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履忠:汽車產業走了“之”字形道路
2008年07月11日 汽車商業評論
自主開發并不像有的同志想象得那樣困難,關鍵是在觀念和工作上,要從過去的“自己”開發轉變為“自主”開發
原編者按:今年4月,我去采訪林鋼(《人民日報》原記者,中國最早跑機械口的記者之一,詳見《汽車商業評論》2008年5月刊口述歷史《“不懂汽車”的汽車記者》),他就對我說:“有機會一定要去見見金履忠,他的觀點會給你很多啟發。”
現在,身材瘦小、滿頭白發的金履忠老人家就坐在我面前。他的經歷相對簡單:1948年從武漢大學機械系畢業,1950年代參加長春汽車廠的建設。1957年調到國家科委(現為科技部),長期從事交通運輸及其裝備的科技管理工作。1986年離休后,重點研究交通運輸及其裝備(含轎車工業)的技術創新問題。
這是位極有個性同時又受人尊敬的長者。跟他交談,你會身不由己地被他精彩的論斷所吸引,被他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動。每每談到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創新問題時,他總是神情昂揚,激情慷慨;而在總結過去30年我國汽車行業“以市場換技術”的得失時,他語言犀利,觀點鮮明,一針見血。一張一弛之間,讓我一度懷疑他是位81歲高齡的老人嗎?
為支持中國自主品牌轎車,他曾兩次寫信給中央領導。2004年5月31日,他在寫給高層領導的信中以“端正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從合資轉向自主創新)為題,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制定鼓勵自主開發的政策;二是斗膽建議中央高層領導學習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帶頭乘坐自主品牌轎車;三是建議中央總結合資的經驗教訓,興利除弊。其為自主品牌鼓與呼的精神可見一斑。
1987年,在十堰東風汽車公司召開討論我國轎車工業發展的會議期間,金履忠在講到紅旗(參數配置 圖庫)轎車無奈下馬時,他聲音哽咽,不得不數次停頓,其情其景讓人唏噓。
打問號的“無私援助”
簡單說說我的歷史吧。1948年7月我畢業于武漢大學機械系。畢業前我就參加了學生運動,反對蔣介石。然后我去了江漢解放區,在江漢公學(相當于抗大)進行過短期學習,實際上是改造思想。
1949年5月武漢解放,我回到了武漢,在湖北省交通廳工作。1954年二汽籌備組成立,我被抽調過去,同年11月被派到長春汽車廠實習。第一個五年計劃要建兩個汽車廠,一個是長春汽車廠(一汽),一個是二汽。二汽廠址變了很多地方,最早在武昌,后來武鋼也選在那里,二汽便重新選址。接著選了成都,宿舍都蓋了一大片,卻又說要選在德陽,就是東方汽輪機廠處,但都沒搞成。
搞不成的原因是1956年國家資金不足,二汽下馬。我們相當一部分人分散到全國,調到北京的人最多,我就到了國家科委,任科技干部局局長。
這樣算下來,我在長春汽車廠的時間只有兩年多,期間呆過三個科室。一是工藝處下面的生產準備科,我是以二汽生產準備科科長的身份在那里實習。
二是生產準備處。1955年六七月份,當時的一機部部長黃敬到一汽考察,看到生產準備工作很薄弱,建議成立生產準備處,下設計劃科。我和張興業都是計劃科科長,他屬于一汽,我屬于二汽。蔡詩晴當時也在計劃科,后來當過中汽公司總經理。這時候我認識了李嵐清,他是一汽廠長饒斌的秘書,經常來要關于生產準備中有關設備準備、材料準備、工具準備的材料,了解情況寫報告,跟我接觸得比較多。
三是沖壓車間。1956年7月15日一汽的解放牌卡車下線,之后生產準備處撤銷,我被調到沖壓車間當(二汽)技術科科長。
如果要我總結,一汽有兩件事讓我記憶深刻:第一是全廠開展學習先進生產者運動。先進生產者分兩級:廠級、車間和處級。一進廠門,就能看到放大的掛在墻上的廠級先進生產者的照片,很鼓舞人。車間比較顯眼的地方掛的是車間和處級先進生產者的照片。先進工作者一季度評一次,每年四次。
我記得有個廠級先進工作者叫李龍天,后來被調到南京汽車廠,他當時大學畢業不久,被稱為齒輪專家,因為通過實踐和先進生產者運動的推動,很快就在齒輪加工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績。還有一個熱處理專家智德瑜,后來當了二汽副總。這個運動開展以后,大家一天到晚想的是怎么把生產搞上去,把工作做好,所以涌現了很多先進人物,并帶動了整個汽車廠的建設工作。
第二是開展業余學習,主要學技術,分早上和晚上兩個時間段。長春經度偏東,早上4點多天就亮了,6點半到7點半之間有老師講課,大家可根據不同情況選不同的班。晚上5點下班后到6點半之間又有一次學習??梢哉f,當時一汽80%以上的職工都參加了這個學習運動,對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起了很好的作用?,F在能這樣做的企業恐怕不是很多。
我想糾正一個事情,就是說蘇聯的“無私援助”,當時大家都這么講。蘇聯的確是真心幫助我們建汽車廠,派來了各種各樣的專家。無論設備、工具還是材料,當時的做法叫“分交”:我們自己能做的就自己做,做不了的由蘇聯做好后再運過來。
這跟現在的合資公司存在本質上的區別?,F在的情況是,如北京與現代合資后,我方企業原有設備全部棄置不用,另從韓國進口;再比如上海大眾,不要說加工設備,就是放工具的工具臺都要從德國進口。難道我們不能做嗎?不是!是他們不讓做,他的目的是要賺錢。
但要說蘇聯是無私援助,這句話還要打個問號。1958年中蘇關系緊張后,蘇聯就把抗美援朝時提供給我們的飛機大炮,以及其他援助都折算成錢,逼我們還債。軍工方面怎么算的我不知道,但長春汽車廠的算法我知道一些。他把那些我們不能造的設備和工具以高于國際市場的價格賣給我們,有的高50%,有的甚至高一倍。
我是后來才知道這件事的。我在武漢大學的一個同班同學陳維禎,他原是二汽派到工藝處實習的設備科科長,后被調到底盤車間(最后因其愛人在武漢而選擇了回武漢)。1950年代末期派他專門查蘇聯給我們設備的價格比國際市場貴了多少。你要逼債嗎?我也要扣除這些超出正常價格的部分。所以“無私援助”講得不對,如果他要的價格跟國際市場一樣,也還勉強說得過去,但也不能說是“無私”,更別說這種“高價”賣出的“無私”了。
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對蘇聯專家的態度過于尊重。當時蘇聯專家的建議比廠黨委的決定還要重要。他們說這件事要這樣辦,你就得這樣辦,如果你不辦,工廠有個專家辦公室,隔一段時間就來檢查,看你做到沒有,沒有做到輕則批評重則處分。我認為尊重他們是應該的,但不能過分。當時一汽還有留學美國、英國的專家,他們對技術也很懂,但廠里對這些從資本主義國家回來的中國專家卻信不過。
汽車工業走了“之”字形
從自主開發角度看,我國汽車工業走了個“之”字形。第一階段即改革開放前,我們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設計。
一汽廠最早做解放牌卡車,仿的是蘇聯吉斯。實際上蘇聯仿的是美國道奇,盡管當時蘇聯工業比我們先進,但還是比美國落后。我們怎么看出來的?吉斯發動機的缸徑按照蘇聯公制是101毫米多一點,不是整數,因為這是按照英制換算過來的。
解放牌出來后,我們很快就自主設計了轎車,開始是東風,后來有了紅旗,之后對紅旗做過改進,國家領導人、中國駐外國大使和高級干部都坐紅旗車。這個階段,在轎車方面,一汽有紅旗,上海有上海牌;在卡車方面,一汽有解放牌,二汽有由一汽設計的東風牌。除解放牌外,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
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以后,我認為我們走了段彎路。紅旗牌1958年做出來時,跟世界水平的差距并不大,1970年代后期與世界的差距的確拉大了。當時我在國家科委,主任是方毅,他還是副總理、政治局委員,我記得他就講過:這紅旗車不行,車門一打開,風一吹,關都關不上。
怎么辦?擺在我們面前有三條道路:
一條道路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改進。如紅旗牌,落后的主要是發動機,要裝自己設計的先進發動機在那時根本不現實,比較快的辦法就是花錢買。至于車身,也可以如法炮制。韓國的汽車工業怎么搞起來的?它也是買意大利的車身設計。只要把外型一變,把發動機一改,再把底盤做些改動,車的性能就立即提高了。
同時,我們仍然要在自主開發上下功夫,只要下決心干,用三五年時間就可開發一個新車型。
這條道路應該走得通,因為船舶工業就是這么干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船舶工業也很落后,萬噸船跟國際水平比也差得遠。1978年鄧小平同志就號召:“造船工業一定要打出去。”船舶工業公司黨組織討論了幾天,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說:我們現在這么落后,怎么能打到國際市場上去?一種說:只要努力,我們也可以打出去。
我們真打出去了。香港有個船王叫包玉剛,現在去世了。他有個弟弟包玉星,當時要向日本訂購4條萬噸船。我們就跟他商量:我們給你做,價格肯定比日本便宜。盡管我們當時的技術水平沒日本高,設計水平也差一截,但船的可靠性是有把握的。
包玉星很愛國,他說,差一點就差一點吧。這樣他就買了我們的船。買了以后就打開了局面。包玉剛知道后,也開始買我們的船。同時我們抓緊對船舶的設計、制造進行改進。船舶工業的水平很快就上來了?,F在1萬噸標箱的集裝箱船到30萬噸的油輪,還有最難做的化學品船,我們都能做。甚至十幾年前,我們的船舶工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就名列世界第三(韓國第一,日本第二),用不了多久我國就會上升到第二位,我們拿到的訂單已是第二了。
這就說明,保持我們自己開發的平臺是很重要的事。船舶工業保留了自己的開發平臺,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進,已躋身國際前列??上У氖俏覀兊钠嚬I,隨便就把我們自己開發的平臺(紅旗、上海牌)丟掉了。航空工業也是如此,把“運十”大型客機這個平臺丟掉了,現在重新搞,比當時就要困難得多。
第二條道路就是買人家的技術。1980年代中期,原天津汽車工業公司沒向國家要投資,通過向科威特貸款,以100萬美元購買了日本大發公司的技術,取得了知識產權。之后不斷生產、改進夏利(參數配置 圖庫)轎車,滾動發展,20年來,大大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幾乎年年盈利,做得很成功。
第三條道路是與跨國公司合資。我認為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經驗,搞點合資是可以理解的。最不應該的就是到了2000年,還大肆鼓吹合資。關于合資,我寫了很多批判性文章。對有些人主張中國應該讓合資長期化、固定化的觀點,我是強烈反對的。
回頭來看合資。2000年,有同志專門給國家領導人寫信,說入世后國家的利益,不是從我國的汽車工業得到,而是從稅收和就業得到回報;因此國家不必再向汽車工業投資,應允許外資加大投入;只要在中國制造汽車的企業就屬于中國汽車企業,無論它是否由我國控股;要盡早開放投資體制,再拖人家就不投資了。
我堅決反對他的觀點。2000年我國已經有很多合資實踐,合資的問題已充分暴露,簡言之就是弊大利小,此時如此全盤肯定合資,并主張大規模引進外資搞合資,就難以令人理解了。
后來的事實證明,由于采納了他的建議,世界上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潮水般地涌進來了,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第一,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工廠真是中國企業嗎?絕對不是!他不光要賺錢,還掌控著合資企業的領導權,中方買什么設備外國人說了算,零部件進口多少外國人說了算,什么時候國產化還是他們說了算。從投資來講,中外雙方都是50:50,利潤應該是一人一半,但外方賺的錢卻是我們的四五倍。為什么?投資各占一半,在企業的領導職務兩方似乎也很平等,但實際上外方是老板,我方只是打工者,你能說這是中國的企業嗎?
我剛才講了天津的例子,再看看上海大眾的換型,從桑塔納(參數配置 圖庫)2000換型為帕薩特(參數配置 圖庫),僅買車型的圖紙資料就花了1億美元(為天津買大發技術100萬美元的100倍,天津還掌握了知識產權,而上海大眾卻沒有),而且這個車型在其本國已生產了很多年。桑塔納出來時一輛賣多少錢?近20萬元;現在多少?七八萬元。你看他們賺了我們多少錢?我們得到了多少?
有幾個數字很能說明問題:2003年德國大眾在中國合資生產的轎車,只占它全球產量的14%,但利潤的80%卻來自中國(美國高盛公司報告);通用公司在美國賣一輛車賺145美元,在中國卻賺2400美元(2004年年報)。全面的合資把跨國公司都引進來了,而我們卻損失慘重。
這還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從產品開發平臺看,一搞合資,我們就輕易地把紅旗牌和上海牌丟掉了。與桑塔納同時生產的上海牌賣兩三萬元,固然上海牌車型比較落后,油耗也高,坐著沒那么舒服,但與桑塔納的價格差距太大,所以它仍然有市場,很多小企業主就愿意買。這就對桑塔納構成了威脅,而當時的一些領導不是去扶持它,也不是想辦法對它進行改造,而是下令其停產。這正好迎合了跨國公司的需要。合資高潮時期,我們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只有5%左右,大概就剩下了夏利,而合資公司生產的外國品牌大約是95%。
還有,跨國公司2000年以后就不會來投資了嗎?直到現在也沒有聽說,哪一個跨國公司不愿到我國來投資。可見這位同志對形勢的分析、判斷,距離實際有多遠?。?/p>
三條道路,前面兩條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非常有利,可是我們的管理部門不推廣這兩種模式,卻大肆宣傳、推廣第三種即合資模式。為什么要這樣做?我至今不明白。
有一種說法:改革開放初期,國家不給投資,我們又無技術,除了合資沒有別的出路。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請問,天津汽車公司也是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他們并沒有搞合資,不是把路走出來了么?而且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比那些被跨國公司控制的合資企業不是要強得多么?何況還有第一條道路,船舶、航天都走通了,難道惟獨汽車工業走不通?可見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第三個階段,2004年前后中央提出要走自主創新之路,奇瑞(參數配置 圖庫)、江淮、吉利、長安、華晨等一大批自主品牌上來后,市場份額上升到近30%,自主創新才逐步收復失地。自主品牌的興起,意義重大。最核心的是從跨國公司那里奪回了我國的自主權、領導權,汽車工業不再由跨國公司說了算了,在政治上、經濟上、技術上帶來一系列的好處。僅從自主品牌興起后,汽車的價格降低了一半以上(如桑塔納從20來萬降到7萬左右),國家和老百姓都得到極大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不能不感謝艱苦奮斗的自主創新企業的領導者和職工們。
現在我們應該科學地總結汽車工業走過的路,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正確地總結經驗,并不是要追究誰的責任,而是總結后才知道今后的路怎么走。
請對自主品牌多些寬容
需要注意,自主品牌跟過去說的國產車有區別。合資企業生產的車也叫國產車,這個概念很模糊。自主品牌就不一樣,必須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才叫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基本上分兩種:一種是買來的,如上汽收購韓國雙龍,上汽和南汽購買英國羅孚,這種方式我們不能否定,問題是這種模式買不來自主創新能力。而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最根本的是企業要有自主創新能力。因此,光說自主品牌還不夠,還要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我重點談一下比亞迪。調查前我還不太明白,調查后我就明白了:獲取自主創新能力并不只有一種模式。許多創新型企業,它們第一步基本是模仿,開始做出來的產品檔次不高,這就決定了它們要跟國外競爭,還需漫長時間。
但比亞迪不同,它一開始就瞄準了世界先進車型,繞過它的專利,做出的產品與世界先進車型差不多。比亞迪進入汽車業很晚,2003年才收購西安福萊爾(參數配置 圖庫),真正批量生產則從2005年開始。奇瑞本來就算很快了,每年有50%至60%的增長。而比亞迪汽車產量是年年翻番,2005年2萬輛,2006年5萬輛,2007年10萬輛,今年計劃20萬輛。僅F3(參數配置 圖庫)在3月份就做了1萬多輛。
比亞迪的總裁王傳福學化工出身,之前沒干過汽車,介入汽車業后他就買了一大堆資料書,花了一年多時間看完,然后風趣地說:汽車不過是一堆鋼鐵。汽車廠一般奉行專業化生產原則,但比亞迪卻是相當大的一部分自己做。生產線能夠用手工的,就不用設備。它們用手工加設備代替了上億美元的生產線設備。它們確實是一個解放思想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的典型。
不管是什么樣的自主創新,我們都應該鼓勵。你們第5期的封面故事《喪鐘為誰而鳴》,這種提法我覺得值得商榷。當然你們的本意是好的,就是說自主創新要克服很多弱點,你們將其歸為“七宗罪”。但說老實話,合資企業的毛病比它們要嚴重得多。比如你們提到不思學習,最不思學習的是誰?最典型的是合資企業,因為它們不搞自主創新,產品、制造技術、管理都是現成的,它們為什么還要學習呢?
一位機械工業部原部長曾告訴我,他到一個大企業(該企業下面有大眾的豐田的等許多合資企業)的技術中心去,你猜員工都在干什么?有的在計算機上打撲克,有的在吃水果,特別嚴重的是,這個技術中心有些合作方是從韓國和日本過來的,這些人就提出,希望明年再讓他們來合作。為什么?他們覺得這里很舒服。
我曾親自聽到原一汽老總講,開發一個轎車需要20年,要投資20億美元,要耐得住寂寞等等。那是2004年2月,中央二臺的一次《對話》節目現場,邀請的嘉賓就是一汽老總,當時他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詩,然后就說了上面這些話。我一聽,馬上舉手請求發言。舉了三次手后,主持人說:“你說吧。”
我說:“開發一個轎車絕對不要20年。”
“你說要多少年?”主持人問。
“最多三五年就夠了。”說完后,我就把話筒遞給了當時的哈飛董事長崔學文,他說:“我們開發一個新車型需要3年。”崔學文有開發轎車的實戰經驗。
這時,一汽老總不得不說話了:我說的20年,是說汽車廠要達到200萬輛或者500萬輛這樣的規模。”
這完全是兩個概念。當產量達到200萬輛,原有車型肯定被改了很多次了。你20年才開發一個車型,那怎么能生存呢?
你再想想,一汽做紅旗做多少年了,每年才1萬多輛,那么大的企業,旗下合資品牌每年十萬甚至幾十萬輛做上去了,為什么紅旗長不大?一汽、東風和上汽,國家可以拿幾百億來支持它們,而為什么堅持自主創新的企業都困難重重?我們建一個15萬輛的合資轎車廠要拿出100多個億。而奇瑞呢,安徽省只給了18個億;吉利則國家一文錢也沒給,比亞迪是民營企業,把在手機電池上賺的錢貼到轎車上做起來的??梢娝鼈冏銎嚨睦щy是很大的。
因此,對于自主創新的企業,我們應該滿腔熱誠地鼓勵它們,而不是指責它們,諷刺它們,挖苦它們。你們說自主企業有問題,我不否認,的確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對于它們前進中的問題,我們應該幫助,應該關注,應該多表揚那些搞得好的企業。我去過奇瑞3次,去過吉利2次,去過比亞迪1次,我認為它們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讓我感動的地方。
現在合資企業也說要做自主品牌,我認為很多都要打個問號。原一汽-大眾產品開發部主任智百年,我2006年到吉利去時,他是吉利開發院副院長,當時快70歲了。他就講,合資企業絕對不可能搞自主品牌。我問為什么?他說,我是開發部主任,當然要搞開發了,但提了一次、兩次、三次,每次到了董事會都給否了。
為什么否?道理很簡單,你是合資企業,外方要你用他母公司的品牌。假如說現有品牌已經落后了,要換新的。那好,德國大眾就有新產品,那就拿來吧。一拿來就穩穩當當地賺你很多錢:計劃費、產品設計費、零配件賣給你,再搞什么技術需要派專家,專家要收你的錢;做新產品需要買設備,設備又賺你的錢。所以用合資企業外方的現成產品他可以賺你一系列的錢。反過來,你要是搞自主設計,那合資企業的外方怎么能賺錢呢?所以他絕對不會讓你自己干。
總之,要靠合資公司搞自主開發,不能說絕對不可能,但難度太大。我的觀點很鮮明,要搞創新型國家,汽車企業必須是創新型企業,對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是個水平提高的問題。
對合資企業來說,就需要對它改造,要把它改造成創新型企業。如何改?我認為有兩個辦法:比較現實的是依靠合資企業的母公司,如一汽-大眾的一汽集團,上海大眾的上汽公司,它們都有很強的開發能力,也完全有條件來開發,產品開發出來后交合資企業生產;第二個辦法就是逼合資企業搞真正的自主開發。合資企業自主開發的實質,就是外方和我方通過產品開發,要共同掌握知識產權,這樣雙方才是真正平等的。外方不同意怎么辦?合資是有期限的,你不同意,到期后就取消合資好了。
目前對自主開發的概念是不是弄得很清楚,我還沒把握。
現在來看,搞自主開發的汽車企業,大都充分利用了國內國外兩種資源。長安和江淮都在意大利建了設計中心,奇瑞和吉利用多種方式跟國外合作,把外國人請到公司來等辦法。因此,雖然它們的基礎不是太好,但過不幾年它們就開發出新車型了。
為何奇端這些創新型企業能做到的,一些大企業反而做不到?我認為可能是思路上有問題。這就是誤把自主開發,理解為自己開發了。這里雖然只有一字(是自主還是自己)之差,但內涵卻大不一樣。自主開發是以我為主,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源來開發;而自己開發則一切全靠自己。以我們現在的水平,全靠我們自己,要做到有國際競爭力,恐怕難度很大。這也許是有些大企業在開發轎車上進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當然,最關鍵的恐怕還是精神狀態問題,這就是企業的領導人特別是一把手,有沒有不甘落后的骨氣、有沒有為國爭光的志氣、有沒有敢與跨國公司競爭的勇氣。
要求國家采購政策明確支持自主品牌,我完全贊成。問題在于,執行起來并不理想。但確實有部分執行了,如我們科技部的老干部用車,買的就是奇瑞東方之子(參數配置 圖庫)。我還問過司機,他說質量性能比桑塔納好。這些自主品牌在開始階段都曾出現過多多少少的問題,這是一個新生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現象,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產品才能不斷成熟,最終成為世界一流的產品。所以你們寫文章,還要對消費者做工作,要讓他們對我們自主品牌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容忍,多一點寬容,讓這些企業通過實踐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口述:金履忠 整理:記者 葛幫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