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蓋有“北支派遣甲第一八五五部隊”印章的舊籍。 (陸琴供圖)
侵華日軍北支甲第1855部隊,對外稱第151兵站醫院,又稱西村部隊,是1939年和華中(南京)、華南(廣州)同期建立的三大防疫給水——細菌戰部隊之一,是直屬于日陸軍參謀本部第九技術研究所(登戶研究所)的陰謀暗殺部隊,直接受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官下村定中將指揮。部隊長初為黑江,繼為菊池,后為西村英二。部隊定員1500人。主要執行防疫給水和細菌武器研制任務,包括研制和生產鼠疫、霍亂、傷寒、痢疾、黑熱病、瘧疾等細菌和原蟲等,是繼侵華日軍731部隊之后又一支龐大的細菌部隊。
●北支甲第1855部隊機構設置
北支甲第1855部隊本部(又稱總務部)設在北京天壇神樂署。內設4個科:庶務科統轄本部各科,負責經營、傳達指示及同上下左右的聯系;經理科負責制定預算,分配和處理經費,調配物資,發放工資、給養等業務;材料科負責關于當地資源的藥理研究,保證并提供作戰、防疫以及研究所需的各種衛生材料等;計劃科負責制定有關華北作戰的防疫、給水及細菌制造等的業務計劃。
北支甲第1855部隊除設本部外,下設3個部門,稱為分遣隊,后改為課。第一課(衛生檢驗課)初建時設在天壇,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第二天(1941年12月9日),日軍接管了美國人在城內辦的協和醫學院,并將該課遷入該學院內。第二課(細菌生產課)設在北京天壇公園西門南側墻外的前衛生署中央防疫處生物制品所。該所原為中國最大的一個血清、疫苗研制所,擁有現成的疫苗大生產設備。因此,日軍占領后即可利用其設備作細菌戰劑的生產。第三課(細菌武器研究所)位于國立北京圖書館(舊址)西鄰的靜生生物調查所(文津街3號)。日軍于1941年12月9日強占該所后,第三課從天壇遷到此處,擴大組織為“細菌武器研究所”,由筱田統技師任負責人。下設第一工作室(跳蚤的生產)、第二工作室(蒼蠅的生產、瘧疾的研究)、第三工作室(鼠疫菌的生產)、小動物(鼠)室等,主要任務是大量生產跳蚤和鼠疫菌、結合跳蚤和鼠疫菌、從飛機上撒布病菌等。
另外,還設有13個駐外地的分部與辦事處。
在天壇神樂署駐扎的1855部隊,除占用了神樂署等不少建筑外,還新建了不少房子,除去宿舍與病房外,工作室約有100多間。
●北支甲第1855部隊大量研制和生產鼠疫細菌武器,霍亂、傷寒等細菌武器的生產量也很大
據在1855部隊第二分遣隊工作過的日本老兵伊藤影明供述,他與鶴田兼敏等幾十人擔當的工作是“以老鼠為媒體飼養跳蚤,即把裝進籠子里的老鼠放進石油桶里,里面撒上麥糠、血粉飼料、豆餅等,然后往里面放跳蚤,使之吸食鼠血,從而不斷大量繁殖。”據長田友吉供認:“1944年已經進行了蒼蠅和蚊子的研究,研究了細菌的培養與鑒別方法”。
據1942年在冀中捕獲的日本特務機關長大本清供認:“日本在華北的北平、天津、大同等地都有制造細菌的場所,日軍中經常配有攜帶大量鼠疫、傷寒、霍亂等菌種的專門人員,只要有命令就可以釋放;在日本軍隊內裝備著大量的毒氣和破壞農作物的毒菌以及破壞視力、聽力、運動功能或致啞等不同性質的毒藥……日軍為避免這種罪行暴露于世,只有大佐以上的軍官才有資格閱讀關于施放菌毒的文件,有的連大佐也不讓知道,并在每個文件的末尾注有‘閱后焚燒’的字樣。”
1950年1月10日,日共《赤旗報》根據曾在日軍筱田隊(即第三課)當過衛生兵的松井寬治于此前一天向日共代代木黨部講述的情況刊發文章,揭露了日軍曾在北平駐扎過北支甲第1855部隊并制造了大批細菌武器的事實。文中提到:“松井寬治從尾崎技師那里聽說,‘在1942年有一次曾通宵大量生產跳蚤,運到外面去。同時據說還進行過對空中實驗,得到了圓滿的結果’”。
除了大量研制和生產鼠疫細菌武器外,霍亂、傷寒等細菌武器的生產量也很大。日軍醫務人員每隔3個月為官兵注射一次“肌能促進劑”,防止在細菌戰中染疫。
●為掩蓋罪行,日軍在戰敗后毀滅了大量罪證
據松井寬治回憶:“8月15日(1945年),戰事便結束了。那天正午的無線電廣播20分鐘后,隊長筱田便下令破壞細菌研究所。破壞工作繼續了三天三夜,通宵達旦。在后院里挖了大坑,先把跳蚤放到里面去,然后灑上汽油焚燒。重要書籍和細菌培養器具也都燒毀了。培養跳蚤的一萬個汽油罐被卡車運走。戰爭結束后第七天,我們便做完了破壞工作,到本部集中。同時又下令解散部隊,把‘北支那防疫給水部’的名稱從華北派遣軍的名冊上涂去,所屬官兵轉屬到各陸軍醫院去……”這一記述充分反映了日軍在戰敗后毀滅罪證的情況。但罪證卻是永遠也不可能完全被毀滅的。
在前天壇防疫處院內,有日軍遺留下的11噸、12噸、13噸三個6米長的大消毒鍋,是用來對培養菌種的器具消毒的。倉庫內還有大量的鋁質培養箱。據當時在該部隊工作的機械匠陳康延說:“日本人投降后,不但毀掉了很多文件器材,還曾用坦克車大量地壓毀或用汽油燒毀了很多鋁質培養箱。此前,日軍曾用麻袋大批運來血粉,作為細菌培養劑用。”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隊在北平地區進行撒布霍亂菌試驗,致使霍亂疫情在市內外迅速發生、蔓延
抗戰期間,侵華日軍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細菌戰。1938年至1945年,僅在華北地區有記載的細菌戰就達33次之多,造成數十萬平民死亡(不含軍人的死亡數字)。
1943年8月,北支甲第1855部隊在北平地區進行撒布霍亂菌試驗,致使霍亂疫情在市內外迅速發生、蔓延。轄境內的玉清觀、文昌宮、金魚池、東花市、崇外大街、西打磨廠等地,都發現大批霍亂患者。
事后,日軍詐稱霍亂系自然發生,并進行抵制試驗,對華北交通線和北平地區的旅客及小件行李實行限制,在城門、車站、旅店、街頭等地設立衛生站,強迫過往行人和居民注射疫苗,以掩蓋其殘暴罪行。但據長田友吉供述:“1943年8月北平地區發生的霍亂疫情,可以肯定是日軍的謀略所致。”
日軍還在北平進行了大量的人體細菌試驗。據與伊藤影明同期入伍、在北支甲第1855部隊第三課負責飼養老鼠的日本老兵H氏回憶:“1944年夏天一過,從豐臺俘虜收容所向第三課押運俘虜(當時他擔任警戒),一連押運3天。第一天押運6人,第二天押運5人,第三天押運6人。戴著手銬的俘虜一到第三課,就被投進了裝修成監獄的房間里。俘虜有所警覺,拒絕飲食。從本部前來的軍醫給這些俘虜注射了細菌(H氏不知是何種細菌),而后對俘虜的身體變化進行了調查。注射后沒過一天,這些俘虜就全死了。而后又把俘虜尸體運到第一課進行解剖。”
(作者單位:北京市東城區史志辦公室)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