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安全雖然是一個老話題,有些人對此不一定感興趣,但它卻是我們難以回避的問題。
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公告稱,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到60193萬噸,同比增長2.1%,實現了“十連增”。然而,糧食增產數字背后,“豐年缺糧”的現實卻鮮被提及:同樣在過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兩年間產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國的糧食狀況均是產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
2012年,中國進口糧食占國內消費總量的比例已接近12%。去年,大米、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凈進口總數為1900萬噸左右,今年1至7月的總數也已達1143.9萬噸。不僅如此,繼玉米在2011年進入“全面進口元年”后,中國亦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為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預測進口總量將達650萬噸。
事實說明,雖然中國官方多年來一直將95%的糧食自給率作為目標,但這個目標已難以守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在今年初召開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如果按一個人一年吃800斤糧食計算,2012年進口糧食相當于養活了1.9億中國人。
再說,中國的糧食總產量接近60000萬噸,全球的交易額是300000萬噸,如果中國出現上世紀60年代那樣的自然災害,或者其它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糧食短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有關專家認為,中國要解決糧食的自給自足問題,至少需要19.47億畝的土地面積才能滿足需求。但中國18.21億畝耕地轉化成播種面積,中國耕地總數已經接近18億畝紅線;人均耕地不足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年全國實現了糧食“十連增”,但在耕地面積逐步減少的情況下,今后要實現“十一連增”、“十二連增”的可能性在減少、難度在加大。這并非聳人聽聞。聯合國對耕地有一個警戒線:人均耕地少于0.8畝的時候,會發生生存危機。而目前中國2000個左右的縣里,有600多個縣人均耕地面積低于0.8畝。
以四川省為例。由于土地減少,人口增多,其糧食產量受到制約,近兩年,四川省不僅不能自給自足,還從省引進糧食年均超過1000萬噸,2013年預計省外入川糧食總量將達到1430萬噸左右,比去年增加24.3%。該省作為“天府之國”、中國的產糧大省竟然缺糧,不能不發人深省。
更讓人擔憂的是,除四川省外,全國其它省份的糧食缺口也明顯增多。例如浙江省每年糧食缺口1100萬噸、廣東省缺口2400萬噸,兩省糧食對外依存度分別為60、70%。如果國內像川、浙、粵這樣的缺糧省份再增加幾個,如果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吃飯都成問題,那誰能救我們呢?
本周,國內頗具影響的一份財經雜志不惜版面,發表長達5萬多字的長篇深度報道《中國糧食安全報告》,系統性地評述中國糧食存在的問題。這是我們近幾年來看到的最為詳盡的詮釋中國糧食安全的報道。
值得一提的是,該報道援引美國前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一句話警示人們:“糧食和能源,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軟肋。糧食依賴進口將給中國經濟資源造成緊張,也使中國更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打擊。”
布熱津斯基一言中的。許多上了年紀的人可能記得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出現的嚴重饑荒,因而糧食生產平衡的任何改變都會引發人們的不安。在國內糧食生產規?;唐趦入y以全面完成,產量提升空間日益收窄前提下,這一局面在短期甚至長期內可能均會處于“不可逆”狀態。
換句話說,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將成為一句空話。“手里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安全和農業生產不僅是中國歷朝歷代保持社會穩定的基本因素,由于受到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等對糧食生產的約束,中國糧食的供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保障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