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第一村小崗的問題已經流傳了很久了,無論是官方媒體還是網絡微博都有揭出,而且基本上都都是負面的。最近原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大包干”發起者、領頭人嚴宏昌揭秘小崗村內幕,迫使腐敗貪官現出原形。近十年來小崗村從未公開賬目,民主選舉走過場搞形式,老百姓無話語權、知情權,利用執法局、公安民警及龐大的小崗村干部隊伍,強制征地占地、毆打群眾屢屢發生,村干部達百人之多,上不顧國家政策下不管農民疾苦,為所欲為。利用職權和金錢賄賂一幫吹鼓手,打擊報復老百姓。爆料:胡總視察時被要求虛報收入, 將其它大棚里的蘑菇集中到一起公然造假糊弄。
小崗村曾經作為改革開放第一村,的確紅火很多年了。小崗曾經創造了很多神話,如:“農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分田單干”,“分田到戶,一分就靈”,“分田到戶,一分就富”,但現實是讓失望,小崗依然貧窮。百般扶持小崗,四方支援小崗,問題依舊,貧窮依舊!
小崗村人也怨聲載道,甚至于公開責問:“既然把我們作為典型樹起來了,就應該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和物資來扶持,讓我們提前過上好日子??墒歉骷夵h和政府卻為什么不這樣做呢?”其實各級政府一直在投入大量的財物在護持小崗。村里稍微象樣的建筑都是靠政府投入或別人捐贈的。當然,那也難怪小崗,小崗從來都有向別人伸手要飯的傳統,只不過現在要飯高級一點罷了。要自己奮斗搞建設不符合小崗的習慣。
小崗貧窮依舊,但其“自私自利”的本性卻得到了巨大的發揮,以至于小崗村村長公開宣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電視劇《永遠的忠誠》更是把小崗自私、單干、愚昧、落后、階層分裂的暴露無疑。最后累死一個沈浩,也沒有改變小崗伸手要飯的本色。
小崗村私人時代他們也搞不好,集體時代他們搞不好,落后不能冤天冤地,更不能冤政策,完全是自作孽。小崗村大包干致富純屬謊言!實際上是到現在也沒致富,只是糧食夠吃了而已,沒有任何推廣的價值。如果小崗村要作為一個典型硬扶起來,只能證明小崗村失敗,只能損害改革的光輝。
各種方法和護持都已試過,只證明了小崗村這一典型就是糊不上墻才。當光環退潮后,其實大家都發現了小崗就是在光屁股裸泳,就是累死幾個沈浩也不知道能否給小崗穿上最后的底褲。因此,與其讓小崗繼續在聚光燈下出丑,真的不如選擇遺忘!忘記小崗吧,這樣的典型帶給人們的不是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而是一條通往私有制的不歸路。
小崗比不過華西村,也比不過大寨;補貼了無數的財政資金,累死了一個沈浩,甚至連一般的華東鄉村都不如,結果小崗這樣的典型還有意義嗎?選擇性遺忘小崗這個偽典型,就是為了維護改革的光環。 讓小崗自生自滅,就象沒有發生過一樣。維護這個偽典型,只能讓小崗更難看。遺忘小崗就是為了維護改革的光輝。
挺小崗真的不如挺大寨,兩者的精神面貌差得太多了。大寨曾經被人選擇性遺忘,但它已重生;小崗也應該被選擇性遺忘,等它重生。如果是鳳凰,可以隉磐重生,如果是土雞,就讓他自生自滅。
遺忘小崗,就是不要再提它,任何部門任何省市不要再去維護其典型,不應該再給任何補貼,財政支持,也不用再派干部下小崗。
當然,為了對小崗百姓負責,在選擇性遺忘之前,要派一個強有力的紀檢監察團,再派一個強有力的公安檢查團,好好把小崗查個底朝天。不管是否按過18個還是108個紅手印,該關就關,該殺就殺! 不相信推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小崗就是如此純潔清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