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關于轉基因的爭論自其誕生以來從未止息,近期則特別地激烈和熱鬧,幾乎每天都有相關新聞占據媒體的重要位置。支持的一方一會兒上書高層,一會兒帶頭試吃,以爭取從高層到民眾的支持;反對的一方也毫不示弱,通過媒體、網絡發出聲音,影響著輿論的風向。由于轉基因事涉復雜,公眾缺乏起碼的知識和判斷力,往往被這種爭論搞得暈頭轉向,無所適從。然而,由于這一問題事關我們每一個人,我們以鴕鳥心態去面對并不明智。這就需要我們盡可能地學習相關的知識,增強獨立的判斷力。在此,我們謹向大家推薦《孟山都眼中的世界———轉基因神話及其破產》一書,通過這本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的著作,我們至少可以對反方的觀點和論據獲得較為系統的了解。
轉基因技術帶不來農業增產
至少從2004年轉基因大豆“轟開”了中國國門起,國人餐桌上的轉基因食品就越來越多了。到明年,轉基因食品進中國就要10年了。因為種種原因,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就一直沒有能夠認真地讓公眾在大眾媒體上展開討論。但關于轉基因,實在有太多的隱秘和問題,需要在陽光下曬一曬。
今年9月份,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了《孟山都眼中的世界》,這是根據法國獨立電視制片人瑪麗-莫妮卡·羅賓的電視調查紀錄片以及基于電視采訪所取得的調查結果完成的同名著作。在這本書中有一節“生物技術隱匿的背后”,其中有一位美國的農學家羅杰·艾爾莫爾與他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的同事們于2001年發表了一個研究,他說:“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在四個不同地點進行了這項研究,這是因為我們從美國多個州收到的資料顯示,轉基因大豆產量比相應的傳統大豆品種產量低”,“我們的研究結果證實,產量至少降低5%”。原因是轉基因對農作物的擾亂,導致了“產量抑制現象”。
今年7月份,在北京舉辦的一次關于轉基因問題國際研討會上,有10幾位來自國外的科學家發言,其中有一位來自坎特伯雷大學的生物學家杰克·海尼曼教授,他任職于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撰寫關于轉基因流動的研究報告。海尼曼教授展示了一張從1962年至2012年西歐傳統農業的農作物和美國轉基因技術下的農作物產量增產曲線圖,從圖上可以看到,轉基因技術并沒有比傳統農業技術更使得農作物增產,不僅如此,在使農作物增產上,轉基因技術甚至還遜色于傳統農業技術。既然轉基因技術沒有給我們帶來農業增產,那么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中記錄了“L—色氨酸事件:一種奇怪的致命流行病”。“20世紀80年代末,數千美國人患上了一種神秘的疾病,由于這種疾病的所有受害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病癥即肌肉痛,這種病被命名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肌痛綜合癥’”。病人會出現一連串的病癥,“水腫、咳嗽、皮疹、呼吸困難、皮膚硬化、口腔潰瘍、惡心、視覺以及記憶問題、脫發以及麻痹”。該病是日本昭和電工株式會社制造的一種產品引起的。這家日本公司在生產中“將一種基因插入細菌內部,經發酵后從細菌中提取一種物質”,但是隨著基因構建的逐漸改變,到了1988年12月生產的菌株被發現“包含有5種不同的外源基因和大量的雜質”。這個事件中有至少37人死亡,超過1000人癱瘓。1992年,昭和電工“向逾2000名受害者支付了超過20億美元的損害賠償”。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于1991年決定禁止L—色氨酸的銷售。
這個事件令人深思,正像《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書中所引述的杰弗里·史密斯在其《轉基因賭局》中強調的那樣:“辨識該流行病花費了數年時間。它最終被發現只是因為它是一種罕見、急性的疾病,迅速發病,且根源是唯一的。如果這四個特征之一缺失,該疾病可能就絕不會被發現。同樣,如果轉基因食品中所包含的成分將導致不良反應,問題及其根源也可能無法發現。”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中記錄了在意大利烏爾比諾大學的一個實驗。烏爾比諾大學是成立于1506年的一所歷史悠久的公立大學。實驗是“一項關于轉基因大豆影響的研究……重復孟山都1996年所進行過的毒理學研究”。研究人員曼努娜·馬拉泰斯塔和她的研究小組一起“給一組老鼠喂以平常吃的食物(對照組),另一組所喂的食物相同,但添加了抗農達大豆(實驗組)”。農達是美國孟山都公司生產的一種除草劑,抗農達大豆是孟山都公司通過轉基因技術培養的一種具有抵抗農達除草劑的大豆品種。馬拉泰斯塔告訴《孟》書作者她的實驗結果是,“觀察到統計上的明顯差異,尤其是在喂以轉基因大豆的老鼠的肝臟細胞核上。所有跡象看起來都表明肝臟具有更高的生理活性。我們在胰臟和睪丸的細胞中也發現了類似的變化”。“更高的生理活性”意味著腫瘤的跡象。但是這個實驗沒有被允許繼續下去,馬拉泰斯塔因為這個實驗受到巨大的身心創傷,她被迫離開了工作十余年的烏爾比諾大學,她說這全都是因為她做了這個關于轉基因大豆影響的實驗,“有關轉基因生物的研究是一個忌諱的話題”。
“不要和孟山都作對!”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提到了著名的“普茲泰教授事件”。現年已經過了80歲的阿帕德·普茲泰博士年輕時在英國倫敦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博士學位,之后他“進入了享有盛名的洛維特研究所,該研究所被認為是歐洲最好的營養學實驗室”。普茲泰博士是專攻植物血凝素研究的,他的專業水平使得他在學術界享有盛譽。植物血凝素是存在于某些植物中的一種蛋白質,具有殺蟲功能。有的植物血凝素對哺乳動物有毒,有的則無害,比如雪花蓮中的雪花蓮凝集素就是對哺乳動物無害的。1995年,洛維特研究所提出與到了退休年齡的普茲泰博士續約,“并讓他領導一個由蘇格蘭農業、環境與漁業部資助的研究項目”。這個項目是研究插入雪花蓮凝集素基因的馬鈴薯對小白鼠的影響。他們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雪花蓮凝集素喂食小白鼠,即使小白鼠吸收了超過轉基因馬鈴薯產生的雪花蓮凝集素800倍的劑量,小白鼠也是安全的。但是在用轉基因馬鈴薯喂食的小白鼠身上出現了“大腦、肝臟以及睪丸發育較慢,并有萎縮組織,尤其是胰腺和腸”,“還觀察到胃部細胞增生,這是令人擔憂的,因為它會助長由化學產品所引起的腫瘤的發育。最后,胃部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這表明老鼠機體將轉基因馬鈴薯當作異物來處理”。英國廣播公司1998年8月10日《世界在行動》節目報道了普茲泰博士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巨大轟動。在節目中普茲泰博士說了一句至今都有深刻影響的話:“作為活躍在這一領域的科學家,我認為將英國公民當做實驗室動物是不公平的。”
但是“這幾句有關轉基因生物的話毀掉了阿帕德·普茲泰的職業生涯”。兩天后,“普茲泰被處以‘言論禁止令’———一項關于新聞傳播的禁令———的處罰……一場可悲的混淆視聽的行動由此開始了,該行動意在詆毀普茲泰的聲譽,并以此對他做出警告”。1999年5月22日,在巨商、政要、科學界傀儡聯手打擊普茲泰的時候,“世界最享有盛名的科學雜志之一《柳葉刀》”決定要說話了,該刊社論強調:“政府在批準這些(轉基因生物)產品之前,應當強制要求它們接受嚴格檢驗,以評估其對公共衛生的影響。”該刊宣布它將發表普茲泰和斯坦利·伊文的研究,但是“距離該文發表還有四天的時候”,一場針對《柳葉刀》和其主編查理·霍爾頓的攻擊與威脅又開始了。這是一場從孟山都公司到美國、英國領導人都卷入的事件,這個事件或許在未來書寫科學史的時候會被永久記錄。
“轉基因”的后臺為何這么強大呢?
孟山都公司是美國最大的轉基因生物技術公司,它是著名的“旋轉門”的捍衛者。孟山都公司的人“旋轉”到政府要害部門任職,政府官員“旋轉”到孟山都公司任職。例如: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是孟山都一個子公司的CEO;美國農業部長安·維尼曼曾擔任孟山都下屬公司的董事。“旋轉門”的轉動:“首先是從白宮到孟山都。例如,克林頓總統的前助理、政府間事務主任瑪西亞·海爾,1997年被任命為孟山都公司國際政府事務主任”;美國環保局的前局長、副局長后來都曾到孟山都公司任職副總裁或董事。接著是從孟山都公司到美國政府部門或政府間組織:瑪格麗特·米勒從孟山都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莉迪亞·沃特里特到環保局,前企業法律顧問魯弗斯·耶克薩被任命為世界貿易組織美國代表,抗農達大豆發現者、曾任孟山都副總裁的羅伯特·弗雷利被任命為美國農業部技術顧問……
孟山都的“輝煌”史
我們簡要地看一看孟山都公司的“輝煌”史:
“自1944年起,孟山都公司大規模地投入滴滴涕的生產。其時,它與五角大樓軍方的關系正變得極其特殊:事實上,1942年,孟山都的研究主管查理斯·托馬斯就受萊斯利·R·格羅夫斯將軍之邀參與一向頂級機密的項目,它將導致現代最大的一次人類生態災難。該項目名為‘曼哈頓計劃’,其目標就是盡快制造出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查理斯·托馬斯領導下的孟山都化學家們則負責分離,然后提純钚和釙。戰后查理斯·托馬斯擔任孟山都副總裁。
美國軍方臭名昭著的“牧工計劃”就是在越戰期間,美國空軍在越南南部大規模播撒落葉劑,從而引起了嚴重的公共衛生與生態后果。兩年之內,越南南方落葉劑播撒區“90%的樹木與灌木叢盡數被毀”,航拍平面圖顯示“茂密的植被被撕開了一個闊達數千米的口子”。從1962年開始到1971年,有8000萬升落葉劑被傾倒在越南330萬公頃的森林和土地上,其中有相當于400千克的純二惡英。哥倫比亞大學200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80克二惡英溶解在飲用水系統中就能消滅一個800萬人口的城市。這些化學戰劑的主要生產者就是孟山都公司!冷戰中,西方國家用飛機向他們認定的“共產黨”區域播撒除草劑,摧毀植物,毀掉“共產黨的糧食收成”,“讓敵國軍隊和居民陷入饑餓”。
《孟山都眼中的世界》披露的為生命注冊專利事件———“轉基因專利”的問題更是駭人聽聞。美國1951年的《專利法》明確規定,“專利僅適用于機器與工業操作方法,而生物———包括植物———則絕對不可以”,因為即使人類介入了它們的生長發育,但是這些生物在這些人類行為之前就已經存在,況且,它們單靠自己就能夠進行繁殖。但是美國最高法院在1980年做出裁決,宣布一種轉基因微生物獲得專利權。接著歐洲專利局基于美國的判例,承認了轉基因微生物專利權,隨后是植物(1985年)、動物(1988年)以及人類胚胎(2000年)。1996年歐洲專利局向孟山都的抗農達大豆授予了一項專利權,并推而廣之,“該專利對可能被嵌入這一著名基因盒的所有植物品種都適用:玉米、小麥、水稻、大豆、棉花、甘蔗、甜菜、油菜、亞麻、向日葵、馬鈴薯、煙草、番茄、苜蓿、楊樹、松樹、蘋果以及葡萄,盡數囊括了孟山都的項目”。
下面是這項專利保護的驚人實施:首先,農民種的含有抗農達轉基因的種子不可以是上一年收獲留下來的種子,農民從此失去了祖祖輩輩自己選種和留種的權力。其次,如果農民種的非轉基因農作物被風、蝴蝶、蜜蜂、小鳥等帶來的轉基因花粉污染,使得第二年再次播種的種子里混有轉基因成分,不管知道與否,農民都將因“他們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就被判有罪”。如果孟山都對某個農民產生懷疑,該農民必須提供發貨單,否則孟山都便通過“偵探”、“轉基因警察”闖入農民的農莊、農田去核實;或者安裝監視攝像機;甚至孟山都的直升飛機干脆飛到他們認為有轉基因成分的農田、莊園上空去灑除草劑,結果農民的田里大片的沒有抗農達轉基因作物的葉子變得焦枯,露出一片一片綠色的作物,這就是孟山都要的證據———他們的專利———不知從哪里混進來的抗農達轉基因種子長出來的苗,孟山都據此要求農民支付高額賠償。1998年有475起“調查”“盜用”事件,到了2004年,平均每年超過500起。美國聯邦法院訴訟檔案室統計了“孟山都公司針對美國農民提起的訴訟”截止到2005年有90起,孟山都獲得了平均為41萬多美元,最高達到305萬多美元的賠償。有的美國農民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花費了40萬美元打官司,經過兩年半,直到最后“家已經完全被毀掉了”,“再也沒有力氣去迎戰一場結局未卜的訴訟”。孟山都有無限的資財來打官司。孟山都的一個代表所說:“我們控制著你,我們控制著所有購買我們產品的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抗農達的植物,不管當初那輕輕的轉基因花粉從哪里飄來,都是孟山都的“占領軍”,從此這棵植物就是孟山都的!
袁隆平雜交水稻也是轉基因?
當我在剛剛開始關注轉基因問題的時候,為了確保信息來源的完整性,我對轉基因的“正方”與“反方”采取了都認真傾聽的態度。為此,我買了很多“正方”的出版物。例如《百名專家談轉基因》(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轉基因30年實踐·第二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二版)、《轉基因作物與我們的生活》(科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此外還有“中性”的書,如:國家“十一五”重點規劃圖書《食品中轉基因成分監測指南》(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組織編寫,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轉基因生物安全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大國糧食問題:中國糧食政策演變與食品安全監督》(經濟管理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同樣,“反方”的書我也在看,比如,《轉基因戰爭———21世紀中國糧食安全保衛戰》(知識產權出版社,顧秀林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轉基因賭局》([美]杰弗里·M.史密斯著,蘇艷飛譯)和《種子的欺騙》([美]杰弗里·M.史密斯著,高偉、林義華譯)。
關于“正方”科學家的文章,我在此僅舉一例供大家參考和思考。在《百名專家談轉基因》“安全管理篇”,首篇文章就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陳君石的《轉基因食品不構成食品安全問題》。陳君石從三個方面來論證他的觀點:“一、天然食品不等于就是安全食品”;“二、零風險食品不存在”;“三、轉基因食品不構成食品安全問題”。文章后附了陳君石先生的簡介:研究員,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的論證,使得我對我們國家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疑問更加嚴重了。
經常聽到有轉基因科學家會說出這樣的話:“袁隆平雜交水稻就是轉基因”,我不感到任何的可笑,而是深深的憂慮。我不知道這樣的“科學家”意圖是什么。為什么要故意混淆視聽呢?袁隆平院士的雜交水稻是在水稻的種內縱向進行的,而轉基因是在不同的物種間橫向進行的跨越物種轉移基因。明知的錯誤,明顯的謊言,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轉基因食品進入中國人的餐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怎樣,消費者有權知道實情,有權要求銷售轉基因食品時必須明確標注是否是“轉基因”的。
真巧,這篇文章寫作完成的今天,正好是“世界糧食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