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風,吹過紗窗,帶來一陣清爽,也帶來一陣纏綿、憂傷的歌聲——江西民歌《十送紅軍》。
我靜靜地聽著,仿佛看到了紅軍舉著火把,沿著崎嶇的山路遠走他鄉,漸行漸遠的背影。
紅軍走了,也帶走他們所象征的價值和秩序,來的是誰呢?來的土豪劣紳的“還鄉團”,他們是主張保護產權,“物歸原主”的,“誰拿了我的什么,給我送回來,誰吃了我的什么,給我吐出來。”
土地革命的成果將因此喪失。
中央蘇區的老百姓完全預見到了這一點:“愁緒萬千壓心間”,唱的是他們的憂慮和思索;“十萬百姓淚汪汪”,道的是他們的痛苦和無助;“鑼兒無聲鼓不敲”,則刻畫了他們的壓抑和沉重……
時間過得真快,今年已經是長征勝利結束81年了!
我這里用“勝利”來形容長征,是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的。實際上,在長征剛剛結束的時候,它看上去并不像是一次勝利。
正像美國學者莫里斯·梅斯納教授在《毛澤東的中國及其發展》一書所說的那樣:“那些到達陜北的筋疲力盡的長征幸存者們,除了他們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活下來這一單純的(又是奇異的)事實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可以慶祝的了”。
但長征卻被以后的歷史證明,它是中國當代史上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
毛澤東說:“長征一結束,新局面就開始了。”
的確,從那時起,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里,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再也沒有遭受重大的挫折。一路凱歌行進,趕走了日本強盜,埋葬了蔣家王朝,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這些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沐浴在長征的恩惠中。
長征的秘密在哪里呢?紅軍在長征中悟出了什么呢?
長征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結果,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又可以說是紅軍在軍事學說上力圖和“國際接軌”的結果。
當時紅軍軍事戰略的最高決策者主要是三個人:遠在莫斯科的王明,王明在中央蘇區的代理人、有“黑面木偶”之稱的博古,軍事顧問、德國人李德。
王明和博古是正宗的“海歸”,俄語說得比漢語還要流利,能夠滔滔不絕地背誦馬恩列斯的語錄,李德則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巷戰專家”,專門被共產國際派來指導中國的軍事斗爭。
他們三個人的共同特點,是看不起毛澤東主張的、已經顯示出巨大生命力的中國紅軍自己的軍事學說。
他們一致認為:毛澤東不過是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鄉下佬,山溝里出不了馬列主義;他們根據歐洲、蘇聯的經驗及教條,認為既然已經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那么現在和白軍的作戰,就是國家和國家的作戰,大軍和大軍的作戰,因此就要“奪取中心城市”、“御敵于國門之外”、“先發制人”、就要打堡壘戰、消耗戰,最后,“則是大規模搬家”,被迫開始長征。
也許,單是這三個人,還不至于造成這么大的災難。但他們的雄辯、他們的國際背景和洋學歷、他們對國際共運中“主流”理論的嫻熟運用,確實迷惑了許多人,因此主導了蘇區的輿論。
許多紅軍官兵既是出于對自己的不自信,也是出于對“國際”的迷信,相信這幾個人手中是握有真理的,這是他們能夠順利地剝奪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權,能夠在第五次反“圍剿”時,比較徹底地推行他們那一整套基于“國際標準”的戰略戰術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那個年代——我真不知道應該說是幸運還是不幸——是一個血與火的年代。紅軍時刻游走在生死存亡的邊緣,理論上的爭論固然沒有時間展開,但也沒有“政績工程”存在的空間,慘烈的戰爭后果立刻就給出了斬釘截鐵的裁決——毛澤東是正確的!
不承認這一點,就等于選擇覆滅和死亡。
長征途中,尤其是湘江一戰之后,所有愿意思考的紅軍官兵都明白了:紅軍需要自己的軍事學,而不是什么以“國際標準”為基礎的、普世的軍事學。
當然,他們可能并沒有用這種詞匯來表述,他們也可能只是樸素地認為,跟著毛澤東就是勝利。但無論如何,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在長征中完成了一次最具決定意義的啟蒙:中國只能走自己的道路,任何照搬別國的理論——無論它看上去多么權威、多么“主流”——的做法,都將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紅軍從此具有了“堅韌而清醒”的政治品格,“國際”從此脫魅,不再具有無庸置疑的正確性。
這就是紅軍在長征途中發生的最大的秘密!
81年后的今天,我們回看這一結論,發現它仍然熠熠生輝,具有極強的現實針對性:中國仍然要尋找自己的路,仍然要警惕各個領域的王明、李德和博古們,中華民族不僅需要自己的軍事學,也需要自己的政治學、經濟學……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夠突出重圍,開創一個新局面,最終走上復興的道路!
《十送紅軍》的歌聲還在唱著,我忽然想到,“送別”其實為了“盼歸”,暫時的離別仍然為了最終的重聚和團圓。紅軍當年在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后才獲得啟蒙,才得以勝利回歸。今天,我們什么時候再開始一次新的長征,獲得一次新的啟蒙呢?什么時候才能盼到紅軍的回歸呢?
“深情似海不能忘,紅軍啊,革命成功,(介支個)早歸鄉” ……
不知不覺中,我發現自己陷入了一種深深的傷感。我關上了窗戶,不忍再聽下去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