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論壇衛小東轉一篇《清揚:周恩來對大饑荒的推波助瀾》。“清揚”不知為何人,不過,觀其文,即可知其人,無疑也是謠諑場中的一個“出類拔萃”的角色。此人竟然以被批得體無完膚的楊繼繩的《墓碑》為據,“論證”出周總理是大躍進大饑荒的推波助瀾者。其中矛盾之處很多,述如下:
一、周總理對“本國人民的死亡是如此麻木”嗎
清揚文中以楊繼繩的《墓碑》為史料,用《墓碑》情節“論證”出周總理“對于本國人民的死亡是如此的麻木”,不但不開倉放糧救濟饑民,反而“采取相反的動作”(指加緊征購)。真的如此嗎?我們還是請楊繼繩來回答。在楊繼繩的《通渭問題——大躍進五十周年祭》中,我們看到了在處理通渭問題上有這樣的記述:
“1960年12月在西北局蘭州會議以后,中央、省、地委,派了250人的工作組和128人的醫療隊。調來糧食3370多萬斤,救濟金330多萬元,藥品136噸,還有棉布、棉花等其它物資。……在安排群眾生活的同時,還組織恢復生產。為此,國家先后發放各種貸款和補助款142萬元,無償投資270多萬元,購買了牲畜4700多頭,添置修補農具4萬多件。工作組還在口糧、棉衣供應,疾病治療等方面做了安排。這些措施對扭轉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上述扭轉通渭局面的積極救災措施,難道可以說與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無關,與周總理無關!難道說毛主席、周總理僅僅是關心通渭而對其他地方的饑荒置之不理!
二、周總理真的“對死亡證據如此敏感保密”嗎
“1961年,糧食部陳國棟、周伯萍和國家統計局賈啟允三人受命,讓各省填寫了一個有關糧食和人口變動的統計表,經匯總以后,全國人口減少了幾千萬!這份材料只報周恩來和毛澤東兩人。周恩來看到后通知周伯萍:立即銷毀,不得外傳。周伯萍等三人共同監督銷毀了材料和印刷板。事后周恩來還打電話追問周伯萍:銷毀了沒有?周伯萍回答銷毀了,周恩來才放心。”
“清揚”在指責周總理“對本國人民死的麻木”以后,接下來又用這個故事斥責周總理“而對于那些死亡的證據又是如此的敏感保密,這個是何等的諷刺!”
可是,上面的這個故事,曾在國務院辦公廳任過職的曹思源卻另有一個版本:
“大躍進期間58—60全國餓死的人數已解密,是3756萬。當時周恩來讓各個省市統計,統計完了以后把數字全部銷毀,而且還親自打電話一個個問,是不是都銷毀了?這個材料只給兩個人看,一個是周恩來,一個是毛澤東。這個材料在中央檔案館保管,現已經解密。”
對此,本人曾有一篇《國家密檔向曹思源單獨解密的傳奇故事》予以揭露。有好奇的朋友,不妨點擊流覽一下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40/94/81/8_1.html 。
三、困難時期周總理拿大米換過黃金嗎
清揚指責“賣糧食換黃金卻是周恩來一手決定的!是錢重要?外匯重要?還是人的生命重要?”。可是,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只看到他提供的一份糧食兌換黃金的比率:
“一兩是1.613盎司,當時黃金價格是一盎司約為40美元,當時匯率為一美元對2.4618元人民幣,糧食價格大米約為0.2元人民幣每公斤,10萬兩黃金就需要近1億公斤大米!”
1億公斤大米換10萬兩黃金的比率或許沒有錯,但并不等于周總理拿了1億公斤大米換了10萬兩黃金!
“清揚”口口聲聲“每年買進幾十萬兩黃金。年年買進,一直買到1970年。而且1961年也還是如此買進!1961年發生了什么?”可是,當人們要問他周總理到底用了多少大米換黃金時,他的答復卻是如此的混賬:
“且不說具體的糧食用量,但是這個決定本身就是極其荒誕無比!”
原來,他根本就不知道換黃金用的大米具體數量!
再問他這個“極其荒誕無比”的決定在在哪兒?他又沒有了下文!
鐵的事實是:當時由于蘇聯逼債,我國雖然在困難時期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農產品抵債,但是,國家也盡了最大努力減少農產品的出口,而用礦產品替代。
網上有一篇《揭秘可可托海之二:還蘇聯債務當起頂梁柱》的文章,詳細介紹了當時的可可托海礦務局干部職工響應政府號召為此作出的巨大貢獻。有資料顯示,可可托海礦務局還債礦產的價值占到了總外債的40%。,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6/12/20/001495063.shtml )
由此,我們可以斷言,清揚所說的“1961年也還是如此買進(用大米換回黃金)”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別開其他年份不說,在三年困難時期用大米換黃金肯定是謠言!
四、周總理給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的信的真偽辯
“清揚”說:1960年初,周恩來收到有關部門轉來的安徽省一個政協委員的來信,信中反映安徽省和縣、無為縣餓死人情況。周恩來于3月29日致函安徽省委書記曾希圣,要求查明情況后回復。
信件全文如下:
希圣同志:
轉上一信,請閱后派人前往兩縣一查,也許確有此事,也許夸大其辭,但這類個別現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災省份,更值得注意。主席在批轉山東省六級干部會議文件上,也曾著重指出這一點。請查明后復我一信。
敬禮!
周恩來
一九六零三月二十九日
周恩來給曾希圣的信,人物、時間、地點,“三要素”俱全,無疑是本篇一個最大的“亮點”,是作者展示出的一個最有力的“證據”,所以,“清揚”就敢于在信后作出“批示”:
“周恩來并沒有認真對待此事,僅是表示‘也許確有此事,也許夸大其辭’。同時此信表明了周恩來知道‘這類個別現象各省都有’”
一些讀者便信以為真,被周總理的這封信鎮服了。全國各省都大量餓死人鐵定了。
可是,當我們細看這封信時,卻發現了其中的許多“奧妙”:
1、這封信是周總理用私人通信的方式處理重要公務。一般來說,國家領導人處理重大公務不會采用這樣的方式。盡管“三要素”俱全,但還缺了一個很重要的要素——證據。幾十年前的事了,“清揚”憑什么可以讓大家相信周總理曾經給曾希圣寫過這樣一封信?
2、這封信要傳遞的信息非常簡單,所用的文字非常簡短,但遣詞用句卻非常混亂,多處文理不通。如:
“也許確有此事,也許夸大其辭”。“清揚”視此為“精典”,如獲至寶。但此句實屬繁文贅語,毫無用處,等于沒說。周總理應不至于如此昏庸,對下面報上的情況在沒有調查了解之前,就作出這種不具有任何實質意義的“結論”!
“但這類個別現象各省都有”。“類”的基本義是“很多相似事物的綜合”,“個別”怎么成“類”?近三十個省(市、自治區)“各省都有”,怎么能稱“個別”?
“更值得注意”。更( gèng )的基本義是“愈加,再”。此處表義為“愈加”。是與“值得注意”比較而言的愈加“ 值得注意”。前面沒有一個可以比照的“值得注意”,后面怎么能用上這個“更值得注意”?
“但這類個別現象各省都有,尤其去年遭災省份,更值得注意。主席……也曾著重指出這一點。”此語前面一截實際有“兩點”內容,所以,“主席……也曾著重指出這一點”,表意不清,不知主席是著重指出“各省都有”還是著重指出“遭災省份,更值得注意”?
“轉上一信”。按通俗用語,以“轉來一信”為宜,按“上對下”的行文要求,只能用“轉來一信”而不能用“轉上一信”。
“請閱后派人前往兩縣一查”。“請閱后”又是贅詞。查,是“閱后”才能采取的行動,“不閱”能知道要“查”什么?再說,總理給下屬親筆寫信,還用擔心人家“不閱”!“派人”這個詞用得不妥,曾希圣親自去調查就不行?“兩縣一查”同樣不妥,其余尚沒有人反應情況的縣就肯定沒有問題了,可以肯定沒有必要“一查”!
看了上面的分析,周總理的此信是真是假,本人在此就不難為“清揚”先生了,請讀者自行作出判斷。本人在此試著代周總理擬一信,也請讀者一比優劣。
安徽省委、省政府(如需突出省委書記個人,后面可加上“及希圣同志”):
轉來XXX政協委員反映和縣、無為縣餓死人問題的來信一封,人命關天,事屬重大,望高度重視,立即著手調查,將真實情況速報。
即使再昏庸的不恤民情的領導,這種表面文章也一定會做的。
周總理有可能會給曾希圣寫出一封那樣的信嗎?
附:《周恩來對大躍進大饑荒的推波助瀾》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7/18/68/8_1.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