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構價值目標(改革)共識以及機制整合共識問題的幾點思考
田忠國
一般認為,我國到了改革攻堅時期,但是,右翼認為,我國自由經濟改革一是不徹底,二是政治制度改革沒跟上,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矛盾,所以,改革已經到攻堅階段。在右翼中,又以 茅于軾 先生的觀點為主要:“改革在中國造就了約占總人口5%左右的富人,他們是中國的中堅力量,而另外的95%中的很大部分,則因為信仰毛澤東思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由此可知,右翼改革攻堅的目標就是完全建構一套富人的制度機制。左翼認為,我國三十年的改革,成就巨大,但是,改革成果由不到0.4%的家庭,占有了75%以上的改革成果,而99.6%以上的家庭,僅分享到不足25%的改革成果(新華網數據),從改革成果的總量上說,成就是巨大的,但從改革成果的社會分布上看,貧富差距巨大,撕裂了價值目標,存在嚴重的社會矛盾,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并由社會動蕩引發大規模的暴力革命。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大陸150萬個家庭占有全國財富的70%,而在發達國家,一般情況下是5%的家庭占有50%至60%的財富,中國已經成為財富最為高度集中的國家之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countryside/2006-10/18/content_5216484.htm
我個人認為,我國即存在“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也存在普通民眾消費能力嚴重不足和占有率嚴重膨脹的矛盾,也既生產嚴重過剩和無錢消費的矛盾;既存在國內消費能力嚴重不足和出口退稅補貼外國民眾的矛盾,也存在內需與出口結構嚴重失衡的矛盾。而新一輪的投資與刺激生產的計劃與救市措施,必將導致新的生產與消費的嚴重矛盾。這些矛盾的積累,激化了社會階層的矛盾與沖突,并將引發大的社會動蕩,由社會動蕩引發大規模的暴力革命的可能性。
有人可能認為,我這是過慮了,因為,按照他們的觀點,現在是天下太平,中國五千年歷史還沒有這么好過。但是,我國農村有句不中聽但很切合現實的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然,我的過慮也是事出有因的。因為,在我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內在的價值邏輯因果律,比如,以 茅于軾 先生的話為例,我國的改革造成了5%左右的富人,而這個5%左右的富人階層,是我國改革的中堅力量,而95%左右的普通民眾,是信仰毛澤東思想的,對改革具有很大的破壞力量。由我國改革設計師之稱的 茅 先生話可知,我國過去的改革路線,走得是一條富人路線,是與95%左右的普通民眾向往的改革完全對立的改革路線。
也就是說,5%的人和95%的人,是矛盾甚至是對立的。這種社會狀態,我個人認為,對于國家的未來來說,不要說發展,就是安全也成了大問題,這是一。其次,不僅對國家安全不利,而且,對于不足5%的少數人來說,也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印度的連環爆炸案,并非有人放著好日子不過,而是他們沒有好日子過,由階級矛盾形成的。再次,任何國家的發展,其前提條件就是要有一個安定的國內環境,如果由階級矛盾引發社會動蕩,沖突不斷,甚至是武裝沖突,連基本的生產條件都沒有,發展從何而來?
所以,以95%人口的貧窮,換取5%人口的富有,其發展模式是不科學的,不僅僅不科學,而且是反科學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科學原理,其實并不復雜,也就這么幾句話:官權民治、官始為民、政經制度、民主選擇、國家意志、路線為先、動態均衡、和諧有序。用毛澤東主席的話說,就是官員要為人民服務,但所有的官員,如果沒有民權治理,都會在無治狀態下權力欲望熾盛,最終毀掉為人民服務的初衷,甚或毀掉基本的做人良知。而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呢,如果光有官員或精英選擇、決定,其政治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就會逐漸朝有利于官員和精英的方向轉變,所以,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要由民做主、民選擇,這才會朝動態均衡、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而這一切,必須形成國家意志,保障國家路線不走偏、不背離。
國家意志是什么?是民眾的共同意志也。5%的人口,是不是國家意志呢?不用說,它不是國家意志,因為,國家意志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意志,也就是說,95%的人口意志才是國家意志。由此可知, 5%做出的反95%的選擇,都是反民眾、反國家的。
對此,高層應該有明確的意識、明確的選擇,也就是說,在5%與95%之間,做出個選擇。這個選擇,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是用95%的意志,整合5%的意志,還是用5%的意志,整合95%的共同意志,這關系到黨和共和國的前途命運。
正是在岐途與迷茫的時候,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適應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我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我們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推進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們需要借鑒人類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我們要始終堅定不移地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壯大愛國統一戰線,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更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這就為中國的未來指明了政治方向。
但是,正確的政治方向需要對方向的強有力的管理,需要機制整合共識,因為,5%的人口,掌握著中國75%以上的資源和95%以上的政治資源,這就需要人民民主機制,也就是說,決定國家政治經濟制度的只能是95%的那部分人,而不能是5%那部分人。
從這個角度說,如何保障95%人口的人民民主權利,也既對國家政治經濟制度的選擇權、決定權,就成了我國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因為,人民民主權利,需要程序化、規范化予以保障。沒有程序,就沒有人民民主機制的渠道,沒有規范,就可能導致社會失序。
由此可知,程序化、規范化是人民民主的保障,沒有人民民主的程序化、規范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民主權利。一般認為,西方的程序民主容易操作,而人民民主缺乏可以操作的程序,不容易實行。
其實,這是對人民民主的誤解。我個人認為,人民民主需要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有了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就有了人民民主的價值邏輯,有了人民民主的價值邏輯,就有了人民民主的程序機制。因為,程序機制是價值邏輯的準確表達。
也由此可知,我國缺乏人民民主和程序化、規范化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說明我們缺乏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缺乏價值邏輯的研究者,并將價值邏輯程序化的研究人才。或者說,既便有價值邏輯和價值邏輯程序化的研究人才,但我國的主流精英,為了各自的私人目的,對這方面的人才扼殺之、阻止之,使他們難有發揮才能或表達的機會。我個人認為,這是我國人民民主進程遲緩的主要原因。
要使這方面的人才在人民民主建設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國家要下大力氣破除精英霸權,為他們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另一方面,要把他們的治國智慧,納入國家決策的渠道。我個人認為,這才是為政者的明智選擇。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