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高中生:淺談中國教育現狀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江蘇南京的一位在讀高中生,在南京一所相對中等的高中就讀,對當今教育有一些個人的看法,想在這和大家交流。烏有之鄉針對教育問題的文章較少,也希望各位朋友對當今教育問題多多關注。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的深入,中國教育的所暴露的問題日益凸顯。教育是國之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我就不多贅述了。在此文中我著重想通過對一些現象進行分析,來揭露教育的弊端。
(一)高考問題
自1977年恢復高考來,的確它改變了無數中國人的命運,但高考制度也越來越多的受人詬病,如一考定終身,唯分數論等等。高考最大的問題在于其方向性。限定的科目,限定的內容,限定的答案,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思想,本該自由發揮的文科也被條條框框的標準答案陷于困頓之中。教師依照分數來鑒定學生,“書呆子”被看作國家棟梁,毛主席說: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勞動人民要知識化,知識分子要勞動化。一九五八年的一次講話,轉摘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在我看來是前所未有的顛覆了數千年來的封建和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為社會主義教育指明了方向。而現在教育卻是截然相反,灌輸式的教育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埋頭在題海中的學生與社會脫節了。
高考的功利性在我看來是巨大的毒瘤,它極大的沖擊力中國人的價值觀,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參加生產勞動,是因為一些中國人的思想里認為體力勞動是最下等的人干的,自己是高等人才,才不愿做最“低賤”的工作。中國人參加高考的目的不也就是擺脫所謂做工人農民的命運,成為“人上人”嗎?經常見到有的家長指著工地里的工人,恐嚇般的對孩子說不好好學習就是這下場,對此我只是莞爾一笑,無奈的走開。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也并不陌生吧。我個人認為,無產階級地位降低與現在的這種畸形的教育不無關系。在蘇北有很多縣中,想必大家可能有所耳聞,那里的農村學生因相信“讀書改變命運”這一反動命題,十數年寒窗,埋頭苦讀,換來了到大中城市的機會,想在這安身立命,無奈成為“房奴”。更有大量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拿著大學給你的寫著“文憑”兩個大字的廢紙,在人才市場上輾轉徘徊。我見過許多大學畢業生自視甚高,不愿“低就”工人,非辦公室不坐,非白領不當。有的只能通過再考試,再深造,來逃避現實。這也是“資改派”力推高校盲目擴招和教育產業化帶來的惡果。
在高考的“大棒”揮舞下,幾近變態的教育模式的魔爪甚至伸向了幼兒園,家長們形成了“上好的幼兒園才能上好的小學,上好的小學才能上好的初中,上好的初中才能上好高中,從而考個好大學”的思維定勢,按成績分班,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美其名曰:因材施教。我都替他們臉紅。其實從幼兒園開始,中國人就被按等級進行劃分,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想來高考與朱元璋的”八股取士”又有何區別呢?封建教育在中國“借尸還魂”了,而高考不就是封建靈魂所借的尸嗎?
(二)英語教育
在所謂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洋人的語言走進了中國人的生活,英語教育對大家并不陌生,而我們的英語教育中,過多強調考試能力而不注重實用的聽力和口語,逼迫大家去學晦澀難懂的復雜語法,這些洋人都不學的“鳥玩意”卻在命題專家眼里成為至寶。再者,中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全民一致學英語,列為高考必考科目,更以級別考試來劃分英語水平,哪怕是古文系的學生都要考復雜的英語知識,而學出來的更是“啞巴英語”。而這樣做的最大弊端在于其大大的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全民被強制學它國的語言,這是在外國所從來沒有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一個中國人在英國留學,他想去法國旅游,英國人建議他說不要去,理由是法國人不會說英語,溝通會很困難,但中國人執意去了法國,后來才發現原來大部分法國人都會說英語,只是他們從不對英國人說英語罷了。有些“假洋鬼子”動輒吐出幾句刺耳的“洋文”,并以母語水平差為榮,讓中國人奴顏婢膝,在外國人面前抬不起頭來,卻說要“理性愛國”、“韜光養晦”。吳建民先生,是這樣吧?
(三)介紹四個人物:兼談價值觀和教育中的錯誤思想
A君:我們學校的校長,是教歷史的。其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教學能力自然是無可厚非,但他的思想我卻不敢恭維。他是精英教育的支持者,并將自己視為成功人士,在多次對我們的演講中向我們談到學習的目的,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出人頭地,今天你刻苦的學了,就能在考試中勝出,就能成為“人上人”,他認為自己努力學習的原因就是有出人頭地的愿望,不想在落后的農村過一輩子。呵呵,連一校之長都如此功利,我們的教育還有希望嗎?
B君;學校的某位領導,他在演講中說自己學習刻苦才能來到這大城市,將城里的人都擠走,而且還輕視那些自己同學中在工廠做工人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沖擊了學生的價值觀。
C君:是我校的著名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多次咒罵毛主席,并大談中國共產黨的“罪惡”,頗有袁騰飛第二的架勢。我對他沒什么好說的。
D君:是我的歷史老師,是我們學校歷史教學的NO.2(NO.1是剛才介紹過的校長A君),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歷史老師,也正因為這點,他在歷史教學中有歷史唯心主義,當然,這也有教材和考綱的原因。D君和我們大談人文主義的先進,告訴我們階級斗爭就是老子和兒子斗,妻子和丈夫斗,總之就是大家一起斗,知道了人文主義后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好東西。在談及農業集體化和人民公社時,告訴我們“集體化—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生產力落后—農業落后”這一公式,當然所有歷史老師都是這么教的,考試也這樣考,這樣教出來的學生能不被洗腦,能具備創造力和個性嗎?中國的歷史教材在建國以前部分還是站在人民角度上的歷史唯物主義,而建國后卻充斥主觀臆斷和政治色彩,如在談及文革中的經濟增長時在教材中毫不避諱的說當鄧小平一主持工作,經濟就蹭蹭的往上漲,鄧一被打倒經濟就陷入困境,舉步維艱。唉,教材怎么不說鄧會“點金術”呢?仿佛與鄧相比主席、總理、陳云同志都成了擺設可有可無,真是莫大的笑話。
最后附上毛主席提出的教育知識青年的原則:
1、教育他們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克服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思想;
2、教育他們有紀律性、組織性,反對組織上的無政府主義與自由主義;
3、教育他們決心深入下層實際工作,反對輕視實際工作經驗;
4、教育他們接近工農,決心為工農服務,反對看不起工農的意識。
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關于整理抗大問題的指示(一九三九年七月),轉摘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
PS:由于個人時間和水平的限制,只能在這和大家簡單的談談我的看法。這些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現象,但足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了。
歡迎各位朋友尤其是年輕朋友在留言中寫下自己的QQ號,愿嚶鳴以求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