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年,為蔣介石重新化妝的文章越來越多了。這種狀況大的時代背景,在于主流話語中,“民族主義”具有越來越高的地位,而“社會主義”則越來越隱而不顯了。比如廣受歡迎的電視劇《亮劍》中,編導就借丁偉之口道出了主題:“在任何時候,民族利益都要高于意識形態的信仰。”更借鬼子軍官山本一木之口贊揚李云龍和楚云飛:“民族利益高于意識形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既然民族主義高于一切,蔣介石的形象也就逐漸從負面的“人民公敵”向正面的“民族英雄”復歸,這是必然的。因為蔣介石雖然“反人民”,但似乎并不“反民族”,而且還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但吹捧蔣介石的人似乎不懂(或假裝不懂),建立在反人民基礎上的民族主義,由于不能得到民族大多數的支持,最后一定走向賣國主義、投降主義。慈禧太后、李鴻章是這樣,袁世凱是這樣,蔣介石也是這樣。
對蔣介石重新化妝,還有一個重要動機是要通過重建蔣介石的正當性來消解新中國的正當性,因為新中國正是在推翻蔣家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如果蔣介石是“民族英雄”,新中國豈不是反民族了嗎?不過對蔣介石的化妝師來說,一個巨大困難是蔣介石的“愛國故事”實在寥寥無幾,當然這也難不倒他們,沒有真事,可以虛構。
前兩年,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是,1975年西沙之戰緊張之時,蔣介石下令開放臺灣海峽為大陸趕赴前線的艦艇讓路,還“打開探照燈指示航向”云云,感動了不少人,后來證明此事根本子虛烏有。1965年“八六海戰”之后,解放軍海軍艦艇穿越臺灣海峽如回家串門一般隨意,蔣軍艦艇遠遠望見即逃之夭夭,根本不存在“蔣介石下令放行”的問題。
這個謠言被戳破后,現在有人又開始編造新的謠言——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期間,美國向蔣介石建議趁機反攻大陸,被蔣介石出于民族大義而拒絕——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這樣一段話——
蔣介石回應,此時大陸民不聊生,遭受他國侵犯,如果再去雪上加霜,或許會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無疑是愧對祖宗和百姓。他以中國人的名義拒絕美國,展示出一個國人在權衡利弊的抉擇時,心系人民的偉大胸襟。
我呸!不要臉!真是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如果說世間存在什么最無恥的物種的話,那就是“國粉”、“蔣粉”了。
這段話,一方面黑了新中國,另一方面“蔣公”的形象驟然高大起來,而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勝利,居然是在蔣介石的憐憫下取得的。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我最近剛好在準備這個課程,發現歷史真相剛好相反!
蔣介石發動反人民的內戰失敗,被趕出大陸之后,無時無刻不在夢想反攻大陸,并為此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他也不惜利用一切機會來實現這個夢想,包括大陸開始對印自衛反擊的時機。
1959年至1961年,大陸發生三年自然災害,經濟出現暫時困難。與此同時,由于蘇聯變修、赫魯曉夫試圖強迫中國服從其和美國共治世界(六十年代版本的G2)的安排,印度總理尼赫魯推行“前進政策”蠶食中國領土,中蘇、中印關系相繼開始緊張。這種形勢激發了蔣介石的幻想,覺得反攻大陸的時機成熟了。
1961年4月1日,蔣介石在臺北縣大埔小灣秘密成立臨時任務性編組——“國光作業室”,專門籌劃“反攻大業”。蔣介石指派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并調集陸海空三軍優秀作戰軍官31人、士官3人參與其中。蔣介石對“國光作業室”寄予厚望,該作業室成立不到一個月,即率領“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等視察大埔營區,并聽取簡報。
1961年7月11日,蔣介石在日月潭召見“參謀總長”彭孟緝及“副參謀總長”馬紀壯,表示:
“建設臺灣為的是反攻大陸,否則我可以不干。當前革命形勢對我有利,過去在臺12年,雖有機會,但沒有現在的形勢有利,再不奮斗打回去,則決回不去了。”
1962年6月,印軍“前進政策”行動越發囂張,中印邊境形勢驟然緊張,沖突一觸即發,蔣介石也同期啟動了反攻大陸的行動。在1962年10月1日到12月6日的中印戰爭期間,蔣介石先后派出九股武裝匪特由高雄乘船,偷渡到廣州沿海的海豐、惠陽、惠來、電白、臺山五縣登陸。其中有兩股武裝匪特正是在中國邊防軍與印軍激烈戰斗的10月20日與11月22日之間登陸的。
蔣介石的那點花花腸子,自然瞞不過他“老朋友”毛澤東主席,東南沿海的軍民對蔣介石可能的軍事冒險早已嚴陣以待。毛澤東主席在中國西南方向勝利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同時,在東南方向也對蔣介石武裝竄犯大陸的行動進行了干凈、徹底的迎頭痛擊,令蔣介石“反攻大陸”行動血本無歸。從10月1日到12月6日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共殲滅武裝匪特172人,其中有七個特務縱隊“司令”、14個“副司令”。擊沉運送特務的機帆船3艘,繳獲一批美制電臺、手槍、沖鋒槍等。蔣介石派出的九股武裝匪特除一股未敢登陸外,其余全部被殲。
在祖國大陸對外作戰期間,蔣介石罔顧民族大義,趁火打劫,表明他根本不相信什么“民族利益高于意識形態,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相反,他自己的利益才高于一切,重回大陸,重建蔣家王朝的夢想才高于一切。
至于美國對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態度,和前面的那篇“化妝文”的謠言正好相反——鑒于“國軍”一貫的糟糕表現、蔣介石拙劣的軍事指揮能力和中國大陸社會主義建設的蒸蒸日上,美國認為蔣介石反攻大陸不僅不可能成功,反而可能招致解放軍趁勢解放臺灣,喪失臺灣這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因此對“反攻大陸”持反對態度,嚴格約束蔣介石的行動,只同意進行一些對美軍有用的偵察行動。
蔣介石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期間的“反攻”盡管慘敗,但他并未死心。直到1965年,蔣介石先后遭受了“八六海戰”和“烏丘海戰”的失敗,“章江”號、“劍門”號等軍艦被擊沉,國民黨海軍受到解放軍海軍的重創,海上優勢蕩然無存之后,蔣介石才開始意識到,終老臺灣已經是他可以夢想的最好結局了,于是才逐漸放棄了反攻大陸的計劃。
毛主席接見八六海戰英雄部隊
蔣介石從來不是“民族英雄”,在大陸時不是,逃到臺灣后就更不是了。為蔣介石洗地、化妝都是毫無用處的。蔣介石的“民族主義”是賣國主義的代名詞,毛主席指出的“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是人間正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