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演員張國強主演的24集電視連續劇《永遠的忠誠》,今年六月初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引起了強烈反響,劇中的主人公沈浩還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全國“敬業奉獻道德模范”表彰會上獲是此項大獎,他的愛人上臺代他領取獎品。
《永遠的忠誠》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攝制而成的。2004年春節剛過,安徽省財政廳干部沈浩就被派到鳳陽縣小崗村任黨支部書記三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懷著到小崗村干一番事業的美好愿望,毅然前住。他要到任的這個小崗村早在1978年末,由原生產隊長嚴宏昌帶頭,十八位村民用“摁紅手印冒死也要單干”的行動,實行個體大包干的生產方式進行農業生產,這種做法被匯報到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里那里,萬里大加贊賞,列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放先進典型,大肆推廣,在全國——特別是農村轟動一時,紛紛效仿,最后導致了1958年建立起來的人民公社的全面解體,農村又回到了農業私有化的小農經濟時代。
有大量資料——安徽有一對夫婦作家還合作出版了一本《小崗村的故事》表明,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小崗村實行個體單干后的一些情況:最初幾年,由于吃不成集體的“大鍋飯”了,勞動生產積極性得到一定提高,村民們在各自承包的土地上各顯神通,企盼多打糧食。由于已是個體,各吹各打,誰也不愿為集體的公益事業出半分錢半點力。也不愿為承包地去下苦功夫地精耕細作,只等吃救濟。一向以“功臣”自居并已成為省人大代表的嚴宏昌到處游說他們“摁紅手印”的“功績”,到處伸手要錢。安徽省委領導為了保住小崗村這個先進典型,層層撥款支持。先后撥款一千五百多萬元,六次下派干部,企圖把小崗村這個“面子工程”搞好。
這個聞名遐爾的小崗村到沈浩到任時是什么樣子呢?沈浩進村和前幾任一樣,是不受歡迎的,當晚就有人用打鳥的方式嚇唬他,給他一個下馬威,想讓他趕快離開小崗村。到了晚上沒有電亮燈,第二天他問會計:“村里有多少錢?”會計說:“只有十多元在賬面上。”上千萬的下撥款到哪兒去了呢?沈浩只好拿出自己的一萬元錢到供電所交了所欠電費,還寫了檢討和保證書,供電所才肯供電。他到省財政廳借來60萬元貸款修村里通往外面的公路,“大包干帶頭人”之一的賈治國想由他私人承包,好從中撈取好處,沈浩沒有答應。沈浩親自組織村民們奮戰一個多月,才修好了路;他到困難戶余奶奶家訪貧問苦,只見她的茅屋是“晴天看星星,雨天漏雨星”,他連忙組織人幫余奶奶翻蓋了茅屋,還從省城給腿腳不好的余奶奶買來一根藤條拐杖;他被砸爛窗戶,被打成重傷,經派出所民警調查,幕后指使卻是村主任賈治國;他為村民們賣蘑菇累倒累病;他為村民興旺家生病的孩子送去住院治療,還墊付了醫藥費……,一樁樁一件件打動人心的奉獻,感動了村民們,紛紛向他反映,村干部們利用手中的職權,私分了人民公社時期的耕牛、拖拉機、公房、公款和公有土地,甚至是國家撥款,把五、六萬斤種糧也吃個精光。
沈浩的妻子對他長期不回家很生氣,還有點懷疑,來到他的宿舍,在抽屜里發現很多票據,全是他為村里辦公和為村民們墊付的錢款收據;他沒有因老母和愛女生病不能回去照料而哭泣,卻為沒能說服村民余明亮阻礙甜葉菊廠房的建設而嚎淘痛哭;……村民們又用摁230個紅手印的方式挽留即將任期屆滿的他,這與三十多年前摁紅手印不同的是:前者為解散集體,這次是為重新組織起來,走集體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這不正印 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老話吆!
沈浩在簽完一個能使小崗村徹底改變面貌的甜葉菊生產、加工、銷售的系統工程合同后,因積勞成疾,于2009年11月6日帶著他對小崗村的美好憧憬和感情走了……。 小崗村的村民們又摁起了紅手印,要沈浩永遠留在小崗村,并為他建起了墓碑。中共中央組織部追認他為優秀共產黨員,胡錦濤總書記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向沈浩同志學習。
“公”與“私”自古以來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孫中山提倡“天下為公”,毛主席號召共產黨人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沈浩是實踐領袖們的號召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克已奉公,敬業摯守,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人民會永遠懷念他。
萬里同志:假若你地下有知,該怎么評說沈浩之死呢?
(2011年9月27日完稿于愚翁閣)
段勝鷗教授批示:
本文不但正確,而且深刻地解讀了電視劇的主題思想,作了中肯的評論。沈浩的事跡除了彰顯一個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之外,還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農業的現代化,農民的小康生活,究竟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本文的最后一句話,點破了題意。
中組部號召全國人民,全黨干部學習沈浩,是有深刻的歷史意義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