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這個詞出現在中央文件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一直沒弄清是什么意思。
2月23日 ,很多網站都轉發了大河網的一篇來自“河南商報”的報道,標題是<河南滑縣18村“農民上樓” 土地流轉一年700元>。我原來一直沒有關注過土地流轉問題,看到這個報道,真好比是平地聞驚雷。
很微妙的是:這樣一篇報道,出自一個似乎不太知名的省級報紙“河南商報”。包括“人民網”在內的很多網站上這則消息的來源,都是來自“河南商報”。
當然不能說這篇報道就是”土地流轉”這個詞的權威詮釋,但可能也算是一種解讀吧。
這篇報道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如下:
“土地的流轉
拍賣經營權,每年凈得700元
農民靠地吃飯,村莊整合后,農民們種地方便嗎?韓旭波說,整合村莊,不但是建設新社區,還要對耕地統一耕種,實現集約經營。
這即是當下許多地方流行的土地流轉。
2009年,集聚區在村莊整合開展后,成立新鑫田園開發公司,將各農戶土地經營權回收到該公司,統一流轉經營。
當年9月,隨著拍賣師一次次槌起槌落,原屬18個村的1.7萬畝耕地,被6家公司和37個種糧、種菜大戶拍得使用權。
根據規定,新鑫田園公司實行零利潤經營,拍賣土地所得全部歸農戶所有,農戶每年每畝可凈得小麥700斤至1000斤。
崔玉鳳說,她家去年每畝土地得到的補償是700塊錢,折合成小麥,也就是700斤左右。
韓旭波說,流轉的土地承包權還在農民手里,只是經營權的流轉,農民離地不失地,流轉前提是不能減少農民收益。
“因此,農民的土地收益不是長久不變的,會根據市場行情來定。”他說。”
我長期生活在城市,除了到農村插過隊以外,農村的事了解有限。按照我的理解,農村土地所有權是“集體所有”。小崗村經驗推廣到全國以后,土地的經營權歸了農民。根據這個報道,滑縣原屬18個村各農戶的土地經營權回收到某個“零利潤經營”的新鑫田園開發公司手中,再由這個公司負責把土地的經營權拍賣給一些公司或種植大戶。
估計這個公司應該是由某一級政府或政府下屬機構來負責組建,否則也不可能“零利潤經營”。但有哪些措施保證他們能夠全心全意地代表農民的利益?如果拍賣土地經營權時那些公司和大戶串通好了壓低價格,會不會出現過去我們曾經見到過的那種把全民或集體的企業賤賣給個人的情況?如果拍得土地經營權的那些公司和大戶把他們從土地經營權賤賣獲得的暴利中拿出一些來收買新鑫田園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雖然新鑫田園開發公司是零利潤,公司的工作人員可就不會是零利潤了。
沒有了土地經營權的農民的利益由誰來保證?24日的后續報道中說,“N種方式讓農民有事干”,但無論是哪種方式,多數農民只能以無產者的身份去打工了。
報道中說:流轉的土地承包權還在農民手里,但這個土地承包權怎么體現?“流轉前提是不能減少農民收益”,當農民覺得他們的利益沒能隨土地和農產品的市場價值的提高而同步提高時,農戶個人能直接和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公司或種植大戶談判他們的土地收益的調整嗎??
當年,大批國營或集體所有制工廠工人被下崗,他們當年面臨的問題,是不是有可能在新一輪“改革”大潮中發生在農民身上?
稍許讓人感到寬慰的是:河南商報第二天和第三天的后續報道變得比較謹慎了。這種變化可能反映了決策層在這個問題上的不同看法。
附:
河南滑縣18村“農民上樓” 土地流轉一年700元
2011年02月23日 12:11 來源:大河網 手機看新聞
安陽滑縣新農村試點:18個行政村合并成一個超級大社區 社區里醫院、學校等一應俱全
政府補貼,花幾萬元錢就能住上獨院別墅 土地流轉,每畝地一年可凈得700元
誰在推動這些改變?為啥要變? 請看明天報道“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滑縣土地整合的當代試驗”
編者按
在國務院不久前印發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中原經濟區被納入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
這標志著中原經濟區建設已正式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有學者說,對農業和人口大省河南來說,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同時,如何保證農業的發展不受影響關系整個經濟區建設的成敗。
1月上旬,省委書記盧展工來到滑縣一個正在建設中的超級大社區“錦和新城”視察,并指出,河南要持續探索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一定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以新型社區建設為城鄉統籌的結合點、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錦和新城的建設就是在這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
基于此,河南商報派記者對滑縣的村莊合并進行了調查,呈現真相,挖掘經驗,反映民意,以資各界參考。
在滑縣之郊,有一個1800多人的村莊,它名叫暴莊。
1月初,省委書記盧展工來到這個村莊,走進村民家中,和村民面對面交談。
他還對暴莊的變化給予評價,稱以新型社區建設為城鄉統籌的結合點、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錦和新城(暴莊是其中一部分)的建設是在這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
暴莊發生了什么變化?錦和新城“新”在哪里?
河南商報記者 王向前
崔玉鳳的家
省委書記對這家贊賞有加
1月11日 ,臘八,寒風吹得暴莊像一個冰疙瘩。這是河南滑縣產業集聚區內的一個村莊,位于滑縣縣城之郊,距離產業集聚區管委會辦公大樓兩三里路程。
站在村口的大路上看村莊,村莊里的獨院別墅像栽下的樹木,整齊劃一,建筑風格也都一模一樣。
順著一條水泥路主干道朝最里面走,在呈正方形規劃的村莊一個角落處,有一座兩層小別墅獨院,空調外機正呼呼地轉著。
這就是崔玉鳳的家。190平方米的房子,分成五室兩衛一廳一廚。房間裝飾一新,液晶電視等當下時髦電器,一應俱全。通向二樓的樓梯,裝有松木花紋的木質扶手。
別墅的一角是一個車庫。小院落里,鋪著透水磚,旁邊騰出一塊地,開春可以栽花種草。
幾天前,就是在這個小別墅里,省委書記盧展工和她進行親切交談,了解生活情況,對她家贊賞有加。
暴莊的變遷
328戶居民住的是獨院別墅
村支書暴新航介紹,全村1800多人,有328戶居民住的是獨院別墅。
“不說我們這里是農村,你能看出來嗎?”崔玉鳳說,“很多人以為這是滑縣的富人區,其實這都是農民的房子。”
而這一切變化,都發生在過去兩年間。
“我們原來的村莊,就在這塊地上,是老村莊拆了蓋成新村莊。老村莊的條件不好,路窄,很多小胡同,車都不好過。” 崔玉鳳說。
恰在此時,位居產業集聚區內的暴莊成為當地政府的城鄉一體化規劃對象之一。
根據政府規劃方案,新村莊內建別墅、多層、高層和廉租房等不同樣式、不同面積的居住用房,供村民選擇,舊宅基地可按占地面積折算現金購買新房。那些家里錢財不足,愿意選擇單元樓的,每戶獎勵9萬元,按每平方米800元低價售給農民,成本價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
“我家是平房,各項拆遷款加起來6萬多,自己又掏8萬多,蓋起了新房子。新房子的地皮是老宅基地置換來的,不用再掏錢。”崔玉鳳說。
村支書暴新航介紹,全村有328戶居民住的是獨院別墅,87戶要的樓房。
他說,“在這個村莊生活了幾十年,怎么也沒有想到,暴莊也有這一天。”
超大社區的形成
18個行政村合成一個生活區
在這片土地上,還會有更多和暴莊一樣的新型村莊,與之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面積巨大的生活社區。
“我們已命名這個超級大社區為錦和新城。”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李勇說,在這個新社區里,會容納包括暴莊在內的18個行政村,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將有4737戶農民搬進來居住。
據悉,這也是目前為止,河南新農村建設中,最大的一個農村村莊整合試點。
在這個超級大社區里,各村莊獨立布局,互不交叉,沿用原來的領導體系。
滑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旭波說,為鼓勵村民支持新村莊建設,地方政府出臺了很多獎勵政策。
對主動拆遷的農戶,按原宅基地和房屋面積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并對其在子女就業、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住房安置堅持“一戶一宅”的分配原則,新批未建的宅基地,按多層住宅安排;一戶有兩處以上宅基地且不夠分戶條件的,安排一處住宅,多余宅院評估后以現金支付給農戶;對那些應該安置住宅,而主動入住多層、高層樓房的農戶,按標準給予一定獎勵。
“目前已有22棟多層樓房和1000多棟獨院別墅封頂。今年國慶節前,18個村莊的村民可全部入住。”韓旭波說。
土地的流轉
拍賣經營權,每年凈得700元
農民靠地吃飯,村莊整合后,農民們種地方便嗎?韓旭波說,整合村莊,不但是建設新社區,還要對耕地統一耕種,實現集約經營。
這即是當下許多地方流行的土地流轉。
2009年,集聚區在村莊整合開展后,成立新鑫田園開發公司,將各農戶土地經營權回收到該公司,統一流轉經營。
當年9月,隨著拍賣師一次次槌起槌落,原屬18個村的1.7萬畝耕地,被6家公司和37個種糧、種菜大戶拍得使用權。
根據規定,新鑫田園公司實行零利潤經營,拍賣土地所得全部歸農戶所有,農戶每年每畝可凈得小麥700斤至1000斤。
崔玉鳳說,她家去年每畝土地得到的補償是700塊錢,折合成小麥,也就是700斤左右。
韓旭波說,流轉的土地承包權還在農民手里,只是經營權的流轉,農民離地不失地,流轉前提是不能減少農民收益。
“因此,農民的土地收益不是長久不變的,會根據市場行情來定。”他說。
在他看來,土地流轉后,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還可以干些其他事,增加收入,“這會明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崔玉鳳說,丈夫在外地經營一個超市,現在她在家附近的一個生態園打工,大兒子也在集聚區的一個企業上班,不用再操心種地的事,很開心。
村民變“市民”
“這已是城里人的生活”
嶄新的暴莊,收尾工程還在進行中,圈起鐵柵欄圍墻,綠化即將展開。
早在村民住宅動工建設之前,社區內為暴莊村民們服務的學校、超市、醫院、敬老院、公園、活動中心以及水廠、道路、天然氣等項目已先期開工。
“等學校、醫院都蓋起來了,你說我們住在這里到底是農民還是市民?”崔玉鳳說。
韓旭波也相信,隨著配套設施的完善,社區的農民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那時,社區內不僅有學校、超市、醫院、敬老院、公園,還會有活動中心以及水廠、天然氣等,“這已是城里人的生活”。
農民變市民,不僅僅是身份、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轉變,更重要的是他們將成為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的受益者和公共服務設施的享有者。
早在幾年前,滑縣產業集聚區所有55歲以上的女性、60歲以上的男性每人每月都能領到50元養老補貼,集聚區還為符合條件的村民辦理了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為五保老人、特困戶、因病致貧戶無償在社區安置住房。
韓旭波說,從今年起,這個補貼標準還要提高。
預告
關注滑縣村莊合并
明天報道更有看點
村莊合并建設大社區,讓暴莊等18個行政村發生著或即將發生巨大的改變。
誰在推動這些改變?為什么要改變?改變的目的何在?
明天,河南商報將推出滑縣合并村莊建設大社區的后續報道——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滑縣土地整合的當代試驗。敬請讀者關注。
如果您關注農村的改變,對滑縣的做法有建議和意見,歡迎致電河南商報熱線:0371-86088666,說出您的觀點;如果您的家鄉也在發生改變,也請您說一說。
村莊合并就要以農民為本
■王攀(河南商報評論員)
推進城鎮化建設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解決“三農”問題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推進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的困難多多、問題多多。所以,盡管安陽滑縣村莊合并(詳見今日本報A10版)才見雛形,也盡管在村莊合并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但都不影響它在推進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中的標志性意義。
在一些地方出現為增加用地指標“趕農民上樓”、以各種誘人的畫餅騙取農民土地的情況下,如何推進城鎮化,如何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妥善地解決“三農”問題,需要政策智慧。滑縣在既要保證農業生產,又要“告別工業小縣、財政窮縣”的雙重壓力下,采取種種措施順利推進村莊合并,如果說有什么秘訣,那就是“以農民為本”。
正如滑縣產業聚集區管委會副主任韓旭波所說,“整合村莊不是目的,讓農民們增收,過上富裕生活,讓土地收益不減少,增加糧食產量,才是我們的長遠目標。”甚至我們可以再擴展一些,除了“村莊合并不是目的”之外,還可以說,保證糧食生產不是目的,完成城鎮化目標不是目的,增加建設用地不是目的,甚至所有“人之外的一切”都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個:讓農民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里,過得更好,而不是更糟。
所以,村莊合并就要“以農民為本”,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充分解決在居住和工作方式改變之后的后顧之憂。
從物質上看,有些農戶現有條件尚不足以置換新居,或搬了新家手頭上將面臨緊張;土地經營權承包之后,有些農民因為年齡、身體、文化素質等原因在找工作上還可能不太順利;有些農民在搬進新居后,面臨的物業管理等生活成本變高;等等,這些問題要解決,而且要“授之以漁”。從精神上看,上千年,甚至更長的散居生活養成的生活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搬進新居后,老人和子女不得不一個屋檐下生活,“代溝”造成的差異如何協調;散居變聚居之后,社會管理如何跟進改變;等等。這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做好細致工作。
村莊合并“以農民為本”,這不是空洞的口號,恰恰就體現在上述這些瑣碎的、具體的工作上。細節決定成敗,村莊合并也是如此。我們欣喜地看到,滑縣在村莊合并中,注重了這些細節,所以才有村莊合并各項工作的穩妥推進。
對于滑縣的村莊合并,省委書記盧展工如是評價:以新型社區建設為城鄉統籌的結合點、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錦和新城(村莊合并一個社區)的建設是在這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我們期待這種有益探索持續推進,因為這不僅是河南推進城鎮化、解決“三農”問題的試驗田,也是未來中國城鎮化和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的試驗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