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房價將陰跌三年,最終將淪為國內二線城市
白城
2008年2月,深圳人才市場——招聘單位普遍反映“招工難”;深圳火車站——春節前北上火車的人群比節后南下的人更多;深圳社保中心——退保人群人頭攢動,大多數人將選擇回到家鄉不再回到這個城市;南山區——雷圳0755的新盤帶精裝修只售10800元/平米,但是購房者仍不踴躍。
鏡頭切換到2007年,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高呼“N個難以為繼”,政府收緊土地供應,人為地又加重了房產供需不平衡,短短半年房價上漲50%,似乎深圳市政府自認為深圳如同天堂一般吸引了1300萬人口,所以必須通過加大城市生活成本來趕走其中的“低素質勞動力”。
許多深圳人回到內地后,突然發現自己不再具有太大收入優勢,內地工資在兩年多時間內已翻了一番,而深圳近十年來各崗位工資的增漲近乎停滯。在低端勞動力的工資方面深圳甚至與同地持平,如內地大城市保姆工資為800元/月,深圳不會高多少;內地大城市的服務員工資也有1000元/月,深圳也不會高多少。深圳的白領過去經常拿著比內地高四倍的工資,現在內地大城市的白領收入已達到3000——4000元/月,深圳的白領仍維持著原有標準,所以深圳人回內地如同香港人來深圳一般,感喟時不如昔,已無半點優越之感。
工資未漲,房價上天,導致深圳潛伏著全國最大的房地產泡沫。有人統計,深圳二室一廳的月租金大多為2500元/月,而北京、上海可達4000元/月以上,成都等內地大城市也可達到1600元/月,所以深圳已淪為國內一線半城市,而還面臨成都、重慶、武漢、長沙等新特區的追趕。與深圳工資、租金相對比的是,深圳房價已接近北京、上海,難道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
香港97回歸后,房價下跌了近十年,跌去了65%,真到去年才開始回升。與此同時,香港的經濟也低迷了十年,真到2006年人均收入才回到97年的水平,若不是中央政府開通CEPA向香港輸血,香港經濟將仍在低谷苦苦爬行。這一切是為什么呢?新加坡與香港一樣在97年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只用了二三年就重回經濟增長軌道,新加坡資政李光耀的一句話點破天機“高房價將削弱地區競爭力”,所以新加坡的組屋價格前幾年為8000元人民幣/平米,至今只為12000元人民幣/平米,李光耀前一陣還發表意見認為漲幅太大。
而香港房價在97年時一度超過10萬元/平米,目前一般為4-6萬元/平米。香港的高房價導致高工資,高工資導致高企業成本,所以大批制造型企業外遷,香港僅依靠金融、商業、物流苦苦支撐。香港商業依靠“零關稅”,說白了是合法走私掙內地人的錢;物流業因為人力成本高也茍延殘喘;金融還得靠大陸企業的IPO來供血,香港成了一個空心化、泡沫化的城市,與此同時香港還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沒有開發。所以,不是沒有地,而是人為維持高房價;不是企業不愛香港,而是香港房價太高。而新加坡則由于房價合理,從而挽留住了制造業,從而成功避免了城市空心化。
如今的深圳又重復香港的老路,高房價、人民幣升值導致大批制造型企業倒閉或遠走他鄉,高房價同時逼退了一大批求職人員,人去樓空將使經濟衰退,最終使深圳房價歸于合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這句話還真是通用。
有人出來說,深圳是要發展金融、會展等服務業,制造業用不著了。君不見,美國只有紐約一個金融中心,而英國只有一個倫敦,日本只有一個東京,即使中國是泱泱大國,目前已經有香港、上海、北京等眾多金融中心,而新加坡、天津、廣州還要擠進來分一杯羹,呵呵,將來中國城市間競爭肯定異常激烈,金融業也將最終只集中在二個城市,你認為深圳勝算幾何?據說,香港對深圳“以服務業為中心”的這個提法怕得不行,如果金融這個香港保命的飯碗被深圳學去,香港就只有成為死港了!
所以,深圳未來幾年將面臨制造業轉移、而產業升級又難以完成的窘境,而房價也將一路陰跌,直到又能吸引高端制造業回頭為至,最終深圳成為一個國內二線城市或者是香港的附庸后花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