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奇跡與挑戰
——2008年11月14日在北京師范大學的講演提綱
左大培
一、據2007年的《中國統計年鑒》,1978年到2006年的28年間中國年平均經濟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約9.7%。后來的2007年經濟增長率為11%多。到2008年中國在30年間年平均增長近10%,創造了長期高增長的經濟“奇跡”。
二、奇跡的原因:有人說近30年中國經濟奇跡的原因是“改革開放”,這首先沒有清楚地說明促進增長的實際因素,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誤導:似乎自由化(包括對外的)、市場化、私有化就可以造成高增長。
與菲律賓的比較可以證明,西方生產率和收入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學技術水平高并有現代的政治經濟組織與之相適應。落后國家出現高經濟增長率(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日本、韓國、臺灣),是由于建立了這種現代的組織并能夠很快地學習和掌握現代的生產技術。
中國最近30年高增長的根本原因也在這兩方面。而這兩方面的基礎是在1949-1978年間形成的。1978年以前不僅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在急劇提高,而且那時形成的企業和單位使中國人掌握了形成組織的手段,掌握了學習、研究和開發科學技術的方式。
就經濟制度方面說,事實上,在市場經濟中有正確的國家計劃指導、有一個強大的國有部門(包括國有企業),才能在落后國家中造成高速經濟增長的奇跡。
由這幾方面看,中國的經濟奇跡其實應當從1952年就開始。據1999年的《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年平均經濟增長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1952—1957年的5年中也超過9%。1957-1965年的8年僅為4%,1965-1976年的11年將近5.7%。1958年之后倒退是由于“大躍進”時期的非科學的急于求成,破壞了國民經濟的適當比例關系,“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追求過度公有化的極端化所有制政策又造成了農村的經濟災難。而1966年以后的低增長則是由于政治上的動蕩:低增長特別是負增長都是發生在政局動蕩的年份。一旦消除了政治動蕩,穩定了政局,取消了過度公有化的極端化所有制政策,再有相對科學一些的計劃指導方針,中國經濟就能夠出現1953年式的持續高增長。
中國最近30年經濟奇跡的另一大原因:國家一直對經濟實行強有力的計劃指導和對外保護,這種計劃指導和對外保護一直到最近10年才變得極為松弛。
三、最近20多年放棄了自主的科學技術研究和開發,有意識地不發展國有經濟,實行“撥改貸”等錯誤的融資政策,導致中國企業難以作大作強,無法進行長期的技術研發,技術落后的狀況無法改變,依賴從外國進口機器設備、集成電路等。最近十年的“企業改制”更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激化了社會沖突。
四、挑戰: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環境污染和資源問題,技術自主發展能力不足導致的持續增長能力不足、經濟被外資企業操控和過度依賴少數發達國家的市場等問題,都成為中國經濟進一步持續增長和現代化的障礙。經濟大國與軍事弱國的不平衡狀態制約著中國的崛起。
五、目前中國的股市暴跌,城市住宅售價開始下降,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造成了總需求萎縮的外部經濟環境。
股市、樓市的劇烈波動和西方的國際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一系列根本矛盾和弊端的產物:
1. 要在私有制的基礎上實行完全市場化的交易,這與現代的人性化社會、保障人的最基本需要的社會要求相沖突。引發西方金融危機的美國“次級貸款危機”,是房地產貸款違約造成,而“房利美”、“房地美”等與政府有關聯企業大量購入由次級貸款支持的債券,則是為了將美國已有60%的“住房私有率”進一步提高。中國“支持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也有同樣的理由。這種政策導致住宅售價的暴漲和波動,結果是人民的居住需要沒有滿足,金融業卻出現壞賬;
2. 自由的個人往往不想償還債務,這破壞了私有制和市場交易契約的基本原則;但是為克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固有的總需求不足的弊病,政府和金融業又都有內在的動力去動員人們借款。這樣造成的違約不償還債務直接引發了美國“次級貸款危機”,而且可能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問題;
3. 投機和賭博狂熱給整個經濟造成災難。其表現:股市的投機和波動;西方的“金融衍生產品”惡性爆炸式發展,主要是受這種投機和賭博動機推動,如“信貸違約掉期”的“交易”就是如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