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科學技術上的發展,核時代、電子時代,以及宇航方面的發展,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生產的發展,毛澤東既沒看過,甚至不準別人研究。”“毛澤東基本上是斯大林類型的,但在建設新世界方面,在科學和技術上,還不及斯大林有遠見。”對科學技術“無知。”
(出自李銳《毛澤東秘書手記》第74頁)
事實:毛澤東一貫高度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1953年3月27日,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四次會議在的講話》,高度贊揚從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到辛亥革命那一段時期,全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文化所取的偉大成就,號召全國掀起一個學習蘇聯的高潮。他說:“從一八九四年到一九一一年那一段時間,全國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學習資本主義的民主主義,學習他們的科學,有了一個高潮……那一次學習,對我們的進步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面,現在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大一批自然科學工作者,一筆寶貴的遺產。”“我們現在掀起一個學習蘇聯的高潮”學習蘇聯“應當采取什么態度?應當采取真心實意的態度,把他們所有的長處都學過來,不但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而且要學習他們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切用得著的,統統應該虛心地學習。”(《毛澤東文集》第6卷,第264頁)
1955年3月31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提出我們已經進入“開始要鉆研原子以能這樣的歷史新時期。”他說:“我們進入了這樣的新時期,就是我們所從事的、所思考的、所鉆研的,是鉆社會主義的工業化,鉆社會主義主改造,鉆現代化國防,并且開始鉆原子能這樣歷史新時期。”(《毛選》第5卷,第144頁)
1956年1月20日,毛澤東在全國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的最后一天發表重要講話,發出向科學進軍,“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斗”的偉大號召。他說:現在我們革什么命,革技術的命,革沒有文化、愚昧無知的命,所以叫技術革命、文化革命;搞技術革命,沒有科技人員不行,不能單靠我們這些大老粗;我們國家大,人口多,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好,應該建設成為世界上一個先進科學、文化技術的,工業各方面更好的國家。為此,他號召全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同黨外知識分子團結一致,為迅速趕上世界科學先進水平而奮斗。”(轉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第507頁、《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第12頁)
1956年2月,毛澤東在聽取重工業口各部門的匯報時說:“一切國家的先進經驗都要學。要派人到資本主義國家去學技術,不論英國、法國、瑞士、挪威,只要他要我們的學生,我們就去嘛!。”(轉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第484頁)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自然科學方面,我們比較落后,特別要努力學習向外國學習。但是也要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在技術方面,我看大部分先照辦,因為那些我們現在還沒有,還不懂,學了比較的利。”(《毛選》第5卷,第286頁)
1957年10月19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三中全會在的講話》尖銳地批評的一些干部不下苦功學習馬列和科技。他說:“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我們現在許多同志不下苦功,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打紙牌、打麻將、跳舞這些方面,我看不好。應當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養成學習的習慣。學什么東西呢?一個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一個是技術科學,一個是自然科學。還有文學,主要是文藝理論,領導干部必須懂一點。”(《毛選》第5卷,第478頁)
1958年1月,毛澤東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提出全黨要把工作的重點轉到科學和技術上來,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偉大技術革命的任務。他說:我們的革命是不斷的,過去革命的重點是奪取全國政權,變革生產關系,“現在要來一個技術革命,以便在十五年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內趕上和超過英國。……我們一定要學習并且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偉大的技術革命。”從今年起,我們要“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技術革命上去。”(《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350—351頁)
1959年8月23日,毛澤東“航送”中央負責宣傳工作的“四同志”的信,說看了《人民日報》此版右角甘薯問題,很有興趣,“這類討論,是非常之好的。科學討論,《人民日報》要多起來,要占到篇幅五分之一左右,豈不是很好嗎?”
1960年3月18、25日,毛澤東在《全國總工會關于當前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報告》和聶榮臻關于廣州、重慶工廠技術革命群眾運動若干情況給中央和毛澤東的信上的批語,強調“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偉大的運動,須要總結經驗,加強領導,及時解決運動中的問題,使運動引導到正確的、科學的、全民的軌道上去。”(《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152頁)
1962年7月30日,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的講話,坦承自己在自然科學方面“知識很少”,想學習一下,并號召全黨認真研究。他說:“社會主義建設上,我們還有很大的盲目性。社會主義經濟,對我們來說,還有許多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拿我來說,經濟建設工作的許多問題,還不懂得。工業、商業,我就不大懂。對于農業,我懂一點。但是也只是比較地懂得,還是懂得不多。要較多地懂得農業,還要懂得土壤學、植物學、作物栽培學、農業化學、農業機械,等等;……所有這些農業生產方面的問題,我勸同志們,在工作之暇,認真研究一下,我也還想研究一點。但是到現在為止,在這方面,我的知識很少。”(《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203—204頁)
1963年12月16日,毛澤東在聽取聶榮臻匯報《十年科學規劃》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并告特別強調一定要“加強理論的研究。”他說:“科學研究有實用的,還有理論的。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有專人搞,不搞理論是不行的。要培養一批懂得理論的人才,也可以從工人農民中間來培養。我們這些人要懂得些自然科學理論,如醫學方面、生物學方面。死光(即激光,引者注),要組織一小批人吃了飯不做別的事,專門研究它。沒有成績不要緊。。”(《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52頁)
1964年12月,周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全國人民團結起來,為實現包括科學現代化在內四個現代化而奮斗。毛澤東在審批這個報告時加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難道這是做不到嗎?“不,是做得到的。”(《毛澤東文集》第8卷,第341頁)
事實:毛澤東堅定支持“兩彈一星”研制。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請中國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為中央領導人講解原子彈原理,商量研制原子彈這件大事。毛澤東拿著點燃的香煙,站起來說:“我們國家,解放以來,我們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過去其他事情很多,還來不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1958年6月,毛澤東滿懷信心志指出:“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十年功夫完全可能。“(轉引自《國史全鑒。科技卷》第130頁)毛澤東調兵遣將,中央任命聶榮臻負責領導核工業的籌建工作。在周總理和聶榮臻領導制定的1956年和1963年發表的兩次科學技術長期發展規劃,對“兩彈一星”作了突出的安排。聶榮臻堅決貫徹毛澤東關于自力更生發展我國國防尖端武器的方針。他在實踐中“看出,關于導彈技術,蘇聯是不想大力支持中國的”。“現在形勢明顯,資本主義國家封鎖我們,蘇聯不愿意全心全意支援我們,我們只有主要靠自己干,才是最根本的出路。”(《聶榮臻》第423頁)
1956年10月2日,聶榮臻就國防部第五院正式成立,由錢學森任院長,領導大家從事火箭和導彈的研制;五院的建院方針,是以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報告周恩來和毛澤東。毛澤東10月17日批了兩個大字:“照辦。”
1957年10月,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開創了從人類歷史新紀元。時過半年,毛澤東即在1958年5月中共八屆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聶榮臻隨即組織張勁夫、錢學森等擬定了中國發展人造地球衛星規劃。隨后經中央政治局武漢會議,同意搞人造地球衛星,并確定以科學院為主,批撥款專款2億人民幣。中國研制原子彈之初,也曾對蘇聯承諾給予幫助有所期待。但在1958年,當毛澤東頂回赫魯曉夫要同中國搞“聯合艦隊”,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這類侵犯中國主權的建議之后,這種期待被中蘇關系惡化所徹底打破。
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致函中共,借口按約給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某些技術授援助會影響同美國禁止核武的談判,提出中斷若干重要援建項目,兩年后看形勢再說。其中特別提到不再提供原子彈教學模型和技術資料。翌年7月,蘇聯全面撕毀同中國的協議,撤走全部技術專家。然而,當這一信息傳到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上時,毛澤東卻說:“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赫魯曉夫不給我們尖端技術,極好!如果給了,這個帳是很難還的。”(轉引自《聶榮臻傳》第434頁)
1961年7月的國防工作會議上,就圍繞著“兩彈”問題,發生過是上馬,還是下馬的激烈爭論。主張“下馬“的人,主要強調蘇聯援助沒有了,當前經濟形勢又不好,國防尖端武器研制困難太多太大,我國工業基礎薄弱,原材料無法保證,新材料研制困難重重,搞“兩彈”花錢太多,主張只搞常規武器,“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
毛澤東深知研制原子彈的戰略意義,一開始就對場爭論極為關心,讓秘書轉達批示給聶榮臻:中國的工業技術比日本差得很遠。我們應采取什么方針,值得注意。聶榮臻為此召集各有關部門人員研究,共同認為:核武器的研制,本來就只能靠中國人自己自力更生,只要堅持攻關,爭取1963年拿出原子彈初步設計方案,三五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得到突破,是可行的。這一設想和決心立即得到毛澤東的批準。
1962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15人專門委員會,組織全國在協作。毛澤東批示:“要大力協作,做好這項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國終于在西部的羅布泊成攻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5年5月14日,我國的第二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也是我國首次用飛機載著原子彈空爆試驗成功。
事實:毛澤東堅定支持大飛機“運十”的研制。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中央就下決心成立人民空軍。毛澤東說:沒有褲子穿也要辦空軍。“一五”期間,在商定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時,他又說:我國是一個大國,世界上有的東西,我們不能樣樣都有,但是重要的東西,如飛機和汽車,我們就一定要有。1954年,中國第一批飛機及其發動機試制成功。兩年以后,中國首次試制的殲五噴氣飛機獲得成功,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之一。
1968年,我國轟六(仿制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試飛成功后,周總理就提出:“能不能在轟六基礎上設計一種噴氣式客機?”陳毅元帥當即響應:“我這個外交部長,出國不能坐自己的飛機,地位就與別的國家不同啰!”1970年,毛澤東批準大飛機正式立項,并提議這個大飛機的研制和協調總裝基地放在上海。同年8月21日,國家計委、軍委國防工業領導小組向上海市下達了大型旅客機及其發動機的研制任務,這就是“運十”客機,代號“708工程”。
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強力領導下,全國各地各地500多名技術人員,隨即云集上海。他們在兩彈一星發射成功的鼓舞下,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革命加拼命的創業精神,協作攻關,歷盡艱難,終于研制成功。一九八零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國的大飛機“運十”首飛成功。
凡此種種,清楚證明毛澤東高度重視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這就是歷史的真實。
( 出自岳青山《斥李銳污蔑毛澤東不重視科學技術的謊言》鏈接:http://oisum.com/Article/lishi/2009/09/82264.html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