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將血腥的戰爭打成了藝術
由將帥的經典戰役拍成影視劇的,粟裕雄踞第一,不但國內無人能比,國外也沒有對手。我看過的就有電影《南征北戰》(52版)、《南征北戰》(新版)、《紅日》、《戰上海》、《黃橋決戰》、《淮海戰役》《濟南戰役》;電視劇《七戰七捷》、《英雄孟良崮》,《紅日》、《豫東之戰》、《濟南戰役》等。
粟裕在戰場上創造了很多經典,有些戰役可以用神奇來形容,讓我這樣的軍事外行都看的贊嘆不已,那么對通曉軍事的人來說其魅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被稱為軍神的劉帥說:“粟裕將軍百戰百勝,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自視甚高”的林彪也曾感慨“粟裕盡打神仙仗。”“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決心。”
“神仙仗”的評價恐怕比劉帥那句“百戰百勝”來的更高。但1948年的豫東戰役期間,劉帥對粟裕還有過這樣的評論:“打這樣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沒有這樣的膽識,沒有這樣的氣魄。”看來劉帥更具有識人之能。
原來是膽識和氣魄過人,這就是劉帥和林彪都自嘆不如的原因。粟裕的膽識和氣魄究竟強到什么地步,豫東戰役不久之后的淮海戰役給出了答案。淮海戰役不同于遼沈和平津戰役,它是雙方實際意義上的大決戰,誰都輸不起,贏了是千古佳話,輸了必是千古罪人。粟裕主動提出打淮海戰役,且堅持要把它打大,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有點不知死活。況且它的難度也是歷次戰役所不能比:敵方80萬對我方60萬;敵方裝備精良對我方的裝備混雜;大平原利于敵方機動,而我方毫無地利之便;敵方后勤補給便捷,我方的運輸工具卻是獨輪車……綜合論起來,敵方的優勢不止強過我方一倍,且敵方的士氣不衰,鉚足了盡頭做最后一搏。可這仗居然打贏了,而且是干凈利落地吞掉了對方55萬,消滅的敵人幾乎跟我方的參戰部隊數量相當。誰有這樣的大手筆!能“寫作”這種“大文章”的人應該不止粟裕一個,但把“文章”寫的這么好的人,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
粟裕還不僅僅是膽識和氣魄過人,張震總結出的就是另一些東西,他說“粟裕作為一代名將,他用兵的最大特點,是深思熟慮,機斷專行,在謀略上出奇謀,用奇兵,建奇功。”
“深思熟慮,機斷專行” 是指揮技巧,“奇”是用兵之法。成熟的軍事家在作戰之前喜歡聽取別人意見,可一旦構思成熟,戰役進行中,卻最忌別人參合,那會打亂思路和部署,造成可怕的惡果。老蔣就不懂這道理,喜歡越級指揮為共軍幫忙。國軍敗得那么快,還真不能忽略老蔣這方面的“貢獻”。
關于用兵之奇,若站在粟裕的角度來總結,這個“奇”字換成“活”更貼切。讀《粟裕戰爭回憶錄》,其中說到奇兵的,大概只有兩處,一是黃橋戰役先打翁旅是用了一招奇兵,二是七戰七捷中圍黃救邵用的是奇兵,也是險招。談到靈活用兵的地方卻很多,如在回顧孟良崮戰役時,他說預留王必成的六縱在魯南待機“是靈活用兵的重要一著”, “這著棋一旦動起來,全盤就活了”。奇兵和靈活用兵在他的心目中是兩回事,他更看重的是活用兵,奇兵多屬險招,往往是迫不得已情況下采用的。但粟裕的靈活用兵看在別人眼里往往也夠奇的、也夠險的,便有了善用奇兵之說。
粟裕用兵的靈活,在蘇中時日本人就頭疼,據說曾專門組織人研究,結果到戰爭結束時也沒想出對策。這個“活”更讓老蔣頭疼,稱其為“詭計最多”,也組織專家研究對策,更請出岡村寧次做顧問,結果還是打一仗敗一仗。活用兵法活用兵,令對手無從琢磨,誰遇到這樣的對手不害怕!
粟裕最可怕的地方就在這個“活”,他的魅力也在這個“活”。要做到這個“活”還真不易,我想,粟裕所以能做到主要憑借的是兩點,其一是“知己知彼”功力深厚,其二是精通“戰爭數學”。
以黃橋戰役為例,此役打的兇險無比,如果知己知彼的功夫不到家,或計算的不精確,那就毫無勝算。韓德勤以強兵來攻,兵力二十六個團共三萬余,而我軍全部人員僅七千余人,其中戰斗人員不過五千余人。敵軍雖多,但其中的李明陽、陳太運兩部態度曖昧,只要戰勝中路敵方主力,李、陳兩部就不敢動;附近的日寇也會采取觀望態度——這是知己知彼的功夫。接下來是怎么打,來敵中翁旅最強,但先殲滅翁旅就震懾住李、陳二部,可以實現對韓軍主力的包圍與迂回,還可以嚴重打擊敵軍士氣,對戰役的轉變會起決定性影響——這是奇招,靠的又是知己知彼的功夫。辦法有了,接下來就要謀劃具體實施過程,這不僅是戰術技巧的鋪排,更是大量數字的推演,我們可以簡稱這部分內容為軍事家們的戰爭數學:以四分之一兵力守黃橋,以四分之三兵力機動,機動部隊要以最佳的辦法最快的速度殲滅翁旅,然后實施迂回與包圍,這里要計算的東西就太多了,我方的戰力、敵方的戰力、我方指揮員的能力、敵方軍官的應變水平、彈藥的消耗、人員的傷亡、戰場上可能出現的意外、全殲翁旅需要的大致時間、以及戰斗結束后彈藥是否能得到補充、押解俘虜救助傷病等需要占用多少人力,余下的戰士數量和體力是否足以完成下一階段任務,守衛黃橋的部隊能堅持多久,犧牲會多大,是否有余力在機動部隊完成迂回與包圍過程中參與殲滅戰……粟裕需要算的肯定比這多得多,可這僅僅是開頭,后面的題還大著呢!全殲了翁旅不過是減少敵人三千人,面前還有三十三師和八十九軍,就算我軍沒有損耗(這不可能)也不及敵軍的一半,卻要去圍殲?對方將領一定以為粟裕瘋了!但他做到了,將敵人一塊一塊地切割,吃完這塊就啃下一塊,直至啃光為止,胃口好的很。結果三十三師全殲,八十九軍包括軍部在內大部被殲,殲敵一萬一千多,是我方參戰部隊的兩倍。
戰爭數學夠復雜,簡單之處中學生就能勝任愉快,復雜處累死數學家也解不開,戰場上不確定的因數太多,想算清不僅要靠經驗,要靠戰略戰術的深厚功力,要靠對敵我雙方各方面情況的了解程度,恐怕還要有獨特的數字推演方式,這些都是外行不易理解的。即便是內行,能力上也千差萬別,林彪所說“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決心”原因無他,沒有粟裕算的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