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何光國將“毛主席來到龍鳳山”這一幕,以《人民心中的豐碑》為題,寫成回憶文章,參加《人民日報》舉辦的征文活動,榮獲二等獎。賀文兵攝
原標題:54年前毛主席來寧鄉 告訴我們日子會更好
記者賀文兵
“將來生產要用機器,生活上要住樓房,晚上有電燈,出門坐車呢!”昨日,在寧鄉縣城的一個小區,78歲的何光國老人回憶起54年前毛主席對他和鄉親們說的這番話時仍激動不已。“54年來,很多經過的事都記不清了,但毛主席對我們講的這番話一直刻在心底。”
聽聞毛主席回來了,大家奔走相告
出生在益陽滄水鋪的何光國14歲參軍。“因為家窮,沒讀多少書,但特喜歡文學創作。”何光國告訴記者,因為喜歡寫東西,他被特招入伍。在部隊的10年間,何光國創作了大量反映軍旅文化的作品,也先后入黨提干。
23歲那年,何光國從部隊轉業到寧鄉縣東風人民公社(現為龍鳳山鄉)企石港大隊任黨總支部書記。“我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這輩子能見到毛主席,能和毛主席說上話。”
“1959年6月27日下午4點左右,在當時的東風人民公社境內的公路上,從韶山方向駛來10多輛小車。小車駛下一個山坡后,便停在公路一側。”何光國回憶說,當天下午天氣炎熱,早稻已開始鉤頭散籽,農民正在田間集體勞動。“三四個月前,我們就接到上面的通知,要求我們將通往韶山的公路上沿途農民堆放的柴堆移走,路面整平。”
當時,當政府要求將路整平時村民對此并不奇怪,知道肯定是有大人物要去韶山,“但沒想到是毛主席回來噠。”
從第二輛車里,走出來一個身材魁梧的人,他站在公路的一側,環視周圍的山水稻田。隨即其他人都下了車,站在他的身旁。一下來了這么多小車,周圍的群眾都投去好奇的眼光,走在放學路上的一群學生更是飛跑著去看熱鬧。何光國和正在田間勞動的社員們放下農活,也風風火火地趕了過去。
跑得最快的是黃樂之等幾個細伢子,他們很快便認出來是毛主席,又驚又喜,情不自禁地喊著“毛主席!毛主席!”
“后面的人往前面跑,兩邊的人往中間跑,屋里的人往屋外跑。人們奔走相告‘毛主席來了’!大家欣喜若狂,一會兒公路上擠滿了大人和小孩,平靜的山沖頓時沸騰起來。”何光國回憶說,當時毛主席神采奕奕,健步走在沙石公路上。
站在田邊,教導大家要科學種田
毛主席穿著白色襯衣、灰色長褲,腳穿圓口布鞋,微笑著向人群揮手。這時,毛主席看到公路兩旁有許多距離相等、長寬高低一樣,外面用泥巴抹得溜光,還用石灰漿寫了宣傳標語的泥巴堆,便停下腳步問身旁的群眾:“這是做么子用的?”蔣清云等幾個社員忙回答:“咯叫‘堆肥’,里面是草皮,漚爛后擔到田里做晚稻肥料。”毛主席聽了,沉思片刻,指著這些“堆肥”對大家說:“草皮堆在公路上,上面抹層泥巴,太陽一曬,泥巴開坼,遇上下雨草皮又會發青,漚不爛咧。”聽毛主席這一樣說,何光國和社員都連連點頭。“要科學種田,不要搞形式主義,不要搞路邊政策給人看。”
毛主席離開公路來到了田邊。公路兩旁的田里,到處可見“衛星丘”、“躍進丘”等試驗田牌子。毛主席看了一塊試驗田牌子上寫的“畝產一萬斤”的“神仙”數字后,邊笑邊搖頭,并彎下腰來,用手抓住了幾穗早稻苗架,看了看稻穗的長短和粒數的多少,便問站在旁邊的黃土塘糧點職工王時醒:“這樣的苗架,一畝能打多少谷?”王時醒猶豫了一下回答:“咯樣的苗架,一畝能打千把斤谷。”
毛主席聽后,沒有肯定他的回答,轉過身對陪同的人和在場的群眾說:“這樣的苗架一畝打不得咯樣多谷咧,早稻、晚稻兩季加起來能打800斤就不錯,就要謝天謝地啊!”“毛主席講話時左手揚起,用手指分別表示2和8的數字。”昨日,何光國回憶這一場景時說,對下面的浮夸風,毛主席其實心里有數。
毛主席接著說:“現在我們還沒有機械化,還缺少化肥和農藥,還沒有更好的良種。我們現在靠的還是土雜肥和精耕細作,產量不可能提得很高。”毛主席接著對在場的人們說,訂生產計劃,要充分留有余地。報產量、辦一切事情都要堅持實事求是,事情才能辦得好。何光國告訴記者,其實當時的早稻產量畝產還未超過400斤,晚稻產量也不過是400斤左右。
告訴鄉親,以后日子會更好
毛主席從田邊回到公路上時,一名年近50歲的婦女小跑著向公路趕來。她叫譚桃大娭,新中國成立前吃盡了苦。由于急著見毛主席,她一只腳踩到田里,險些跌倒。毛主席見此情景,忙走過去問道:“沒摔傷吧?”譚桃大娭從田里站起來,笑瞇瞇地來到毛主席身邊,親熱地喊著“毛主席”。毛主席和她握手,問她:“生活過得么子樣?”譚桃大娭說:“搭幫你老人家,我們現在有飯呷。”
毛主席聽了后,問哪個是村支書。何光國伸了伸頭膽怯地回答“我是村支書”。毛主席對何光國和在場的群眾說:“光有飯吃還不夠,將來生產要用機器,生活上要住樓房,晚上有電燈,出門坐車呢!”
“聽著毛主席這幾句話,我的心激動得嘭嘭跳,心里想,要是真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就好了。”何光國告訴記者當時自己的心情。
半個多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汽車啟動了,毛主席站在車門前向群眾揮手致意。在場的群眾依依不舍地望著汽車徐徐駛去,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
1993年,何光國將“毛主席來到龍鳳山”這一幕,以《人民心中的豐碑》為題,寫成回憶文章,參加《人民日報》舉辦的“毛主席走過的地方”征文,榮獲二等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