近7億噸,調出量占全國省際調出量70%的山西,在全國煤炭市場的聲音其實很弱。每年的“煤電之爭”就是一個明證。  

究其原因,是山西煤炭行業散兵游勇太多,產業集中度低、生產和銷售的決策過度分散,沒有形成規模經營優勢。很多小煤礦憑著原始粗放開采的極低成本和偷稅漏稅行為,以嚴重低于市場均價售煤,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煤炭交易秩序。  

環視世界產煤大國,我們發現,美國年產煤10億噸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亞年產煤近4億噸,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產煤4.5億噸,1家公司占90%;德國近兩億噸煤炭全部由一家公司生產。  

山西作為我國最大最老的煤炭能源基地,要想在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場上發出響亮的聲音,唯一的選擇便是做大做強,形成集團沖擊力。否則,憑低水平的幾千個小煤礦散兵作戰,將陷入“煤越產越多、錢越賺越少、市場越來越窄、話語權越來越小”的尷尬境地。  

王守禎介紹說,我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后,辦礦主體將由2200多個減少到100家左右,將形成3個億噸級,4個5000萬噸級,10個1000萬噸級的大集團大公司。這表明山西要攥緊拳頭闖市場,爭取行業的話語權。  

  

2、省煤礦整合對山西財政的影響  

  

晉煤整合對山西財政的影響有三:  

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將減少74%。    

越來越多的“煤老板”開始轉型。  

國家將增加200億元的稅收。  

  

山西財大王森教授認為,長遠看,這次兼并重組整合也有利于提升山西的對外形象。明清時期,晉商稱雄五百年,近幾年出現的山西煤老板,卻成了暴發戶、亂花錢的代名詞。兼并重組整合后,煤炭企業家隊伍整體素質將提升層次。過去許多客商來山西投資是看上了廉價的資源和不高的辦礦門檻,兼并重組整合后辦礦門檻大大提高,會合理引導和改善投資結構,有利于經濟整體轉型發展。  

  

3、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取得階段成果  

  

據中國新聞網 2010年1月26日報道: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制定實施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特別是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西省省長王君在山西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說到。  

王君表示,2009年山西省針對煤礦“多小散亂”、安全事故頻發、資源回收率低和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狀況,山西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重點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工作。制定實施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及28個子行業實施方案,煤炭、焦化、冶金、電力四大傳統支柱產業不斷優化,淘汰落后產能步伐明顯加快;裝備制造、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業四大新興產業逐步壯大。  

目前,煤礦整合重組協議簽訂率己達到98.5%,兼并重組主體到位率達到96%,采礦許可證換證率達到90%,被整合重組煤礦符合條件的正陸續復工復產,保留礦井技術改造有序進行,部分資源枯竭、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正在實施關閉。  

統計數字顯示,全省礦井個數由2600座減少到1053座,辦礦主體由2200多個減少到130個,70%的礦井生產規模達到90萬噸以上,30萬噸以下煤礦全部淘汰,保留礦井全部實現機械化開采。  

王君指出,通過這一輪整合重組,山西省煤炭工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產業水平顯著提高,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在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強省的跨越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全省煤炭產量己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來月產量達到了6100百萬噸以上。  

此外,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據統計,2009年山西省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少1018人,下降27%。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數下降72%;煤礦事故起數下降40%,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了0.328。  

“山西省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省份,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任務艱巨、任重道遠。但無論困難有多大、任務有多重,為了山西的長遠發展,我們要咬定目標、迎難而上,敢為人先、勇桃重擔,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王君如是說。   

  

(二)、非議之聲  

  

去年以來,山西全面開展礦產資源整合,不僅“得罪”了浙商,而且引發了“國進民退”的爭論。  

  

1、國進民退背后的理念誤區    

方竹蘭的新浪博客 2009-09-02   

  

最近從煤炭行業、鋼鐵行業開始、并將要席卷所有進入振興刺激計劃的行業的兼并重組,出現了在政府行政干預下,國有企業兼并民營企業的熱潮。山西煤炭企業從2600多家在20日前達到1000家要求。這種兼并的速度可以和五十年前的人民公社化和公私合營相媲美。  

單從中國企業的規模和中國企業的效率看,兼并重組確實需要。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中國培育國際競爭力,兼并重組具有緊迫性。但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在中國人民歷經千辛萬苦初步培育出市場經濟機制后,簡單地用國有企業大量兼并重組民營企業,是符合改革開放的歷史趨勢嗎?  

政府之所以理直氣壯地支持國有企業兼并重組民營企業,源于這樣一種理念:國有制企業是公有制企業,民營企業是私有制企業。這樣的認識實際上是錯誤的。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這種認識不對。馬克思講過:什么是公有制,是勞動者產權得到實現的所有制。是誰勞動誰所有的所有制,而不是誰投錢誰所有的所有制。所以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能夠實現勞動者產權,處理好投資人與勞動者關系的就有資格說自己是公有制,沒有處理好勞動者與投資人關系,侵害勞動者利益的就不是公有制,不在于是國有還是民有。即便在歐美國家,傳統的私人老板企業都在探索勞動者利益實現的產權形式。特別是很多高科技公司從私人老板企業轉變成員工共同持股制,具有馬克思所憧憬的公有制性質。反觀我國一些國有制企業,強化國家的出資人權利,勞動者成為企業的雇傭,既沒有員工的股份,也沒有員工的決策權,怎么可以說成為了馬克思所說的公有制呢,看起來像是各級政府部門的小集團所有,甚至一把手私有。前一階段發生的通鋼事件和林鋼事件反映出員工與官員之間的矛盾是否說明公有制的原則并沒有在一些國有企業真正落實呢?否則,勞動者怎么會如此過激地維護自己的勞動者權益呢?  

兼并重組的目的是為了全體人民的福祉,是為了中國的企業競爭力和產業競爭力。在錯誤理念支持下的國退民進能達到這樣一種目的嗎?我們把國有制當成政府是老板的企業經營,政企不分,政經不分,政府又當老板,又當行政官員,有可能降低企業的成本嗎?更令人憂慮的是,本來可以通過民營企業的競爭合作既實現兼并重組,也可以實現從私人老板向共同持股的公有制進化的事情,被行政力量干預,整個市場經濟的秩序被擾亂了。被排擠掉的民營企業看不到希望,沒有創業的穩定感、安全感,反刺激他們將大量資金進入投機領域,炒股炒房,甚至炒金屬礦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利嗎?  

國進民退的另一個問題是政府職能轉變、政府體制改革的的滯后。政府現在既要當地主(土地財政)、又要當老板(國有企業),政府的利益與市場商業行為聯系得越來越緊密,政府官員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商業活動上,怎么潛心做公共服務呢?又怎么能夠有效解決腐敗問題呢?現在國有企業的腐敗案已經警示我們問題的嚴重性,群體事件頻發表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在下降,我們難道不擔心嗎?  

改革開放的成果來之不易,民營企業的發展來之不易,市場經濟機制的初步建立來之不易,推進平等競爭、公開透明、政企分開、尊重激勵每一個人的創造力才是方向,目前進行的國進民退重組兼并符合這個方向嗎?  

  

2、重組煤企,政府莫忘依法行事  

2009年9月27日    來源:東方早報  

  

此次煤炭企業重組的背景是前幾年山西省頻頻發生煤礦事故。在這些事故中,中小煤炭企業是主角,同時,不少中小企業在開采過程中往往存在著破壞環境的情況。因此,煤炭安全生產問題就轉化成了加強對中小煤炭企業的政府監管。于是,推進煤炭企業的兼并重組,就成為了地方政府的一個選擇。  

事實上,這還是一種倒退。學者們較為一致的看法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之所以會發生奇跡,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合法私有財產保護力度的加大。正是國家不斷加大對私產的保護,民間才會有動力去創造財富。1979年國門剛開時,為了吸引外商投資,我們特意在當年通過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二條中強調“國家對合營企業不實行國有化和征收”。正因有這個條款的承諾,才會有眾多外商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內地進行投資。  

但山西省此次對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以國有化的方式限制了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沒有基于市場價格對原有經營者予以補償,毫無疑問侵犯了相關主體的合法產權。從小處而言,這是侵犯了煤老板的財產權;從大處而言,政府的出爾反爾也嚴重破壞了投資環境。  

  

3、秋風:山西煤炭行業不公平的國有化  

2009年10月19日   中國新聞網  

  

在山西煤炭行業,政府的機會主義與私人企業主的機會主義相互催生、相互支持,唯一的失敗者是市場秩序  

山西私人小煤礦的國有化進程已經完成大半。據報道,山西省煤礦整合已經完成70%,省政府已要求整合主體盡快進駐被整合企業,簽訂了協議的煤礦要在10月底前復產。山西省方面可能為這樣的進度欣喜,但山西省恐怕已經并將繼續為罔顧市場秩序,而付出巨大代價。  

今年初,曾經擔任安監總局局長的王君通過山西省人大選舉程序,成為山西省省長。很快,山西省政府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有關問題的通知》,該紅頭文件明確,由國有七大煤礦集團將全省登記在冊的2840多座私人煤礦收歸國有,9月底前完成《進駐被兼并煤礦協議》簽約儀式。  

山西省政府這么做的直接和主要理由是小煤礦事故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實。事實上,由于媒體大量報道了私人煤礦發生的礦難,人們用“帶血的GDP”來形容山西的經濟。山西省政府試圖改變這種局面,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政府的職責所系。  

但山西省政府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卻多有不合理之處。雖冠以“兼并重組”之名,但整個過程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進的,把市場機制完全排除在外。其具體表現有二:第一,政府所安排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實質是煤礦的國有化,私人煤礦將基本上被排除到煤礦行業之外。第二,所謂的兼并重組過程采用非市場的議價方式,資源轉讓價款低于市場正常價格,小煤礦失去對資源價格的議價能力,其私有產權受到嚴重而廣泛的侵害。  

這一嚴重失誤顯示了很多政府官員對于市場秩序的基本原則缺乏最起碼的了解與尊重。盡管市場化改革已經進行了三十多年,但所有制歧視在各級政府管理部門、監管部門官員的心目中依然是根深蒂固的。按照目前的方針,對私人企業的開放不是一種穩定的制度安排,只是一種權宜的政策安排。在任何行業,政府可以隨時禁止私人企業進入,也可隨時將已經進入的私人企業驅逐。在石油開采行業、成品油零售行業、鋼鐵行業等行業,都發生過將私人企業逐出的故事。  

山西省對小煤礦的國有化處理,是新世紀以來的“再國有化”進程的一個最新案例。山西省政府相信,這樣做可以改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這一點恐無人相信,因為煤礦安全取決于政府的監管,而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的監管是否有效,本身就是可疑的。此舉的結果很可能是:煤礦安全形勢并無明顯好轉,但山西的煤礦業市場秩序乃至一般市場秩序遭到嚴重破壞。  

市場秩序的核心規則包括:私人產權,開放進入,自由競爭,優勝劣汰。當然,政府的監管和合理的產業政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如此形成的市場秩序不僅能夠有效配置資源,也能夠逐漸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環境,政府當然也可獲得巨大利益。  

山西小煤礦之所以礦難頻發,既有政府監管無力的原因,也與煤礦企業主缺乏長遠預期有關。而這又是因為,企業主對煤礦的產權缺乏穩固而可靠的保障。投資煤礦的私人企業主通過自己的經驗預期到,他們的投資是缺乏足夠完善的制度保障的。政府的態度本來就比較模糊的,在這個領域,政策為王,而政策當然是可以隨時、隨意地更改的。  

處于這樣的制度格局中,進入山西煤炭行業的私人企業主當然會做出看起來并非不理性的決策:基于非常短的時間尺度安排投資與企業經營。他們只管今日賺錢,不管明天塌窯。基于如此機會主義策略而經營的煤礦,其安全隱患當然非常之多,其經常出現礦難,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這是誰的錯?私人企業家當然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更大的責任者還是政府,政府的機會主義政策:煤礦產業政策本身變幻不定,小企業主的產權不安全,政府的執法行為充滿靈活性。置身于這種制度下的私人企業主,無法形成穩定預期,也就無法進行長遠的安全投資。可以說,在山西煤炭行業,政府的機會主義與私人企業主的機會主義相互催生、相互支持,唯一的失敗者是市場秩序。  

政府本次突然對私人煤礦實行不公平的國有化,標志著煤炭行業的市場秩序遭到最為嚴重的破壞。政府的根本職能,應當是維護市場秩序。本來,政府要減少煤礦安全事故,應當朝著完善市場秩序的方向努力,比如,更為清晰地確認私人礦主的產權,鼓勵這些小煤礦合并為大企業,改革安全監管體制,打破地方層面的官商勾結等等。  

山西省政府現在采取的措施則擾亂、顛覆了已經形成、盡管還不完善的市場秩序。山西省的經濟將因此而遭到市場的懲罰,比如,私人企業、外部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將受到影響。只是從目前的勢頭看,此政策已無可挽回。人們唯一可以期待于山西省方面的是妥善地處理小企業主的補償事宜,以免造成無法控制的社會矛盾。  

  

4、山西煤礦重組升溫 律師稱浙江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2009年11月16日  中國新聞網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因山西煤礦重組而引發的事件在不斷升溫。  

10月31日,“浙商轉型會長論壇”在杭州召開,30多位“煤老板”集體亮相,浙江煤商希望浙江省政府出面斡旋、維護浙商合法利益。其后浙商又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直指山西侵犯了浙江煤老板的財產所有權“違憲”,11月18日,浙商又將在杭州召開“地方產業政策延續性與企業投資信心”研討會,而山西方面則在媒體公開回應浙江煤老板:資源是國家的,煤改不違憲。  

而浙商娘家浙江省政府的態度也成了多方關注的焦點。  

據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吳族春告訴記者,早在10月下旬浙江省政府相關領導在《浙商在晉投資的煤礦企業在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背景下可能遭受重大損失》的調研報告上作了批示,批復內容吳目前無法透露,“核心內容是責成有關部門落實。”  

而該報告形于今年7月,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浙江省經濟協作辦組織的調研組緊急趕赴山西,走訪晉中、臨汾、大同等地浙籍企業。吳族春亦在其中并是最終報告主筆人之一。調查報告中稱,山西119個縣市區中,有90多個縣市區產煤,產煤的地方均有浙商投資的煤礦,初步估計浙商在山西投資煤礦企業約450多家、煤礦500多座,投資總額在500億—1000億之間,控制的煤炭資源年產量在5000萬噸以上,占投資山西煤礦的民間投資的近1/6。  

“浙江省政府對此事件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吳族春透露浙商受困山西煤礦重組事件已經引起了浙江官方的高度關注。但他也承認,如何去“管”這事對于浙江省政府而言將是極具挑戰性。“浙商在山西投資煤礦企業約450多家、煤礦500多座,每個煤老板情況都不一樣,取得礦權的途徑也區別很大,他們是個群體而不是個集體。”吳認為浙江省政府不可能作為合同相對方出面,“更多是起到溝通作用。”  

  

5、浙商會兩度邀請赴杭商討 山西方面尚未明確態度   

2009年11月13日  華夏時報  

  

“中央層面和山西層面目前依舊沒有消息。”針對此前有關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已經明確將派員來杭州研討煤炭企業重組方案的報道,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的于微微對《華夏時報》記者做出上述回應,“和山西有關部門聯系上了,但是他們說省委沒接到通知。”   

11月13日,于微微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該會已出面于9日和12日連續發出兩次邀請,山西省人民政府、省發改委、省煤炭工業廳等政府機構,共同參加18日在杭州召開的“地方產業政策延續性與企業投資信心”研討會。  

同時,他們分別向全國人大、國務院、山西省人大、山西省政府等有關方面寄出了一份名為《關于要求對山西省人民政府規范性文件內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問題進行審查處理的公民建議書》(下稱《建議書》)。   

這份由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和浙江杭天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聯合操刀的《建議書》,對當地決定煤礦兼并重組事件的兩個文件與國務院相關文件進行了對比,認為山西省煤礦重組出臺的部分文件,在合法性、合理性上可能存在嚴重問題。建議全國人大、國務院以及山西省人大對上述文件依法進行必要審查。   

  

6、溫州煤老板質疑山西煤改  

四川在線 2010年1月7日  

  

5日,山西省與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山西煤改收官,但作為另一當事方的溫州煤老板的近況看起來并未改觀。  

另據了解,本周末,曾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質疑山西煤改“違憲”的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將再次發表公開信,對山西煤改存在的問題提出質疑。“我個人認為,山西煤改還遠沒到大功告成的時候,只是開始。  

  

(三)、支持之聲  

  

經濟學家金思宇認為,推進煤礦資源整合符合國家利益,是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促進資源高效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不僅有利于礦產資源開發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礦山安全生產狀況、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而且有助于建立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長效機制,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司長周喜安認為“國進民退”的說法不妥。  

  

1、山西煤炭資源整合勢在必行  

2009年7月9日   山西新聞網-山西日報  

  

當前,我省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已經全面啟動,但仍有人在問:“不兼并、不重組、不整合行不行?”這實際上是“一問三題”。  

首先,煤炭工業粗放發展的老路還能不能走下去?其次,如果走不下去了,兼并重組整合這條新路是否走得通?其三,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它捷徑?  

我們要說的是:傳統的煤炭工業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徹底揚棄;兼并重組整合是加快煤炭工業科學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而且緊迫性很強,慢不得,更等不得。  

  

傳統發展模式再也不能走下去了  

  

近年來,我省在推進煤炭資源整合、提升煤炭產業發展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全省煤炭工業“多、小、散、低”的粗放發展格局和模式仍未徹底改變。目前,全省仍有各類煤礦2598座,數量明顯偏多;這其中,30萬噸及以下的小煤礦占了近七成,各類礦井平均單井規模只有36萬噸,明顯偏小;大集團大公司產量僅占全省煤炭產量的一半,產業集中度明顯偏低,并且礦井布局散亂,小礦見縫插針,大礦無法施展;生產力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且總體低下,大量小煤礦仍在采用落后的炮采方式,按礦井數量算,全省采煤機械化程度不到30%,掘進機械化程度只有25%。  

  

煤炭工業粗放發展模式的長期延續,已經使全省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資源和生態環境代價畸高,表里山河幾近山河“破碎”。大量中小煤礦資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這意味著每采1噸煤要破壞和浪費4噸資源,按中小煤礦年產3.5億噸煤計算,每年要破壞和浪費約14億噸的寶貴煤炭資源。全省煤礦采空區面積超過5000平方公里,而且每年新增塌陷區面積近百平方公里;煤矸石堆存量超過11億噸,占地已近1.6萬公頃。保守估計,多年來,全省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失接近5000億元。在小煤礦遍地開花的地方,曾經美麗的家園與河山,已經被不計代價的粗放開采、甚至掠奪式野蠻開采,糟蹋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山西已多次被中科院等機構列為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的省份。  

礦難頻發,生命損失慘痛。大、中、小煤礦之間的安全生產水平差距極大。近兩年合計,我省國有重點煤礦、地方國有煤礦、鄉鎮煤礦的產量分別占全省的52%、18%和30%,事故死亡人數則分別占煤礦事故總死亡人數的11%、15%和74%;兩年平均,地方國有煤礦和鄉鎮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分別是國有重點煤礦的3.8倍和11.3倍。冷酷數字的背后是令人痛心的現實:小煤礦生產等量的煤要付出十倍于大礦的生命代價。  

產業素質低下,收益分配欠合理,褒義的“烏金”常與貶義的“黑心和愚昧”掛鉤,抹黑了山西和山西人的形象。一方面,多小散低的產業發展模式與技術、資本密集、清潔、集約的現代煤炭產業特征和規律完全背道而馳,使山西“傻大黑粗”的整體產業形象長期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大量小煤礦和非法黑口子的存在,使管理部門很難準確掌握全省煤炭的實際產量,導致稅費流失嚴重。再加上一些礦主少進行甚至不進行安全投入,無節制地將必要的成本轉化為利潤,使本應造福全民的資源,成了少數礦主一夜暴富、全省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重要誘因。更有極少數礦主,暴富之后不思進取、不思回報社會,而是熱衷于炫耀性消費,使“山西煤老板”這個本無褒貶的中性詞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了暴發戶奢侈靡費、為富不仁的代名詞,嚴重損害了山西的形象。  

產業集中度偏低,不時使山西人“拿著金飯碗討飯”。山西不僅是煤炭大省,更是煤炭調出大省,年煤炭出省銷量占全國省際間煤炭凈調出量的3/4,照理應當擁有近乎壟斷的煤炭市場競爭力。但事實卻是,歷史上,每當煤炭工業面臨周期性市場需求萎縮沖擊、供需博弈激烈化時,受傷的總是我們。人們都記憶猶新的是,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外省欠我省的煤款超過116億元,占當時全省煤炭行業年銷售收入的1/3強,整個煤炭行業乃至全省經濟都因此陷入困境。這種窘迫,經濟大環境當然是根本原因,但我省煤炭工業主體太多、力量分散,難以形成整體競爭優勢,卻也是加重這種窘迫的、源于我們自身的重要因素。  

顯然,在追求科學發展和以人為本、積極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今天,傳統的煤炭工業發展模式已經無路可走,難以為繼;傳統發展格局已經沒有了任何存在和延續的理由。  

  

山西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科學抉擇  

  

不健康的煤炭工業亟需施治。重癥需用猛藥。省委、省政府開出的藥方是“大力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到2010年底,全省礦井總數要由目前的2598座減少到1000座;平均單井規模要由目前的36萬噸提高到90萬噸以上;保留礦井要全部實現以綜采為主的機械化開采,煤礦職工要全部培訓到位。  

這是推進全省煤炭工業脫胎換骨、走向新生的治本之策,也是我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煤炭工業集約化發展步伐,必須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這是煤炭產業自身結構優化的內在要求,是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必然選擇。煤炭是典型的高危行業和資源、資本密集型產業,必須走以大企業為主、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發展的路子。不如此,“破碎”的山河無以整治,礦工的生命和健康無以保障。國內外煤炭工業先進國家和地區,都是這么走過來的。目前,美國年產煤10億噸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亞年產煤近4億噸,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產煤4.5億噸,1家公司占90%;內蒙古30戶重點企業產量占全區產量的80%以上。相比而言,我省煤炭工業差距很大,提高集約化發展水平的緊迫性很強。  

落實中央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必須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領導十分關心煤炭工業特別是我省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問題。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明確提出要培育大型煤炭企業和企業集團,進一步改造整頓和規范小煤礦,整合煤炭資源,實行集約化開發經營,實現煤炭工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針對我省煤炭工業現狀特別是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狀況,中央領導同志在不同場合多次指示,我省要減少煤礦數量,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和安全保障水平。溫家寶總理最近來我省視察時強調:“今后的調整,一是技術改造,二是淘汰落后產能,三是推進企業改革。”習近平副主席視察我省時也指示我們要 “穩步推進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加快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強省的轉變。”  

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  

  

推進兼并重組別無選擇  

  

一些人并不否認推進兼并重組整合的必要性和科學性,但總認為“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大可不必在兼并重組整合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吊死,‘只技改,不整合’同樣可以實現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安全發展。”這種說法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其實質是想繞開辦礦體制改革和資源配置格局調整這個核心矛盾。殊不知這個矛盾根本繞不過去。  

首先,這一輪的兼并重組整合已經全面包含了技術改造的內容和要求。  

其次,我省煤炭工業現狀決定了,不推進兼并重組整合,想象中的技改根本無法實行。  

因此,無論是從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角度,還是從安全發展的角度,小礦都必須盡快淘汰。也就是說,推進重組整合,是進行有效技改、達成技改目標的前提,“不整合,只技改”的路走不通。對山西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而言,只有推進兼并重組整合這一條路可走。  

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長痛不如短痛。對我省煤炭工業而言,不緊不慢,放任其自然演進,其實質就是放任落后粗放發展模式長期存在,個別小礦主可能會暫時少支付些轉型成本,但全省要支付高昂的資源、生態、環境甚至生命代價。孰輕孰重不辯自明。即便是從單純的經濟成本看,按部就班的結果只能是 “落后產能年年淘汰年年有”,長期看,支付的代價顯然更高。良藥必苦口,重生須浴火,新生命的誕生總是伴隨著母體的陣痛。這自然界的規律,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推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必定要支付代價、經歷陣痛,但鈍刀子割肉更痛苦,必須當機立斷!  

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礦工生命等不得。還有少數人說“安全生產水平的提升也是漸進的,不能因為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就狠抓煤炭企業兼并重組整合。”這似乎是很理性的意見。可是我們換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本應鮮活、卻因低水平粗放生產、無序生產甚至私挖濫采而凋謝的生命,是我們自己的親人,我們還能這樣以旁觀者清、自命理性的“清高姿態”,不溫不火,娓娓道來嗎?將心比心,從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保護礦工生命的角度看,重組整合更應該是“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總之,不重組整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沒有找到最重要的著力點!不重組整合,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穩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就只能是美好的向往!不重組整合,煤炭工業的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強省的轉變,就只能是一種愿望!不重組整合,就無法向3400萬人民交待、就無法向山西的未來交待!  

一句話,不搞兼并重組整合不行!  

  

2、葉檀 :煤老板現象如同一場瘟疫  

2009年9月22日    

  

山西盛產煤老板,卻鮮見企業家;煤老板為什么當不成企業家,因為煤老板一無商業文化內涵,二無信仰,三無創新精神,我們看待煤老板現象如同看待一場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蠻的經濟組織和經濟現象如何在現代社會重演。最主要的原因是,擁有煤炭開采權本身就不是一般商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商人逐利與官員尋租共生的結果。  

2007年3月28日,山西省臨汾市余家嶺煤礦“3·28”瓦斯爆炸事故現場。頻發的礦難,使得山西煤老板和地方政府形象大大受損。   

  

煤老板之“罪”  

  

他們不是企業家,而成為暴發戶與血汗工廠的代名詞。煤老板是三無產品,幾乎成為無文化、無信仰、無創新能力的同義詞。如此巨大的道德與能力指責不是煤老板能夠承擔的,而是催生煤老板的土壤必須承擔的罪責。  

煤老板一無商業文化內涵,與煤老板能夠聯系在一起的不是誠信、不是企業家的破壞性創新精神、不是初始之初的戰戰競競如履薄冰,而是一擲千金購買豪宅,是品位低下揮金如土令人咋舌。  

煤老板二無信仰,才有令人震驚的黑煤窯童奴現象,不僅違法使用童工,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無法滿足,有基本道德信仰的人無法做出如此無底線的事。   

煤老板三無創新精神,他們從政府那里獲得煤炭資源,用簡陋的方法挖掘,通過煤炭的稀缺性換取大把現金,我們沒有看到小煤礦出現組織結構與管理結構的創新,更沒有看到技術的創新。  

我們看待煤老板現象如同看待一場瘟疫,不明白如此野蠻的經濟組織和經濟現象如何在現代社會重演,而沒有手段去禁止這樣的經濟組織復制蔓延。  

在不經意間,煤老板正在以悲壯的方式退出歷史舞臺。繼鋼鐵和航空上演了“國進民退”后,煤炭行業史無前例的大整合正在山西省熱鬧地進行著,山西省煤炭業正在進行一場“國進民退”的大整合。2009年初,山西省出臺了《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該規劃明確提出,“到2011年,全省礦井數量減少到1000處,礦井單井生產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到2011年,形成三個億噸級和四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集團煤炭產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按照山西省政府改革計劃,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2012座煤礦要被兼并重組,其中,由山西省內五大煤礦集團兼并重組的煤礦共1161座,地方兼并重組的為693座,到2010年底,參與兼并重組的2000座礦井僅保留479座。最終整合的結果是要將山西省擁有企業主體的煤炭企業數量從現在的2200個變成100個左右,礦井數將由2598個壓縮到1000個。  

  

商人逐利與官員尋租共生  煤老板為何無法成為企業家?  

  

最主要的原因是,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能源產品,擁有煤炭相當于擁有硬通貨。也就是說,擁有煤炭開采權本身就不是一般商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商人逐利與官員尋租共生的結果,是官煤勾結的結果,而不是自由商業精神競爭的結果。  

山西嚴查官員入股煤礦一直是重點新聞。來看主流網絡媒體新華網的報道,截至2005年10月12日,山西省清理糾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工作進展順利,全省共清理出922人投資入股煤礦,涉及金額9257.74萬元,其中已有836人撤出入股資金4077.33萬元,對剩余的86人的撤股工作正在進行中;2006年6月5日,人民網報道,記者從山西省紀檢委執法監察室了解到,山西省清理官員投資煤礦,到目前為止,已有1126人撤資1.7億元,平均每人撤資10多萬元。截至目前,已經明確申報的1000多名投資入股人員已將投資入股資金按要求全部撤出,其中有140名投資入股人員上繳收益115萬多元。  

圍繞煤炭行業生成的利益鏈條毒化了公平競爭的土壤,使法治精神與公共服務成為暴利樹上結出的惡之花。  

2009年4月20日,《南方周末》刊文披露毒化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以治理超載為例,最早的拉煤車是三軸車,額定裝載20噸,惡性競爭之后達到90噸。超載的一個秘密是,地方煤檢站為了完成任務,往往開一張100噸的票,“沒有找零”,這意味著車主如果不想賠本,必須超載。為了和煤檢站斗法,車主們紛紛將車子從三軸改為四軸,還加上了掛車,這樣一次性就可以拉180噸到190噸,這幾乎相當于四至五節火車皮。  

煤炭流通領域的怪胎——煤檢站也最終默許超載,只要能罰到錢即可。在這種情況下,臨汾鄉寧縣的拉煤老板紛紛加高車輛擋板,甚至加到了1.5米的高度,最終由于高度已經達到了收費站頂棚的高度,這場煤老板和政府的超載斗法才得以停止。  

“只要有一項關于煤炭的政策出臺,各部門都能從中搜羅到可以發財的地方。”一位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  

政府檢驗與督查部門靠煤吃煤,煤老板在奉上灰色成本后不得不與煤檢站等部門斗法,結果是雙方成為利益的爭奪者,而不是經營者與公共產品的提供者。  

  

企業家精神的淪喪之緣  

  

最重要的是,產權流失之憂加劇了短期行為。2006、2007年“溫州炒煤團”最終都在山西栽了跟頭。其中一方面是政策不穩定,另一方面就是小部分山西地方政府官員戲弄了這些財大氣粗的炒煤團。一般操作手法是:縣里利用政策上的先知權,知道煤礦很可能因政策原因被關掉,首先放出煤礦要出售的消息,溫州人來到當地就買煤礦,結果買了之后就要被關停。  

無論是低價獲得煤礦的尋租者,還是有意無意受到蒙蔽進入煤礦行業的沿海企業主,他們要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是倒賣煤礦產權獲得高額租金,而將政策風險轉嫁給接手的下家。2008年10月16日,《中國青年報》刊載典型案例,山西省孝義市東風煤礦,從2006年3月開始,在短短不到3年時間里,這個核準年產9萬噸煤的小煤礦,被3次非法倒賣,倒賣的背后,則是政府干部參股經營、甚至偽造政府文件騙取工商登記等一系列的違法行為。  

產權的不固定導致行為的短期化,沒有煤礦主為環境負責,為工人的生存條件負責,作為經濟理性人,他們惟一考慮的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賺取最多的利潤,使投資回報最大化。這是制度摩擦成本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煤老板退出煤炭市場后也未能在其他行業重整旗鼓。首先,在重要的資源性與主要重化工業領域,“國進民退”如火如荼,煤老板們會與其他企業主一樣遭遇玻璃天花板。  

其次,退出實體經濟領域的私營業主的主要避險途徑是進入樓市與股市,這已經給他們帶來了不菲的回報,相比實體濟領域,虛擬經濟的產權關系更為明確。  

第三,煤老板們并沒有從這一輪“國進民退”中得到新的產權與法律關系的洗禮,相反,由于產權被低價剝奪,他們的預期更不穩定、行為將更加短期化。  

  

無論是譴責或者同情煤老板,都不應遮蔽我們對產生煤老板土壤的制度性分析,這一分析將讓我們看到企業家精神的淪喪之緣,擺脫對單一階層的道德譴責,進入更深刻的制度層面分析,并對目前以驅逐煤老板的方式培養新產業抱持冷靜而客觀的態度。  

  

  

3、山西煤炭行業兼并重組屬優進劣退 非“進民退”  

  

據中新網2009年10月22日電,山西煤炭行業大力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旨在解決長期以來山西煤礦存在的“小、散、亂、差”以及安全生產隱患多的狀況,但卻產生“國進民退”的誤解。《山西日報》今日刊載文章指出,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并沒有將民營企業排除在外,而是屬于優進劣退。  

文章稱,山西是中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支撐國民經濟翻兩番的目標,國家提出了把山西建設成為能源重化工基地。 雖然小煤礦的快速發展為保障國家實現翻兩番的目標做出了巨大的歷史性貢獻,但也造成了全省煤炭行業“小、散、亂、差”(規模小、布局散、開采秩序亂、安全生產條件差)的歷史遺留問題,是導致山西礦難頻發、生態破碎、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根源。  

此次兼并重組整合通過兩種途徑實現,一是直接轉讓。所謂 “國進民退”,主要指的是小煤礦的直接轉讓。事實上,兼并主體并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國有企業,而是根據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股權多元化的企業主體,國家和個人都是這些兼并主體企業的股東。二是參股入股。這次兼并重組的另一種途徑是參股入股。事實上,“民”并未退,只不過是轉換了身份,由原來的老板變成了股東。  

文章認為,眼下,民營資本的狀態是“大進小退”“優進劣退”。誰是兼并的主體?是以產業水平劃分的,而不是簡單地以“國有”或者“民營”去劃分。通過此次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原來的老板變成了現在的股東、小煤礦變成了大煤礦。煤礦企業形成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法人治理結構。重組整合后,全省1000多處煤礦中,國有控股大集團辦礦550多處,地方國有控股辦礦近280處,非國有辦礦近190處,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并存的辦礦格局,企業的股權結構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因此,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并沒有將民營企業排除在外,相反,政府希望看到民營企業通過此次整合發展壯大。  

文章指出,國家大型煤炭基地要求一個礦區一個主體開發,一個主體可以開發多個礦區,山西目前的煤炭產業形態離國家的要求和世界煤炭工業發展的趨勢還存在很大差距。當前,山西煤炭行業這種大力度的組織結構調整,正是國家倡導的做大、做強煤炭行業大公司、大集團的具體體現。這種打破地域界限、所有制界限的大規模資源整合,大大提高了山西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全面提升了全省煤炭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必將給山西乃至全國煤炭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瞭望》:山西煤業整合的關鍵  

人民網 2010年1月11日   

  

1月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肯定山西煤炭行業的整合實踐,認為山西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省重組整合煤礦正式協議簽訂率達到98%。這意味著從“有水快流”到“大集團化經營”,山西逐步走上了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煤炭產業之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家發展急需大量煤炭,“煤海”山西提出一個全民大辦煤礦的政策,叫“有水快流”,意思就是有資源就趕緊挖。這一政策導致全省出現漫山遍野的小煤礦,背離了“規模化開采、綜合化利用”的煤炭產業基本規律,付出了慘重代價,山西至今仍為這些生態災難和社會問題“償還欠賬”。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全國的能源需求和經濟發展,十幾年來山西艱難地在“產業糾偏、保量供應、安全生產”中“找平衡”:煤炭緊缺的時候,山西負重前行、埋頭產煤;發生礦難的時候,山西又備受指責、低頭“受氣”。為此,山西煤炭產業改革一直在頂著壓力迎難而上,從“有水快流”到“關井壓產”,從“關小上大”到“大集團戰略”,從資源“無償劃撥”到“有償開采”,全省礦井數量從1萬多個減少到2005年的4000多個,2009年減少到2600個,直至減少到1053個。  

可以說,與發達國家的煤炭產業相比,這種整合式的產業結構調整,我們不是走得太快了,而是走得太曲折、太慢了。幸好山西及時地走出了這一步。縱觀山西2009年以來的煤炭資源整合,產業政策以建立“國家煤炭旗艦企業”為目標,沒有單純運用行政手段而是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打破企業所有制性質和地域限制,以“先進生產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紐帶進行重組兼并,利益分配上兼顧了市、縣、鄉(鎮)甚至村集體的利益,整個整合過程基本遵循了“統籌兼顧”的原則。這最后成為“98%”這個數據的堅實保障。  

當然,關鍵還是決策者的決心和勇氣,盡管改革道路上困難重重、利益分配上矛盾尖銳,但只要走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產業道路,就頂著壓力堅決地走下去。事實證明,山西整合的成效正在顯現,煤礦數量下降,產量提高了,利稅增加,事故下降,死亡減少。  

不過,當前各省借鑒山西經驗的時候,一定要警醒兩點:其一,產業整合表面上做的是企業兼并重組的工作,實際上起更重要作用的是人和其背后利益的平衡;其二,產業轉型一定要注意把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產業規律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切不可“照貓畫虎、盲目照搬”。  

  

  

四、筆者看法  

  

綜上,我們了解到了我國近年來航空、鋼鐵、房地產、煤炭等行業進行的整合、重組情況,也看到了來自對立雙方對此發出的不同的聲音,筆者傾向于支持“國進民退”。  

“國進民退”有什么不好?資源本身就是國家的,將私人占有的礦山等資源收歸國有,按規劃開采,這才名至實歸,利國利民。  

私人煤礦礦難頻發,這一點連反對“國進民退”者也承認。精英“秋風”在《山西煤炭行業不公平的國有化》中承認:“山西省政府這么做的直接和主要理由是小煤礦事故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實。事實上,由于媒體大量報道了私人煤礦發生的礦難,人們用‘帶血的GDP’來形容山西的經濟。山西省政府試圖改變這種局面,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政府的職責所系。”  

煤礦的事故頻繁發生與礦山管理體制變革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的。煤礦事故頻繁現象發生在20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后,那個時候為了多產煤,開始推行了噸煤包干制,也就是承包,礦長負責制,開始了所謂的減員增效做法。于是安全檢查員隊伍首先被“精簡”,安全網逐漸被撕破了,于是多增采煤工作面,突破了以往井下采煤人數的規定,重視安全就被看成影響產量要受到礦長的斥責,安全問題往往被忽視了。原先煤炭部曾有硬性規定礦務局局長、礦長、區長每年下井天數;任何人發現安全問題都可以直接向礦長報告要求停止生產還能得到獎勵;瓦斯檢查員發現安全隱患有直接停止作業的權力。但隨著礦長負責制和噸煤包干制的推行也都逐漸成了一紙空文,瓦斯檢查員形同虛設了,如今連設計人員設計的開采線路都隨意變更,安全檢查員成了應付上面檢查的擺設。后來隨著上頭提出大力發展小煤窯,發展鄉鎮企業,礦山安全問題也日益增多。國有煤礦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以“我的地盤我作主”的行為隨意開設小煤窯,往往是在是在礦區里選一處挖一塊好的煤后將礦井丟棄在那里,既不作回填又不向國有礦說明,結果成了一個暗水庫,導致國有煤礦經常發生透水事故,為此有一陣便有了國有煤礦接收小煤窯的過程,安全問題一度好轉。但好景不長,煤礦改制了,關停并轉,股份制。除了大型機械化采煤的礦井有幾個技術人員外,大學生都不去煤礦了,煤礦有知識有技術的人越來越少,現在只好搞定向培養技術人才,都是農民工挖煤了,安全隱患和事故也多了;隨后又是什么礦山資源的有償開采,于是私人煤礦出現了,他們比當年的鄉鎮煤礦做法更惡劣,根本就不管安全,于是舊社會黑礦主的那套做法也出現了,被關閉的小煤窯私自啟封開采,要關停的被置換,用工頭管理礦工,讓礦工簽生死合同,礦山出了事故隱瞞,將遇難礦工遺體偷偷焚燒等等做法都發生了。在這樣的礦山體制下,煤礦惡性事故就象定時炸彈,防不勝防。安監局的規定、檢查、開會又能頂什么用?每一次重大事故發生的原因嚴格地說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根本就是草菅人命!  

山西省從大局著想,不要帶血的GDP,下決心整合煤炭資源,卻遭到煤老板和一些精英的強烈反對。浙江的煤老板、精英“秋風”和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等上書的上書,發文的發文,極力反對“國有化”,給有關部門扣上“違憲”、“嚴重破壞山西的煤礦業市場秩序乃至一般市場秩序”的帽子。我們有理由發問:當私人煤礦礦難頻發時,當全國范圍內掀起國有企業改制破產潮時,這些人和組織為什么不上書不發文?因為沒有危害到他們的利益。原來,在他們眼里,私人利益高于一切。  

山西對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整合其實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進民退”,但就是如此也還被人稱為“國進民退”。其實我國真正需要的就是“國進民退”,煤炭、航空、鋼鐵等等許多行業就應當理直氣壯地實行“國進民退”。如果真正走上“國進民退”的正軌,按毛澤東思想行事,那么,現在許多行業的頑疾將會消除,國強民富將成為現實。  

  

2010.1.31  

(博客:caijinan.blog.163.com)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2. 日本女優橫宮七海自殺身亡——畸形的社會還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馬南:公開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窮”,為什么大家還懷念從前?
  5.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6. 對菲律賓斗爭的關鍵是,讓它的挑釁得不償失
  7. 《鄧選》學習 (十)
  8. 影評:電影《熔爐》看資本主義特權
  9. 領導者沒有戰略眼光,談啥雄心壯志?
  10.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這是一股妖風
  7.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朝鮮領導落淚
  10.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