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煤老板們抱怨在本輪山西煤改中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也忘記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很少提及自己曾是以前國家煤炭政策不完善時的受益者,他們曾經以幾乎白給的價格得到采礦權,以1.5、2元的每噸的資源費上交后,開采出來的煤賣到300元甚至500元。 由于貪婪,他們不顧一切的從地下挖出更多的煤變現,而不管當地環境惡化。 他們中部分煤老板因為超時間開采和為違規開采業直接導致了礦難的發生。在當前遇到巨大問題時,他們聲稱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不懂得保護自己。”但在他們瘋狂采煤獲利時,法規對于他們是越少越好。
深度調查:浙江煤老板眾生相
2009-11-23 作者:毛明江 來源:網易財經
今年4月拉開的山西煤炭行業重組兼并大幕讓一向低調而神秘的浙江煤老板浮出水面。
他們到底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是普通人想象中開著悍馬嫁女花費百萬的爆發戶,還是看準投資機會只知埋頭賺錢的生意人;是在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中賺得盆滿缽滿的獲益者還是煤炭產業政策變化中的受害者;是打開山西巨大煤炭資源致富大門的開拓者還是當地環境惡化礦難頻發的罪魁禍首。
網易財經近日多方調查采訪,帶來浙江煤老板的真實畫像。
450家煤礦與500億投資
11月18日,杭州西湖邊三臺山賓館,一場有關山西煤改政策的“地方產業政策延續性與企業投資信心”研討會在這里舉行。會場上,一向極少拋頭露面的浙江煤老板,一下子來了十多位。
讓他們愿意反常出現在媒體面前的原因是:他們在投資山西煤炭上目前進退兩難的“困境”。
山西浙商中的煤老板絕大多數是溫州人,其中又以溫州平陽縣居多。
柏姓煤老板,溫州平陽縣水頭鎮人,身著名牌,四十多歲,身材高大,發亮的寬腦門透著生意人常見的精明。他手拿浙江商人常用金屬外殼諾基亞VERTU手機,普通話里透著明顯的溫州口音。他2005年以前做皮革生意,05年以后轉戰投資煤礦,目前在山西和貴州都有煤礦投資,由于他在貴州的煤炭投資運作正常,馬上可以出煤,他臉上的焦慮比其他煤老板要少一些。
“溫州人投資的特點是抱團,當一個人投資煤礦后,親戚朋友父老鄉親都會參與進來。我們這些人都不是一個人投資,我們后面有大股東、小股東、小小股東。可以這樣講,溫州平陽縣85萬人口中,有40萬人直接和間接參與了煤炭生意。”
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平陽煤老板的籌資過程。當某一個煤老板以5000萬買下或者承包一個煤礦后,親戚朋友會以1千萬、2千萬的份額入股成為大股東,這些大股東再去找人幾十萬、上百萬地參股或集資,一直下去會有一萬、兩萬、五千這樣的小小股東。
“但如果你到平陽走一走,隨便路上抓一個問問,肯定有資金投在煤礦里。所以我們都是大家族企業。”
資金來源主要是自有資金、親戚朋友籌款、銀行貸款、民間高利貸。“很多人是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在投資,還有的把養老錢,小孩教育的錢都拿出來投資了。”
談及民間高利貸的利息,他表示年息一般在百分之二十幾,高的可達百分之八十多。
據估算,以溫州為主的浙江商人約在山西投資了450家煤礦。如果按市場價值測算,估計目前浙江商人在山西煤炭的投資大約為500億元。不過,這一數據未獲得浙江和山西兩省的官方確認。
投資軌跡 三個時間點
浙江商人開始投資山西煤炭主要是三個時間點。
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2年左右,這個時候陸續有人進到山西,從打工開始,逐步承包,但規模都很小。這是最早的一批。
不少山西當地人表示,這批最早進入山西的浙江人“挖到了第一桶金”。但也有煤老板表示,最早進去的人實際也沒有賺什么錢。
“那時煤炭不值錢,二三十塊一噸,煤挖出來沒人要,到處倒。”一位自稱進入山西已經有十幾年的煤老板這樣告訴網易財經。
真正的大量投資是在2005年。2004年煤炭價格開始好轉,煤炭價格從每噸二三十元開始扶搖直上,見到有利可圖,溫州商人開始一帶十,十帶百地進入山西大規模投資。浙江資本進入,煤價上漲,山西經濟也快速走高。煤老板們甚至聲稱,整個山西的煤炭市場是他們“背著錢去打開的”。
王姓女煤老板,是網易財經接觸到的唯一一位女煤老板。雖然實際只有40出頭,但她的臉發黑,,看上去操勞過度,給人有50多歲的感覺。她穿著土黃色的羽絨服,根本不像擁有25萬噸煤礦身家2億的煤老板,更像是你在中國鄉村能隨處碰到的農村婦女。
“我們去投資的時候當地都是村辦企業,都是像老鼠洞一樣的小煤窯。他們沒有錢也沒有技術設備進行大量開采。”她告訴網易財經,溫州人介入山西煤礦產業的方式是從承包村辦小煤礦起步,大量的村辦煤礦以“集體掛名、個人經營”的方式運營。
“是我們進去以后打寬巷道,引進現代開采設備,開始正規開采。”她承認,煤價的上漲讓04、05年進入的部分溫州人賺了不少錢。
但好景不長,礦難的頻繁發生,山西開始了煤礦產權改革的第一輪煤礦整合。首個煤礦產權試點選在山西臨汾,其方案是讓煤礦承包人出資買下井下的保有儲量資源,每噸的價格在1元-2.5元不等,也就是所謂的資源有償使用或明細產權。作為回報,政府承諾交了資源價款的煤礦承包者可以永久開采。
2005年7月之后,山西省政府要求壓縮30%的小煤礦,徹底關閉9萬噸以下的小煤窯。后來,門檻又提高到15萬噸。這兩次整頓,使一部分在山西投資的浙商撤退。但更多看好前景的溫州人則響應政策號召,掏錢和集資出來整合一些小煤礦,以達到政策規定的門檻。
煤炭價格繼續狂漲,到2006年煤炭價格已超過300元一噸,盡管有政策風險,但是看到煤炭價格短短幾年翻十倍暴利的溫州人,擋不住高額利潤誘惑。第三批溫州投資者開始于07、08年進入山西投資。
他們要么從當地煤老板中購買煤礦,要么從已準備退出的浙江商人手中轉讓。由于層層轉包和煤礦經營權進行炒作,這批進入的煤老板在購買煤礦中付出最多。
在今年4月啟動的煤改中,07和08年進入的煤老板成為煤炭轉讓這一擊鼓傳花游戲中最后的接棒者,損失最大。
一個瘦高個李姓煤老板正是最后一批進入的。他花2000多萬元拿到了一處30萬噸規模的采礦權,基建和引進設備花了5000多萬元,中間又支付了2000萬元的資源使用費,礦上因通風、排水、人員工資的支出每天在3萬元左右,每年1000萬元。“到現在每天不是賺錢,而是出血。”
真正笑得出來的是當時在07、08年抽身出來的浙江煤老板和當地煤老板。一位當時退出的煤老板告訴網易財經,在08年的時候,媒體就有報道說山西煤老板集體進京購房。當時沒有人注意到這里面的背景其實是當地很多山西煤老板成功脫身了。
焦慮與困境
本以為通過整合收購其他小煤礦達到15萬噸門檻的浙江煤老板們滿以為可以好好挖煤賺錢了。但被他們稱為“第三輪”的煤炭整合來了,這次他們成了被兼并的對象。
“兩次整頓我們拿了兩次錢。就像蓋房子,我們掏錢從1層樓建到了9層樓,本來以為可以住了。但政策又變了,我們只得又咬牙集資,整合其他小煤礦,把房子建到15層。好不容易達到要求了,但現在要求我們把樓建到90層!我們只能成為被兼并的對象。” 王姓煤老板說。
劉姓煤老板,小個子,平頭,其貌不揚,第一眼看到他,你會覺得他更像是街邊擺攤的小攤主。但實際上,90年代他就已經開始在山西投資煤礦,經過滾動投資與兼并其他小煤礦,他現在在山西擁有兩個煤礦,一個20萬噸,一個30萬噸,在浙江煤老板中算是大戶。而且,跟上述女煤老板不同的是,他30萬噸的煤礦是獲得產權。
在前一次整頓中,他20萬噸的礦井兩年前已經被關停,本輪煤改中,他30萬噸的煤礦則被兼并。
“對于政府認為把煤礦收歸國有能加強安全生產、反腐敗,我們都是支持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一直在配合政府的工作。” 劉姓煤老板說,事情到現在的地步,他們并不是反對本輪整合的政策。
煤老板們爭議最大的地方集中在兩點,對他們煤礦的兼并價格和“一刀切”的強制性政策實施。他們最擔心自己的礦被整合掉了,錢卻拿不到。
在評估價格上,同樣的煤礦,煤老板認為值幾個億元,但整合時評估才幾千萬元,巨大的“落差”導致他們與整合方的爭執。他們認為他們的礦井估值是煤礦資源市場價值加上他們累計的投資。本輪煤改中評估機構沒有把當年煤老板們繳納礦產資源使用費而取得礦產資源開采權納入評估,而僅僅是對固定資產,如地面建筑、礦井設備投入等進行評估,
據了解,山西省最新出臺的補償方案是,被兼并重組的煤礦凡是在2006年2月28日之后交納資源價款的,直接轉讓采礦權,兼并重組企業要退還剩余資源量的價款,并按照原價款標準的50%給予補償;在這時間之前交納資源價款的,在退還剩余資源量價款同時,按照原價款標準的100%給予經濟補償。
這筆補償能否保本,煤老板的的答案不一,但基本表示這個賠償會造成煤老板很大的損失。如果按照現在方案賠償,有的說只能拿到成本的一半,有些說只有1/4,有的說“一塊錢的東西只給你1毛錢”。
在此次政策推進中,上述劉姓煤老板說,從來沒有任何部門在事前找他們溝通過,也根本沒有來和他們談價格。補償協議下來后,不管你滿不滿意,必須簽。然后兼并方通知離開礦井,不離開就強行推倒礦上的建筑,炸掉礦井。“沒有溝通的機會和談判的平臺。”
更讓煤老板們擔心的是,即使是在他們以巨大虧本價簽下的兼并協議中,并沒有補償條款,沒有具體補償方,更沒有支付方式。
“我20萬噸的礦在07年因為其他煤礦難被上面要求關停整頓時,有關部門曾答應停產期間給資源補償費和一定的停產補償,但現在快三年過去了,礦還是關著!我到現在一分錢都沒有拿到,上千萬的設備都快爛在里面了。”劉姓煤老板說。
“10元錢的東西只給我5毛甚至2毛,做生意有虧有賠,我們認了,只要給我們錢,我們走路去其他地方投資!但現在根本找不到一個部門可以給我們錢。”煤老板們最擔心這次媒改重演關停小煤礦時至今一分錢補償都未看見的覆轍,讓他們的投資最終血本無歸。
精明與愚蠢
在與多個煤老板的接觸中,網易財經感受到煤老板群體是一個既復雜而又簡單的群體。復雜在于他們投資千差萬別,遭遇各有不同;簡單在于他們本質上是具有強烈財富欲望的生意人。他們既遵守市場游戲規則,又敢于大膽豪賭政策空子。他們一方面精明節儉吃苦耐勞,另一方面在追逐高額煤炭利益上大膽而野蠻。
網易財經接觸的煤老板大多數都是30歲以上的中年人,多數都是溫州平陽的農民,極少有上過大學的人。似乎在他們眼里中一切就是賺錢、賺錢、賺錢。
“溫州沒有任何資源,人多地少,以前外面交通只有水路,在溫州話里發‘死路’。我們每個人都是逼出來的,不賺錢就沒辦法生存,你走在溫州城里你是看不到人像內地一些城市在打麻將的。”煤老板們對于外界對他們財富的猜疑和不滿表示不解,認為自己的財富都是靠精明投資和吃苦耐勞掙來的。
“很多我們投資煤礦的當地人都是喜歡過著出門曬曬太陽,回家打打撲克,喝喝燒酒過一天的生活。”在煤老板們看來,當地人守著巨大資源卻異常貧困是他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
但煤老板們抱怨在本輪山西煤改中遭遇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也忘記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們很少提及自己曾是以前國家煤炭政策不完善時的受益者,他們曾經以幾乎白給的價格得到采礦權,以1.5、2元的每噸的資源費上交后,開采出來的煤賣到300元甚至500元。
由于貪婪,他們不顧一切的從地下挖出更多的煤變現,而不管當地環境惡化。 他們中部分煤老板因為超時間開采和為違規開采業直接導致了礦難的發生。在當前遇到巨大問題時,他們聲稱自己“法律意識淡薄,不懂得保護自己。”但在他們瘋狂采煤獲利時,法規對于他們是越少越好。
他們精明異常,也愚蠢得像貪吃蜂蜜的灰熊,享受甜蜜美味的同時,忘記了被蟄危險。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網易財經就礦難與他們探討,因為徹底減少礦難發生,是本輪山西煤改政策出臺的主要動因之一。他們回答讓人吃驚。
“除非煤礦停了才不會有事故。事故總是有的,很正常,只是看大事故和小事故,看事故的比例和限度。國家和大煤礦也有規定,給煤礦一定的事故比例,比如你這個按規模允許你每年死10個,另一個煤礦允許你死 15個。 ”上述劉姓煤老板說,井下操作總是有危險的,就如同一個人走路不穩還可能摔死,是一個道理。
也許在煤老板的眼里他只是說出了煤炭事故的實情,但以比例和限度還討論礦工的活生生的生命,讓人感覺他們的冷酷甚至冷血。與他們動輒上千萬的身家相比,一個煤老板親自告訴網易財經 他們開給每天冒著生命危險一年到頭井底挖煤的農民工每一個月不到2千元。
這些煤老板還表示,他們的煤礦都是自己管理,出了事故要賠錢,會影響到自己和投資者的利益,所以會拼命的管理好,不容易出事故。他們把山西發生的礦難都推到大煤礦和本地煤老板身上。
正如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晉川所說,煤老板自己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煤老板們現在的困境,是社會轉型期出現的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問題。他們當初沒有意識到轉型期在產權界定的時候會有很多陷阱。當時煤老板作為一個大便宜揀進來,那么現在就是在為揀便宜而付出成本代價。”
路在何方
多數煤老板表示,盡管目前在山西的投資進退兩難,但是他們依然看好資源投資。如果能在山西拿到錢,他們還會繼續到其他地方投資煤礦。
針對此次山西煤礦大整合,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為溫州煤商指出一條應對之路。
在周德文看來,溫州煤老板們,應該走好“三步曲”。首先,要利用一切合理正當的手段,妥善應對“國進民退”現狀,特別是尋求政府的幫助,爭取自身應有的權益;其次,資本也需要“務實”,或者說“識時務”,面對目前的大局,“硬頂”政策估計沒什么價值,大家還是應該趁早“脫身”;最后,就是尋找出路,可以去其他地方繼續投資煤礦,或者投資其他領域,要讓資本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曾任山西省委書記的王茂林則對網易財經表示,山西省進行煤炭資源整合,從長遠的角度看,解決了相當長時間的突出問題,就是煤礦產能集中度太低,小煤礦很難機械化,安全生產不能保證,礦難屢多。并且,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后,能大大降低我國煤生產的百萬噸傷亡率。
王茂林還提到,山西的煤炭資源整合可能牽動到不少人的利益,他希望這些利益上受到這樣那樣影響的人,還是從大局出發,從國家的大局,從山西大局出發,應該支持把煤炭資源的整合這件事辦下去,從長計議這是一件好事。當然作為政府來講,應該實事求是的合理補償,不要去損壞他們的一些基本利益。
相關文章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