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屆政府公布的改革藍圖計劃稱將賦予農民更多的土地權利,對此內地著名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成思危在接受本臺專訪時稱,要推進城鎮化,就必須要實現土地流轉,從而保障農民權益,并使遷入城市的農民真正市民化,他并認為中國可以說已經掀起了第二次土改。
距離上一次中國土地政策的大規模變革,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中國的農民經歷了從土地私有到上交集體,再到承包經營幾個階段。中共高層公布的最新改革計劃,區分了農用地和宅基地的分別,但強調兩者都可以抵押轉讓。允許村集體直接出售農村土地建設用地,而不需要再經過政府的征地程序;計劃還指出,將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并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對此成思危強調,農民工進城后的市民化問題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問題,只有土地流轉才能根本解決。現在關鍵要看,采取怎樣的措施實行宅基地的流轉和承包土地的流轉。
成思危(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當然我覺得宅基地的流轉應該可以直接采取有價收購的辦法,因為那是農民個人的,可以采取有價收購的辦法,但是集體承包權的流轉可能就要采取,比如說現在有個別地方搞的土地銀行,或者說是土地的出租等等,你可以通過出售也可以出租等方式來解決流轉問題。
根據內地媒體的披露,在群體性上訪事件中有60%以上都是與土地糾紛有關。外界相信,如果改革措施逐步落實,可以將極大地改善農民的議價權,有助農村穩定。同時,根據改革藍圖,中國獨有的戶籍制度也將被逐步取消,城鄉二元結構可望打破。
成思危(經濟學家、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隨著城鎮化的過程,中國農民的土地問題,它的難度可以說是相當于第二次的土改,而這次的土改就是怎么公平合理的保障農民的利益,另外也使得真正遷入城市的農民能夠真正的市民化。
鳳凰衛視 胡玲 鐘明亮 北京報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