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的對比照片:30年前中國男人留著辮子
云淡水暖
30年的紀念文章,中國人各界別人士按照自己的感受在做,30年成就斐然,大張旗鼓地講,理直氣壯地講,是需要的,也在情理和意料之中。在紀念30年的各種文字、聲音、圖像中,對比手法也被信手拈來,30年前如何苦、30年前如何落后、30年前如何“封閉”,然后再把GDP數據一說,把進出口總額一說,把高速公路、高樓大廈、漂亮街道一亮,一篇報道就成了,對比結果是現成的。
因為成就舉世矚目,老外們也湊熱鬧來了,在英國眾多的“大報”、“小報”(報紙的篇幅為大開張或者小開張)中,《衛報》是一家開張不大不小的報紙,其開張叫做“柏林式”,《衛報》的老板說其銷量有32萬份左右,而《衛報》的歷史有180多年了,是一張老牌報紙,原先是大報,經過改革,現在算是“不大不小”報,還有網絡版。對30周年紀念這一件絕對是值得一書的新聞專題,《衛報》也沒有落下,也對比了一番。
12月18日,《衛報》網絡版上有一篇圖片報道,題目叫做“China then and now (20 pictures)”(當時(1978年)的和現在的中國(20張圖片))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gallery/2008/dec/18/china-reforms?picture=340839139),該報道還加了個題記“Alternate images from 1978 and current times show how much China has changed in the 30 years since Deng Xiaoping's reforms(用1978年與如今的圖片相互對比:自從鄧小平的改革以來30年間中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該圖片報道一般用黑白照片表現“Then”(1978年),用彩色照片表現“Now”(現在),對比當然是強烈的,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下面這一組:
Metal workers take their lunch break in a factory cafeteria(金屬廠工人們中午在工廠食堂用餐)
Workers soldering circuit boards on a production line at a toy factory in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廣東省汕頭的玩具廠工人正在焊接線路板)
從圖片中看出,“Then”時候的“金屬廠”的工人臉上掛著笑容,吃得開心,女工們很健康,的男工人們光著膀子,也透出來壯實,沒有“挨餓”的嫌疑。至于“Now”時候的玩具廠女工們,工作也很勤奮。然而,這組照片背后,還應該有一些對比:“Then”時候的“金屬廠”應該是公有制(國營、集體),工人恐怕是“吃大鍋飯”,捧的是“鐵飯碗”,8小時工作制,看病有報銷。“Now”時候玩具廠絕對是私營的,工人上班干十幾個小時,許多情況下是不簽合同的,有病得熬著,金融風暴一來,玩具業紛紛倒閉,工人們加入“返鄉潮”了。
而下面這一組照片,就徹底顛覆了《衛報》這家180多年的新聞界“老店”的“嚴謹、客觀、公正”的光輝形象,請看:
A medical practitioner treats a patient's foot on the street(一位執業醫生在街頭為人治療腳病)
Nurses treat a baby as his mother looks on at a hospital in Hefei, Anhui province(安徽合肥的醫院里,一位母親在注視護士照料小寶寶)
在第一張照片中,有三個人物,一個坐在街道邊上的男“執業醫生”,一個背靠一間破屋的醫腳的男病人,一個抽著旱煙的老者,這三個人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留著前清時代的辮子。顯然,180多年歷史的著名大報的采編者的時空概念倒置了,把前清的街頭情境硬是安到“Then”(1978年)的頭上,以此來表現他們所謂的“Alternate images from 1978 and current times show how much China has changed in the 30 years since Deng Xiaoping's reforms(用1978年與如今的圖片相互對比:…30年間中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不知就里的咋一看這樣的“對比”,簡直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變化么。
這是簡單的“疏忽”么,看來不是,因為在《衛報》自己編排的10組20張照片中,其它對照組中,“Then”時候的人們的樣貌,完全不是這種風格,看看上面那張“Then”時候的“金屬廠”的工人在食堂吃飯的照片,上面健康壯實、談笑風生的工人,哪里有半點清朝街頭窮人的影子?完全不同的時代風格,百年老報的采編們就分辨不出來?
《衛報》這樣的對比30年,實在是駭人聽聞了,其把對比的對象,活生生地提前了100多年,以此來顯示“30年間中國發生了多大的變化”,是贊美還是歪曲呢,草民不知道。但是,這樣的“對比”,客觀上起到了一個作用,就是“抹黑”,或者說“妖魔化”,抹黑“Then”,妖魔化“Then”,把“Then”表現得越落后,越不堪,效果越強烈。
可能還有另外一種潛意識在作怪,就是在《衛報》們心目中,30年前的中國的“Then”,與1840年《衛報》們的先人們用卑鄙的鴉片貿易、用野蠻的堅船利炮侵入中國的“Then”,“沒有什么兩樣”,所以,在搞“對比”題材的時候,材料的選擇,如此地“順手”。而英國的《衛報》的讀者群,顯然是英國公眾,這組照片給英國公眾所帶來的,應該是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向“30年前的中國人還留著辮子”→“多么封閉”呀、“多么落后”呀、多么…呀…。不知道西方的傳媒界有意無意地這樣抹黑中國的30年前,會給西方的人們帶來什么樣的偏見,而這種極為荒唐的“對比”,不知道是在“幫”中國謳歌30年還是在幫倒忙。不過,留辮子的男人“Now”倒是有了,據說是在表達一種時尚、反叛、前衛的風格。
對比可以,“溫故而知新”也可以,但是不能走極端,《衛報》的采編們就走了一個極端,“真理再前進一步就成為謬誤”,靠抹黑、妖魔化“Then”來映襯“Now”的光彩,可能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而這樣的伎倆,在《衛報》們的文字當中,也比比皆是。像《衛報》這樣的駭人聽聞的“對比”,不會誤導有頭腦的中國人,但會誤導西方民眾。
有趣的是,草民有一天聽到電視臺播放一則“對比”的報道,是關于政法方面的進步的。說近年來立案若干萬件,覺得很模糊,是在說“Then”的時候治安狀況差、犯罪率高呢,還是說“Now”的時候很太平呢,不得而知。
對比就對比,實事求是地說,別靠抹黑、妖魔化“Then”來加強效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