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是綱:堅持人大制度難以繞開的話題
作者 蘇杜
時間 2009-03-10
(本文大意:路線是綱,綱舉目張。要體現和保證中共對人大政協的領導,路線正確是先決的和必要的條件。)
中國要堅持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制度的表示,當然再次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對此,我覺得有幾句個人看法,有一說的必要。以下的便是。
“中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是西方的多黨制。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核心,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民主黨派成員或者無黨派人士,肩負的都是人民的重托,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依法履行職責,為人民服務,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這是很對的。的確,要堅持好、完善好、發展好這一政治制度,關鍵是體現中共的領導。不過,接著這層意思,我以為還要往下說: 要體現和保證中共的領導,路線正確更是先決的和必要的條件。
如果打鐵不是自身硬,仍然是“不分社資”下表面上的“資進社退”,實際上的“社退殖進”,從資源到人力的賤賣與白送,那么,人大設不設“議會黨團”,無關宏旨,結果都是一樣的,國家作了人家的“伙伴”,從了人家的“戰略”,怨不得會中有黨,因事結團。
如果不是身正不怕影子歪,仍舊是依重“新階層”,憑資本入黨,并在黨內“謀取發展空間”,還要冠以先進生產力代表,“頻示善意”,像十七大前主流媒體報道的那樣,那么,人大分不分“界別活動”,也無關宏旨,結果還是一樣,中共階級性質發生了改變,怨不得依業為界,別有活動。
如果不是大公無私天地寬,還要“不分公私”,讓“資本進軍農業”去“流轉土地”,要農民賣掉宅基地以“激活十幾萬億民間資本”,那么,按不按“黨派配席”,仍無關宏旨,結果都是一樣,倒退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鴉片戰爭年代去,也怨不得百家百派,一家一席。
如果照樣是“韜光養晦”,再發展為“先禮后兵”,并解讀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那么,搞不搞“兩黨執政”,依舊無關宏旨,結果依然,中國主權受損,領土海疆被佔,前30年情形如何,后30年現狀怎樣,有目共睹。
如果史無前例地尊孔讀經祭祖擊缶并以為先進文化,央視或黨校也以流出“普世理念”為主,那么,稱“代表”還是叫“議員”,更無關宏旨,結果仍無二樣,漸漸進入奴才當道,奴隸作穩的時代,那怕標以盛世,頌以崛起。
如果一面不“追究新階層原罪”,一面將中國革命,包括舊民主主義革命,中國革命黨,包括孫中山的國民黨,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悉數推翻到解放戰爭、抗日戰爭、土地革命、五四運動、辛亥革命直至太平天國陳勝吳廣,并許《炎黃春秋》的頭面人物列席黨代表大會,聽憑其“清算毛罪行”于境內外,那么,代表“直接處理問題”還是“通過會議方式”,結果也毫無二致,中國革命歷史與現實的全面顛覆,獻花或唱歌都無可改變。
如果如前三十年如一日地照尊高尚全、厲以寧、吳敬璉、茅于軾、張維迎、謝國忠、許小年之流為“主流經濟學家”,拍板國策,并發展到向世界招聘“人才”來執中國軍事工業之牛耳,那么,“三權分立”還是“一權獨尊”,結果總是一樣,中國完蛋,自封為“負責任的大國”,或被捧為“第二經濟大國”,均無濟于國運。
總之,論及人大政協,要提及“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不可,就非論及“路線為綱”不可;要提及“路線為綱”,更非論及“指導我們思想的基礎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可。人大政協年年開,愿不愿意是一回事,舉國上下,黨團內外,在歌功頌德之余,如果說有什么“對臺戲”的話,舞臺與演員都在這里。
這樣來說路線是個綱,一定會有人跳起來,罵這是毛分子、極左派。家有300萬的,就會慷慨解囊,懸賞百萬,招募勇夫,輕則網上刪貼,重則網下封門了。然而,這卻恰恰成全了“路線是個綱”。世有有錢之士出錢,有勇之夫出力,即便是人大政協里沒有“議會黨團”,沒有“界別活動”,他們也會“會外黨團”,“學術活動”,上山論劍,開壇授徒的。原全國人大某副委員長最近關于“房地產列入十大振興產業”的“講課”,便是“對臺戲劇性”的“學者觀點”。據說還有個什么“深青社”, 雖不是名“黨”稱“團”,結“社”也同樣“活動”。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后30年可能改變了許多衣食住行,但馬克思毛澤東所指出的世事風云,卻半點也沒有改變,小小環球,還是照樣激蕩。“走資派”,“走殖派”,“走社派”,都在走,“路線”之爭,在所難免。這是“中國老人1978”或“中國青年2000”所難以接受的,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