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已經與“發展、快速、現金、富?!钡鹊仍~匯構成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夢境,與“改革”一樣,成為中國當代史的關鍵詞。
一
開放從來都不是抽象的開放。和西方世界不一樣,中國的開放,必須依據這個巨大的社會經濟系統的獨特本體性質來進行。在改革開放前,這個系統至少在四個方面區別于其他經濟系統:
A中國是個社會主義國家,其所有制主要形式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
這一性質決定了,中國的開放必須立足于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的所有制性質來進行?! ?/p>
毛澤東同志指出:
“外國資產階級的一切腐敗制度和思想作風,我們要堅決抵制和批判”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74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74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所有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那么中國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嗎?顯然不是。中國的開放必須能夠確保社會主義性質。在政治上要與資本主義國家嚴格劃清界限,而充分利用西方的資金和技術。否則就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p>
B中國是個有經濟主權的獨立國家,而不是任何一個國家、階級或個人的領地或殖民地;
如果中國的所有主權都掌控在外國某個人或某個階級的手中,中國還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嗎?顯然不是。主權在別人手里,那么我們就會受人控制,喪失主動權。經濟主權表現為經濟實體在多大程度上服從國家主權控制,如果大多數經濟實體不能服從主權的控制,那么就是“失控”。毛澤東同志一貫主張在對外交往中要掌握主權,在《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文中,他指出:
“我們不能學國民黨那樣,自己不動手??客鈬?,連棉布這樣的日用品也要依賴外國。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
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一文中,毛澤東又說:
“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么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 ?/p>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35頁)
C中國是個東方國家,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特征,并為大多數中國人所認同;
試想如果所有的公民都信奉西方文化和宗教,那么中國的東方文化特征還能存在嗎?中國具有與西方乃至地球上的其它國家不同的東方文化和思維特征,因而擁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文化的價值觀為大多數中國人所認同、是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獨特貢獻。開放意味著外來的文化進入,內在的文化特征將與外來文化產生競爭和融合,趨同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對外國先進文化和技術有選擇的學習則充分體現我們的經濟主權,毛澤東同志就告誡我們:
“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740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D中國是個人口多而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
這一性質就決定了我們在對外貿易中必須高度關注我們的資源能否支持對外交往中對資源的需要。對外的交往必須要從改善這個國家的人民福利出發,節約資源、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從中獲得比較利益。
從1949年到1978年,新中國正是基于我國這四點性質進行對外開放的?! ?/p>
二
作為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同志清醒地認識到對外貿易的重要性:
“關于同外國人做生意,那是沒有問題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現在已經開始做,幾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競爭。我們必須盡可能地首先同社會主義國家和人民民主國家做生意,同時也要同資本主義國家做生意?!薄 ?/p>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35頁)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糾集許多帝國主義國家及其仆從國家軍隊,發動侵朝戰爭,企圖占領朝鮮,進而進攻中國。另一方面,美國等14個資本主義國家,在巴黎成立了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封鎖、禁運的組織——“巴黎統籌委員會”,尤其將中國作為封鎖的重點,并使封鎖逐步升級,開始對輸入中國的物資和駛往中國的船只控制,取消所有已經核準出口駛往中國的特種許可證,受管制的物資達2100余種。美國還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對中國實行禁運的提案,致使參加禁運的國家達36個之多。以至于毛澤東同志說:
“比如上海吧,解放以后本來是開放的,現在卻被人用美國的軍艦上所裝的大炮,實行了一條很不神圣的原則:門戶封鎖?!薄 ?/p>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507頁)
蔣介石的海軍也參與了對中國大陸的封鎖。從1949年到1955年,先后有16個國家的二百多艘商船遭到蔣介石海軍的攔截?! ?/p>
針對以上情況,新中國是否就關上大門了呢?沒有。毛澤東同志說:
“為了使我國變為工業國,我們必須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已經有四十年了,它的經驗對于我們是十分寶貴的。大家看吧,誰給我們設計和裝備了這么多的重要工廠呢?美國給我們沒有?英國給我們沒有?他們都不給。只有蘇聯肯這樣做,因為它是社會主義國家,是我們的同盟國家?!薄 ?/p>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01頁)
毛澤東主席親赴蘇聯,與斯大林的多次會談,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并簽訂蘇聯貸款幫助中國建設的協議,年利率僅為百分之一,這是十分優惠的。后來,蘇聯又幫助中國援建了156個大項目,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工業化的進展?! ?/p>
可見,新中國在建國之初便敞開國門發展與世界友好國家的往來。 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進出口總值僅為11.35億美元。毛澤東積極實行南北開放的策略,對外經濟合作重點轉向蘇東,進而利用西方國家的矛盾,與北歐一些國家(如瑞典、丹麥、芬蘭)建立了經貿關系。同時,以香港為基地與美國、西歐的一些國家進行經濟合作和開展貿易往來。1951年我國進出口達19.6億美元,同資本主義國家貿易額達9億美元。并提出了“對日五年一億英鎊貿易問題”的設想?! ?/p>
新中國還在廣州開辦進出口交易會,拓展對外貿易渠道?!皬V交會”創辦當年,兩屆出口總額8687萬美元,約占當年全國創收現匯的20%。1957年到1965年,廣交會艱苦創業,奠定了未來的發展基礎。統計顯示,從1966年春交會至1977年秋交會,到會客商由6533人增加到17370人,國別地區由61個增加到110個。從1966年至1977年,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214.39億美元,占同期全國出口總額41.53%。其中1972年、1973年,分別占當年全國出口總額54.37%、51.01%?! ?/p>
1971年,由于我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特別是毛主席1972年2月邀請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敲開了美國的大門,打破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封鎖?! ?/p>
我國的進出口總額增長更快。1972年上升到63億美元。1973年比上年增長74%,達到109•8億美元(其中,進口51•6億美元,出口58•2億美元)。1974年比上年增長32•7%,達到145•7億美元。(見《陳云傳》第1407頁,第1433頁)對外貿易的結構也發生巨大變化,對資本主義國家的進出口占75%,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進出口只占25%?! ?/p>
(《陳云傳》第1406頁)
到1978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發展為206億美元。
以上的事實表明,1949到1978的29年時間里面,中國不但沒有自我封閉,反而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獨立自主地擴大開放。
三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1979年,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廣東、福建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深圳、珠海、廈門試辦經濟特區。1979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4年4月,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這14個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區為經濟開放區?! ?/p>
1994年1月11日 ,國務院作出《關于進一步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我國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目標是:統一政策、開放經營、平等競爭、自負盈虧、工貿結合、推行代理制,建立適應國際經濟通行規則的運行機制?!?996年4月1日 ,我國對4000多種商品進口關稅進行大幅度削減,關稅總水平降至23%。 1996年12月1日 ,中國開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 2001年11月10日 ,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文件,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中國將享受多邊貿易體系多年來促進貿易自由化的成果,享受多邊的、穩定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中國享受的權利有助于中國商品進入國際市場。但中國也必須承擔相應義務?! ?/p>
在掃除了對外貿易的許多體制障礙以后,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日益融合:
2007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猛增到21737億美元,增長了104倍。其中,出口總額從98億美元增加到12178億美元,增長了124倍;進口總額從109億美元增加到9560億美元,增長了87倍。1979-2007年進出口貿易年均增長17.4%,其中出口年均增長18.1%,進口年均增長16.7%。
與此同時,利用外資也大幅增加:
從外商直接投資情況看,1983年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僅9.16億美元,2007年已達到748億美元,24年增長了81倍;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累計超過7700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為20.1%,遠高于同期我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
2007年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748億美元,加上金融領域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合計約835億美元,占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5.4%,占發展中國家的19%。我國從1993年起已經連續15年成為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ㄖ袊y計局報告《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偉大轉折》, 2008年10月28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上述統計表明中國經濟與外界交往和聯系是在不斷擴大和加深的。但從另一方面看,中國社會經濟一方面在享受開放帶來的好處,但同時也在接近某種限度?! ?/p>
四
人類社會經濟系統是否是開放的系統?如果這個系統是開放的,是否有一定的限度?
1969年,伊里亞·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普里戈金提出了一種新的熱力學理論——“耗散結構理論”。在他看來,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乃至社會的、經濟的系統,他們都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遠離平衡態是指系統內可測的物理性質極不均勻的狀態。通過熱力學的分析,他認為,開放系統會通過自發的對稱破缺,從無序進入有序的耗散結構狀態。
任何一個人類社會經濟體都是開放的,開放是任何人類經濟系統的基本屬性之一。與開放相統一,封閉也是任何人類經濟系統的屬性?!昂纳⒔Y構理論”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任何遠離平衡的系統是它的子系統有機聯系的整體,它與周圍的環境或其它系統存在明顯的邊界。如果不存在這樣的邊界,系統與周圍環境或其它系統是融合的,那么系統就沒有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必要,系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p>
這就是說,系統的封閉與開放是辯證統一的。系統依據一定的邊界將自身與環境和其它系統區別開來。系統的開放不是無條件,無邊界的;系統的封閉也不是絕對的。開放是相對于一定封閉的開放,封閉是在一定開放條件下的封閉。所以,開放是相對的。沒有封閉就沒有開放,“開放與封閉”是一定程度上的“開放與封閉”。當我們說某種程度的開放的時候,就實際上肯定了某種程度上的封閉?! ?/p>
開放與封閉是如此的統一,開放可以被認為是某種程度的封閉,它是作為極大值的“絕對開放”和“絕對封閉”的之間擺動的相對值。但是在這個數軸上還存在一個維持系統性質的閾值。這個閾值就是開發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系統的性質將發生改變。因為系統開放度超過這個限度,系統與外界將發生不可控的融合,外界因素通過開放的界面進入系統內部,通過部分質變的不斷積累,達到整體性質的轉變?! ?/p>
五
許多現象已經表明,中國的開放已經觸及開放的限度。
一、對外貿易依存度過深:
根據相關數據測算,全球平均貿易依存度2003年接近45%。其中,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38.4%,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為51%,我國2004年和2006年的外貿依存度為68.44%和65.51%,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較多?! ?/p>
(程恩富:《五個提升促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國經濟周刊》2008年第11期)
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意味著,外界經濟的任何變動都將通過外貿途徑傳導到國內,影響到國內的經濟穩定。同時依存度過高,也就把經濟增長和改善的主動權轉交國門之外,國內的經濟調控措施將失去效力?! ?/p>
二、外資對我國市場控制加深,經濟調控逐步喪失自主性?! ?/p>
由中國并購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國產業地圖》一書指出,中國每個已開放產業的前5名都由外資公司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的三資企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外國投資企業決策和銷售“兩頭在外”,可以自主決定企業的生產經營,就使得我國的經濟調控自然失去效力?! ?/p>
自1993年以來,外資在我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到2004年已接近31%,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2.25%?! ?/p>
從產業市場控制層面來看,我國第三次全國工業普查資料表明,截止到1995年底,在517個小類行業中,外資市場占有率超過30%的就有133個行業。在133個行業中,外資市場占有率介于30%—40%的行業有50個…
2004年,我國工業39個分行業中,已經有9個行業的外資市場占有率超過了40%,4個行業過半,其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和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等兩個行業的外資市場占有率甚至超過了70%。
(作者:李孟剛 蔣志敏 李文興,《中國產業外資控制報告》, 文章發于:新浪 )
三,定價權喪失,利潤流向國外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吳越人認為: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出口持續高速增長,1978年至2004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長了55倍,年均增長16.7%,遠遠超過同期GDP的增長速度。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只不過是外資企業的出口增長?! ?/p>
他估計
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已經超過了5000億美元,以10%的利潤率計算,每年匯出的利潤在500億美元左右?! ?/p>
(《中國過度“外資化”的危險》,《中國證券期貨》雜志2005年5月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最近報道說,
“Wanda無線鼠標是羅技公司最暢銷的產品之一,在美國的銷售價大約為40美元,其中,羅技拿8美元,分銷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Wanda零部件供應商拿14美元,生產地中國從每只鼠標中僅能拿到3美元。負責營銷的公司在加州弗里蒙特,這里450名員工的薪水比中國蘇州裝配廠4000名中國工人的薪水總和還要高出很多?!薄 ?/p>
以大豆和大豆加工也為例。目前,ADM、嘉吉、邦基、路易達孚等跨國公司占有了中國進口大豆量的80%。而全國仍在開工的97家成規模的大豆加工企業中,這些外商獨資或參股的企業年加工能力已占全國大豆總壓榨能力一半以上。《中國經營報》 2008年1月6日 報道:
現在我國大豆產業的外來投資者大都是跨國糧商,他們投資我國大豆加工業是以銷售“洋大豆”為前提的。“如ADM收購了華農集團湛江油脂廠30%的股份,卻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購權。這說明跨國糧商并不想利用我國大豆加工企業來賺錢,更不想冒大豆加工業的風險,只是想通過參股來獲得進口大豆的話語權,把我國大豆加工業作為變現國際貿易利潤的一個環節。”
就這樣,進口大豆取得了中國大豆市場的主導權和定價權,國產大豆只能根據進口大豆的價格進行定價,據黑龍江糧食市場信息中心多年的觀察,國產大豆一般在進口大豆的港口價的基礎上降低250元左右定價?! ?/p>
(《跨國糧商的陽謀:中國大豆的退化路徑》,《中國經營報》, 2008年01月06日?。?
另外,外資企業也在通過各種途徑避稅,將大量利潤轉移至國外:
外資企業虧損面大的情況普遍存在。外資企業賬面虧損目的就在于避稅。目前外企避稅主要有6大形式:購銷兩頭在外,通過“高進低出”將利潤轉移到境外;虛增投入固定資產設備價值提前收回部分投資額,且虛報企業年度折舊費用,使企業遲遲未能進入獲利年度;以支付專利、專有技術、商標、商譽等特許權使用費、銷售傭金、回扣等形式將利潤匯出境外;集團內部實行上、中、下游產品的多環節提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以支付網絡維護、廣告、咨詢等勞務費用轉移利潤;利用資本弱化,通過關聯企業資金融通提供貸款支付利息或不收取利息等形式轉移企業利潤?! ?/p>
有數據表明,外企在中國平均虧損達51%-55%,年虧損金額逾1200億元。另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4月份,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利潤(1075億元)下降幅度為3.5%。對此,國家稅務局官員認為,虧損企業2/3屬于非經營性的原因,意在避稅。保守估計,我國一年流失的外資企業稅收已達300億元。
(高 白:《看合資企業是怎樣轉移利潤的,《經濟與社會觀察》2005第14期)
四、跨國公司在華“造污”問題嚴重
2006年10月30日 《中國信息報》報道:
2004年以來,有33家在華知名跨國公司因違法違規排污被各地環保部門曝光,其中包括5家2006年“世界500強”企業。
五、外資涉及大量貪腐案件
有報道稱,中國在最近10年至少調查了約50萬起腐敗案件,其中64%與國際貿易或外商有關。世界銀行更估計,每年向發展中國家出口金額的5%─500-800億美元都流向了當地的腐敗官員?! ?/p>
(中國調查50萬起貪腐案:64%涉外商,新華網)
六、 對外貿易資源消耗巨大,資源對外依賴深重,環境成本高昂
中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目前占世界GDP的約5%,然而卻消耗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煤炭丶鋼鐵和棉花,以及將近一半的水泥。2005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20億噸)比美國丶印度和俄國的總和還要多:十年前,中國還是一個完全的石油出口國,而現在已經變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p>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王玉慶 2004年12月10日 在“環境與循環經濟國際研討會”上提到,中國萬元GDP能源消耗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3至11倍。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資源榨取性的過度消耗甚至浪費的基礎之上,并往往以犧牲環境和犧牲後代的機會獲得。對於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生態環境窘境,中國環??偩殖姓J:中國45種主要礦產15年後剩下6種,5年以後 70%以上的石油依賴進口;無論在全球范圍內還是局部范圍內,中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諝夂退奈廴疚餄舛榷际鞘澜缟献罡叩模@損害了人身健康丶也造成了農業收成的損失。根據中國國家環??偩趾褪澜玢y行最近的報告,空氣和水污染使中國損失了5.8%的GDP。
中國不僅自身資源消耗巨大,而且還越來越依賴進口資源,一旦發生戰爭,那么經濟命脈就直接讓渡給外國,經濟崩潰不可避免?! ?/p>
七、對外經濟技術依賴性提高
有人這樣概括在中國的外國投資商:他們拿出30%的資本,擁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潤,中國的資本只能拿30%利潤。而對OEM這種貼牌生產,有專家估計,外國人拿走了92%的利潤,中國最多拿到8%?! ?/p>
1990年以來,中國允許另外一種外國直接投資模式出現,即從中外合資轉向外國獨資?,F在,外商獨資企業占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65%,而且它們主導了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與合資企業相比,獨資企業更不愿意向中國企業轉讓技術,而且獨資企業也沒有象外資企業那樣受合同約束而必須與中國合作者分享技術。為了占據中國市場更大份額,它們極力對自己的技術保密?! ?/p>
六
對外開放不能沒有限度,開放不能觸及社會主義的、經濟主權的、東方文化、資源環境價值的底線。
系統的性質是由內在的主要子系統和構成成分的性質的決定的,當子系統和成分在一定量的規定性上同質,那么系統在整理上就將表現為這樣的質,這種量的規定性就構成了一定的限度。當我們說生產資料公有制和集體所有制是主要的所有制的形式的時候,我們必然認可“主要”是某種量的規定性,一旦這個所有制不是占“主要地位”的時候,那么這個所有制特征就改變,而無論人們是否認同?! ?/p>
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時候提出:
“量變和質變是對立的統一。量變中有部分的質變,不能說量變的時候沒有質變;質變是通過量變完成的,不能說質變中沒有量變。質變是飛躍,在這個時候,舊的量變中斷了,讓位于新的量變。在新的量變中,又有新的部分質變?!薄霸谝粋€長過程中,在進入最后的質變以前,一定經過不斷的量變和許多的部分質變。在社會領域,還有個主觀能動性問題。如果在工作中不促進大量的量變,不促進許多的部分質變,最后的質變就不會很快來到。”
(龔育之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P163~164)
在這個談話中,毛澤東同志從哲學意義上闡明了系統的質變起源于量變,而量變同時是部分的質變。而量變的一個來源是系統的開放造成了一些外部異質因素進入系統內部,并引起系統內部一定量的子系統的質變。
如果沒有開放,質變就喪失了前提條件。這個所謂的條件之一就是系統的開放超過必要的限度。小于這個限度,系統的性質可以得以保存,而超過這個限度,系統就為性質的改變創造了條件。以我國當代各地域方言為例,方言的形成得益于在我國古代較長的時間內,各地相互之間交通不便,較為封閉的環境有利于各地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風俗方言的形成。而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各地相互交流頻繁,相互融合,地域文化風俗方言必然受到強勢文化的干擾,而有的風俗和方言開始因為沒有繼承人而逐漸衰落。可見開放為交流創造了條件,也為強勢文化的進入創造了條件?! ?/p>
同樣,就中國這一獨特的人類社會經濟系統而言,如果處于不可控的開放條件下,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東方文化特征、主權國家性質和資源可持續性,就會受到強勢社會經濟體的干擾。因此,我們不得不對開放加以某種限制,不得不使開放處于可控的范圍內。
我們必須確保開放以下性質不變:
自主性——我們必須理解“誰開放?”、“向誰開放?”,中國這個社會經濟系統必須自主地開放而不能放棄其主權,開放的主導權由其他系統掌握,或受制于人;
可控性——我們必須清楚界定“開放度多大”,“開放什么?”。在自主條件下,社會經濟系統必須能夠控制開放的程度和領域;
有利性——我們必須知道“為什么開放?”,始終明了開放的目的是什么,社會經濟系統開放能獲得什么,是否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這是需要關注的;同時開放是有成本的,開放的收益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補償開放的成本,開放不能掏空系統內部資源。
安全性——開放是否意味著就是被替代或同化呢?系統內部的各子系統和各原子開放,不意味著內在各子系統和原子被外在的因素所替代,也不能導致系統的殘缺和退化。系統內在的子系統主要功能不能因為開放而喪失或者退化,這樣的開放才是對系統健康的發展有益的;
可持續性——開放是否可持續?系統開放是基于一定的資源和物質條件,中國社會經濟的資源稟賦能否支持開放?如果開放耗盡了所有的資源和物質條件,該社會經濟系統必將崩潰,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開放不能不考慮可持續性?! ?/p>
只有自主、可控、有利、安全和可持續性的開放才是正確的開放?! ?/p>
正當中國不斷擴大招商引資的同時,美國總統布什于 2007年7月26日 布什簽署了《外商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案》(th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2007 “2007 Foreign Investment Act” or “FINSA”)?!≡摲ò缸钪卮蟮奶攸c就是設置了更為嚴格的條件來限制外資收購美國資產,以此來維護美國資產和國家安全?! ?/p>
據稱:
《外商投資與國家安全法案(FINSA)》對外資進入美國予以了全方位的要求和限制,并對外資并購涉及的國家安全問題給予了全新的詮釋:除傳統的“國防安全”外,還包括所有“如遭到破壞或被外國人控制會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系統和資產”,如銀行、供水、關鍵技術、基礎設施等,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的數目在不斷增加,已從1988年的8個擴大到2003年的11個,并增加了5類若受到攻擊可能對生命和民眾信心產生嚴重損失的“關鍵資產(包括有形和無形資產),尤其受外國政府控制企業的任何交易。除此之外,外資并購如果威脅到美國在關鍵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或影響美國的本土就業,都將被視為威脅國家安全。
美國的監管機構使用一套幾乎完全不透明和主觀的標準來確定外資并購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而外國資本持股美國企業低于10%,無須經由“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審查,所以基本上任何超過股權比例10%的并購交易都不可能通過審查。以致在現實中外資并購的交易都控制在10%以內,
(曾可為:《學習美國先進經驗,加強監管國內外資》,載于烏有之鄉網站, 2008-5-27 ?。 ?/p>
我們是否認為美國是在把大門關上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