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中國社科院12月28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下的隱形債務達86.2萬億元。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稱,養老金未來缺口測算由于情境不同,結果也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體制不改、機制不轉、政策不調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點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
報道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做實個人賬戶已經無法持續,名義個人賬戶(NDC)是下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選擇的模式。
隱形債務加大未來財務風險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作為《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4——向名義賬戶制轉型》的分報告之一,這份名為《現行統賬結合模式下隱形債務預測與測算》的報告稱,以2012年為基準,社會統籌賬戶的隱形債務為83.6萬億元,個人賬戶的隱形債務為2.6萬億元,合計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下的隱形債務為86.2萬億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為166%。
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采用“統賬結合”模式,即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
據報告的執筆人、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魏吉漳稱,未來可能產生養老金缺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待遇確定型(DB)現收現付制的社會統籌賬戶,其隱形債務在轉制時沒有被支付;二是應專款專用的繳費確定性(DC型)的個人賬戶基金被挪用形成空賬。
“如此龐大的隱形債務,并不會立即造成當期財務的嚴重赤字,但會逐漸反映在未來的財務賬戶上。”報告稱,隱形債務將在未來的現金收支中逐步轉為財務缺口,隱形債務越大,代表基金準備越不足,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困境將在未來年份中呈現。
這并非中國第一次對養老金的隱形債務做出測算。最近三年,至少有五家機構發布了關于養老金隱形債務的測算數據。
2012年6月,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的團隊給出的測算結果是:2013年中國養老金隱形債務將高達18.3萬億元。
2012年12月,時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的馬駿領導的研究小組所做的國家資產負債表顯示,中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已有缺口,如果假定財政補貼保持2011年的水平不變,其累計結余將于2022年消耗殆盡,此后便處于負債狀態,2013到2050年的累計缺口應當為37萬億元。
2013年11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偉等人的測算結果是,養老保險基金將于2037年出現收支缺口,2048年養老保險基金將耗盡枯竭。
2013年12月,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的團隊做出的資產負債表測算結果顯示,2023年城鎮企業職工含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將出現收不抵支,2029年累計結余將耗盡,2050年累計缺口將達到80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91%。
馬凱在答復關于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的問題時稱,中國養老保險基金從總體上看保證當期支付是沒有問題的,從未來看收支平衡問題比較突出,不確定性很大,因為影響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的因素都是多樣復雜的,缺口到底多大也難以確定。
養老雙軌制改革成本幾何?
12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時透露,人社部等部門已擬訂了養老并軌改革方案,并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養老“雙軌制”改革的靴子終于落地,那么改革成本是多少?
據《財經》雜志報道,“雙軌制”破解之后,中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將被進一步提升,接下來應該考慮的就是制度的效率問題,在此大背景下,養老保險制度本身的精細化改革無法回避。
從舊有單位養老的模式過渡到社會養老,巨大的轉軌成本不可避免。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鎖凌燕看來,過去,國有企業在向社會保險模式轉換中發生的一切問題,仍然可能在行政事業單位轉軌社會養老保險體系過程中暴露出來。
未來的改革可能會根據不同人群加以區別對待,即新人新辦法,作為雇主的政府和個人按比例分攤;老人老辦法,繼續由政府財政支付;中人中辦法,需要政府補繳保險,最大的難題或許在此。
如此一來,雙軌制的改革必先期付出成本,短期內財政壓力將明顯加大。具體來說,財政需要多花兩筆錢。
第一筆,財政需要為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額外繳納工資總額的20%,以實現與城職保的并軌;第二筆,是建立職業年金制度中雇主繳納的這部分,約為在職工資的5%。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系博士陸明濤計算,如果以2010年為時間節點改革,“老人老辦法”需要3.9萬億元,“中人中辦法”需要補繳5.2萬億元,總額幾乎相當于一年的財政收入。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的測算則表明,僅事業單位執行“中人中辦法”就需補繳3.7萬億元。“實際上,政府不可能一次性拿出如此巨大的資金。而且,政府也沒有必要一次性把錢全部撥過來。人是逐年退休的,養老保險缺口是逐年體現出來。”
短期投入,可能帶來長期的收益。
按照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的測算,假如從2008年當年開始同時把機關和事業單位納入改革,全國的財政負擔占GDP比例發展趨勢可分為四個階段:2009年-2013年,支出增幅較為明顯;2014年-2020年,支出占GDP比重呈平滑下降趨勢,原因是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導致工資增長率下降;2021年-2048年,頭六七年里支出增長比較緩慢,后期較快,到2048年達到峰值。到2049年的節點之后,改革收益逐漸顯現,改革后的支出將小于不改革支出,越往后,收益越明顯。
選取不同的人口結構、經濟增長率、養老金替代率參數,測算出的轉制成本差距很大。
清華大學教授楊燕綏計算,若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替代率略為降低,改革20年-28年后,并軌的基本養老金方可實現財務平衡,傳統退休金退出市場,統一的國民基礎養老金長成。
然而,也有學者并不樂觀,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鄭偉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進行測算,如果不進行重大改革,按照現在制度運行下去,“2037年的時候會首次出現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年收入不抵當年支出”;在2048年這一特殊年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可能會出現基金的枯竭的危機。
如此,在“雙軌制”推進的同時,仍需解決中國現行養老金體系的可持續性難題,包括強化制度自身造血能力,完成統籌、個人“雙賬戶”保險結構的設計初衷,允許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保值增值。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難做實
自2008年之后,再沒有任何一個省份愿意加入到做實個人賬戶的行列中來。一方面是由于轉型成本的解決沒有法制化、力度有限,中央財政僅對少數幾個省進行數量有限的配比補貼,東部發達地區的試點省份完全由地方財政解決,大部分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養老保險改革的基本方針是“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個人賬戶”。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從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向完善個人賬戶制度轉型,意味著個人賬戶功能定位的重大改變。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認為,中央不提“做實”而提“完善”,為個人賬戶轉向名義賬戶制提供了改革的空間。“名義賬戶制并不等于是欠賬,并不等于空賬運行,它是一種可選擇的模式。”樓繼偉說。
中國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結構,本質上是創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混合型部分積累制(現收現付制加個人積累制),其初衷是將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的優勢發揮出來,目的是實現預期穩定和多繳多得。
在制度的實際執行中,由于政府沒有承擔從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轉制成本,個人賬戶繳費不得不用于保障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形成了“空賬”。
人社部數據顯示,2013年,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賬已經達到了3.1萬億元。
上海人社局數據顯示,上海每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來就收不抵支,缺口很大,財政補貼成為常態。2007年~2013年共補貼538億元,主要用于當期養老金的發放,其中,2007年~2008年,擠出102億元做實賬戶,此后均未做實。截至2013年,做實賬戶基金僅為123億元。
鄭秉文說,不僅地方政府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積極性也在消退。各級政府都意識到將財政資金存在個人賬戶,將變成永遠都不可能收回的“沉沒成本”。擴大補貼規模等于將更多的財政資金置于貶值風險之中。
宣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失敗的標志性事件,是2010年以來中央財政對遼寧做實試點的補貼處于暫時中止狀態,當期發放的缺口由遼寧省閑置的個人賬戶資金補足,從而提高宏觀資金運用的效率。
名義賬戶制度的學名為“名義繳費確定型”,其本質有兩點:在融資方式上實行現收現付制,在給付方式上采取繳費確定型。簡而言之,就是以后個人賬戶中沒有真實資金,而是對個人繳費進行記賬,把繳費和收益都計入賬戶,作為未來發放的依據。
鄭秉文認為,在目前統賬結合框架內,個人賬戶部分從做實賬戶轉向名義賬戶,不僅僅是簡單的個人賬戶從實賬到空賬的轉變。“這輪改革是制度升級,是結構調整,目的是增強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強化精算中性因素。”他說。
媒體:養老并軌五因素將加劇不公 只能認命?
據紅網評論,養老金并軌,無疑是中國2014年最有分量的改革之一。國人盼星星盼月亮,盼了N年終于盼來了并軌靴子落地,理所當然引發強烈關注和歡欣鼓舞。然而,養老金并軌未必等于養老待遇不公并軌。歡欣鼓舞之余,要提醒人們,似乎更需警覺并軌“馬夾”掩蓋和加劇養老不公。從近日媒體抖出的相關消息看出,似乎存在并軌“馬夾”掩蓋和加劇養老待遇不公的動向。
多年來,養老話題之所以成為兩會代表和網友共同熱議關注的話題,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不用個人繳納分文,退休時養老金卻是企業人員數倍。雖然,養老不公一直以來廣受詬病,然而詬了白詬,改革始終無有進展。對此,老百姓只能面對現實,認命而已。緣此,不改則已,要改就要動真碰硬,在破除養老不公上有所手術,哪怕先動一下既得利益皮毛也好;至少,不能維持甚至加劇養老不公。目下,諸疑似動向似乎值得人們警覺。
“替代率”不公是否猶存?多年來,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金卻能享受到80%甚至90%養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約為在職工資的八九成;企業職工一直繳納養老金,養老金卻只有在職工資的約4成。應當說,養老雙軌制待遇差距大之根本,正是源于養老金替代率差距。從相關報道看,本次改革方案只說要統一“制度”,并未提到“替代率”也將統一。換言之,“替代率”不公是否猶存?值得人們拭目和警覺。
“先漲后繳”是否有擴大“剪刀差”之嫌?養老金并軌后,按照現有工資水平,機關事業人員實際收入勢必下降;相關待遇調整機制改革同步進行似乎可以理解。有權威消息稱,從2015年初開始,公務員工資應會有所上漲,基本思路是先漲退休再漲在職,然后統一繳納養老保險。問題是,機關事業人員工資本來就比一般企業工人工資高;倘若以并軌為名,變成搭車借機普調機關事業人員工資,則勢必加大工資“剪刀差”。此既有悖并軌改革初衷,更會引發其他群體反對聲浪。
“職業年金”會不會導致企業工人“被剝奪感”。按照此次改革提出的“五個同步”,職業年金將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邏輯悖論和現實矛盾在于,一般企業不會給員工購買也買不起職業年金,而機關事業人員職業年金則是由財政買單。本質上,購買職業年金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也就是說,是前者用納稅為后者買單。其意味著,一旦從制度層面坐實職業年金,所謂“機關事業人員養老金和城鎮職工并軌”,恐怕連名義并軌都算不上。如此這般,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新的隱性雙軌制,其勢必導致企業工人“被剝奪感”和強烈反對。
“延遲退休”是否會衍生“相對不公”?2013年,人民網針對延遲退休問題調查結果顯示,68.6%受訪者反對延遲退休,其中,在外資企業工作人士反對聲最高,有78.8%受訪者認為延遲退休不符合中國國情。而支持延遲退休者,大多是既有養老體制的受益者,如官員和專家。反對者普遍理由是“在工作崗位撐不到65歲”(59.6%);同時,“可能成為部分權力階層繼續保有權力的借口”(52.4%)也成為反對者第二大隱憂。其次,給青年人就業帶來壓力、想盡早拿養老金享受生活都成為反對的主要因素。對普通勞動者而言,工作不隨著權力利益,辛辛苦苦熬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卻又趕上延遲退休,自然心生不滿。而官員和專家大多希望延遲退休,是因為這對他們最有利。延遲的不僅是工作,更是權力利益。
按現時退休年齡,一般官員到60歲就得退,很多人不適應退休后手中無權的落寞感,延遲退休等于則延長了他們的政治生命。專家亦然,大學和科研院所多已高度行政化,不過是官場翻版或“二官場”,退休院長教授自然比不上在位者。相對于多工作幾年的權力利益,少拿幾年養老金又算得了什么?將機關事業人員納入社保體系,實際上是將“分配者”和“受益人”合二為一,寄望民眾在這場博弈角力中勝出成為贏家,恐怕只能是一廂情愿。在如是生態下實行延遲退休,說白了仍是負擔變相轉移,不過是將國家責任轉嫁給普通民眾,并未消除制度不公。故而,盡管近日個別活躍專家又度鼓噪拋出“延遲退休”論,然而我還是要質疑提醒:“延遲退休”到底是否合乎民意?究竟會不會衍生“相對不公”?
并軌是否會引發“以貧養富”?在總體社保虧空日愈嚴重的情形下,難免“拆東墻,補西墻”,很多個人帳戶資金被用來填補統籌帳戶漏洞將成“新常態”。現實中,機關事業人員數倍于企業人員的養老金,可能因為并軌,要取源于與企業工薪階層共享的“統籌賬戶”。如然,勢必生成“以貧養富”分配格局,這顯然是有失公允,也是人們不愿意接受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