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怕讀陳情表——評《科學時報》對蘇密拉《制度性干旱》的批判
作者:萬山紅遍
對蘇密拉網友的《制度性干旱》一文,我粗粗的瀏覽了一遍,文章立論正確,論據充分,非專家難為。但我沒有細讀,不是說有閱讀障礙,而是這篇文章觸動了我的情感,——傷心怕度陳情表。三十年來,在我所接觸的旱區農村中,農民對土地的掠奪性經營,彷佛又回到了靠天吃飯的過去,農田基本建設三十年空白,原有的水利設施都以荒廢;在灌溉便利的平川,灌溉用水的價格節節攀高,幾乎到了農民無法承受的地步。
在《制度性干旱》一文里,蘇密拉提出了一個“大水利”的概念,將“農田基本建設”和“精耕細作”列入了農業“水利”的范疇。恕我孤陋寡聞,蘇密拉的這個觀點對我來說真是石破天驚,細讀原文,作者用司空見慣的材料和信手拈來的論據完全證明了這一觀點的正確性,但依舊說服不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封丘站站長張佳寶研究員這位“專家”。
一、三十年來我們究竟用什么技術替代了所放棄的“中耕保墑”措施?
“糧食需求的增加,絕對耗水量肯定會增加,但由于技術進步,相對耗水的確是降低的”,這句話完全正確,但這位專家接著稱“也就是說生產每噸糧食的耗水量與改革開放前相比是降低的。這就能充分說明即使放棄了‘中耕保墑’措施,但其他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比‘中耕保墑’措施更好的效果。”
到底是用什么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替代了“中耕保墑”措施呢?
據這位專家說,是用了“抗旱品種、覆蓋、新的栽培技術等”替代的。
就抗旱品種而言,目前全國尚未大面積種植,推廣的比較好的是“旱作水稻”,但種植面積實在有限,不足以發揮大規模集水的效應。至于設施農業中的地膜覆蓋技術,已經形成了“白色污染”,殘留的地膜阻隔了土壤里的水分流動、妨礙農作物的生長。什么是新的“栽培技術”?“專家”沒說,我也不知道。
事實上,三十年來,在我國“中耕保墑”措施受新的農地政策的影響“自動失效”以后,已經完全沒有可行的農業生產替代技術來保障農業的發展。幸賴“種子革命”的成果,提高了農業產出效率,失去“大水利”保障的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到了基礎嚴重削弱的地步。
二、失去技術保護的我國農業生產已經裸露在烈日和陽光下
在免耕技術成熟的國家,普遍推廣免耕技術的前提是規模經營。即使免耕技術的缺點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加以彌補,但我國三十年來的農業生產規模的現實,已經完全消除了免耕技術普及的基礎。如果奢望免耕技術來挽救中國的農業,這還需要在來一次根本性的土地“革命”,僅僅靠自發的土地流轉制度,與其說是遠水不解近渴,倒不如說是望梅止渴。
這位專家也承認:“土壤有機質的增加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多施有機肥能比施化肥更提高土壤有機質。”
但他又說“在華北平原,要大幅度提高耕地的土壤有機質幾乎是不太可能的,這是因為耕地土壤有機質存在一個相對飽和值,到達這個飽和值,即使再施很多的有機肥,土壤有機質也增加有限。”難道華北平原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經達到飽和的程度了么?如果達到了飽和,那么,今年華北平原的大旱也不會達到如此程度。
“華北平原是微堿性土壤,土壤有機質的飽和值與南方和東北土壤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即使大量施用有機質,提高土壤有機質還是非常緩慢的。”難道“緩慢”,是放棄的理由么?
應該說,放棄在農業集體化時代發揚光大的中國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是決策者始料未及的,包括農業水利設施在后來的荒廢在內。棄舊圖新,與時俱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在“新”還沒有的時候,“棄舊”則是一大損失,為之辯護是沒有任何前進意義的。
三、是讓小農經濟牽著國家糧食安全走還是國家糧食安全牽著農業生產走?
由于我國經濟正處于發展的過程中,難以充分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實現農業規模化經營的路還很漫長,國家的糧食安全不允許等待這么漫長的時間。同時,由于我國人口眾多,規模化經營勢必導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失地農民將陷入非常嚴峻的地步。所以,“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在很長的時間內是難以放棄的。
但目前以農民為市場主體的農業生產格局,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生產的基礎和國家的糧食安全,在農民利益和國家利益沖突的時候,如何將二者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我國農業政策必須解決的根本問題。
三十年來,由于分散的農業生產方式,不僅新的農業灌溉設施建設步伐跟不上農業生產的需要,而且原有的水利設施在失去維護的情況下,效能嚴重下降。這種局面的出現,毫無疑問,是由農業經營方式的變革所帶來的。同樣,蘇密拉文章中所指出的問題,也是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所導致的。
從制度上導致的我國農業的干旱問題,還需要從制度上加以解決。如果否認制度的作用,無論是毛澤東還是鄧小平,他們都不會同意的。
蘇拉密:“制度性干旱”--論中國北方惡性水源危機的社會成因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8/49262.html
《科學時報》對本站《制度性干旱》的批判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0902/70267.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