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尊敬的最著名的吳敬璉教授請不要
事后諸葛亮,做一副一貫正確的樣子
韓強
“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這本來是非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大家上網一查就知道,但是由于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占據了主導地位,非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沒有人聽,典型的政府官員觀點,就是龍大人說中國還要為外國打20年工.現在吳教授實際是指責政府沒有早發現,我倒要問問:為什么沒有發現?
現在,我要說的是:"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都表現在哪些方面?我認為,有四個方面:
第一,中國商品低價出口,或者貼牌生產,為歐美等國提供了廉價生活日用品.這是大家都不能看到的.
第二,賤賣國營企業與外國搞合資,甚至被外國連鍋端,典型的就是西北軸承.
第三,H股低價發行,A股高價發行,但是表決是一股一票,分紅相同.是直接外國輸出利益.
第四,賤賣國有銀行,讓外國投資者占了大便宜.
第五,購買美國債券,在這次次按揭危機中,損失很大.
后面四項都與主流經濟學家鼓吹的所謂"自由市場經濟"密切相關.
(A)關于賤賣國有企業.主流經濟學家典型的觀點是:“冰棍論”、“靚女先嫁論”和“蘋果論”。“冰棍論”認為國有資產就像逐漸融化的冰棍,應及早將其變賣;“靚女先嫁論”是說應把漂亮的女兒即優質的國有資產先嫁出去,免得等年紀大了全都不好嫁;“蘋果論”指的是如果在一筐蘋果中舍不得先吃好的,專挑爛蘋果來吃,結果吃的全是爛蘋果。非主流經濟學家對所謂主流一直在批評.,典型的辯論就是郎顧之爭,主流經濟學家對郎咸平進行的圍攻.
我們再看吳敬璉教授的觀點。
記者:郎咸平教授還提出應該停止國有企業改制,對此你怎么看?
吳敬璉:這個觀點我不同意。但是他說的有一條我覺得是對的,就是在國有企業改制中確實出現了蠶食和侵吞國有資產的情況。我自己也在很久以前就提出過這個問題,我曾經在中紀委的一個干部培訓班上作過一個講話,題目叫《腐敗與反腐敗的經濟學思考》。其中就提出,腐敗的源頭在經濟制度上的基礎,有三種情況:一是尋租,就是行政權力對市場活動的干預造成了尋租的環境;二是利用市場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監管的不嚴格等等,用各種違法違規手段牟取暴利;第三種情況就是在經濟體制變動、產權結構變動過程中,包括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蠶食和侵吞公共財產。郎咸平教授如果說的是我們在國企轉制改革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腐敗行為,出現了利用權力來盜竊公共財產的行為,那么我們號召全社會跟這種行為作斗爭。(《吳敬璉與許小年回應郎咸平:國企改革不能停止》2004年9月1日《21世紀經濟報道》)
這里,我們弄清一個問題:郎咸平說過“國企改革要停止”了嗎?我們看一看郎咸平是什么說的:
“我所謂的停止國企改革的目的是防止全體老百姓的國家資產轉到私人口袋里,而私人包括民營企業家也包括國企的老總,這是我認為要防止的,不是說什么都不要干,回家睡覺。不是停止改革,而是要把改革的方向改一下。但我們不能夠讓國有資產流向私人腰包,這方面要停止。應該怎么辦?”郎咸平教授說,我們應該重新建立起職業經理人制度,我們可以透過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負責制”,不是“承包制”。(鳳凰衛視2004年8月27日)
請注意:這里郎咸平的主要觀點是“改革的方向改一下”,建立起職業經理人制度,我們可以透過高薪聘請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負責制”,不是“承包制”。這顯然是改革的方法問題,而不是要不要改革問題,更不是象張文魁說的那樣全盤否定國企改革。由此可見,郎咸平的要求是停止私有化的改革,吳敬璉卻用"反改革"的大帽子批判郎咸平.
我們再看吳敬璉還說了什么?11月27日《中國經濟時報》以“吳敬璉”的名義稱發表了《我心依舊》的文章,文章是由記者柏晶偉寫的。目前不少‘管理者收購’(MBO)的做法就有很大的漏洞,應當采取措施,加以彌補。這一點,過去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經濟學家都一再強烈呼吁過,現在郎咸平教授再次把它提出來,當然不應以人廢言,而應當堅決支持。但郎咸平提出的‘政府退出可以,但國企不能退出’并把一切問題歸之于‘新自由主義’,主張用‘大政府主義’去加以糾正,我是無法接受的。另一方面,說即便公共財產被貪官送給了私人老板,也比放在政府手里爛掉強,我也是一貫反對的。”郎咸平提出的“政府退出可以,但國企不能退出”并把一切問題歸之于“新自由主義”,主張用“大政府主義”去加以糾正,我是無法接受的。
請注意,吳敬璉說:‘管理者收購’(MBO)的做法就有很大的漏洞,應當采取措施,加以彌補。實際是要搞私有化.而且誰都知道,MBO等于國企高管自賣自買.
(B)H股低價發行,A股高價發行,但是表決是一股一票,分紅相同.是直接外國輸出利益.2001年7月,中感化股發行,中金公司承銷。作為中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他對中石化A股高價發行,遠遠超過H股當時在香港二級市場的價格,表示沉默。在同一時間,香港二級市場是1.6元港幣,A股卻要4.22元發行,這是掠奪內地投資者。號稱“最有良心”的吳教授沉默,而當時的許小年公開在電視上說,發行價合理。我覺得,吳教授并沒有為中小投資者說話。
(C)賤賣國有銀行,讓外國投資者占了大便宜.
2005年,一些國有銀行引入所謂的“戰略投資者”,左大培等經濟學家認為,賣外國銀行的股票價格太低,吳敬璉教授卻說:“之前國有銀行,我們搞了許多年,資本金變成了零,甚至負數,這樣一個銀行讓投資者怎么信賴呢?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后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后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國人容易有民族情結,很容易情緒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過于情緒化,就容易出問題。要解決國有銀行的問題,就要仔細地把問題的癥結弄清楚。”(《吳敬璉不贊同國有銀行賤賣論稱國人容易情緒化》《新京報》2005年12月10日)
我們認為,離開了A股與H股的發行價對比,談這個問題,不能解決A股高價發行和H股低價發行的矛盾,而且同一公司形成的A股高價發行實際是為國際投資者做貢獻,是用內地投資者的錢為國際投資者服務。這是大家心明眼亮的,也是一個二律背反的命題,A股價格合理即是H股賤賣,H股價格合理即是A股貴賣。
2007年9月《華夏時報》有一篇《國有銀行改制外資饕餮盛宴一年瘋賺10000億》,《新浪財經》不僅進行了轉載,而且還開了一個專欄,文章中有一段話引人注目:
2005年10月,德邦證券的余云輝提出,國內金融業在“像甩賣溫州鞋子一樣競相甩賣金融股權,這將會帶給中國金融業災難性的后果”。不過,針對“賤賣”說法,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負責人都在不同場合表態予以否認。
與銀行從業者含蓄的表態不同,學者吳敬璉的反駁非常激烈:“我沒有看出能說明賤賣的理由。”“我們要看看,鼓噪國有銀行賤賣的是些什么人?”
從2005年10月到現在,還不到兩年,國有銀行改制外資在一年多時間就賺10000億,在這樣的事實面前,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還要說什么呢?
吳教授還說:“第一個進來的人需要承擔風險,后來的投資者才會隨后進入,價格才會越來越高。”
我們要問:內地的投資者為什么不不能第一,為什么讓國際投資者第一?我們不怕冒險,這總比在A股市場上高價接盤要好得多!
還有,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受到美國某些國會議員的阻撓,為什么吳教授不說美國國會議員情緒化?卻一味指責中國“國人容易有民族情結”,難道美國人就沒有民族情結了?
(D)購買美國債券,在這次次按揭危機中,損失很大.驚人的數據:解讀兩房國有化2008年09月20日經濟觀察報
9月7日美國房貸證券雙寡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成為次貸危機2007年2月爆發以來的一個頂峰。
“兩房”目前估計持有或擔保高達5.2萬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占全部約12萬億美元住房抵押貸款的44%,幾乎相當于美國2007年GDP的40%。正如布什坦言,美國金融市場難以承受“兩房”倒閉的風險。其實全球經濟都經受不起這個風險。“兩房”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BS+CMO等)總額高達近5萬億美元,其中除了3萬億美元為美國金融機構擁有,約1.5萬億美元為外國投資人擁有。根據有關統計,截至6月末我國中資銀行對兩房證券的持有總額約240億美元。另根據中金日前發表的報告,6月底中國持有近4000億美元與兩房相關的證券債券,相當于中國外匯儲備的20%。華爾街人士相信,中國央行是“兩房”證券的最大單一投資者。“兩房”如果倒閉,中國經濟也將受到巨大沖擊。
對于這個問題,吳敬璉教授還沒有表態,綜上所述:吳敬璉教授在國企私有化的問題上批評郎咸平,主張改進MBO,在A股與H股巨大差價問題上保持沉默,在國有銀行賤賣問題上指責中國人情緒化,對外匯投資的損失問題,避而不談.
吳敬璉:中國作為窮債主每年大量補貼美國早該發現這個問題
2008年9月27日 21世紀經濟報道
經濟模式和資本市場,這兩個概念看上去距離很遠,我卻試圖把兩者聯系起來。我總的看法是:如果我們的增長模式不轉變,那么,由流動性過剩轉向流動性短缺,將是轉瞬間的事。我的論點可以概括成為三句俗語,第一句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二句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句話是“強身健體,自求多福”。
以美國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存在根本性問題
去年以來,美國爆發了次貸危機,我國的通貨膨脹加劇,股市房市搖搖欲墜,企業成本上升,出口企業定單減少,等等,出現了很多問題。有人認為這是突然爆發的,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現在的局面可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金融系統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外學者關于世界金融系統出了大問題的議論,我至少聽了10年。美國在世界金融體系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但它有一個根本問題,就是儲蓄率太低,從來沒有超過10%。這樣低的儲蓄率怎么維持經濟的運轉呢?美國政府是利用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特性,大量發行美元,以這種方法借全世界的錢來投資和消費,維持美國居民很高的生活水平。這就造成了全世界的流動性泛濫,而美國則把自身的經濟問題,轉嫁給了其他國家。
美元大量發行,就會貶值,所有持有美元的國家都承擔了貶值的損失。格林斯潘在任期間,就反復用大量發行美元的辦法來支撐美國的繁榮。格林斯潘曾引用耶魯大學席勒教授的說法,把這種繁榮概括為“非理性繁榮”。美國股市一下跌,格林斯潘就轉向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美國在電子商務領域不斷創新,催生了網絡泡沫;網絡泡沫破滅后,又出現了金融創新,次貸就是重要的金融創新,每次都是采用信用擴張的辦法,把市場撐起來。這種狀況是高處不勝寒,泡沫總有一天要破,泡沫越大,破裂產生的震蕩就越大。
美國的問題是世界國際金融體系里的根本性問題,迄今為止,好像還沒有好的辦法可以解決。美國一些有責任心的經濟學家、政治學家都曾表示,美國這樣的發展模式,不但會害了自己,而且會害整個世界。但這種觀點并沒有使實際狀況產生多大的改觀。而其他國家的人也沒有想到辦法,去改善現有的國際金融秩序。現在的局面,就是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金融系統崩潰的結果。
我們是美國的債主,作為一個窮國,每年大量補貼美國人的高水平生活。我們早就應該發現這個問題,現在我們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
在美國金融陷入嚴重危機的情況下,有人說,我們應該脫離美元,或者建立人民幣的貨幣區,這也許是可以努力的方向。但我也許比較消極,我認為,盡管應該為人民幣地位的提升做出努力,但短期恐怕還不能馬上做到,這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