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本身就在制造通貨膨脹
何必
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當前物價上漲并非僅受偶發或臨時性因素影響,通貨膨脹風險趨于上升;下半年貨幣政策將控制通貨膨脹預期,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繼續協調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上半年,我國GDP縮減指數(名義GDP增長率與實際GDP增長率之差)為4.1%,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報告認為,目前,前期糧食和肉禽蛋價格的上漲已逐步傳導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飲等行業,因此有必要高度關注價格傳導問題,防止價格全面上漲。在判斷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時,報告認為,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更為明顯。投資反彈的可能依然存在;消費需求穩中趨旺;貿易順差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報告提出,下半年貨幣政策將繼續協調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和存款準備金率工具,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積極創新對沖工具,加強流動性管理。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發揮市場利率調節資金供求關系的作用。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的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繼續推進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研究拓寬個人對外投資渠道,嚴厲打擊違法違規外匯交易。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防范信貸風險。(2007年8月9日《中國證券報》)
這則消息,被各大門戶網站放到了顯眼的位置,凸顯出如此信息的重要性。央行這般高調對通貨膨脹做出明確表態,也表現出當局對于當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
“通脹壓力襲央行 加快加息升值步伐在所難免”,這是網站編輯對如此內容所給出的中國特色的網站轉載時的特色標題。這樣的標題,提綱挈領概要出內容的核心主旨。
但問題果然是這樣嗎?
今年,股市繁榮到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趨之若鶩的地步,媒體也敏銳地嗅出了其中的商機,連篇累牘地對股市進行七七八八的報道。應該說,從新聞的角度看,最適合做新聞題材的,是變化最快的,那么,瞬息萬變的題材當然是首選;同時,對于國內來說,又必須是媒體能夠把握而不會觸犯什么宣傳禁忌的,像政治權力爭斗及其衍生出來的權力格局變化,這就是國內媒體的禁區,只能眼睜睜看著如此題材被境外媒體拿去,將這部分資源拱手讓人;而考慮到媒體操作難度以及受眾涉及面,類似匯市等又乏人問津,也就在媒體報道時被當作難以符合要求。而在除了戰爭時期那種非常狀態,日常生活里,能夠滿足這樣的要求的,一個是氣象,一個是股市。
氣象嘛,那必須要和專業領域媾和,而且,通常都要親臨氣象災難現場,這給媒體提出了不小的難題。于是乎,今年以來,媒體對于股市的喋喋不休,就成為一道惹人矚目的風景線。
當然啦,我曾經在的電視節目組也沒少做如此內容,我也就順水推舟,寫過不少以這方面題材為目標的內容。今年7月5日,我寫了“幣值飆升股市繁榮終將讓中國人回到石器時代”一文。之后就收到了有人對此的讀后感。
capitel@ 2007年7月5日 12:45 RE:潘祎的稿子 是啊, 但最重要的是, 貨幣在貶值,而不是房價在上漲。 給你幾段文章,其中黑體字是我寫的 |
我看了其文字,其中不乏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但是,立意還是比較新鮮,結論也頗為唐突,但又不失可取,還是拿出來供列位玩味。
通常,在文字處理上,我都是保持超文本格式,從來沒有什么加黑的方式。這次,為了凸顯給我發郵件者所寫的內容,我也就破例吧。
中國進入通脹時代 房地產、股市投資者成大贏家 徐斌 2007年05月10日 提要:這是一場巨大的搏斗, 遠比上個世紀80年代末和文革的搏斗更劇烈,結局可能是雙方(既得利益集團和弱勢群體)斗爭的矛盾同一體----國家的解體。 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預測歷史的發展是可能的。 如果將所有商品,包括消費品、工業品以及住房、勞動力等等,統統打捆列成一個指數進行統計的話,結果肯定顯示,近年來商品物價整體是上漲的,而且漲幅不小 >>>推薦專題:上證綜指突破4000點 中國房事變局 不久前,一項由北京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和國內13家頂級研究機構共同推出的最新預測顯示,今年第二季度CPI將達到3.1%的新高,央行應該“順理成章”地再次加息。 關于通脹問題,媒體各界對此目前開始熱議,基本共識是目前只是溫和通脹。確實如此,比起上世紀1980、1990年代CPI動輒10%、20%左右漲幅,如果不是存款利率才2.79%,3%的漲幅簡直不值一提。這樣說來,似乎通脹好象只是壓力,憂則憂矣,未必變成實際。 其實不然。這要看看通脹的定義是什幺。通貨膨脹最初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現象。目前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如果我們把勞動力也看作商品的話,可以一句話概括通脹為商品價格的全面上漲。現在普遍用來測量通脹的指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PI在近年來,除了2004年幾個月內偶爾處于高位之外,其它時候基本都處于4%以下。這樣,低通脹的說法好象也說得過去。 但事實上自2003年開始,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指數、工業品出廠指數、房地產價格指數都是年年攀升,漲幅驚人。而股市從2005年中期開始也是大幅飆升,至今漲幅將近350%。如果將所有商品,包括消費品、工業品以及住房、勞動力等等,統統打捆列成一個指數進行統計的話,結果肯定顯示,近年來商品物價整體是上漲的,而且漲幅必定不小。 但漲幅各有不同,基本特征是勞動生產率越低的漲幅越大,而生產率越高的漲幅越小。有色金屬、燃料等礦藏有限,不是靠技術挖潛之后,產量說上就上去的,而房屋建設周期長,土地管制嚴厲,因此房屋供給也不是隨便想上來就上來的,而勞動力的供給最難,從嬰兒落地到工廠上班最少要16年,所以工資一漲,短期想下來幾乎不可能。而工業產成品則不同,技術挖潛或者產業轉移,加強內部管理苦練內功,生產率的提高相對就容易得多。這樣2003年以來,各種商品漲幅依次排開:原材料、能源、勞動力、房屋價格漲幅最猛,工業制成品漲幅最低。結果讓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大呼:中國呈通脹和通縮兩重天。 當糧價漲起來的時候,再拿CPI說通脹只是一個壓力問題,好象很勉強了,這時官員、學者紛紛出來打圓場,再剝離糧價出CPI,搞出一個核心CPI來,這樣,通脹還是一個壓力問題。按這個邏輯,價格可以漲個不停,而通脹一直只會是個壓力而已,因為“核心”CPI可以一直“核心”到礦泉水為止。 其實糧價上漲,就在于貨幣如水,過剩的貨幣總是追逐生產率最低的商品。有炒樓、炒股、炒黃金的,可有誰聽說過炒礦泉水的?手機、汽車生產效率通過技術更新、生產線遷徙、加強管理,一年內增長100%并不是什幺稀奇事,但平均畝產提高20%簡直就是放衛星了。在目前中國農業普遍是小農戶經營的情況下,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更是慢于國際水平,加上全球糧食價格進入上漲周期,無法通過國際貿易平抑農產品價格,CPI走高自然是情理中事。這時說通脹只是一個壓力問題,就露餡了。 通脹其實是一次財富大轉移的過程,是借貸者剝奪債權人的過程,那些早期介入房地產、股市或者向銀行借款做生意的,將是這場通脹過程的大贏家,而那些銀行儲蓄戶乃至未來依靠養老金度日的人將是最終輸家——而這些基本都是普羅大眾。 所謂流動性過剩就是通脹的另一個說法而已,這個精巧的解釋長時期掩飾了國內貨幣過多供給的事實,而CPI的上漲其實就是預示中國全面通脹時代來臨。原來的解釋不足以掩飾這個事實,這個趨勢目前還是以較為溫情脈脈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但在匯率政策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未來它必然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編輯推薦相關新聞】 樓市泡沫再起爭論 三點理由助推房價繼續上漲 “我相信今年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會給樓市注入更強的動力,再往以后若干年它還是一個強勁增長的勢頭。”在日前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中心和金融系聯合舉辦的“股市與樓市:理性還是非理性的繁榮”高層論壇上,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孟曉蘇(孟曉蘇新聞,孟曉蘇說吧)說。 房地產商炮轟銀行:他們心更黑! 大房產商不滿央行預警房價下跌,稱央行不負責任 “最近央行的報告預測未來的房價要下跌,我認為這個預測是不負責任的,對于未來的房價,我的看法很明確的:未來的房價和我們國家的長期房價走勢將是上升。”今天下午,在北京大學舉辦的2006中國房地產市場與房地產政策論壇上,我國最大的房地產國企掌門人——中國房地產集團總裁孟曉蘇“炮轟”央行,并作出房價將持續上漲的預測。 他認為房價會持續上升的原因在于我國“經濟增長快,加上通貨膨脹,低利息率的現實,你在20年前,在銀行存款1萬塊錢,到20年后,它的本息貨幣只相當于當年的21%,也就是說20年里縮掉了79%”,在此背景下,房屋的保值增值功能體現,刺激商品房的銷售。他還以“過去的18年,中國的城市商品房價格持續上升,沒有一年下跌,它的增幅平均每年是12%。”為例支持自己的觀點。 就在這個月,央行發布《2006年金融穩定報告》闡述國內金融業現狀及貨幣政策的執行情況,在長達169頁的長篇報告中,央行首次以專欄形式對房價下跌可能引發的金融風險作出預警。 房地產商這點說的很對, 銀行以及其后臺的心更黑。首先,他們有發鈔權, 也就是“印鈔機一響, 黃金萬兩”。其次,他們有讓貨幣貶值的權力, 也就是強盜, 不過,人家不需要進你的門, 你家的財產就變到他們手里去了。還有,他們還有收稅和資源壟斷的權力。 最重要的是, 現在銀行的官員是最腐敗的, 每年是幾萬億的洗錢, 幾萬億的資金外逃, 幾萬億的銀行貸款收不回來(壞帳), 以及后來的政府的補漏洞(今年農行的8000億,光大300億,以及以前的工行等的幾千億), 這個是最狠的 中國今年的房地產價格的暴漲(80%左右), 股市的暴漲(130%), 還有物價的暴漲(50%), 其實質是通貨膨脹, 可能2007年,通貨膨脹更嚴重. 在2010年左右, 中國的通貨膨脹可能達到2位數, 這點和南美比較象。南美也是經過了十多年的經濟增長,然后是通貨膨脹經濟危機。也就是說, 房價的飛漲和貨幣的貶值是同步發生的, 但前幾年是房價的飛漲快一些, 將來可能是貨幣貶值的快一些, 最后, 房價可能是相對貶值。也可能是狂跌。幾袋米 一平方房子的價格是有可能在2013年左右的時候出現。這點要去看8年前的南美. 不過由于南美的人均占有資源遠比中國豐富, 所以,可能中國更嚴厲. 中國的房價現在已經和美國的房價一樣高,這種荒謬的現實說明了社會的巨大扭曲, 國家管理能力的衰落, 斷裂必然會在可見的將來發生. 最近不斷的滅門案,僅僅是干涸大地上的一個小裂縫而已。 這是一場巨大的搏斗, 遠比上個世紀80年代末和文革的搏斗更劇烈,結局可能是雙方(既得利益集團和弱勢群體)斗爭的矛盾同一體----國家的解體。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 預測歷史的發展是可能的。 |
我一向是個看空唱衰者,并且堅定不移地認為,中國勢必發生劇烈的動蕩(雖然從內心里我可能并不希望如此)。冼巖撰文也指出,雖然中央警衛團由喜貴沒有當選17大代表,也許意味著最高層爭斗的說法是空穴來風,但是,發展和穩定的政治訴求,基本上劃定了未來5年中國社會的基本走向,或者說,人們熱火朝天討論的黨內民主,實際上改善空間非常有限。而我在與美國多維網何頻通過網絡討論中國的劇烈動蕩將會發生在什么時候的問題時,何頻認為將會在5年后的那一次黨代會前后,我則沒有那般樂觀,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就將不可避免會出現在中國社會。
現如今新設定的科學發展和公平正義的路線,這種兩個基本點看上去更像是新的口惠實不至的貨色。簡單地看,所謂公平正義,這原本就缺乏客觀的可衡量的維度,更多的只不過是個主觀感受。房地產開發商認為銀行及其后臺(不用說是誰也是地球人都知道)才是最黑心的。那么,任志強笑話現如今中國的白領們當房奴已經使所謂中產階級銷聲匿跡,讓任志強們成為了人民公敵,但他們卻說銀行及其后臺才更壞,其中的公平正義該如何度量界定?
有趣的是,針對加息后銀行利息是否應該自動提高的問題,昨天央行做出了明確的表態,說銀行不自動加息是正常也是公平的。看到了吧,央行就是這等貨色;而其對公平的解釋,更是昭示出,在中國社會,所謂的公平正義充其量就是胡適所謂任人打扮的漂亮姑娘。換句話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公平正義觀,人世間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平正義標準。按照當前流行語境當中凡是提及公平正義必扯到的羅爾斯的看法,正義的要義之一,就是必須注重對利益損害最大一方的救濟。但這在中國是可能的嗎?
且不說中國根本不存在貨真價實的中央銀行,現在中國的央行所謂的獨立性根本上就是自欺欺人,只是看,央行憑什么信誓旦旦地表示不自動加息是公平的?這不是對銀監會越俎代庖?貨幣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具體解釋權,原本就不應該為央行所把持。更不用說,不自動加息是公平的,這種說法無論從情理法哪個角度看,都是強盜邏輯。而當央行撕下溫情脈脈的面紗露出猙獰的劊子手嘴臉時,對于央行能夠如何對待國民,也就不言自明了吧。
央行認為,不自動加息是公平的;壟斷油企向高層申請漲價沒有獲得批準就開始在用油高峰期維修設備停止供油是公平的;鐵道部寧可廢棄國內自主創新也要購買國外高速鐵路這種喪權辱國的行徑是公平的;建設部緊縮劃定90平方米小戶型住宅要占新開工面積70%的政策是公平的;房價節節攀升,財政部卻成了最大的贏家,通過房價高漲而憑空增加了總房價當中兩位數的稅收是公平的;山西黑磚窯事件簡單處理了幾個七品芝麻官類型的縣級領導干部就鳴金收兵,沒有任何省級甚至更高層官員為此丟盔卸甲,這種治理方式是公平的;國家環保總局在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就聲色俱厲,卻沒有任何手段能夠約束環保總局,這種制度設計是公平的;個人所得稅瞄準工薪收入階層而不是針對財產占用,這是公平的;中央撈取財政收入中的70%卻只干30%的事、地方憑借30%的財政收入卻要干70%的事是公平的;反腐敗更多地只針對地方官員來不來就拿下、而審計風暴當中暴露問題單位國務院部委局辦幾乎無一幸免卻無人被問責,收拾地方樓堂館所但部委局辦各自黨校干部培訓基地酒店卻風起云涌,鐵道部還擁有自己的公檢法,這是公平的……
通貨膨脹壓力襲擊央行,說得何等悲壯。問題在于,央行本身是個什么貨色?說穿了,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央行不過是臺轟轟烈烈的絞肉機,是個明火執仗的強盜,是個在中國政治和法律制度中可以合法強取豪奪的利益集團。
而如此究竟什么時候會發生中國社會的斷裂,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